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Deck,涼亭和藤架 (中)

(2010-10-09 14:50:21) 下一個
上回講到deck的框架基本做完了。大夥都不吝嗇自己的知識,從不同的方麵和角度進行了講評,在此一並致謝。提出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澆築水泥樁的方法,另一個是大梁的強度是不是夠。對第一個問題我是虛心接受,堅決不改,嘿嘿。從道理上來講,在坑裏和水泥肯定不完美,有時會出現水泥不小心加多了,攪拌時難免出現死點。我一般都是多加水,這樣攪拌容易,我也沒搞明白太多的水對水泥固化有沒有負麵影響,但我的經驗是支持我不改的理由。N年前,我用同樣的方法做過一麵Fence,這麵Fence這麽多年已經經過了各種戰鬥的洗禮,目前還處於立正的姿勢。然而再看看我鄰居那些contractor建的專業fence,早就已經七扭八歪了,我們村可是時不時要刮颶風的,沒兩把刷子,那扛不住。所以,這點經驗是我信心的支撐,嘿嘿。其實不改最重要的原因是節省時間,我的方法不到10分鍾就能埋個樁,如果好好和水泥,不得半小時?

關於大梁我決定采取人民群眾的意見,盡管我的大梁肯定不會趴窩,但也不能保證它不會顫悠顫悠,跟您撒個嬌啥的是不是?您瞧我又加了根2x8,這回肯定扛的住。
 


前麵是樓梯的位置,所以邊上加了一根梁,並且加了幾根橫梁以增加強度。


 
藤架比deck要高一個台階,所以大梁和deck的托梁一樣高。而上邊的涼亭沒有大梁,而是直接就上托梁了。
 


藤架和涼亭都是這種托梁結構。
 


為了保證樓梯的落地處不下陷,先挖了半尺深,1尺寬的槽,墊上4寸左右的石子,又鋪了2寸左右的水泥。
 


樓梯是用2x12,按照高7寸,寬11寸的比例鋸成。樓梯的高與寬可根據deck的高度適當調節,但不要高出9寸,也不要太窄,否則用著不舒適,也不安全。第一個要比比畫畫,費點時間。鋸完之後比劃一下看合不合適,剩下的就以第一個為模子,照著刻就快多了。
 


先鋪兩個八角的地板,這還真不是一般的麻煩,不但要鋸角度,還要在上螺絲釘前打眼兒。否則,由於釘子離木板邊兒太近,總是裂開。所以很費時間。

 

Deck的地板我是按45度交叉鋪設。
 



往樓梯那邊看。與八角的連接要求較高,尺寸和角度的測量要準,否則縫隙會大小不一,就有礙觀瞻了。

 


大家都知道女生穿裙子好看,其實deck也是一樣,看看是不是穿上裙子就漂亮多了。嘿嘿。
 


deck總算要合龍了。
 


下一步開始涼亭的上層建築,先用6x6圍一圈,再在2x6上邊加一條2x4固定,以增加框架的穩定性。

 

涼亭的頂對外觀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大梁不管是放成20度還是30度,頂都是直上直下的,顯得很生硬。所以我的頂做成22.5度,但大梁的兩端分別墊高,使頂先陡後緩,估計這樣看著才有點味道,嘿嘿。

將2x6沿對角線鋸開,放在頂端,低端則用2x4。
 


用dowel和釘子將這塊墊板固定在大梁上,之間再抹點膠。
 


也許有人會覺得用dowel,打孔時一個孔打偏了就完蛋了,其實不用擔心。一個三角尺,一根鉛筆就可以準確定位了,打孔時選對了鑽頭,誤差大概不會超過1mm左右,裝的時候用榔頭砸一下就可以了,還沒失過手。

下麵這兩種鑽頭都可以,這種鑽頭的特點是在前麵都有一個尖,用尖紮住位置就不會偏移。買時注意一個叫brad point drill bit,另一個叫wood spade bit。
 



薄的那邊用螺絲釘固定就可以了,用Dowel這邊之後用夾子固定一會兒,直到膠幹了為止。
 


這是做好的大梁。
 


八根大梁的中間頂著一根八角形的立柱,我是用4x4砍掉4個角做的。用4x4理論上可行,可實際上做工難免會有偏差,安裝時有2根大梁我不得不削了削了角,所以應該用更粗一點的立柱較好。

大梁和中間立柱也是用dowel連接,並加了螺絲釘。

 


 


我一直以為上大梁是一個挑戰,因為我是一個人在戰鬥,嘿嘿。先把兩根平著連接到一起,這比較容易,第三根我從底下往上頂,好像也沒啥難度。


 
三根大梁在頂上就可以立起來了,後麵的就是小兒科了。
 


大梁裝好後用2x6在裏外各圍一圈,之後就可以鋪頂板和shingles。
 



剛做到這兒,如果您想看漂亮的成果,還得耐心等等。嘿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OnStrike 回複 悄悄話 涼亭的柱子(應該是4x4的cedar吧?)是如何和下麵的台子固定的呢?我沒有看到你用了連接件。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