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二戰全景紀實(49):第三部----還我河山----庫爾斯克大會戰

(2009-12-27 20:05:18) 下一個
zt 二戰全景紀實(49):第三部----還我河山----庫爾斯克大會戰

3.庫爾斯克大會戰(1)
---------------

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慘敗之後,氣急敗壞,一心想重整旗鼓,進行報複。
為了搜羅炮灰,他在德國實行總動員,從軍工企業和交通運輸業中大量征召工人,並召集60歲以下的男子和16至18歲的青年入伍。
這樣又征召了200餘萬人,在1943年上半年組建了50多個新師,以補充各個戰場。
到1943年7月,在蘇德戰場上有196個德國師,其中有26個坦克和摩托化師,加上仆從國的軍隊和幫凶軍,總兵力232個師,盡管法西斯統帥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它已無法取得蘇德戰場上的優勢。
兩軍的兵力和兵器對比如下:蘇軍德國和仆從國軍隊對比參戰人員(萬人)661 2532 51 2∶l火炮迫擊炮(萬門)10 55 4319∶1坦克和自行火炮(輛)1019958501 7∶1作戰飛機(架)1025229803 4∶1主要作戰艦艇(艘)1236918∶11943年初,冬季交戰停頓時,兩軍陣線犬牙交錯,互有楔入。
但在庫爾斯克地區,蘇軍陣地深入西部,形成一個寬大的突出部。
德軍統帥部認為,這給他們造成非常有利的進攻條件,可以在這裏包圍和殲滅進行防禦的蘇軍。
4月15日,希特勒終於下定最後決心,發出了第6號作戰命令。
命令指出,“中央”和“南方”兩個集團軍群從4月28日起即應做好準備,發起“堡壘”戰役,即對庫爾斯克突出部發動進攻。
但由於計算失誤,進攻時間一再推延到7月5日。
希特勒特別重視“堡壘”戰役。
他在作戰命令中指出:“這次進攻意義重大,必須速戰取勝……
有鑒於此,一切準備措施均須嚴密周全,全力以赴實現之。
在各主要突擊方向上應使用最精銳的兵團、最精良的武器、最優秀的指揮官和大量的彈藥。
每個指揮官、每個列兵都應深刻認識到這次進攻的決定性意義。
庫爾斯克之勝利應成為照亮全世界的一支火炬。”
為了進攻庫爾斯克,德軍統帥部集中了強大的兵力:50個精銳師,其中有16個坦克和摩托化師。
這些師被稱為德軍之“花”,有“阿道夫·希特勒”坦克師、“骷髏”坦克師、“帝國”坦克師、“大日耳曼”摩托化師等等。
敵人對新式武器——“虎式”(重約56噸)和“豹式”(重約45噸)坦克、“費迪南式”強擊火炮寄予很大的希望。
集中在庫爾斯克方向上的德軍共有90萬人,1萬門火炮和迫擊炮,27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2000多架飛機。
蘇軍最高統帥部根據情報部門取得的大量材料,確定敵人準備在庫爾斯克地區發動強大攻勢,於是改變了準備在西南方向發動進攻的意圖,於4月12日決定轉入防禦。
目的是在庫爾斯克突出部修築縱深防禦體係,在防守戰中消耗敵人強大的坦克集群,創造有利條件轉入反攻。
這在當時條件下是最有利的打法。
於是便出現了戰爭史上非常罕見的情況——“強者一方有意識地轉入防禦”。
蘇軍最高統帥部在庫爾斯克地區集中了強大的兵團,修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並準備了反攻的大部隊。
擔任主要作戰任務的是羅科索夫斯基指揮的中央方麵軍和瓦杜丁指揮的沃羅涅什方麵軍,兩軍共有133 6萬人,1 9萬門火炮和迫擊炮,34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約2200架飛機。
此外,在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後方還有強大的戰略預備隊,即科涅夫指揮的草原方麵軍。
所以,在庫爾斯克方向上,蘇軍在兵力和兵器方麵都占優勢。
在庫爾斯克方向上,蘇軍共建立了8道防線,縱深達300公裏,重點是反坦克防禦體係。
這個地區的居民大力幫助部隊修建防禦工程。
蘇軍最高統帥部非常重視奪取整個戰線上的製空權。
為此目的,在5、6兩個月,蘇聯空軍主動出擊,炸毀敵軍機場,使其遭受重大損失。
與此同時,最高統帥部下屬的遊擊運動中央司令部(1942年5月底成立),命令敵後遊擊隊開展積極活動,破壞敵人的交通,使其後勤供應陷於癱瘓。
蘇軍用了3個月的時間,周密地準備粉碎德軍的強大攻勢和以後的反攻。
這就要求作戰部隊訓練有素,鬥誌昂揚,士氣高漲。
因此,黨的政治思想工作顯得特別重要。
蘇共中央的許多負責人都參加了蘇軍總政治部的宣傳鼓動工作。
他們用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鼓舞廣大指戰員的鬥誌和必勝的信心。
蘇軍廣大指戰員在軍事方麵和思想方麵都有充分的準備,以迎接即將到來的嚴酷考驗。
7月2日,蘇軍最高統帥部告知各方麵軍和集團軍司令部,德軍有可能於近日內發起進攻。
7月3日,據投誠者報稱,德軍已在做最後的準備:在地雷場中開辟道路,拆除鐵絲網等等。
但到第二天早晨,一直沒有任何開展大會戰的征兆。
時值盛夏季節,正在成熟的小麥飄著一陣陣麥香,使人感到了豐收的氣息。
果園裏聞名俄羅斯的庫爾斯克蘋果掛滿了枝頭,發出誘人的果香。
蟬在鳴叫,仿佛在歌頌和平。

