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月亮的博客

全,月亮。全月,亮。
個人資料
正文

西藏十三天(2013) --- (6)藏文化搖籃-山南

(2013-09-27 07:18:58) 下一個
山南以博大的胸懷和聰明才智創造出了瑰麗多彩的雅礱文化和西藏曆史上的眾多第一,雅礱(yǎ lóng)泛指“雅礱河”流域所在的西藏山南地區,雅礱被稱為西藏人類的發祥地,是西藏古代文明的搖籃。西藏曆史上的眾多傑出人物也都誕生在這裏。鬆讚幹布、文成公主的名字也時刻提醒著我們:這裏是藏文化的濫觴(làn shānɡ)之地,是西藏的靈魂所在。海拔3700米 。


眾多的“西藏第一”有:
第一塊耕地 -- 索當
第一座村莊 -- 雅礱索卡
第一座宮殿 -- 雍布拉康
第一座佛堂 -- 昌珠寺
第一座寺廟 -- 桑耶寺
第一位讚普(吐蕃王號) -- 聶赤讚普
第一個教派 -- 寧瑪教派
第一部佛經 -- 《諸佛菩薩名稱經》
等等。。。



主要景點(6個):雍布拉康、昌珠寺、桑耶寺、敏珠林寺、青林修行地、藏王墓。由於時間關係,我們隻參觀了前三個。





[西藏第七天]
今天的路線: 澤當飯店-->雍布拉康-->昌珠寺-->桑耶寺-->拉薩

這天是我們比較慘的一天,在高原強烈的紫外線下,我們暴曬了五個多小時,用導遊才女的話說:“快曬成肉幹了,火柴一嚓,就能著。”


早上9點我們第一個來到雍布拉康。
1)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是藏族曆史上的第一座宮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早期為雅礱部落首領的宮殿,後來鬆讚幹布在此建立了吐蕃王國,並遷都到北麵的拉薩平原,將雍布拉康作為鬆讚幹布和文成公主的夏宮,目前隻在大昭寺和雍布拉康有鬆讚幹布和文成公主共同的塑像。


主要看點:
a) 宮殿
巍峨挺拔,氣勢雄偉的雍布拉康宮殿就建在這座幾百米高,名叫“紮西次日”的小山上,整個建築形似碉堡,高聳於山頂。爬上去稍微吃點力,也可以騎馬上去,我們發揚六巾幗的作戰精神親自爬了上去。






b) 宮殿裏麵供奉的三世佛即過去佛(燃燈佛)、現世佛(釋迦牟尼佛)和未來佛(彌勒佛),以及鬆讚幹布和文成公主共同的塑像。




c) 白塔
在白塔守護下的第一座村莊和第一塊耕地。






d) 經幡
宮殿後麵就是這個鋪滿經幡的小山,可以說是個經幡大陣,有很多藏民拉著你替你掛經幡,¥20/條,我也請這位老大娘幫我掛了一幅。






e) 在雍布拉康東北400餘米的山溝裏,有一眼終年不涸的泉水,傳說是被鬆讚幹布時重臣噶爾東讚發現的,被稱為“嘎泉”。到雍布拉康禮拜的人都到嘎泉飲用泉水,據說可醫百病。雍布拉康門票¥30,時間1小時。




一小時後我們就來到第二站, 昌珠寺。

2)昌珠寺
昌珠寺是西藏的第一座佛堂,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屬格魯派寺院。鬆讚幹布和文成公主曾在此居住過,其布局與拉薩大昭寺相似,其地理位置就屹立在羅刹女的左臂上。





【唐卡】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係藏文音譯,有兩層意義,一種是平坦的意思,一種表示是政府的詔令。唐卡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記載著西藏的文明、曆史和發展。它類似於漢族地區的卷軸畫。

唐卡分為兩大類——國唐(絲綢唐卡)和止唐(繪製唐卡)。國唐最大幅的叫做“國固”,隻有在比較隆重的場合才拿出來展示。而止唐,也有不同的價值。如果用西藏天然的原料,例如純金、純銀、珊瑚等,製作出來的唐卡,色澤非常豔麗,收藏價值很高。


這三幅唐卡分別是元、明、清三個朝代最著名的唐卡:
元朝的《時輪壇城》唐卡、明朝的《多吉丹佛塔》唐卡、清朝的《鬆讚幹布像》唐卡


我原來想在拉薩買一幅唐卡,後來看了幾家,也辯不出好壞,回來又不知道怎麽供奉,幹脆放棄了。




昌珠寺主要看點:
a)措欽大殿內供奉的三世佛像:即過去佛 -- 燃燈佛、現世佛 -- 釋迦牟尼佛和未來佛 -- 彌勒佛。




b) 昌珠寺裏供奉的釋迦牟尼唐卡,由文成公主親自繡製,非常珍貴。裏麵不讓拍照,網上的圖。






c) 昌珠寺的鎮寺之寶 -- 珍珠唐卡,她是用珍珠串成線條繪出的“觀世音菩薩憩息圖”,是元末明初時期,由王後出資製成的。整幅唐卡長2米,寬1.2米,鑲嵌珍珠共計29026顆,鑽石一顆,紅寶石二顆,藍寶石一顆,紫寶石0.55兩,綠鬆石0.91兩(計185粒),黃金15.5克,珊瑚4.1兩(計1997顆),確實是是一件世界罕見的珍寶。網上的圖。



