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毛澤東的高參郭化若中將

(2009-09-25 22:17:24) 下一個
zt 毛澤東的高參郭化若中將

毛澤東的高參郭化若中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cb4f50100e5t7.html~type=v5_one&label=rela_prevarticle

 對朱毛紅軍充滿向往

  郭化若,原名郭可彬,又名郭俊英,1904年8月10日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四五歲時父母教他詩書習字,此後他在家攻讀中國古典著作整整七年。小學五年級時郭化若才插班上學,卻不僅能“一目成誦”,還寫得一手好字,成績總是名列前茅,被老師鄉鄰歎稱為“神童”。由於家境貧寒,9歲時郭化若便開始在一家報館抄寫通訊。直到13歲時,他才在父親的一再堅持下進入教會辦的福州崇實小學讀書

  小學期間,郭化若雖然接受的是追求功名的教育思想,但嶽家軍、細柳營以及投筆從戎、中流擊楫的故事給了他極深的印象,令他神往。1920年春,郭化若讀完了高小課程,由於父親的反對,他沒能保送到基督教會辦的培元中學讀高中,轉而進入農林學校預科班學習。一年後轉入本科。不久,由於家境貧寒,郭化若揮淚離家,開始了流浪生活。
  1923年春,郭化若來到廣州,寄住在一個會館裏,靠替人代寫書信、抄稿、寫碑文謀生。同年6月,他參加了一個叫作新學生社的進步團體。1924年1月,懷著對孫中山先生的無比信仰,郭化若加入了改組後的國民黨。

  1925年秋,郭化若參加了黃埔軍校第四期的入學考試,並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進入黃埔軍校炮兵科學習,邁出了他近70年革命征途的第一步。9月,作為黃埔軍校學生軍的一員,郭化若隨東征軍討伐陳炯明叛軍。同年冬,郭化若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山艦事件”後,他毅然退出國民黨,成為公開的共產黨員。從黃埔軍校畢業後,郭化若留校工作,被委任為炮兵第2隊代理隊長。由於成績優秀,在教官的推薦下,蔣介石曾兩次調郭化若去當秘書,但都被他以“軍人應當戰死在疆場”為托詞予以堅決回絕。1926年春,郭化若參加了北伐戰爭,曾任北伐軍某部炮兵連連長。

  大革命失敗後,1927年11月,郭化若赴蘇聯留學,進入莫斯科炮兵學校學習。1928年,當他得知國內朱德、毛澤東井岡山勝利會師,工農革命發展形勢如火如荼時,立即找校長要求退學回國。炮兵學校校長對郭化若要求中途輟學感到大惑不解,嚴厲訓斥了他並罰他關禁閉。但郭化若的態度很堅決:“關禁閉也要回國!”無奈,校長隻好給他開了張條子“關禁閉一星期後放行”。郭化若拿了條子蹲了7天禁閉後,高高興興地起程回國了。
  毛澤東的得力助手和軍事高參

  1929年春,郭化若到上海向黨中央報到,主動要求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去,參加由朱毛領導的紅軍,得到批準。郭化若輾轉到達福建龍岩參加了由朱毛領導的紅4軍。這個黃埔高才生深受朱德的賞識,被任命為紅4軍第2縱隊參謀。在漳平戰鬥中,郭化若的軍事才華初步顯露出來。戰鬥結束的當晚,他就被紅4軍前委又任命為第2縱隊參謀長。在轉戰東江時,第2縱隊隊長犧牲,紅4軍前委任命郭化若為第2縱隊隊長。到2縱不久,郭化若就讀到了毛澤東的文章,對部隊中還有一些軍閥習氣等非無產階級作風進行了批評。文章言之有據,分析深刻。郭化若感到很有道理,很符合部隊的實際,深表讚同。

  但毛澤東的正確意見在當時並不能為多數人所接受。在1929年6月22日召開的紅4軍第七次黨代表會議上,毛澤東落選前委書記,不得不到閩西上杭縣蛟洋指導閩西特委工作。同時,紅4軍新任前委書記陳毅去上海向中央匯報工作。朱德曾寫信請毛澤東回來,郭化若也聯合幾個幹部寫信請毛澤東複出。當時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周恩來認為,毛澤東的意見是正確的,支持毛澤東回紅4軍。9月28日,周恩來代中共中央起草了《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交陳毅帶回。朱德獲悉後表示擁護。陳毅致信在上杭的毛澤東,請他回前委工作。11月26日,毛澤東回到汀州,重新就任紅4軍前委書記。