---------------
3.庫爾斯克大會戰(2)
---------------

然而這種靜寂隻是惡戰前短暫的假象,暴風雨即將來臨。
4日夜裏,從新抓到的俘虜那裏得知,德軍確定於淩晨3時發起進攻。
拂曉,敵人果然進攻了。
蘇聯中央方麵軍和沃羅涅什方麵軍對德軍的戰鬥隊所進行的猛烈炮擊,使敵人大為驚愕,其進攻受阻。
但敵人的這次進攻已策劃多時,不會輕易放棄。
6時整,在一陣猛烈的炮火急襲之後,庫爾斯克突出部南側的德軍發起進攻。
敵人沿奧博揚方向以坦克第4集團軍對蘇聯近衛第6集團軍的戰鬥隊形實施主要突擊。
蘇聯集團軍的各部隊在抗擊敵人的瘋狂進攻時發揚了集體英雄主義精神。
加格卡耶夫上尉指揮的、由共青團員組成的反坦克炮兵連,在交戰的最初幾天就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他們同法西斯匪軍戰鬥到最後一人。
加格卡耶夫犧牲後,被追贈蘇聯英雄稱號。
由共青團員、車長劄伊采夫指揮的一輛坦克在戰鬥中兩次撲滅了車上的火焰。
當坦克第3次被擊燃時,已經無法滅火了,於是英雄的坦克手們就用燃燒的坦克去撞德軍一輛重型坦克。
7月5日下午,沃羅涅什方麵軍司令命令坦克第1集團軍在奧博揚方向占領近衛第6集團軍第二防禦地區。
此時德軍已在一些地區楔入蘇軍防禦陣地。
蘇聯坦克兵迅猛地衝入指定地域,在行進間就占領了防禦陣地。
在恰帕耶沃、雅科夫列沃地段,德軍“阿道夫·希特勒”坦克師、“大日耳曼”摩托化第3和第7師以及步兵突破了近衛第6集團軍的主要防禦地帶,但沒有料到,在第二防禦地帶還有蘇聯一個坦克集團軍。
德軍高興得太早了,以為突破了防禦,主要困難已經克服。
但就在這時突然撞上了蘇軍設伏的坦克。
“虎式”、“豹式”坦克和“費迪南式”自行火炮在衝破第一道防線以後,即展開戰鬥隊形,瘋狂發起衝擊。
在草原上、丘陵地、山溝、穀地以及居民住地,展開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坦克大戰。
大地在震顫。
蘇軍指戰員熱血沸騰,萬炮齊鳴,匯成連綿不斷的轟隆聲。
在奧博揚方向上,蘇、德雙方共投入1400輛坦克,2000多門火炮,500多架飛機。
交戰的規模超出了人們的想像。
無數的坦克、火炮和飛機堆積成了廢鐵山。
成千上萬發炮彈、炸彈同時爆炸,煙塵迷漫,火焰衝天。
太陽在濃密的煙霧之中,也隻能透出微弱的光線。
炮彈打在坦克的裝甲上,砰砰啪啪地亂響,燃燒著的車輛升起一根根濃黑的煙柱。
德軍拚命向前推進,不斷有新的部隊投入戰鬥。
