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花尾渡》(小說) 第十六章 豪情盡灑南京路

(2023-07-20 11:26:29) 下一個

第十六章                  豪情盡灑南京路

 

上海建城,江海交匯,地勢超然。它在十九世紀中期開阜之初,實打實的魚龍混雜,華洋勢力交錯,混亂和秩序共陳。可任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東海邊的小漁港,會在幾十年間發展成遠東最大最發達的新都市之一。其城市經濟發展迅猛,生猛如少年,璀璨似明珠,與深陷晚清政經文化泥潭的國內其他地方相比,充滿了無法抗拒的生命力。上海,攜帶著新世紀,新世界無以倫比的張揚與魅力,招搖,新潮,危險。。。終於在民國成立之後,騰升成為世界級的資本大展場,各種膚色來曆人物的人生大賭場。

萬先生在香港,廣州開百貨店成功之後,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北上上海!這在當時是一個很不尋常的決定。可是萬先生本就不是尋常人物,他想做的事,無論如何都會嚐試。成功與否,他也不怕。有老鄉曾經問他:“你們好好的呆在省港不好麽?做生不如做熟,那邊的環境不同,洋人生意不好做啊,也沒有幾個講粵語的廣東同鄉。”

萬先生不屑地答:“洋人?鄉裏?澳洲那時全部都是洋人,鄉裏都是我們後來帶去的!你以為在上海創業會難得過澳洲?起碼還是中國人自己的地方!連遠洋輪都不用搭!新世紀新地方,我去定了!”

他先是把自己的全副身家搭上,再從家鄉族人中集資,資金到了差不多的時候,開始物色開店地點。

可是上海很大,該把店址選在哪裏呢?

在香港,他把店麵選在人客往來最多的碼頭附近,事實證明是很高明的一招。同樣的道理,在上海也要找到一處客流最旺的地方!可除了在洋租界裏,外灘附近熱火朝天,日日興建的高樓大廈,其他地方好像都差不多,都是有待開發的農田野地,平地一塊。

此刻,萬先生的絕妙點子又開始工作!他招來夥計們,給他們各自一包豆子,發散他們去上海最多人的大街觀察客流量:路過一人,就放一顆豆子在另一個袋子裏。如此測了數日,結果出來了:離外灘不遠的南京路上的客流量最多!

南京路因為離外灘不遠,地價貴,當時沒有幾家華人店鋪,可是客流眾多,隻能說明它的位置一流!

民國第六年,萬象上海百貨公司在南京路開業!占地超過十畝,新簇簇的,明晃晃的現代大廈,裏麵是堆積如山,來自全球的各種貨物,攬括了衣食住行種種用途,明碼實價,老少無欺。人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遠道而來的萬先生(已經是萬老先生了),見到此熱鬧情形,卻忍不住淚水滿眶。他想起了英年早逝,壯誌未酬的老友梁翁,想起了他們在長洲老家玩水渡江的少年時,第一次乘遠洋輪的興奮,那部翻爛了的《三國演義》。。。人生啊,正如那一程接一程的輪程,好運的,手握著下一渡的船票,隻要不倒在危險叢生的路途中,總會見到彼岸的燈光。。。他在心裏說:老友安息吧,這一次,是你和我共同的勝利!

從來不甘後人,又兵強馬壯的傅家父子,就在同一年,在萬象公司的對麵,建成了更高,更漂亮的大維百貨公司。“傅家父子傅家兵,富比金山富比國“,此一次聲勢浩大的進場,把華商的聲譽和管理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傅老先生跟兒子們說:“我們不一定是最初,又最冒進的一個,可是我們的經營水平,規模水準,卻一定要超一流!世界這麽大,新花樣這麽多,你們一定要緊跟潮流,千萬不可落伍囉!” 國維國豪兄弟點頭道:“明白明白!大維一定要做得比萬象好!您老放心吧!”

此後十年,大維,萬象的豪情高樓,成為南京路,乃至全上海,最耀目的城市名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