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方舟子為什麽會在中國打假

(2010-09-01 10:09:50) 下一個
方舟子其實是個文學愛好者。喜歡浪漫意象思維。

雖然讀的是理科,方舟子很小就喜歡寫詩。本科時辦過詩社。
欣賞“詩是文學的最高形式”這樣的話。但到底也沒把詩當成
主業。

後來讀生物博士的時候,對生物好像沒什麽熱情。想寫明史。
曆史講究一種宏觀思維邏輯。他寫明史,也沒有堅持寫下去。

再後來做打假鬥士,這實際上是個很符合他浪漫想象的角色。
也符合他敏感好鬥的本性。他的偶像魯迅也是個文學家,也敏
感好鬥。

他崇拜愛因斯坦的名言——“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腳的,沒有
科學的宗教是盲目的”。

他的理解是:“愛因斯坦的名言...曾經引起了無數沒有讀過
這句名言的上下文的人的誤解,以為愛因斯坦在支持傳統的宗
教,而其實愛因斯坦在這裏所說的‘宗教’,不是一般人所說
的宗教,而是一種追求真理的激情和信念”。

其實愛因斯坦說的宗教就是宗教。別人沒有誤解。那種追求真
理的激情和信念,就是宗教性的,不是一般的道義,不是粱山
泊好漢宋江替天行道式的道義。愛因斯坦的後半句話:“沒有
科學的宗教是盲目的”裏的宗教,更明確了就是指宗教。

這句話背後的曆史含義是:古希臘時代的科學萌芽,並沒有很
快成長起來。因為沒有足夠的信仰支撐,及相應的思維方式。

人類還需要漫長的宗教訓練,才能形成科學所需要的信仰基礎,
思維深度,和把握尺度。科學的真正形成,要到上千年後的哥
白尼,伽利略時代。他們在原來的宗教信仰基礎上,發展出新
的科學信仰,一種不是探討神的信仰,因此在理論上也和宗教
不直接相關,不相互衝突的信仰。

這也是為什麽方舟子要在中國打假:因為中國缺乏足夠的宗教
曆史基礎,來形成科學信仰,和其思維方式。

如果方舟子看看他戴的博士帽,就會發現很象宗教服飾。因為
科學的成熟背後,是靠宗教曆史形成的信仰支撐的。

科學包括一套方法。也是對這套方法的信仰。沒有證據說這套
方法是萬能的,但還是有人相信它。這就是信仰。

邏輯上,科學隻能證偽,不能證實。所以,科學的基礎中必須,
或者說不得不,包括信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