雙方的搏鬥非常殘酷,毫不妥協,坦克、步兵滿山遍野展開廝殺,戰鬥隊形互相交混,白刃格鬥到處可見。
會戰的規模越打越大,越打越激烈。
7月7日和8日,是庫爾斯克南翼沃羅涅什方麵軍活動方向上戰鬥最為激烈的時期。
正如蘇軍副最高統帥朱可夫元帥指出的,在這裏進攻的是強大的敵軍集團,在這裏指揮作戰的是能果斷行事、經驗豐富的將領,為首的正是德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施泰因元帥。
到7月12日,德軍以慘重的損失為代價,楔入沃羅涅什方麵軍陣地35公裏,但占領庫爾斯克的計劃徹底失敗。
在庫爾斯克北翼,德軍於7月5日對奧廖爾方向發動進攻,打開了一個缺口,縱深約10至12公裏。
7日,德第9集團軍坦克的炮彈消耗殆盡,進攻也隨之停止。
從北麵突入庫爾斯克的企圖也遭失敗。
德軍雖遭挫折,但不肯善罷甘休。
狂怒之下,在庫爾斯克南側繼續進攻。
德軍變更部署後直向普羅霍羅夫卡衝擊,企圖從東南占領庫爾斯克。
7月10日和11日,德軍向普羅霍羅夫卡發動攻勢,一部分敵軍沿奧博揚公路向北突破。
但兩天的戰鬥未能使法西斯侵略軍的態勢有任何變化,各坦克師既未能進抵普羅霍羅夫卡,也沒有到達科羅查。
於是德軍指揮部不斷加強這一地區的兵力,把精銳兵團調到這裏:有“帝國”坦克師、“骷髏”坦克師、“阿道夫·希特勒”坦克師和坦克第3軍的主力。
此外,在庫爾斯克南部活動的德軍全部航空兵也都用來支援這個突擊集團。
德軍一味地向前猛攻,並不斷增強突擊力量。
但這已經是希特勒企圖在東線贏得第三次進攻的最後的掙紮了。
蘇軍最高統帥部火速向沃羅涅什方麵軍增援,把近衛軍坦克第5集團軍和近衛軍第5集團軍調歸該方麵軍指揮。
這兩個集團軍奉命實施強大的反突擊,殲滅楔入的德軍。
蘇軍炮兵也受命使用全部加農炮,直接瞄準射擊敵人的坦克。
7月12日,在普羅霍羅夫卡地域,雙方交戰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達1200輛之多,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次罕見的坦克遭遇戰。
這一天,戰鬥之激烈達到了高潮。
後來擔任蘇聯裝甲兵元帥的羅特米斯特羅夫(當時任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司令員)寫道:“戰場上,各種摩托不停地隆隆作響,履帶聲嘎嘎刺耳,炮彈飛鳴,直到深夜。

