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聽到好聽的歌了。今天無意中聽到的。覺得還不錯。但是很有可能我是聽過的。怎麽聽怎麽那麽耳熟,實在很無奈……我承認,我記性越發不好了。淚……我不老麽…
不過其實天天都有好音樂。每天。從什麽地方經過,有時候很可能就是路人嘴裏哼哼的小調。也可能是在地鐵裏聽到的乞討的人拉的琴聲,或者是路邊賣藝的人彈奏的吉他聲……隻是,好像已經很久沒有那種心情去欣賞了。以前還經常去聽音樂會假裝高雅,可是最後一次聽,現在想想,好像也是07年1月左右的事了。這次回家晚了,本來19號有個非常好的音樂會,朋友準備好票,就等一起去。結果我20號的飛機。隻好錯過了。稍微有點小遺憾。
前幾天在香港的時候又是一個人跑到銅鑼灣逛書店。早上天陰沉沉的,才出門就開始下起了零星小雨。灰蒙蒙的天空,細細的雨打在身上,輕輕一彈,衣服上一個暗暗的點。香港人普遍起的晚,10點鍾的早上,街道上竟然沒有什麽人。我從灣仔地鐵站出來。先去拿了我的手鐲,路過一家早茶店,簡單吃了飯,給我娘打了一個電話。後就一路走到了銅鑼灣。
街上不少人是打傘的,我沒有。把罩衫的帽子套上就好了,雨不大,那麽走著覺得很舒服。之前有人說我到了香港卻一點也沒學會LOCAL。的確,香港人出門,一把傘,一個包,一個blanket或者方便攜帶的衣服是他們必備的。可是那又怎樣?那雨真的好細小,小到我覺得,打傘根本就沒必要。以至於我的雨傘自從8月掉在cyberport,我也一直沒有買傘。有的時候雨稍微大點了。我就躲在車裏或者房間裏,或者路邊的什麽店裏,乖乖的等雨停。完全就是憑運氣。我總是相信過會雨就停了。而且也果然如此。有的時候出門的時候沒有雨,才到目的地雨就來了。可是也剛好就進去了,所以淋不著。有人說我是機會主義。我不管,我就覺得運氣好。哈。
那天在經常去的Causeway Bay Bookstore買了好多書。香港的地方都小小的,很多書店都在樓上,要爬上細窄的樓梯,繞啊繞的。有些書店在3樓,有些書店在更高的樓層,從外麵遠遠看去,就是密密麻麻疊落在一起的樣子,空間很小。標準的香港寸土寸金,處處都要利用。可是爬那個樓梯,其實也很多樂趣的。某些樓層是民居,但是多半都是店鋪。所以可以順便逛。香港其實最有意思的,不是那些大地方,還是那些小鋪子。會有意外的驚喜。看到別樣的風景。
最近又看了好多書。大多數都是小日本的,還有一些所謂暢銷書,比如那個he is just not that into you。也有部分大陸看不到的書。買那些純粹為了哄我老爹高興的,最後都是帶回家給他看。我自己不是特別愛看。政治這東西麽,沒本事最好還是少碰。有自知之明,看看玩算了。
挑書是很漫長的一個過程,所以逛書店多半我都自己去。記憶中就有一次一個人曾陪我去。是中關村那個第三極。那地方蠻好的。冬天的下午,書店裏暖乎乎的。呆的人懶懶的,實在舍不得離開。不過我記得過了一會那人就厭倦了。不停的催我說完了沒有,我們走吧。實在是殺風景。當時就對他說,您嫌慢就先走,我還要慢慢挑,又不是我讓你來的。我記得那句話把他給噎的夠戧。一張臉悻悻然。當時小不覺得。後來才覺得當時自己說話有點衝了。不過那事情也過去好久了,都忘了哪年的事了。
在銅鑼灣書店逛,總是碰見許多大陸來客。專門來買那些內地買不到的書。老板人也很NICE,普通話講的很好。那書店特小其實。人多了就站不開的那種。所幸的是我總可以找到人不多的時候去。老板也已經都認識我了。所以在那裏耗上兩三個鍾頭,實屬平常。
要說我也沒什麽特別的愛好了。就是看點書。這倒是從小到大沒有變過。上次career talk,學校找了幾個hr consultant,專門來看看我們的興趣愛好。問到我這裏,問來問去,我好象就這麽點愛好。以前喜歡國畫,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因為我這人實在沒長性。也不好意思說這檔子事。以至於上次跟某人提起,她竟然很驚訝的說,你還有這愛好?淚……的確,我們認識快5年了,她也是第一次知道。5歲就開始學,大概有那麽9年吧。後來楞就不想畫了。筆墨一收,開始拉小提琴,纏著我爹給我弄來一把琴,(那時候算把不錯的琴了)。剛會拉最簡單的曲子,又撂下了,後來斷斷續續拉過一陣子,總之沒什麽耐性,那琴就放起來接土了。跑步麽,剛上小學就讓老師拉去所謂的運動隊,很多童鞋們是知道這檔子事的。不做細說。跑到高中,也不跑了。其實就因為懶,尤其大冬天的跑來跑去很辛苦。那個訓練強度,現在想起來還有點膽戰心驚……細細數來,實在是無用之人,活的一點趣味也沒有。就連集郵,到最後都成了我媽在集我在欣賞了……
