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254)
2011 (786)
中德日施壓 美棄經常帳差額設限
奧巴馬雖為聯儲局推行第2輪量化寬鬆辯護,但未能消除各國對美元貶值的擔憂。中國官員更多次反過來敦促美國在製定貨幣政策時,不應隻考慮本國經濟利益。德國則 嚴斥美國不重視提升自身競爭力,走了錯的經濟發展策略。《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等敢於在匯率問題上反客為主向美國說教,引人矚目,突顯了中德巴西等國以 比美國更快更有力的復蘇態勢,走出世界經濟危機。本報特約專欄評論員馮其十亦指出,中國在今次峰會上不再單打獨鬥,而是憑日漸雄厚的經濟實力,用合縱製衡 手法化解壓力(馮其十文章刊B3版)。
奧巴馬今次既未能說服各國接受美國在貿易平衡問題上的立場,亦未能在最後期限前與韓國(南韓)達成自由貿易協定。韓美自由貿易協定是美國逾10年內 推動的最大規模雙邊貿易協定,但談判延宕多年。奧巴馬與韓國總統李明博6個月前同意,以G20峰會作為消除雙方分歧的最後限期,但最終未能及時取得共識, 這既危及奧巴馬增加美國出口的大計,亦增加外界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憂慮。
失業率高企 不再支持自由貿易
在失業率高企下,美國國內對自由貿易的支持正減弱。工會領袖便稱讚奧巴馬「把工人利益放在首位」,不強行在自貿協定上闖關;民主黨內親工會人士對這 類協定早有強烈反對聲,親商界的共和黨雖在中期選舉中重奪眾議院控製權,但部分新當選的共和黨人亦對自由貿易提出質疑。韓美兩國主要分歧包括韓國因擔心瘋 牛症而限製美國牛肉入口,以及美國車廠不滿韓國對汽車排放標準等的規定,令美國汽車難以打入韓國市場。福特便投訴,美韓兩國商討的協議,將取消美國對韓國 汽車徵收的關稅,但卻忽視韓國的「非關稅壁壘」。
華爾街日報/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