---------------
3.庫爾斯克大會戰(3)
---------------

數百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在燃燒。
塵土彌漫,煙霧蔽天……
的確,1943年7月12日是個曆史性的日子。
這一天蘇聯軍人表現出空前的英雄主義,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在殘酷的坦克戰鬥中,他們重創德國法西斯侵略軍的突擊集群,迫使其轉入防禦。”
普羅霍羅夫卡激戰的結果是,蘇軍獲勝。
德寇損失大量兵員和400輛坦克。
7月12日大戰標誌著德軍從南麵進攻庫爾斯克的徹底失敗。
7月13日,希特勒把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克魯格和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施泰因召到設在東普魯士的大本營。
會上,曼施泰因充滿自信地斷言:“最近幾天,敵人把幾乎所有的戰役預備隊都投入了戰鬥,在順利地打退敵人的進攻以後,勝利已經在望了。
現在如停止作戰,那也許就意味著放棄勝利。”
但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克魯格認為,由於遭受的損失和俄國人已經開始的反攻,他的軍隊已不能繼續前進。
盡管如此,曼施泰因的觀點還是占了上風。
會議決定,南方集團軍群的突擊集群繼續向庫爾斯克進攻,中央集團軍群轉入防禦,並在現已占有的陣地上擋住蘇軍的進攻。
然而沒過幾天,這個決定就落空了:曼施泰因繼續進攻的企圖又遭失敗,他的軍隊被迫回到原來發動進攻的陣地上。
德軍在東線的第三次大規模進攻——“堡壘”戰役又以失敗而告終。
蘇軍最高統帥部密切注視著德軍動向,並已製定了反攻計劃。
話分兩頭。
在庫爾斯克北麵,即奧廖爾方向上,德軍轉入防禦的部隊約有37個師,其中有8個坦克師和2個摩托化師。
總共約近60萬人,7000多門火炮和迫擊炮,12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1100架飛機。
在蘇軍反攻開始時,在這個方向上對付上述德軍的蘇聯部隊,計有西方方麵軍左翼、布良斯克方麵軍和中央方麵軍。
這三路大軍共有128萬多人,2 1萬多門火炮和迫擊炮,24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3000多架飛機。
可見,在兵員和兵器方麵蘇軍都占優勢。
7月12日,蘇聯西方方麵軍左翼部隊和布良斯克方麵軍各部隊在奧廖爾方向上實施了突擊。
至16日,蘇軍各部隊楔入德軍防禦區17至22公裏。
7月15日,蘇聯中央方麵軍轉入反攻,至17日,把德軍趕回到他們在會戰開始前占領的陣地。
德軍在奧廖爾地域廣泛構築了野戰工事,並以工程障礙物和地雷場加以掩護。
塹壕和交通壕四通八達,構成堅固的防禦地帶。
德軍力圖不惜一切代價守住奧廖爾地域,並調去新的增援部隊。
從7月12日至18日的7天內,共調去7個坦克師、1個摩托化師和4個步兵師。
蘇軍最高統帥部為發展攻勢,決定將戰略預備隊投入作戰,調遣第3、4兩個坦克集團軍和第11集團軍增援前線,使形勢發生了有利於蘇軍的變化。
1943年7月10日,美、英軍隊在西西裏島登陸,痛擊德、意軍隊。
意大利形勢危急。
7月26日,希特勒在大本營會議上要求從中央集團軍群抽調幾個師投入意大利戰場。
但是,這個要求遭到克魯格元帥的堅決反對。
他說:“我的元首,我請您注意,此時我無法從前線撤下任何一個師。
這在當前是完全做不到的。”
希特勒已開始麵臨東西線作戰,顧此失彼,窮於應付了。
就在這次會議上,希特勒做出了在最短的時間裏從奧廖爾地域撤退的決定。
希特勒匪軍在準備撤退時,要把奧廖爾地區變成廢墟,擄走居民,毀掉莊稼,運走所有的物資。
對此,蘇軍最高統帥部及時發出指示,決定以航空兵不斷猛烈襲擊撤退的敵軍縱隊。
8月1日至5日,蘇聯空軍第15、16集團軍出動飛機9800架次,轟炸希特勒軍隊撤退路線上的鐵路列車、道路交叉點、橋梁、渡口和運貨的汽車隊。
在蘇聯飛機空襲過的道路上,布滿了敵軍官兵的屍體以及炸毀的汽車、坦克和各種技術兵器。
8月3日夜,布良斯克方麵軍所轄第3和第63集團軍的先遣部隊推進到奧廖爾附近。
在實施決定性的攻擊之前,方麵軍軍事委員會向官兵發出號召:“指戰員們!你們親眼看到,希特勒匪軍在毀滅奧廖爾……
前進,盡快解放奧廖爾。”
在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鼓舞下,蘇軍官兵奮不顧身,為解放家園甘灑熱血。
首先突入奧廖爾市區的,是米哈利岑上校的步兵第5師、潘丘克上校的步兵第129師和庫斯托夫上校的步兵第380師以及舒利金上校的近衛坦克第17旅。
留在市內的居民立即前來幫助部隊。
他們把德軍在市內的防禦體係的重要情報交給蘇軍指揮部,並幫助部隊渡過奧卡河。
蘇軍迅速摧毀了市內德軍的抵抗。
8月5日拂曉,被德國法西斯侵略者占領近兩年之久的奧廖爾解放。
城內居民興高采烈地歡迎解放者。
同一天,南部的別爾哥羅德也獲得解放。