  11月28日,毛澤東按照中央9月來信精神,召開了紅4軍前委擴大會議,正式決定召開中國共產黨紅軍第4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解決紅軍的建軍原則問題。郭化若來到會場後,毛澤東和朱德正在談話。朱德介紹說:“這就是郭化若同誌,黃埔軍校畢業的,剛從蘇聯回來。”毛澤東握著郭化若的手說:“好啊,又來了一位秀才。”

  古田會議召開前夕一天,毛澤東曾“考”過郭化若一次,結果他順利過關,並贏得了毛澤東的表揚。毛澤東交給他一個任務:“目前我們要開九大,全麵解決紅 4軍中存在的問題,你能不能寫個材料,分析一下原因,最好能提出點解決辦法來。”為完成好毛澤東交給自己的任務,郭化若不敢懈怠,認真準備,熬了幾個通宵。他把到紅四軍後的所見所聞所想都寫上了,列舉了部隊中非無產階級思想的種種表現和危害,逐條分析了原因,建議軍隊要加強黨的領導,加強政治工作,加強軍事訓練,並提出辦教導隊或隨營學校培訓班、排以上幹部的建議。毛澤東看後十分高興,連連稱讚:“很好,很有見解,能力很強,當個師長不成問題。”這是郭化若第一次執筆為毛澤東寫材料,給毛澤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1929年12月28日,古田會議在古田鎮開幕。出席大會代表120多人,除各級黨代表外,還有一些班、排長和戰士代表。郭化若有幸出席了這次大會,聆聽了毛澤東關於建黨建軍理論問題的多次發言,受益匪淺。郭化若曾在一篇文章中滿含深情地寫道:“毛澤東同誌的領導藝術,從本質上說,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證法獨創性地解決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領導藝術。中國革命的勝利,尤其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如果沒有毛澤東同誌多次從危機中挽救革命,如果沒有以他為首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我們黨和人民可能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時間。”

  這時,紅4軍軍部缺一個參謀處長。對人選問題,紅4軍首長十分重視。參謀處長不僅是司令部作戰指揮的具體負責人,一些重要作戰文書也要由參謀長擬製,參謀處長在軍首長身邊工作,掌握著大量的核心機密,位置十分重要。毛澤東提議郭化若擔任參謀處長,紅4軍前委經過討論,同意了毛澤東的建議。此後,郭化若在毛澤東、朱德身邊負責司令部的參謀工作和軍事文書起草工作。1930年8月,紅一方麵軍成立。1931年5月,紅一方麵軍參謀長朱雲卿因病送後方醫院,郭化若被任命為代參謀長和總前委秘書長,成為毛澤東、朱德的得力助手和軍事高參。

  1930年11月,蔣介石調集了10萬兵力,以魯滌平為總指揮,兵分八路,由南向北,采取“長驅直入,分進合擊”的戰略,對我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了第一次軍事“圍剿”。為了粉碎敵人的“圍剿”,11月24日,紅一方麵軍總司令朱德和總政委毛澤東簽發了紅字第9號命令:“決定明日(25)先殲滅來犯小布之敵”。

翌日,紅一方麵軍總前委在寧都小布舉行了軍民殲敵誓師大會。主席台的兩側掛著一副醒目的對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遊擊戰裏操勝算;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

這副對聯是毛澤東親自手書的,當時還征求了郭化若意見。郭化若也就此提了潤色建議。這幅對聯是在一間民房裏寫成的。郭化若感到這副對聯是難得的珍品,就把它保留了下來。但遺憾的是,在不久的轉戰中把它遺失了。

  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根據革命戰爭實踐,提出了著名的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它成為紅軍節節勝利的軍事法寶。 1931年3月,郭化若在起草第二次反“圍剿”通令時,提出了遊擊戰的十項法則——“擾敵、堵敵、截敵、襲敵、誘敵、毒敵、捉敵、偵敵、餓敵、盲敵”,使十六字訣更加具體化。

  郭化若的軍事理論素養很得毛澤東的讚賞

  隨著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紅一方麵軍被迫進行長征。1934年10月18日,郭化若隨幹部團走上了漫漫長征路。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1935年 10月,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紅大”的前身)成立,郭化若任訓練處長。在簡陋的條件下,郭化若參與引進、編寫教材,製定教育綱要,改革訓練方法。1936 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大學(“紅大”)正式成立並開學。郭化若被組織派到“紅大”(“七七事變”後更名“抗大”)二分校(慶陽步校)任教育長。1939年 7月,“抗大”總校遷往華北,在延安組建了“抗大”三分校,許光達和陳奇涵先後任校長。1941年10月,郭化若接任“抗大”三分校校長。同年11月,黨中央決定以“抗大”三分校為基礎組建八路軍軍事學院,郭化若任教育長。