今天又是個稍微有點陰沉的天氣。說實話,比起豔陽高照,有時候我倒是很喜歡這中陰沉沉不清不明的味道。有種冬日特有的沉溺感。忙裏偷閑。也好比看電影或者小說。很多人都關注主要人物的時候,我卻經常特關心配角的事。不知道為什麽。可能我心裏覺得,既然主角已經那麽多筆墨了,我們就照顧一下配角的感受吧……也正好象生活中,總是光鮮亮麗的人最受到注意,可是我寧願去欣賞那些恬靜沉默躲在人群背後的人。另外一種視角吧。所以提到金庸,每次討論最喜歡那個角色,我就想到程靈素,小昭,還有木婉清。反而趙敏,小龍女等等那些重筆墨的,我覺得不過如此。
又突然想起那天在銅鑼灣書店,店裏好聽的音樂了(思維好跳躍啊,受不了自己了)。一直以來我對鼓聲情有獨鍾。但是可不是什麽鹹陽花鼓什麽的(-__-!),總之那音樂挺特別的,時遠時近的那種聲音,想起以前一部動慢的主題曲,戰國妖刀傳之類的(很雷)。我就問老板娘,可不可以給我看看CD,也想買一張。結果打開一看,是他們刻的盤,沒名字的。問來問去。老板娘普通話也不是特好,我的廣東話更爛,最後也隻好作罷。不過因為是熟客,老板娘後來看我實在喜歡,想把那張CD送我,可是我實在想知道那曲子的名字,後來也就算了。隻不過無意中聽到這麽美的聲音,覺得很幸福。有些音樂是勾人心弦的。讓人哭泣。可即使如此,也遮不住那種美。這麽雷的事想起來我以前也是做過的。高中還是大學的時候,經過一個婚紗展,聽見人家放的音樂好聽,就跑過去問,結果人家還以為我是來拍婚紗照的,聽到我是想問那個CD賣不賣,一群人眼睛都瞪凸了,一個女的樂嗬嗬的告訴我專集的名字,然後說,姑娘我們這盤不能賣,你不拍婚紗就請別搗亂了……還有次,好象就是今年。幾個朋友一起出去玩,其中一個人想要抽煙沒帶煙,結果正好旁邊一個老奶奶拿出一包小熊貓,我就跑過去很sincere的問:“奶奶,能不能跟您借顆煙?”奶奶傻了,說姑娘是你要抽啊?我說不是啊,給我朋友借的。另外一個朋友笑的前仰後合,覺得我實在太神奇了……淚……這個有什麽神奇的呢?我倒覺得我助人為樂挺好的。隻要不要讓別人誤會我抽煙就好了。這個愛好麽?嗬嗬,我最傷心最難過的時候,也從來沒想過要抽煙喝酒來解脫。那樣隻能更沉溺吧?
記得今年8月的時候,我在維多利亞灣看夜景。旁邊是一個女人,典型的港女打扮。一手一隻女士長煙,一手一瓶Carlsberg,大瓶裝的,呆呆的看著對麵中銀大樓忽明忽暗的燈光。那樣子好可憐。偶爾她會打個電話。其餘時候就是喝酒抽煙。那感受我現在也記得。忘不掉。因為當時有種恍惚的錯覺。就是好象那就是將來的自己一樣。當時為什麽會有那種錯覺,現在也不知道。可能維港太美,香港太繁華,一切都好象做夢一樣。所以才會有種清晰的不真實感吧……隻是我實在隻能幻想自己那樣。我好象不太會做出格的事情。表麵上一個痞女,跟密宗的師傅玩遊戲,騙他說我信基督。可是骨子裏,我能做什麽呢?曾經一度迷茫,是因為找不到方向。現在再度迷茫,可能因為有些東西太清晰,又不敢去碰了。沒有勇氣。
過去好多事情,靜下心來想的時候,總也理不出頭緒的。所以最怕沉浸在回憶裏,時苦時甜,糾結的很。曾經有陣子最怕聽到悲傷調。不過那種脆弱也慢慢在生繭。去年在新加坡天文館裏,一個人獨自麵對高聳的穹頂,偷偷掉眼淚的時候,心裏想的,是永遠不要再哭泣。竟然現在還是如此,實在沒長進。不過,其實我想念新加坡,因為那個豔陽高照的地方,心裏會比較溫暖。北京太冷,香港太繁忙,沒有溫暖或者沒有人情味,其實都讓人懼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