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天,我的心在餃子

(2010-07-21 17:55:49) 下一個
今天,我的心在哪裏呀?在餃子,嘿嘿。

上回說到和麵,會和麵您就會做很多麵食了。像饅頭,花卷,大餅啦等等,但要做餃子,包子您還要餡。正好我們家坦正在搞活動,所以我講怎麽做餡就又扣上主題了,嘿嘿。

講做餡之前我想先說說擀皮,記得小時候我姥姥經常說,擀皮供不上仨,將來當不了家。我舅舅一次能擀兩個皮兒,供4,5個人沒問題,我8歲就能供3人,嘿嘿,吹牛也無從考證哈。其實皮有擀和壓之分,擀的皮一樣薄厚,而壓的是邊上薄中間厚。這都是閑白兒,正經要說的還是擀皮機械化的問題。商業用的擀皮機我就不說了,下麵這個機器擀皮是相當不錯的,特別是擀混沌皮,那根本就沒得說。







再說做餡,我的水平就是:到目前為止還沒見過比我做的餡更牛的。哈哈,反正一不用上稅,二無從考證。現實生活中,我可從不這麽說。我那朋友一聽這話,要親自檢驗一下,那我就慘了,肯定是賠了餃子,又折兵。不過我敢保證,看了我的帖您做餡的水平肯定上升一個檔次。但要趕上我這水平那就要看您的造化了,常言道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嘛,悟性高低是沒法改變的。我專門去私房考古了一下,還真沒人講。

我隻說兩個要點,一是和餡時,先和肉,不要放入菜餡,所有的調料都放在肉裏,最後再放菜。二是肉餡要先打水調開。不知道你做的餃子餡熟了後,嚼著是不是有點硬,如果不是酥酥的,就是肉餡沒有調開,沒調開聞兒也不容易進去。有些人還是知道要打水的,但很多人加的水不夠,其實還是沒能調開。那怎麽叫調開了?你加點水,用筷子攪一下,水就沒了,再加再攪,直到你發現肉變稀了,就說明水夠了,肉已經不需要水了。這當然需要練手,有經驗就不難了。我這裏說“水”,其實實際上常不用純水,比如:可用菜裏擠出來的水,也可以用高湯,作羊肉餡的話,就用花椒水去腥,要靈活掌握。至於說加什麽調料,加多少,這都是因人而異,而且與時俱進的,您覺得好吃就行。作餡的肉通常是豬肉,羊肉和牛肉,可以翹蟹黃,蝦仁,雞蛋等,作餡的菜通常有白菜,芹菜,香菜,韭菜,豆角,黃瓜,西湖,茴香,青椒等等。

說到這,您的廚藝已經大大提高了。把麵和餡結合在一起就產生了餃子,包子,餡餅以及引申出的蒸餃,鍋貼,混沌,懶龍等,甚至連丸子也是小菜一碟了,嘿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東村山人 回複 悄悄話 說得好!收藏了!而且還會付諸實踐的,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