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對於有些人來說是一種時尚,對於我們,卻如同在國內擁有自行車一樣是一種必需。如在紐約等大城市,很多留學生們是不買車的,一來車價昂貴,二來由於城市擁擠,泊車是件難事,再說出門就有大巴、的士,交通便利,買車並未顯得重要。而在我們這個偏遠的城市,地廣人稀,商業區並不集中,賣水果蔬菜的商店獨處一隅,大型綜合超市又遠在另一處,學校附近的幾家小店,價格貴、品種少,且大多數是些美國人愛吃的即食食品,十分不便,所以權衡一下省錢、掙錢、方便、自由還是得自己買一輛車。
(一)搭便車
這樣的待遇一般在做新生的時候能享受一段時間。新生剛到這裏時常常得到教會、教徒,以及學生會和老生們的熱情幫助。每到周末,新生或找老生搭車去購物,或者周六早晨9點鍾到公寓附近的公汽站點,等候教會的麵包車或是教徒們自己的車。免費搭車對於新生自然是又感激、又興奮,然而不久就開始覺得很不方便。比如每次你得購買好足夠一周耗用的食品或用品,其中最難把握的是蔬菜,多了會壞,少了又不夠吃,為此你不得不仔細估量,再列好購物單,本來搭車已受人恩惠,中途再找人找車去購物實在難以啟齒。再者購物時間及去哪家商店全由別人定奪,而且不論搭誰的車,末了總免不了一個勁地表示謝意。此外,每周六搭車的有好些人,分配在各個車上,到了購物地點,一般得相互約好時間,出於禮貌,大家都不好意思多逛,總是盡可能速戰速決,幾乎說不上享受購物的樂趣。更遺憾的是,每周三各家都會收到一些商場的廣告,其中常有許多特價優惠,越是價廉物美的東西,其優惠時間限製越緊,沒有車的你隻好眼睜睜看著廣告過期。
前年有一位新生忽有一天發現已沒米下鍋,不好意思麻煩別人,於是決定步行到一家還算較近的商場,買了十磅米及其他日用品,沉沉的共兩大兜子,一步步往回走,開始還興致勃勃,以為七尺男兒,兩兜東西算不了什麽,誰料烈日當頭,終於舉步唯艱,來回約一個小時,到宿舍時累得幾乎要趴下了。當然大部分新生還算聰明,即使覺得過意不去也還是堅持搭車,直到自己買車為止。
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原因,主要是針對已有家室的學生而言,很多留學生的獎學金僅夠自己吃用,其家屬不得不外出打工,沒有車,將失去許多打工機會,因此對他們,車直接關係到生存。(自行車?那最好在校園內使用,這裏的馬路兩邊沒有自行車道和人行道,騎車出門相當危險。)
(二)買舊車
搭車的日子確實有幾分壓抑,新生們隨著對當地各方麵情況一天天地熟悉,買車的欲望也一天天加強。首先得計算錢,房租、夥食、學費、保險以及獎學金等,常常掰了指頭算,數著日子攢。有些家境不錯的學生通常能較快地買車。大部分學生至少得半年以後才能量力而出,考慮買車之事。其實比較而言,這裏的舊車並不很貴,從幾百到幾千各個價位的都有,買車時謹慎十分重要,運氣也是個不可回避的因素。
買車可真不是件樂事:仿佛心頭大患一般,要向老生及朋友們頻頻取經,找著機會便問,以便積累各方麵經驗。接下來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給車定個價位,然後就全力以赴到網上看廣告。每周五晚十二點是當地廣告更新的時間,所以準備買車的學生大都熬夜守著這個點,不停地比較、記錄,再到專門評估舊車的網站上查詢資料,確定幾輛車後,第二天一早就得打電話去詢問。賣車的大都是美國人,有些廣告並不真實,比如實際已行英裏數很高,卻在廣告上隱瞞真相,常常令許多學生空歡喜一場。電話詢問後當然是現場看車了,有些賣主不願開車到買方住處,這樣很多機會白白失去,當然也有通情達理的,約好時間驅車前來,讓你仔細查看。那時候,你最好請個至少比你更懂車的老生和你一起檢查,或者花錢(約40美元)到修車店讓機械師幫你看看。這時你得盡可能詳細地詢問車況:生產產家、品牌、哪一年的產品、賣方是否是第一任車主、已行英裏數、發動機是否出過問題是否換過、刹車、方向盤、變速箱、空調等等。因為是舊車,多少會有些毛病,全看你如何權衡、定奪了。首要問題得考慮與行車安全直接相關的部件,其次是空調,這裏夏季長達半年,而且仲夏時氣溫極高,沒有空調的車相當難受(也有學生為了省錢買空調已壞的車,一到夏天隻得盡可能選擇清早和傍晚出車),最後才是外觀。大多數中國學生傾向於買日本車,車型小,且經濟耐用,美國車如福特等也不錯,但美國車的使用壽命通常要比日本車短。買車對於學生來說是項大支出,不可掉以輕心,所以從看廣告、看車到決定買車很多學生至少曆時一個月,而且買得好壞有時全因一念之差。
