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囚徒困境,立木為信和亨利福特的流水線

(2010-09-09 08:12:48) 下一個
囚徒困境是一套構造出來的數學理論。並冠以博弈理論之名,而被哲學化
地廣泛引用在各種非數學的應用領域。如果隻是自成體係的純數學理論,
根本就沒有爭議。

但囚徒困境的嚴格數學條件,在它的各種應用領域,根本不可能被滿足。
所以它的應用,完全是哲學化和原理性的,很容易引起誤導。

囚徒困境的大致意思,是指人們因為害怕會被當成犧牲品,所以不願做對
彼此都有益處的事情,而寧願采取對大家都不利的方案。結果有關各方都
陷入象囚徒一樣的困境。

讓人處於囚徒困境,實際上是一種反文明的傾向。這種傾向一旦形成,文
明就會衰退。

不研究曆史,單純從數學上研究博弈論是很危險的。人類實際上有辦法打
破囚徒困境。

兩千多年前,就有商鞅“立木為信”,建立契約精神的事。商鞅為了獲取
大家的信任,讓人在城南門口豎起一根大木頭,說:隻要有人把木頭扛到
北門,就可以得到黃金十兩。看的人不相信這是真的。商鞅就把報酬加到
五十兩。有人終於願意試試。等他把木頭扛到北門,真的得到了五十兩黃
金。這下大家都願意相信商鞅的話了。根本就不會有囚徒困境出現。

近代一點的,有亨利福特的故事。亨利福特為他的汽車廠建立了流水線,
來大幅度提高產量。流水線上工作比較辛苦,招不到足夠的工人。而當時
人的收入普遍不高,也沒多少人買汽車。亨利福特決定大幅加薪,來吸引
工人。而收入的普遍提高,也使人有能力購買汽車。

當然,打破囚徒困境,一般都是強勢的有資源的人主動采取行動。隻有他
們有能力這麽做,而不用擔心成為犧牲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