讀書破萬卷——我心目中的早教
(2010-02-04 03:36:29)
下一個
讀書破萬卷
同事的女兒嘟嘟比joyce大兩個半月,將近兩歲了,異常聰慧。一歲不到,她就能發很難發的音,一歲三個月,嘟嘟可以流暢地說完整的句子,能夠與成人基本無障礙地交流,一歲半,嘟嘟識文斷字了,經常舉著字卡到處跟人說:“電動車”,“碰碰船”,三字經誰也沒她背得遠,簡單的五言絕句她倒背如流,至於各種數字,二十六個英文字母和一些常用的英文單詞,她是更加不在話下了。
嘟嘟十分斯文端莊,因為家住在六樓,上下甚為不便,她很少出門到戶外活動,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看書。一歲八個月的一天,嘟嘟和另外一個年齡相仿的小男孩童童來我家做客,一進門就直奔放著幾本小人書的茶幾,隨手拿起一本翻開,她準確無誤地指著畫麵上的字,對坐在她身後的父親念到:“分豆豆"。
相形之下,joyce和童童就顯得弱智多了,這兩個小笨笨圍在茶幾的另一邊,誰也不打理誰。童童因為是首次到我家,比較新鮮,擺放在他麵前的所有東西,他都無一遺漏地拿起來把玩一番。最後他的興趣固定在一個藍色透明的兒童用安全剪刀上,他翻來覆去地觀察,把剪刀在茶幾上戳戳,又在地上摔摔,他發現在客廳的門把手上有一個小小的鎖眼,立刻來了興致,抄起剪刀,往鎖眼裏不停地捅來捅去,神情極為認真,他身邊的父母小朋友及各種零食,他是一概視而不見。
joyce仍然在茶幾旁目不斜視地擺弄一個手機,我和童童媽媽一邊聊天,一邊密切地注意著這幾個孩子。過了一陣子,童童玩夠了剪刀,把它扔到地上,轉而開始踢打一個塑料袋,沒想到看上去那麽專心玩手機的 joyce,此時突然放下手裏的東西,走過去撿起剪刀,也開始興致盎然地捅起鎖眼來。
最初的拘謹過後,joyce和童童開始互相試探對方,他們偶爾麵對麵站著,臉上露出思索的表情,然後冷不丁地給對方一下。打人的一方固然是很高興,挨打的那一方好像也沒什麽不愉快。他們在這身體的接觸中慢慢熟悉起來,joyce越來越興奮,此時突然使出她的拿手好戲,四肢著地地爬起來。童童可能在家裏跟他爸爸玩慣了騎馬的遊戲,大叫大嚷地衝上前去,一屁股坐在joyce背上。這童童頗為壯實,又是個男孩子,joyce哪裏承受得起他的重量,隻聽“啪唧”一聲,兩個孩子同時摔倒在地上。童童開心得大笑,joyce慢吞吞地爬起來,有模有樣地拍了拍手上的灰,繼續玩她的剪刀去了。
小淑女嘟嘟始終站在茶幾前看書,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童童的媽媽開始誇獎嘟嘟乖巧懂事,嘟嘟的爸爸臉上露出得意的神色。我卻暗自為嘟嘟有些著急,這聰慧漂亮的孩子,怎麽一點也沒有表露出她那個年齡段的孩子所該有的正常行為呢?
joyce和童童表現出了最初的社交行為,他們好像在各玩各的,互不幹擾,其實他們在暗自地觀察對方,繼而模仿。揣摩他們的交往行為其實很有意思,他們先是安靜地關注對方,然後用互相拍打的方式打招呼,最後融洽地在一起玩耍。當然這個過程並不是貫穿始終的,大多數的時候,他們仍像兩條平行線一樣,各自進行不同的活動。不過正因為這樣時有時無的舉動,才表現出如此的社交能力是真正發自他們的內心。
嘟嘟在技藝的學習上(讀書認字)遠遠超出了joyce和童童,可是她始終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社交欲望和探索能力。天生的性格差異肯定是存在的,但用這個理由來解釋成人的行為可能更適當一些。一個將近兩歲的孩子一定是愛跑愛跳的,她們的心理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執著地探索著她們周圍的一切。如果一個孩子表現出了與她的年齡斷不相稱的行為,那麽答案可能隻有一個:她身邊的成人壓製了她的探索。孩子是極端敏慧的,她們一旦發現某種行為會得到誇獎,就會犧牲自己的成長需要,轉而用這種行為取悅成人。
我和嘟嘟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每個問題上幾乎都是截然不同的,嘟嘟處在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祖父母和父母把她當做是掌上明珠,早教是他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嘟嘟的家裏貼著各種字卡,嘟嘟的爸爸更是不止一次地對我說過:孩子的大腦在三歲左右就已發育完全,因此三歲以前是教育的黃金期,一定要趁著這個機會,努力地多教孩子一些東西,開發孩子的智力。至於戶外活動,那倒是可有可無。有一次我帶著joyce到嘟嘟家附近玩,打電話邀請嘟嘟爸爸帶著嘟嘟一同下樓來曬太陽,不過被拒絕了。嘟嘟爸爸在電話裏跟我說:我們昨天已經下樓來玩過了,今天就不下去了。
