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喝酒

來呀來喝酒,不醉不罷休,東邊那個美人西邊黃河流
正文

波力海苔和豆沙包

(2010-02-05 05:53:39) 下一個
波力海苔和豆沙包

一天下午,joyce睡醒了午覺,我帶著她去戶外活動,一下樓,她就拖著我的手,直奔小區的超市。我知道她是想去買零食,心一軟,牽著她去了。她自己挑選了一塊德芙黑巧克力和一包波力海苔,一出超市門,就迫不及待地拆開巧克力的外包裝,心滿意足地吃起來。

兩塊高熱量的巧克力下肚,看得出來她是有點膩了。她把巧克力的外包裝整理還原,扯著我的包拉鏈,跟我說:放包包。

我把拉鏈打開,讓她把巧克力放進包裏,她突然發現了包裏還有一袋海苔,大喜,馬上把海苔拿出來,也不急著吃,隻拿在手上不停地叫我說:媽媽,媽媽。


我想她可能是巧克力吃膩了,想來點鹹的換換口味,也沒多問她什麽,接過海苔,順著包裝上的鋸齒,撕開了一條小縫。她卻突然著急起來,大哭大鬧,並且還用力地甩手跺腳扭身子,那模樣,絕對是真的生氣了。


我馬上意識到我做錯了,我在她並不想吃海苔的時候擅自撕開了包裝,而她則認為隻要包裝打開了就必須吃。她實在不知道如何處理這規則和需求之間的矛盾,因此極為痛苦。不過幸好事情還可以補救,我隻是在外包裝的一側撕開了一個小口子,另一側還是完整的,我立刻蹲下身子,用手指捏住破口,把完整的那一側放在她眼前,輕聲跟她說:寶寶現在不想吃海苔對吧?對不起,媽媽不知道,把它打開了,不過沒關係,媽媽把它又修好了,你看,沒有破,是不是?還是好好的,對吧?


 joyce仔細的看了看外包裝,又用手摸了一下,最終確定了包裝的確是完整的。她立刻停止了哭鬧,帶著哭腔回答我說:對。


我暗中鬆了一口氣,幸好她沒有要求拿在自己手上仔細檢查,這一次算是給我糊弄過去了,我提醒自己,下次一定要小心。


 joyce愛吃豆沙包,但不愛吃外麵的麵皮,隻要吃裏麵的豆沙餡,我們經常把豆沙包掰成兩半,再把中間的餡摳出來喂給她。一天早上,我們坐在餐廳裏吃早飯,joyce的早飯卻已經結束了。她自己在客廳裏溜達來溜達去地找樂子,玩了一會兒,她跑到餐廳來看我們,發現我們居然在吃豆沙包,立刻伸手問我要,我老公掰開了一個,把其中的半個遞給她,她拿著半個包子,又跑進書房裏玩去了。


我老公怕她把豆沙包扔到地上,跟著她走進書房,我聽見父女倆嘀嘀咕咕地在裏麵說話。可是,突然之間,joyce大哭起來,我還以為她磕到了哪裏,趕緊跑進書房,隻見joyce坐在地上放聲大哭,還拚命地用手拍打著地板,我老公坐在她對麵,一隻手拿著豆沙包的麵皮,另一隻手拿著摳出來的豆沙餡,茫然不知所措,隻不停的問她:寶寶怎麽啦?是不是哪裏痛啊?


我已經大致明白了為什麽,此時走上前去,接過我老公手裏的麵皮和餡,把餡重新按進麵皮當中,又用手捏巴了兩下,半個看上去沒有被破壞過的豆沙包重新出現了。我把豆沙包遞給joyce,對她說:寶寶你看,豆沙包沒有破掉哦。


joyce立刻不哭了,接過豆沙包,她又開始玩一支筆。我老公卻是滿臉的百思不得其解,我對他解釋說:joyce現在已到了追求完美的敏感期,要求所有的東西都完整,不能輕易破壞。你下次要破壞某樣食物的外觀時,一定要記得先問問她,她同意了你再動作。


我老公恍然大悟,頷首稱是,我家的鍾點工小徐此時正在拖地,卻是非常不以為然。小徐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老大十六,老二十四,論起養孩子的經驗,她應該比我們豐富多了。她婉轉地勸告我們:你們對孩子可真慣啊,在你們家做這麽久,看你們對孩子真是百依百順,這樣養孩子,會不會太嬌啊?
 
我又開始對小徐解釋,也不管她是不是聽的懂,我說:你看,每個小孩子都是熱愛秩序和追求完美的,這些是天生的,當小孩子長到一歲半兩歲,具備了相當的能力之後,她就開始要求規則和完美。我要是現在不“慣”著她,不僅不滿足她對秩序和完美的追求,反倒嗬斥她,壓製她,以後她上課不遵守紀律,做作業粗心大意不認真,做什麽事都不自覺,都要人在邊上監督的時候再來責怪她,不是太晚了嘛。——其實該責備的應該是我們成人才是,我們在她最初要求秩序和完美的時候就沒有滿足她。就好象一棟房子,明明是地基沒打好,房子蓋歪了,你卻責怪地麵不平——這地球怎麽是圓的呢!怪得著嘛!

但隻要我們稍稍地思考一下,探索一下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我們就會恍然大悟。孩子對秩序和完美的追求是如此的執著,又是如此的脆弱,稍不留神,就會被我們破壞殆盡。我們中國人是最講究規則的一個民族,我小時候上幼兒園,進教室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痰盂上尿尿,有的小朋友比較頑皮,不肯合作,老師會把這位小朋友綁在椅子腿上,直到他尿完尿為止,聽上去蠻殘酷的吧。而那首阿姨教我們的兒歌:“。。。。。小手放放好,小腳並並攏。。。。才是好寶寶。”直到今天,我還記憶猶新。
 
可是結果又怎麽樣呢?在我們長大成人之後?我們家樓下有一個十字路口,隻有紅綠燈而沒有攝像頭,也就是說,闖紅燈不會被抓到。每天都有不少的司機在這個路口闖紅燈,有的時候我們在家,突然聽到樓底下“轟”地一聲巨響,那一定是某位倒黴的同誌因為闖紅燈引起了碰撞之類的車禍,幸好我目睹的幾次車禍,都隻是車輛受損而沒有人員傷亡。這樣的情形在我的身邊比比皆是,不勝枚舉,讓我打心眼裏覺得,若是沒有人監督,我們的規則, 形同虛設。

是什麽讓我們缺乏由心而發的秩序感?我們成長於如此嚴厲的規則之下,卻缺少自覺遵守規則的意識。我們天生的秩序感和完美感已經被破壞了,難道,我們還能讓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的孩子身上嗎?
保護孩子天生的秩序感和完美感,遠遠勝於在她長大之後把規則強加於她。孩子比我們更熱愛秩序,追求完美,我們能做的事情實在是很有限,不過,這有限的事情卻需要我們真正懂得孩子,尊重孩子,需要更多的耐心,更高的技巧,更正確的愛。

聽了我的長篇大論,小徐驚訝地張大了嘴巴,連地都忘了拖,杵著拖把,她站在書房門口發起呆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出喝酒 回複 悄悄話 今晚聽說你們要去爹娘家吃飯?

我跟你說,那個《奇幻世界》2月的,你多給我買幾本存著,記得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