---------------
3.庫爾斯克大會戰(4)
---------------

8月5日,午夜12時,在蘇聯首都莫斯科,由最高統帥斯大林倡議,120門火炮齊鳴12響,慶祝蘇軍這一偉大的勝利。
從此,鳴放禮炮慶祝勝利便成為一個傳統。
蘇軍在奧廖爾方向上乘勝前進,8月10日解放了霍蒂涅茨,15日進入卡拉切夫,18日進抵敵人預先準備好的防禦地區,即所謂“哈根”防線。
蘇軍對奧廖爾的反攻持續了37天(7月12日至8月18日),向西推進了150公裏,擊潰敵軍15個師。
在奧廖爾作戰期間,蘇軍航空兵共出動飛機6萬多架次。
德軍航空兵在此期間損失飛機1400多架。
蘇聯空軍牢牢地掌握了製空權。
參加奧廖爾戰役的還有法國“諾曼底”大隊的飛行員,他們在對敵鬥爭中作戰英勇,技藝超群,行動堅決。
僅在7、8兩個月的戰鬥中,法國飛行員就擊落德國飛機33架。
該大隊第一大隊長讓·路易·杜裏楊少校等5名飛行員,都壯烈犧牲。
在庫爾斯克南部,8月3日,沃羅涅什方麵軍和草原方麵軍,在西南方麵軍的協同下,對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方向上的德軍發起反攻。
到8月初,這個方向上的德軍已經削弱——隻有18個師,其中有4個坦克師,總兵力約30萬人。
他們擁有3000多門火炮和迫擊炮,近6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1000多架飛機。
8月初,蘇軍在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方向上的反攻已準備就緒。
沃羅涅什方麵軍和草原方麵軍經過人員補充和部署的調整,共有官兵980500人,火炮和迫擊炮1 2萬多門,坦克和自行火炮2400輛,飛機1300架。
蘇軍在兵員和兵器方麵都擁有絕對優勢。
8月3日清晨,沃爾涅什方麵軍在炮火準備和航空兵突擊以後,開始反攻。
中午,兩個坦克集團軍組成的快速集群投入作戰,在同一作戰方向進攻,猶如鋼鐵洪流衝入敵方縱深,實施分割突擊。
經過一天的進攻,各集團軍推進了30公裏。
草原方麵軍在別爾哥羅德以北進攻,急速向該城挺進。
德軍在該城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準備固守。
蘇聯近衛第7集團軍強渡北頓涅茨河,從東麵威脅敵守城部隊。
機械化第1軍在城市以西迅猛進攻,切斷了別爾哥羅德至哈爾科夫的鐵路和公路。
法西斯守軍擔心被合圍,便倉促撤退。
8月5日傍晚,蘇軍解放了別爾哥羅德。
別爾哥羅德解放後,蘇軍繼續順利地發動進攻,目的是解放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
坦克第1集團軍和近衛第6集團軍在5天內推進了100多公裏,於8月7日傍晚占領德軍重要防禦支撐點博哥杜霍夫城。
蘇聯第27集團軍於同一天解放了格賴沃朗。
使德國坦克第4集團軍和“奮鬥”戰役集群之間形成了一條寬55公裏的缺口,希特勒軍隊陷入困境。
8月10日,蘇軍最高統帥部指示:“盡快截斷通往波爾塔瓦、克拉斯諾格勒、洛佐瓦亞方向的主要鐵路和公路,以孤立哈爾科夫,從而加速該城的解放。
為此目的,蘇軍坦克第1集團軍應切斷敵軍的主要道路,而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應從西南迂回哈爾科夫。”
德軍指揮部特別重視哈爾科夫工業區和城市本身的防禦。
元首要求“南方”集團軍群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守住哈爾科夫。
德軍廣泛使用“虎式”坦克和“費迪南式”強擊火炮,不斷實施反突擊。
蘇軍粉碎了敵軍的猛烈抵抗,緊逼哈爾科夫外圍環形防線,並從東麵和東南麵進抵哈爾科夫近郊。
在此期間,沃羅涅什方麵軍向南方和西南方推進得更遠了。
這樣,蘇軍便有可能對哈爾科夫地域的德軍集團實施深遠包圍。
為了防止被圍,8月11日,德“南方”集團軍群在博哥杜霍夫集中了3個坦克師,對蘇軍坦克第1集團軍和近衛第6集團軍左翼進行反突擊。
12日,他們把400輛坦克投入交戰。
德軍航空兵不斷出動20至50架飛機的機群,支援反突擊的兵團。
蘇聯空軍第2集團軍在12日這一天出動飛機達600架次,轟炸敵人的進攻部隊,並進行了17次空戰。
戰鬥越來越激烈。
德軍哈爾科夫集團軍群的處境日益惡化。
繼續保衛該城已毫無希望,且有被合圍的危險。
8月22日下午,蘇軍地麵和空中偵察發現敵軍開始從哈爾科夫撤退。
草原方麵軍司令員、蘇聯元帥科涅夫在回憶那些日子的戰事時寫道:“為了不給敵人逃脫打擊的機會,8月22日晚,我發出了夜間強攻哈爾科夫的命令。
當夜,市內展開巷戰,大火彌漫,巨大的爆炸聲不絕於耳。
第53、69集團軍、近衛第7集團軍、第57集團軍和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的指戰員,勇猛頑強,巧妙地繞過敵軍支援點,深入敵軍防禦,從後方攻擊敵軍守備部隊。
蘇軍指戰員一步一步地前進,肅清了哈爾科夫的法西斯侵略者。”
8月23日拂曉前,槍炮聲逐漸平息下來。
到中午,哈爾科夫已完全從侵略者手中解放出來。