我當然也讚同三歲之前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關鍵時期,但在到底該教育孩子一些什麽東西這個問題上,我和嘟嘟的父母卻持完全相反的觀點。我從未有意地教過 joyce數數和背詩,沒有參加過任何早教親子班,至於認字,我根本想也沒想過。我們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戶外活動,joyce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戶外度過的。有時天晴,她就像個農民一樣在大太陽底下跑來跑去,有時陰雨,我就打著傘帶她出門玩,讓她聽聽雨點打在傘上的滴答滴答聲,看看雨絲是如何在泥土裏消失的,要是雨不大,我會幹脆連傘也不撐,讓她感受一下雨點落在皮膚上時的那種清涼和濕潤。我們的戶外活動很少受到客觀條件的限製,無論春夏秋冬,冷暖陰晴,我們是風雨無阻,從未間斷。
因為經常在外麵玩耍,joyce很是結交了一批小朋友,幫她算一算,她的朋友居然比我還多。有意思的是,joyce如同成人一樣,在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了對某些人層次分明的喜愛或討厭。她最喜歡的是兩歲的貝貝,如果貝貝不在,那麽阿傑也可以將就一下,三歲的男孩小寶,她是連挨都不會去挨一下,至於剛會走路的圈圈和洋洋,她簡直是有些不屑一顧了。
我發現joyce特別偏好那些比她強壯一點點,年長一點點,但在跟她的交往過程中尚不能占絕對優勢的孩子。她們之間經常發生各種各樣的爭搶,很多時候 joyce在經過了不屈不撓的抗爭之後,一把被對方推個屁股墩,或劈頭蓋臉地挨上兩巴掌。她倒是從來不怕,也很少尋求幫助,汕訕地站起來,尖聲叫喚幾句以示不滿,再拍拍褲子上的灰,又玩兒她的去了。
稍稍長大一些後,joyce學會了用交換的手段換取她想要的物品。她經常眼巴巴地看著其他小朋友手上的零食或玩具,然後直不籠通地把自己手裏的任何東西伸到對方鼻子底下,理直氣壯地跟人家說:“飯!(換)。”雖然屢次遭到拒絕,她卻毫不氣餒。也有的時候別的小朋友想要她手裏的東西,我從來不強迫她分享,若是雙方的實力不相上下,我也不太幹涉。她們之間或交換,或爭搶,或打鬥,我自管狹義地坐在一邊,饒有興致地觀察這人類最初的以物易物活動。她們在麵對自己所喜愛的物品時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欲望,謀略和失敗後的調整,完全是一個微縮版的成人世界。
孩子是沿著父母劃定的軌跡成長的,嘟嘟的父母一定特別希望她才華橫溢,智商超人,因此她在技藝的掌握上有一些看上去比較驚人的表現。而我則更重視 joyce 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發育,我很希望joyce 成人後能夠在不同環境下都如魚得水,在麵對困境和挫折時可以自我排解,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我的教育理念同樣在joyce身上初見成效,她在社交,運動以及麵對失敗的時候,的確有一些比較超前的表現。
究竟哪種方式更能培養出一個健康快樂的人呢?現在還不得而知。不過我一直認為,硬塞進腦子裏的記憶,特別是沒有經過理解的死記硬背是極為不穩定的,如同海麵上的泡沫,隨時都有可能消失,畢竟我們誰也不記得三歲之前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日複一日的耐心教導,使善良,樂觀,公平和紀律深植於孩子的內心,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會發現這些最初栽下的善美的小苗,是如何成長為了孩子生命的參天大樹。這難道不比僅僅背幾首唐詩,認幾個漢字更有意義,更重要嗎?在充滿坎坷的生活中,我想這應該會帶給孩子更多的快樂吧。
當然joyce也並非完全不喜歡書,我們為她買的小人書,她有時也會翻看幾下。不過她更有興趣的是撕書,“嚓嚓”兩聲,一本拇指姑娘變成了兩截,又或者像晴雯撕扇那般一頁一頁地從中間撕開。joyce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無以倫比的快樂,當一本書最終變成了數張紙片之後,她會帶著異常滿足的神色對我們說:“ 破”。然後拉著我老公的手,充滿希望地對他說:“爸爸,修。”
嗬嗬,如此讀書破萬卷,不是焚琴煮鶴又是什麽呢?不過也許歪打正著,日後她真能下筆如有神也未可知。隻是我並不奢望培養曹雪芹或托爾斯泰,我最大的願望,是有一個懂得善待自己,寬容他人,雖然平凡普通,卻能一生幸福快樂的孩子。
咋沒看你貼到壇子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