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哲學

在紛繁的塵世中,找一個角落,與自己對話,升華心靈.
個人資料
正文

社交的意義

(2022-12-31 18:10:34) 下一個

 

終於到家了, 感覺既舒服又自由。婆婆從來不給我提任何要求, 所以幾乎每個聖誕都去看她,但在她家呆一周是我的極限。 她每頓飯都有肉, 到最後我的胃就頻繁騷擾大腦: “實在受不了滿屋子的肉味, 趕緊回家!”

飲食習慣直接界定了我和婆婆的相處範圍。其實和身邊的人不論有多親近, 都有各自應該遵守的邊界。老公有個同事是菲律賓人,在典型的亞裔大家庭裏長大, 但他很小隨父母移民美國, 逐漸難以接受家族的某些習俗, 比如, 哥哥連招呼都不打, 把孩子直接放到他家裏,他有些生氣:“我下班後隻想躺在沙發上看球賽,哪有力氣對付吵鬧的小孩?就因為你是我親哥, 就可以這樣毫無顧忌打擾我的生活?”

我下班後也是想躺平。有次本來打算去最喜歡的泰國餐廳, 可換上暖和的睡衣後, 我的懶惰指數直線上升:“沙發太舒服了,我一點也不想出門, 幹脆把剩飯熱一下算了。”

    出去吃個飯都這麽懶,社交就更覺得麻煩。有個同事幾乎每天都要絮叨家裏的瑣事,讓我禁不住問老公:“怎麽一個大男人也能婆婆媽媽到這個地步?他要買什麽車,老婆公司福利有多好, 孩子有多麻煩, 這些話題跟工作毫不相幹,也沒什麽意義啊。”

    “男人之間的友誼有時靠閑聊, 有時靠吹牛。”

    老公的話讓我想起多年前和一個商人吃飯,接完一個電話後,他說:“呆會我要和這個朋友聚一聚, 你要不要一起去?”

    “你們聊天的主題是什麽?如果是聊某個行業的新動向,我也許能長些見識。”

“嗨,哪有什麽主題?男人聚會, 大多是喝喝酒,吹吹牛罷了。”

我當然沒去, 因為回家多背些單詞, 比喝酒吹牛更具有投資價值----盡管那個時候,我壓根想不到自己會在美國度過餘生。 

當年的我, 對身邊那些中國男人的很多話題不感興趣, 而現在, 對於旁邊那兩個美國男人的打獵, 橄欖球,家庭瑣事等也懶得參與。不僅因為這是公司時間, 也因為這些話題在我眼裏就是蹉跎人生。每次他倆喋喋不休的時候, 我就戴上耳機, 開始培訓。完成公司規定的培訓後, 我就搜索自己感興趣的課程。

有個係列課程總共是16小時, 完成後嚇了一跳:我每次都是在他倆閑聊的時候上那門課,也就是說, 短短的幾周之內, 他倆把16小時花在了和工作毫無關係的瑣事上!

那兩個同事都說自己因為超速吃了罰單。超速時爭分奪秒, 上班後浪費一刻鍾的時間, 卻不費吹灰之力,所以對於那些聲稱自己超速是為了珍惜時間的人, 我永遠都無法理解對方的邏輯。

當然, 上班閑聊在我眼裏是浪費人生, 對於某些人卻有著重大的人生意義,尤其對那些不說話會悶壞的人。我四點起床去上班, 自認為已經很早了, 有個女同事說她得3點半起床,先去健身房,下午盡早離開,從全職在家的老公手中接過孩子, 以讓老公騰出時間燒晚飯, 做家務。她這樣起早貪黑,卻依然把很多上班時間花在閑聊上, 說明上班對她的意義不僅是賺錢養家, 也是社交。這也是為什麽有些人不喜歡在家上班, 不論汽油有多貴, 都寧願在車流中去擠高峰。

閑聊有時能排解煩惱, 但對於攀比類話題, 我實在想不通有何實際意義。一方麵,如果你比我富有, 你的錢和我有什麽關係呢?如果我對你的錢動了心思,你肯定不樂意啊。另一方麵, 如果你比我窮, 你能指望我的錢會讓你很快並且永久脫貧?富有不僅僅靠運氣, 貧窮也不是靠接濟就能解決的。就像有個教授去農村扶貧, 給很多村民發放同等低息貸款。有的農民用貸款買雞,靠雞蛋賺了第一桶金,再養更多的雞。有的則買了電視, 理由是生活已經很辛苦了,在地裏幹完活,就想靠電視找樂子。至於貸款什麽時候還, 根本無所謂, 因為教授那麽富有, 怎麽會在乎一台電視機的錢?

有些聊天, 從個體之間的攀比, 逐漸擴大到一個族群甚至國家之間的攀比。一群人,徹夜不眠地唱高調,喊口號,仿佛很多科技難題會在響亮的口號麵前土崩瓦解。明知沒有效果, 卻依舊歇斯底裏,也許因為打口水仗的成本很低(但後果卻能嚴重到禍國殃民)。很多時候,外界的噪音對於現實產生不了任何作用。不論有人誇你是天才還是罵你笨蛋, 你的智商也不會因此在短期內波動。你, 還是那個你。真正能改變人生的,是想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並采取相應的行動, 持之以恒地努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