繡這個比十字繡難多了,也值錢多了:))
昌珠寺門票¥35,時間1小時。





今天的重點是桑耶寺,我們必須中午前趕往桑耶寺渡口,先乘坐近2小時的平底渡船,橫跨雅魯藏布江,再乘坐半小時的汽車,才能到達桑耶寺,參觀完後還要再坐車、坐船回到渡口,阿旺會在渡口接我們回拉薩。
時間很緊,沒有時間吃午飯了,我們提前準備了八寶粥,牛肉幹,水果等食物上船吃,同時給了阿旺¥30錢的午飯錢。

這裏說一下和司機吃飯的事,我們和旅行社原定的合同裏,多交了¥360作為司機的飯錢(6天的),但後來發現用車出去的時候,最好叫上司機一起吃,用個公筷就可以了。於是我們就跟旅行社要回了¥360,明確說明我們單包司機的飯錢。這樣,隻要用車出去,就和司機一起吃飯,如果想自己單吃,就給司機¥30。




中午12點我們趕到了桑耶寺渡口,這種船沒遮沒攔的,360°全方位的暴露在高原的紫外線下,想起來就好慘啊,唯一的好處是今年的Vd3肯定不會缺乏了;)) 船往返¥60/人,汽車往返¥40/人。後來才知道,他們是被一家運輸公司承包的,隻收遊客的錢,想過江的藏民都在一邊等著,隻要有遊客過江他們就跟著上船,藏民是免費的。







看看我們在船上的慘相,快曬成木乃伊了。







船長,挺酷的吧?臉黑得根本分不清鼻子和眼睛,每天大概來回跑二、三趟。







當小船駛到雅魯藏布江上的時候,我們被眼前這美麗的藍色深深迷住了,完全忘記了紫外線。
隻見藍天白雲倒映,天水連成一片,藍與白交織在一起,湖光山色,流光溢彩,景色美到了極致。







清澈的江水泛起細小的漣漪,美得恬靜,美得聖潔,美得攝人心魄。不知不覺兩小時就過去了,到了雅魯藏布江的彼岸。







下了船又換乘汽車在坑坑窪窪的土路上顛簸了半小時,老骨頭都快散架了,終於在下午2點左右趕到了桑耶寺。







3)桑耶寺
桑耶寺位於雅魯藏布江北岸,山南紮朗縣境內。“桑耶”意為“不可想象”。是“西藏第一座寺廟”,又名存想寺、無邊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桑耶寺也是藏傳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寺廟,寺廟由寧瑪派、薩迦派和格魯派三大宗派主持,享有平等的權力。可以說,桑耶寺沒有鮮明的宗派觀念。


桑耶寺的建築非常有特色,完全按照佛經中的大千世界布局:
(i)居中的烏策大殿代表須彌山。
(ii)四個角上分別建有紅、白、綠、黑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
(iii)大殿的南北建有太陽、月亮兩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雙輪。
(iv)大殿四周還均勻分布著4大殿和8小殿,表示四方鹹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
(v)整個建築群的外圍由一道圓形的圍牆所環繞,象征著世界外圍的鐵圍山,平麵近似壇城(曼陀羅)。







(a) 烏策大殿
底層為藏式結構,中層為漢式結構,頂層為印式風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稱作三樣寺。






大殿看點:
(i)門口有一“興佛盟誓”碑,寺內還有一對漢白玉石象,造型古樸,是該寺現存石雕藝術的珍品。寺內還珍藏有大量泥塑、石雕、壁畫等藝術品。






(ii)在大殿的正廊上掛著一口曆經千年的唐式古鍾,這是西藏曆史上鑄造的第一口能發出九種不同音符的唐式大銅鍾。(忘了拍照,網上圖片)鍾高1.1米,直徑0.55米,十分罕見。據說此銅鍾所鑄是為紀念赤鬆德讚第三妃沒盧氏(又有一說叫“菩提氏”),她帶領三十名貴族婦女削發出家,成為西藏曆史上的第一批比丘尼而鑄。






(iii)大殿內有四扇門,分別代表慈、悲、喜、舍心。



(iv)佛殿主供的釋迦牟尼佛像是采用一塊哈布山的整塊巨石雕刻而成,像高3.9米,肩寬1.8米,是早期佛雕的藝術珍品。



(v)桑耶寺內壁畫內容豐富,最著名的當屬長達92米的“西藏史畫”洋洋灑灑,恢弘壯麗。另外還有“蓮花生傳記”(位於二層明廊南側)、“桑耶寺全景圖”,以及描述藏族先民風土人情的各類壁畫。



隻有進入烏孜大殿才需買票,¥40/人。





(b) 紅、白、綠、黑四座佛塔
烏策大殿的四角建有紅、白、綠、黑四座佛塔,象征四大天王,其風格各不相同。這四座佛塔是壓製一切邪惡或異己力量的神聖之物,供信徒們頂禮膜拜,祈禱求助。

