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山上

心裏永遠有一座開滿野花的香草山。羚羊或小鹿在漫坡的綠草和山花中奔跑,空氣中彌漫著愛的馨香。。。
正文

從容淡定-- 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

(2012-10-05 14:15:03) 下一個



今年做的月餅


終於等到一個長假,可以好好享受一下閑暇的輕鬆自在,也可以靜下心來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想起朋友的父母剛從國內來,應該去看看他們。於是便開始做糕點。我很喜歡做點心。象魔術師:把沒有生命的各種材料揉和在一起,經過精心的烘焙,讓它一下子變得鮮活起來。當你和家人,朋友分享時,也在分享著彼此的愛和溫暖。然而我每次做點心總是把整齊的廚房擺得鋪天蓋地,桌上,水池裏,爐子旁,到處擺滿了各種材料。一邊做,一邊將烤爐打開。烤爐溫度到了,我這邊還沒有準備好。情急之下總是手忙腳亂,丟三落四。還經常被烤爐燙傷。烤一次點心,象打一場大仗。接下來的打掃戰場還是一項不小的工程,地板上,桌子上,再加上鍋碗瓢勺總是弄得人精疲力盡。搞得老公很怕我做點心,因為收尾的工作總是他來完成。

 這次是假期,心很閑,於是我嚐試著用一種新的方式,新的心情來做這件事:從容地完成每一個程序:不慌不忙。每一件東西用完了,就洗好,放回原處。再開始下一個程序。這樣當我把蛋糕考好的時候,桌子,地下還幹淨如初。整個過程有條不紊,很是享受。烤出來的蛋糕自然也是最理想的結果。 這件事讓我突然悟到了:從容淡定原來可以是一種心態,一種生活方式。
 
以前很多事我都做得毛手毛腳,冒失莽撞。若是用這種心態來做,結果一定會會截然不同。記得讀研究生時,有一次重要的課程演講,我花了很多時間去準備。演示文稿做得非常有創意,同學們欣賞不已。可正式演講時由於緊張,不小心把演示文稿往前多翻了一張。與自己的演講內容文不對題,因而方正大亂,最後以失敗而告終。要是當時多一份從容,將演示件往回翻一頁,這麽輕而易舉的,就完全是另一種結果了。可是當時的我就沒有這個能力去做到。幾十年跨越了人生的山山水水,經曆了多少成功和失敗之後突然在一件生活瑣事上茅塞頓開。是偶然,也是必然。若是沒有那麽多年年齡的鋪墊,失敗的鋪墊,我就不能達到這個人生領悟。它在人生的某一個台階上等著我,但是若是沒有走過前麵的那些台階,我就不能到達這裏。正如辛棄疾的詞:“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從容淡定’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人生哲學。有了這種心態,在家裏你便能把你的小家經營得整潔,溫馨而又有情調。讓家人感到溫暖和快樂。有了這份心態,你便有心情,放慢腳步來欣賞生活中四季變化的不同美景。你會帶著感恩的心對待你的家人和朋友。你再不會因為 冒失莽撞而傷害你的親人,得罪你的朋友。你惜福感恩,知足常樂。工作中因為從容淡定,你多了一份自信和鎮定;處理事情時你會更加有條不紊,考慮得更加周全。挫折困難麵前,你從容麵對;成功榮譽麵前,你不會狂妄自大。與人相處你更是不卑不亢。遊刃有餘。 明代的呂坤說過: " 天地萬物之理,皆始於從容,而卒於急促。 " 又說: " 事從容則有餘味,人從容則有餘年 " 。看來學會從容還可以延年益壽呢。從容淡定的人看破功名利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寬則體健也。

從容淡定是也一種風骨,一種精神,一種大智慧。 記得在上海讀書時,常去江蘇路看望和錢鍾書齊名的施蟄存先生。他總是端坐書桌前,與我們這些無名小輩談古論今。無論你稱他 創造並培植了第一個一個中國的現代派 ;或被魯迅罵為‘洋場惡少’。他都是那麽從容淡定,榮辱不驚。記得在李劼的文章裏讀到 當年施先生在 “ 文革 ” 中彎腰曲背地站在批鬥台上遭受淩辱時,照樣風度翩翩。頭上的帽子被打飛掉了,他撿起來,拍拍塵土,重新戴上,從從容容站回原地,繼續挨批挨打 。文革後又被大家追捧為新感覺派代表人物。我們和他提及此頭銜時,他說:“我什麽派都不是。我當時寫作隻是為了多買幾隻蹄膀,多抽幾支雪茄”。 他不畏權貴,堅持自己,從不說假話。活得瀟灑,真實。記得六四的那段時間他非常歡迎我們去。他說因為從你們這裏我可以聽到真話。當時他身患癌症,手術之後行走不便。可他凡事清楚,從不糊塗。足不出戶,卻通曉天下事。 坐看風雲變幻,而榮辱不驚。施先生 這樣的人品和風骨是我一輩子的楷模。 對我來說:在生活中完全做到 從容淡定 ,還要假以時日。但我會把它作為一個目標去不斷磨練自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香草山上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淡然和泰然。學習了。祝你幸福。
Sweetie遐思 回複 悄悄話 ”從容淡定原來可以是一種心態,一種生活方式。“ 由衷的讚同!!!

當把淡然與泰然能貫穿於日常的生活哲學中,那份修養與風骨,精神與大智慧則自然形成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