---------------
3.庫爾斯克大會戰(5)
---------------

傍晚,莫斯科以224門火炮齊射24次,向哈爾科夫解放者致敬。
蘇軍在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方向上的勝利,標誌著庫爾斯克會戰的結束。
庫爾斯克會戰是希特勒在蘇德戰場上第三次大規模的進攻,也是蘇軍取得的第三個偉大的勝利。
這次會戰持續了將近兩個月。
就其規模、激烈程度和戰果而言,它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會戰之一。
交戰雙方共投入400多萬人,6 9萬多門火炮和迫擊炮,1 3萬多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將近1 2萬架飛機。
德方參戰的有100多個師。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坦克戰。
在這次會戰中,蘇軍擊潰德軍30個師,使德軍損失50萬人,1500輛坦克,3000門火炮,3700多架飛機。
結果使戰略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蘇軍手中。
正如斯大林所說的:“如果說斯大林格勒附近的會戰,預告了德國法西斯軍隊的覆滅,那麽,庫爾斯克附近的會戰,就使得他已經處於覆滅的邊緣。”
在庫爾斯克會戰期間,敵人後方的蘇聯遊擊隊非常活躍,四處出擊,大逞英豪,為蘇軍的勝利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此事還得從頭說起。
早在1941年6月29日,蘇聯共產黨和政府就向各政黨組織和蘇維埃發出指示,要它們“在敵後區建立遊擊隊和破壞小組,同敵軍部隊做鬥爭,到處發動遊擊戰,炸毀橋梁、道路,破壞電話和電報聯絡,燒毀倉庫等等”。
1941年7月18日蘇共中央的決定,又把組織敵後鬥爭和領導鬥爭的一些重要問題具體化了。
決定中說,“為使這一鬥爭具有廣泛性和戰鬥性,各個共和國、州和區的黨組織和蘇維埃的領導人必須親自抓好組織工作,他們應親自領導此事”。
此後,在敵占區,蘇聯人民的遊擊隊紛紛建立起來。
僅在白俄羅斯共和國,1941年下半年就建立了92個遊擊隊。
但這時遊擊隊的人數很少,規模很小,而客觀條件又非常嚴峻。
希特勒分子殘酷討伐,遊擊隊本身既無戰鬥經驗,又缺乏物資供應,沒有起到什麽作用。
在戰時初期(1941年下半年),蘇軍連連失利。
在好幾個大戰役中,大量蘇軍指戰員被敵包圍,其中許多人被俘。
到1941年11月,希特勒揚言:“我隻要說出俘虜的人數,就足以大致說明這場戰爭的勝利。
我們不到半年就俘虜了360萬人。
我不準任何英國笨蛋說什麽這還沒有得到證實。
德國軍事機構的統計一向是準確的。”
他實際上是在宣告勝利近在咫尺,對他來說已是唾手可得了。
他當然沒有也不可能意識到,拿破侖失敗的陰魂就在他的背後。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關於蘇軍被俘人數的確切材料。
西方一些出版物引用了德軍各司令部的材料。
據它們的報告,自1941年6月至1945年4月,德軍共俘獲蘇軍官兵516萬人。
蘇聯學者認為,這個數字有些誇大。
據他們估算,在戰爭的最初半年內,約有300萬人被俘;在整個戰爭期間,蘇軍官兵被俘人數約為460萬至470萬。
希特勒分子殘酷迫害戰爭俘虜,尤其是蘇聯戰俘。
他們不顧公認的國際法關於戰爭法規的規定,虐待俘虜,不給他們應有的衣食和住所,致使成千上萬的蘇聯戰俘饑寒交迫,餓死凍死。
希特勒分子還公然殺害軍官,尤其是蘇軍的政委,認為這些人是不共戴天的死敵。
更有甚者,他們還策動戰俘背叛祖國,為虎作倀,與法西斯侵略者合作去屠殺自己的人民。
在投敵叛國的蘇軍戰俘中,最為臭名昭著的是A·A·弗拉索夫中將。
弗拉索夫出生於俄羅斯高爾基州,父母是中農。
畢業於新城神學校,1917年在神學院學習了兩年。
十月革命後參加過國內戰爭。
此後在軍隊工作,表現一直很好,還被派到中國工作過。
他曆任師長、軍長和集團軍司令員。
1942年4月在擔任第二突擊集團軍司令員時還“兼任”沃爾霍夫方麵軍副司令員。
1942年5月底,第二突擊集團軍在沃爾霍夫方向上遭到德軍包圍,弗拉索夫中將等被俘。
德軍經過一番陰謀策劃之後,便讓弗拉索夫粉墨登場。
弗拉索夫打出了“俄羅斯委員會”的旗號,自任主席,公然發表了“告紅軍官兵、全體俄羅斯人民和蘇聯其他各族人民書”,狂叫“俄羅斯委員會的宗旨是:推翻斯大林及其集團,同德國締結光榮和約,建立新俄羅斯……”
就像中國大漢奸、賣國賊汪精衛之流搞什麽“忠義救國軍”一樣,弗拉索夫也組建了“俄羅斯解放軍”。
希特勒分子不斷從戰俘營中搜羅渣滓,把他們派到弗拉索夫的俄羅斯解放軍以及其他民族軍團去服役。
1942年,在德國法西斯的策劃下,一時間出現了許多軍團,如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土耳克斯坦、高加索、波羅的海沿岸軍團等。
西方關於弗拉索夫寫了不少書。
德國人約亞西·霍夫曼所著《弗拉索夫軍史》一書特別提到,至1943年5月,受德軍指揮的俄羅斯解放軍有90個營,其他民族軍團加在一起也有這麽多人馬。