(i)紅塔周身土紅色並泛有光澤,形狀似方而實圓,狀若覆鍾。紅塔以蓮花裝飾,係長壽菩薩之風格。
(ii)白塔塔身方形,腰部以上逐層收縮為階梯狀,塔基四周的方形圍牆上有108座小塔。白塔以獅裝飾,建成聲聞之風格。
(iii)綠塔以綠色琉璃磚砌築,共有三層,下兩層四麵各開龕室,頂層為覆缽式塔身。綠塔以十六門為飾物,係法論如來風格。
(iv)黑塔為條磚砌成,塔身如三疊覆鍋。黑塔以如來佛遺骨為飾物,係獨覺佛風格。







(c) 太陽和月亮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雙輪。







(d) 圍牆
這就是近似壇城的圍牆,長1008米,高4米,牆上每隔1米就有一座紅陶塔,共1008座佛塔。牆四麵各開一座大門,東門為正門。







(e)登海布日神山,觀桑耶寺全景
海布日神山位於桑耶寺東,高約60米,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爬上此山,可以俯瞰桑耶寺,看到完整的曼佗羅式的“壇城”。我們沒時間爬, 網上找張圖看看。




桑耶寺不愧為第一寺廟,裏麵要看的東西很多,也很有講究,有時間應該仔細看看的,我們時間比較緊張,3點半就從寺裏出來乘汽車再次來到江邊等回去的船。

接下來遇到了一件令人感動的事。



我們剛從車上下來,就看見一群中學生跑著登上了我們坐的汽車。





原來他們是在江對麵上寄宿學校的學生,每星期回一次家,都是由這家公司免費運送的,看到學生裏有很多女娃,很是高興。



因為我們要坐的船已經開回去接另一批孩子去了,我們隻好站在江邊等著,烈日下站了近2小時,那條船才接孩子回來。





船長跟我們一個勁的抱歉,因為是無償接送孩子放學,盡管我們又渴又累又曬,心裏的怨言也減少了許多。



回去的路上,已近傍晚,再看一眼美麗的雅魯藏布江,清澈寧靜,美得純粹,沒有人不被她的美深深折服,吃多少苦都是值得的。桑耶寺我們今生難忘!





桑耶寺的另外三個景點,之前做過功課可惜沒有去成,也放到這裏供參考。


4)敏珠林寺
敏珠林寺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的六大寺之一,主要大殿 -- 祖拉康的牆壁上繪有多頭多臂、麵目猙獰的佛寺像,這是寧瑪派寺院的一大特點,也是西藏密宗藝術的代表,寺裏麵的僧人可以娶妻生子,敏珠林寺注重研習天文曆算、醫學,並以文字書法優美而著稱。






5)青林修行地
青林修行地是藏傳佛教最著名的隱修地。位於桑耶寺東北方向約十四公裏處的山穀中,此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溫和,是一處風景氣候皆佳的地方,眾多高僧都曾在這裏修行,留下許多聖跡。青撲修行地的大山裏曾有108座修行山洞、108座天葬台和108處神泉。






6)藏王墓
墓群背靠丕惹山(意為增長之山),前臨雅礱河,說明吐蕃當時已很注重背山麵水的風水了。是吐蕃王朝時期第29代讚普至第40代(末代)讚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 鬆讚幹布和文成公主都長眠於此。





在山南我們吃了不少苦,也收獲了很多,眾多的“西藏第一”讓我們了解的博大精深的藏傳文化,特別是看到了西藏的孩子們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由衷地為他們高興。




船上看到的“愛情四聯張”。
一把陽傘,一份溫柔。一顆話梅,一句問候。一個依偎,一生廝守。





        西藏十三天(2013) ---(6)藏文化搖籃-山南 (完)





桑吉平措 <<泊岸>>
這首淨澈心靈的佳作,其部分歌詞選自倉央嘉措的詩集《我終於明白》,引人入思的大提琴緩緩道來,開啟了那扇沉重的回憶之門;淡滑的尼龍吉他配以隨意清脆的鋼琴,逐漸展開了纏亂的思緒,而桑吉平措柔綿如綢的聲線,頃刻點喚出了一番遠離塵囂的純淨天地,嶙峋隱現的山脈,平靜如鏡的湖麵,停下腳步,輕觸那一汪止水,任往事蕩開層層輕瀾,散向歲月,一遍又一遍……



我終於明白,世間有一種思緒,
無法用言語形容,粗狂而憂傷。

月光下的高原,淡淡癡癡的笑,
笑那浮華落盡,月色如洗。

我終於明白,遙遠的憂傷,
穿過千山萬水,吹不散的背影。

清晨前的冰霜,融不化心頭的溫熱,
你靜守在月下,寂靜歡喜。

啊咿呀 思念。
啊咿呀 無眠。
啊咿呀 還有你在心間。
啊咿呀 再見
啊咿呀 無言。
啊咿呀 還有我在身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