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源頭
(2010-08-28 22:19:14)
下一個
劉仰 2010-8-24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大家應該很熟悉,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是否還會唱這首歌,它的歌詞如下:“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第二不拿群眾一針線,群眾對我擁護又喜歡。第三一切繳獲要歸公,努力減輕人民的負擔。三大紀律我們要做到,八項注意切莫忘記了。第一說話態度要和好,尊重群眾不要耍驕傲。第二買賣價錢要公平,公買公賣不許逞霸道。第三借人東西用過了,當麵歸還切莫遺失掉。第四若把東西損壞了,照價賠償不差半分毫。第五不許打人和罵人,軍閥作風堅決克服掉。第六愛護群眾的莊稼,行軍作戰處處注意到。第七不許調戲婦女們,流氓習氣堅決要初掉。第八不許虐待俘虜兵,不許打罵不許搜腰包。遵守紀律人人要自覺,互相監督切莫違反了。革命紀律條條要記清,人民戰士處處愛人民。保衛祖國永遠向前進,全國人民擁護又歡迎。”
要說這首歌的源頭,要分開兩頭說,一是曲調,二是歌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曲調是一首軍歌,很有節奏,適合於行軍隊列時演唱。這首歌曲在上個世紀30年代出現於江西根據地,但事實上,它的曲調已經在中國流傳多年。當時馮玉祥的部隊有一首《練兵歌》,就是這個曲調。然而,馮玉祥也不是原創,他來自於張作霖部隊的《大帥練兵歌》。但張作霖也不是原創,再往前追,一直可以追到袁世凱。西曆1894年,袁世凱在天津小站訓練新兵,當時就有一首《大帥練兵歌》,就是這個曲調。那麽,袁世凱的《大帥練兵歌》曲調又是從哪裏來的?
清朝末年,袁世凱在小站練兵,號稱是“新式陸軍”,武器裝備大都是進口,軍服也按外國式樣設計。軍事教官大多是德國人。當時袁世凱的主要助手叫做徐世昌,後來做過民國大總統。為了讓士兵對於紀律方便記憶,徐世昌起草了《大帥練兵歌》的歌詞。這裏還有一點趣事。袁世凱沒考上科舉,到了軍隊當兵。徐世昌很早以前就是袁世凱的朋友,但考上了科舉。袁世凱一直認為自己沒文化,練兵時便把徐世昌招來做助手。徐世昌最初替袁世凱起草各種文件,總是文縐縐的用詞,給士兵看,士兵不一定看得懂,袁世凱不滿意,要徐世昌用大白話寫。徐世昌隻好遵命,但寫完之後叮囑袁世凱:千萬別告訴他人是我寫的。也正是這個徐世昌,從德國教官那裏找了一首普魯士軍歌,填上了《大帥練兵歌》的詞。這首普魯士軍歌在德國的名字叫《德皇威廉練兵曲》。此後,這首軍歌的曲調傳遍當時的很多部隊,隻不過很多人對它進行了重新填詞。所以,《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曲調來自德國。袁世凱後來能取代孫中山當了民國大總統,同他與外國人的親密接觸有很大的關係,包括他後來當皇帝,也有外國人撐腰。
那麽,《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歌詞呢?現在一般注明是程坦編詞,集體改詞。的確,最早的歌詞是程坦編寫的,但是,內容並不是他想出來的。歌詞的內容最早是毛澤東起草的。西曆1927年,紅軍三灣改編時,毛澤東頒布了“三大紀律”。第二年,又增加了“六項注意”。1929年,又增加了兩條,成為“八項注意”。具體內容如下,三大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八項注意: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不打人罵人,不損壞莊稼,不調戲婦女,不虐待俘虜。所以,程坦隻是把這幾條紀律編成適合曲調的歌詞。