---------------
3.庫爾斯克大會戰(6)
---------------

但蘇聯學者認為,這些數字被嚴重誇大了。
實際上,弗拉索夫部隊吸收的主要不是“有理想的戰士”,而是刑事罪犯、民族主義者和貪生怕死的意誌薄弱者,是一群烏合之眾。
蘇聯政府為了製止和聲討叛變行為,1943年2月舉行了一係列公開審判,對同法西斯匪徒積極合作的前紅軍將領弗拉索夫等人進行了缺席審判,並判處他們死刑。
1945年5月初,蘇軍占領了柏林。
弗拉索夫的那個師向西部逃竄。
蘇聯坦克部隊切斷了他們的退路,在一個小臥車裏將他抓住了。
弗拉索夫及其同黨隨後受軍事法庭的審判,並被處決。
隨著前線戰局的改觀,蘇軍連連敗退的現象已不複存在。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紅軍轉敗為勝,大長了蘇聯人民的誌氣,因而投敵叛變的現象逐漸減少。
1942年底和1943年實際上已經絕跡。
以列寧格勒方麵軍為例,1942年8月共發生投敵事件22起。
1943年1月僅有兩起。
再以後這種可恥現象就沒有了。
在每次大戰役中,與大量蘇軍被俘的同時,總有不少蘇聯官兵突出重圍,滯留敵後。
這些突圍的蘇軍官兵在與地方秘密黨組織取得聯係之後,便很自然地同當地遊擊隊結合到一起。
他們把自己的軍事知識、作戰技能、戰鬥經驗和組織紀律性等等提供給遊擊隊,不僅壯大了後者隊伍,而且提高了遊擊隊的素質。
1942年5月30日,蘇軍最高統帥部成立了遊擊運動中央司令部,其任務是對敵占區所有的遊擊運動進行領導和指揮。
白俄羅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波諾馬連科被任命為參謀長。
這個司令部的成立對進一步開展遊擊戰爭具有很大的意義。
此後,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共和國都相繼成立了遊擊運動司令部。
這樣,全蘇聯的敵後遊擊戰便進入了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的新階段。
1943年7月5日,庫爾斯克會戰打響。
7月9日,遊擊運動中央司令部參謀長波諾馬連科給斯大林寫信,建議組織各地遊擊隊在同一時間內實施一次破壞鐵路路軌的戰役,以打亂敵人的鐵路運輸。
在得到最高統帥部同意後,遊擊運動中央司令部於7月14日向各遊擊部隊下達了一項任務:“在開展其他各種破壞活動的同時,進行一次係統的、普遍的破壞敵人鐵路路軌活動。”
為了獲得出敵不意的效果,預定第一次襲擊按遊擊運動中央司令部的信號,在同一時間實施。
各遊擊隊的指揮員都得到命令:“觀察敵人列車集結情況,及時向遊擊運動司令部報告。”
8月2日,根據遊擊運動中央司令部的命令,167個遊擊隊(近10萬人)對敵人的交通線實施了猛烈的襲擊。
遊擊隊在寬達1000公裏的正麵同時發起襲擊。
從前線到蘇聯西部邊界的德軍後方,到處都有遊擊隊員毀壞鐵路路基和路線設備,破壞通信聯絡,炸毀機車和供水設施。
按照遊擊運動中央司令部原訂的計劃,這次突擊要破壞鋼軌2 6萬根。