(三)有車的歡欣
經曆一番折騰,一番辛苦總算有了自己的車,左看右看,心中別提有多美,怎麽看都覺得可愛,就算別人看它是醜小鴨自己也感覺是白天鵝,如果別人再美言幾句更是飄飄然,仿佛自己正要“騎鵝”去旅行了。
有一輛自己的車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是件興奮的事。剛開始的一段時間不免又洗又刷,百般嗬護,不過終究是舊車,不論如何洗刷大多數舊車也仍是灰頭土臉,到後來就放任雨水去衝洗了。
接下來自然要迫不及待地學車。當地沒有成人的駕校,你隻要先考一個臨時駕照就可以學車。臨時駕照很容易拿,聽一天關於交通規則的課,看一兩遍這方麵的小冊子,參加筆試通過即可。學車也容易,利用周末在停車場請老生教導幾次,自己再練習一段時間。學車的時候異常興奮,在停車場一圈圈地轉,不知疲倦,恨不得一下子就學會。接下來是考正式駕照,相比於國內也容易很多。隻要在大小不同、限速不同的街道上轉上一大圈,回到車管所再泊車,如果你足夠細心謹慎,一般一次就通過了。
有了車又有了駕照,身心仿佛舒展開來,“自由地想要飛”。最初的一段日子,新買車的學生總是忍不住一有空就開車出去遛一趟。駕著自己的車,帶上自己的愛人,再來點兒音樂,真是喜上心頭。想到哪就到哪,愛逛多久就逛多久。而且,下一屆新生來,還可以帶他們去購物。當然,回到現實,學生自己或是其家屬終於可以外出打點工,掙些辛苦錢,補貼家用或是攢些學費。
(四)唉,車!
有車固然好處多多,可接下來的麻煩也多了。有了車每月的支出必然增加,主要是汽油費。為此學生們禁不住時刻關心著油價,漲價時就盡可能少開車,價格便宜時就稍稍放鬆,多跑些地方。其次是汽車的日常維護:如換機油,換濾芯、換車燈、加冷凍液等,為了省錢很多學生學會了自己換油以及一些簡單的維修,有的人甚至還自己換車胎。學生會為此專門買了一套修車工具,美國的人工費相當貴,所以自己能修的盡可能自己動手。
以上倒是正常支出,要是汽車出了毛病才真正令人煩憂。買車查看時畢竟時間短,學生們經驗又不足,有些毛病無法當時檢查出來,再說這些舊車大都是私人間的買賣,沒有質量保證。運氣好,比如有的學生自從把車買回來就沒怎麽修過,而有的,同樣價位的車卻不得不三天兩頭地修,花錢不說,真是傷透腦筋。最常見的比如漏機油、輪胎老化打滑、空調不製冷、發動機打不著火,開出門後半路歇火更是令人心驚膽顫,更嚴重的如發動機出了問題,變速箱發生故障,刹車不靈等等,總之,任何毛病都可能讓你破費,讓你緊張,讓你甚至睡不好覺。有的人即便不開車也得每天按時將車發動一會以免下次又打不著火;有的每隔幾天就得加上一小罐機油;有的常常得留意給水箱加水,等等。
更不幸的例子:有位單身漢,獎學金較低,好不容易攢了些錢,花1500美元買了一輛車,剛買來還不錯,喜滋滋開了一陣子,不料,兩三個月後,那車再不能加速,隻能以空檔速度行駛,根本無法上路。到修車店一打聽,修車的錢幾乎可再買一輛車,心痛之極,望著那車,棄之可惜又不忍,留著卻又空悲切,最後不得不以300美元賣給專收廢舊車的車行。為此那學生因幾個月的愁竟生出些許白發,令人同情不已。也有一學生為省錢,冒險買了輛300美元的舊車,開了半年也未曾壞過,目前算是最幸運的一例了。
至於開車安全所導致的問題也很多。有的是自己的原因,如應踩刹車卻誤踩油門是最常發生的事。有的學生因此而將車後蓋撞壞,修理費太貴,於是以強力膠帶裹纏,從此不開後備箱。有的則被別的車碰撞,為此對方車的保險公司會給你兩種選擇:直接經濟補償或定點維修,一般如隻是外觀受損,中國學生通常選擇經濟補償,這樣可以“發點小財”,車就不去修了,難看沒關係,重要的是還能使用——象這樣的例子,竟被傳為幸事呢。
關於車的故事層出不窮,真是車啊車,幾多歡喜幾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