那麽,毛澤東起草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有沒有源頭?我們先看“八項注意”之前的“六項注意”:“上門板,捆鋪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要說它的源頭,我認為是毛澤東的老鄉曾國藩的《愛民歌》。太平天國時期,清朝的正規軍不是太平軍的對手,清政府讓曾國藩等人招募地方軍隊,曾國藩便在湖南等地招募了一支“湘軍”。曾國藩雖然是個文人,但親自練兵,並以大白話教育士兵,不像後來的徐世昌那麽羞羞答答。曾國藩對於軍隊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用兵之道,以保民為第一義。除莠去草,所以愛苗也;打蛇殺虎,所以愛人也;募兵剿賊,所以愛百姓也。若不禁止騷擾,便與賊匪無異,且或比賊匪更甚,要官兵何用哉?故兵法千言萬語,一言以蔽之,曰愛民。”正是在軍隊愛民的觀念指導下,曾國藩擬就了湘軍的《愛民歌》,歌詞如下:“第一紮營不要懶,莫走人家取門板,莫拆民房搬磚石,莫踹禾苗壞田產。第二行路要端詳,夜夜總要支帳房,莫進城市占鋪店,莫向鄉間借鄉店。第三號令要嚴明,兵勇不許亂出營,走出營門就學壞,總是百姓來受苦。愛民之軍處處喜,擾民之軍處處嫌。軍士與民如一家,千計不可欺負他。”從歌詞上我們可以看到兩者的淵源。尤其是曾國藩《愛民歌》的最後兩句:“軍士與民如一家,千計不可欺負他”,與毛澤東的兩句話非常接近:“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我們現在不知道曾國藩的“愛民歌”曲調是什麽樣的。
那麽,曾國藩對軍隊的這種見解又是從哪裏來的?是從明朝戚繼光那裏來的。戚繼光在抗擊倭寇的時候,練就了一支神勇的“戚家軍”。戚繼光要求將士“正心術”、“立誌向”,明確軍隊的職責、當兵的職責就是“安國保民”。戚繼光可以說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向士兵進行係統化思想教育的軍事家,他也用通俗的文字來教育士兵:“兵是殺賊的東西,賊是殺百姓的東西,百姓們豈不是要你們殺賊?設使你們果肯殺賊、守軍法、不擾害他,如何不奉承你們?”那麽,戚繼光的這些做法是他憑空想出來的嗎?也不是,戚繼光的這些內容也有源頭,那就是嶽飛。嶽家軍行師千裏,秋毫無犯,雞犬不驚,在南宋時期就傳誦一時。嶽家軍還有兩句口號:“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虜”,我們應該也能看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源頭。
我們說中國的傳統,它就是這樣一點點積累、演變的。嶽家軍軍紀嚴明是有口皆碑的,但是,軍紀嚴明的軍事家在嶽飛之前也很多,嶽飛與以前的軍事家有區別嗎?嶽飛之前的軍紀,大都是軍隊內部的軍紀,例如要聽從號令、服從指揮,擊鼓前進、鳴金收兵等等。嶽飛的軍紀除了軍隊內部的紀律外,同以前所有軍事家最不同的一點在於,他在強調軍內自身紀律的同時,又特別強調軍民關係的紀律。諸葛亮也是一個軍紀嚴明的軍事家,但是,諸葛亮對軍民關係方麵的軍紀很少,隻有說軍隊要尊重駐軍當地的風俗。與諸葛亮同時期的曹操倒也有“不準損壞莊稼”的軍紀。但是,曹操彷佛是一個象征,當他自己的坐騎受驚,踏壞了莊稼,曹操隻是割了自己的頭發代替腦袋,顯得沒有讓這個軍紀嚴格貫徹。事實上,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對軍民關係高度重視的軍事家,就是嶽飛。今天我們可以說,隻有良好的軍民關係,軍隊才能得到最大的支持。回到曆史一看,這樣一個簡單的結論,其實是很多年的曆史沉澱,是經驗的總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4ba900100m7t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