結果大大超額完成了原計劃,一夜之間,遊擊隊就破壞了鋼軌4 2萬根。
此後一個多月,“軌道戰”繼續不斷,而且威力日益增強。
至9月15日,敵後遊擊隊員共破壞鋼軌214705根。
蘇軍勝利西進,逼近第聶伯河時,蘇聯遊擊運動中央司令部又發出指示,要在敵人交通線上發動第二次破壞鋼軌的戰役,代號為“音樂會”(這個戰役一直持續到1943年底)。
在實施“音樂會”戰役期間,遊擊隊又破壞鋼軌148557根。
兩次戰役累計,共破壞鋼軌363262根,可鋪設鐵路2270公裏。
在“軌道戰”期間,遊擊隊員還廣泛出擊,消滅敵人的預備隊、技術兵器和運輸工具,炸毀敵人列車、車廂、平車、水塔、鐵路和公路橋梁,炸毀敵軍坦克和裝甲汽車等等。
很多遊擊隊員和地下工作者在對敵鬥爭中建立了奇勳,為祖國立下了豐功偉績,成為萬人欽佩的傳奇式英雄。
共青團員費奧多爾·克雷洛維奇就是他們當中的佼佼者之一。
7月29日晚上,德軍一列裝滿油料的油槽車從明斯克開往莫吉廖夫。
當油槽車停在奧西波維奇站上時,英勇機智的克雷洛維奇把磁性地雷綁到了油車上。
午夜時分,油車開到鐵路樞紐站莫吉廖夫,在油車旁邊還停著兩列裝載彈藥的貨車和幾列裝載裝甲汽車和坦克的平車。
深夜2時,一聲巨響,油車爆炸起火。
濃煙滾滾,火光衝天,火苗亂竄,飛快竄向旁邊的三列軍用列車。
兩列裝載彈藥的列車著火,炮彈、炸彈、地雷猛烈爆炸,騰空而起,然後又落在附近裝載坦克和裝甲車的列車上,把它們炸得七零八落。
結果,炸毀機車兩台,油槽車31節,炸毀坦克和裝甲車共2l輛。
這是共青團員克雷洛維奇的一個戰績。
敵戰區成千上萬的蘇聯遊擊隊的鬥爭,搞得敵人不得安寧。
德軍最高統帥部命令各集團軍群分兵討伐,“應將同遊擊隊的鬥爭看作同前線作戰一樣”。

---------------
3.庫爾斯克大會戰(7)
---------------

1943年夏天,德軍被迫在其後方保持25個師和大量討伐隊以對付遊擊隊。
然而,敵人消滅遊擊隊的幻夢從未實現過。
隨著蘇軍的反攻西進,遊擊隊的作用越來越大,經常與蘇軍大部隊保持著協同動作,協助主力部隊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直到把法西斯侵略者趕出蘇聯國境。
話分兩頭,在希特勒準備攻打斯大林格勒時(1942年6月),日本海軍也在太平洋上攻打美國的中途島。

---------------
http://hi.baidu.com/%C2%ED%B1%A6%BE%FCyes/blog/item/5f9838caf41b7141f31fe720.html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正好電影院在演福爾摩斯,轉個老英國在阿富汗失敗的帖子
  • 小轉帖:有多少大國在阿富汗進進出出
  • zt《神聖的戰爭》歌詞、創作背景和作者
  • zt保衛莫斯科
  • 加一段千軍萬馬的:),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