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年冬季的時候,心裏莫名都會有些憂傷,也許是好多不愉快的事都發生在這個季節,終究,春天的來臨,必然先要經曆寒冬的酷寒,自然如此,人大概也是如此。現在回想起來,當初自己在長時間的反複思考中,好像也是在寒冷的季節終於下了這個決心,回到中國去,也許是太多個新年獨自度過,也許是內心對職業的目標追求一直不甘心,也許對親人的掛念,終於在那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回到了北京。
坦白的講,一個人,如果剛好已經沒有試錯的年齡,那麽回國的選擇,一定要慎重。在國內經曆了公司,體製內不同環境的工作,不可回避,年齡35歲,幾乎是個硬指標。當然,如果是百人千人計劃,那是另外一個故事。我隻想說,如我一般普通的做著工程師工作的人,特別是人到中年,其實是沒有太多機會可以選擇。即使在美國拿到team leader,first line manager的職位回到國內,或者做了幾年到了這個職位,你會發現,好像你碰到了另外一個天花板,在自己的國家,在陌生的城市,同樣會遭遇人脈的困局。當你碰到本土派,或者海歸派的說不清的力量的時候,那種無奈,現在想起來,和在美國好像沒有本質的差別。
不知道當初自己的勇氣從何而來,也許是心裏的那個目標,太想實現了。雖然兩年之後沒有如前老板預言的回到中國一定會發展很好,但是也算如願進了自己心儀的公司。在這個如巨人一般的公司裏,本土化的氛圍,讓我不得不進行快速切換。當然我碰到從DEV做上去的老板,不得不佩服technical skills,也碰到PM做上去的老板,管人說話滴水不漏,在最有可能幫助自己升遷的一個組,也是在這個公司裏碰到對自己最好的一個老板,有技術實力有在新加坡的工作經曆,可能是運氣差一步,這個產品最後賣出去,組裏所有人全部打散分到別的部門。
所有這些經曆,得到一個經驗,即使自己特別想進的公司,還是應該盡可能多的了解它的架構和經營規則,如果自己有時間和機會去接受,那麽無妨,如果自己沒有太多的機會去試驗,那麽還是應該慎之。因為換到新的一個組,或者重新換一個工作,其實都是一切重新開始。越是大一些的公司,提拔一般都是從內部開始,從外麵進去的人,需要的恰恰就是要熬時間。而這一點,對於人到中年的人來說,其實是很不利的一個被動行為。
而換工作,在中國公開問年齡,是無法回避的,記得在這個公司之後,我曾經接到一個在T3航站樓裏打顯目廣告的公司的電話,說到最後,對方很明確的問,你是哪一年的,我們美國老板要知道。無論你暈還是不暈,現實沒有你可以選擇的權利。我知道公司的選擇對於我來說,已經不是太多的機會了。進了體製內的單位,又發現,學曆博士幾乎應該是標配。有的時候也會很沮喪,感覺好像走進了一個死胡同。
對於單身沒有結婚的女子來說,不利的因素更多一些,有時候感覺是努力也沒法改變。在回國幾年後,忽然有一段時間特別後悔,拚命想回到美國去,拿到不錯的商學院的錄取,每次簽證的時候,無論前麵的問題感覺如何順利,最後總是有一個刀槍般見血的問題,你結婚了嗎,然後就是拒簽。在收集了好幾張的拒簽單之後,走在結冰的未名湖邊,竟然感覺不到冬天的冷,人完全麻木了。那麽對於單身的女同胞來說,普通人,選擇回國,應該要慎之又慎,有些時候,努力也沒法改變。
當然,回頭看來,我想自己在回國的八年裏,總體也是有得有失,唯一安慰的是,在工作上,無路如何實現了自己當初的願望,即使在那個公司裏沒有職位的升遷,畢竟公司文化還是有很多正麵的影響,這樣一份工作經曆,在後麵的找工作中,或多或少還是會有幫助。現在在一個每天和首席科學家共事的環境裏,也許是把在公司裏沒有經曆的都補回來吧。
普通的人的一生,得與失,也都是早早晚晚,最後大家都差不多吧。所謂勇氣,有的時候就是無畏,不過更多的時候,還是應該謹慎,畢竟,我們沒有太多的機會去試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