  毛澤東刻苦讀書的精神,令郭化若十分欽佩。1937年8月洛川會議召開前夕,毛澤東住在延安城內一座石窯洞內。一天,郭化若去看毛澤東,他正在研讀聯共黨史。見郭化若來了,毛澤東熱情地招呼他坐下:“化若同誌,你瘦多了。怎麽搞的?”郭化若說不知什麽原因,老一個勁地往下掉肉。

毛澤東說:“累的,累的,你們的工作很辛苦。”郭化若見毛澤東辦公桌上擺滿了馬列主義的書籍,便拿起一本《辯證唯物論教程》翻了翻。隻見開頭和其它空白處都有毛主席的墨筆小字旁批,內容多是談中國革命中路線鬥爭的經驗或教訓。這些旁批凝聚了毛澤東的真知灼見,後來逐步發展成為毛澤東的哲學著作。

  毛主席工作那麽忙,還在讀書上這樣下功夫,郭化若不由地發出讚歎。毛澤東笑著說:“不讀書不行呀,人家不是說我狹隘經驗論嗎?再說抗日戰爭有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要研究,沒有理論武器不行。”郭化若說來延安遲了,沒趕上聽他在“抗大”講哲學課。毛澤東說:“別提講課了,最近我在陝北公學講了一次,折本了。”郭化若不大理解,毛澤東解釋說:

“你看,我花3天4夜時間,準備講課提綱,講矛盾統一法則,哪知半天就講完了,這不折本了嗎?”說完後兩個人都笑了。郭化若臨走時,毛澤東說:“你要好好養病,把身體養好,如果學習哲學有什麽體會,也來給我談談。”

  毛澤東對“紅大”、“抗大”的教學工作非常關心,親自過問教學計劃,也關心著郭化若的身體狀況。1937年6月2日,郭化若給毛澤東寫信,報告自己身體有病的問題。6月4日,毛澤東即回電,同意郭化若回延安治病,並說:“正在替你買藥,不久當可寄來。”
  郭化若以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先後擔任過防空、參謀業務、炮兵射擊等課目的教學,深受學員喜愛。他不僅為我軍培養了大批軍政技術人才,而且作為毛澤東的軍事教育顧問,還按照毛澤東給他的“要注意總結軍事教育經驗”的指示,潛心研究軍事教育理論,寫出了《關於部隊軍事教育的一點意見》、《教學法》、《炮兵科軍事教育的教授法》等軍事教育論文。其中《意見》一文,是1937年7月郭化若寫給毛澤東的一封信,集中體現了郭化若軍事教育思想。

在信中,郭化若提出:一是要貫徹好軍事教育的基本方針,即理論與實際的聯係,教育與作戰的聯係,所學的與所用的聯係;二是在軍事教育的組織上,應確立首長負責製;三是幹部必須加強對軍事的學習,切實實行幹部學習軍事的製度。郭化若在軍事教育領域的理論和實踐,進一步充實了毛澤東軍事教育思想。
  “七七”事變後,慶陽步校撤銷,郭化若回到了延安。9月初,郭化若進入中央黨校學習。9月5日,毛澤東給郭化若回信,對他在7月的信中提出的觀點表示讚同:
  化若同誌:

  你暫一星期內勿去黨校,幫助把紅大教育工作改進一番。爾後你雖去黨校學習,仍請你對軍事教育作我的顧問(先生),因為你懂得這些,而我是不懂的。你暫時去黨校學習不是“解除軍事”,那天我已對你說了,軍事需要你的地方是很多的。你的意見我已交紅大羅周莫劉楊五人閱看,閱後討論請你參加。
   毛澤東
   五號早
  1937年12月27日,郭化若在中央黨校學習結業後,被毛澤東留在身邊工作,擔任軍委編譯處處長。毛澤東親自安排他的住處,把他安排住在“抗大”校長室,並交代說:“住的寬一些,是為了給你一個好的寫作環境。我們要向全國宣傳抗日,你要多寫一點文章。”當時延安的居住條件很艱苦,毛澤東的關心讓郭化若感到不安,於是更加努力地工作,完成毛主席交給的各項任務。

  戰略問題是毛澤東思考中國革命的重點問題之一,郭化若奉命進行了戰略問題研究。12月28日,即安排郭化若住下的翌日,毛澤東就召集羅瑞卿、肖勁光、劉亞樓、郭化若等人召開了一次戰略問題座談會。會後,毛澤東要郭化若將大家的發言整理一下,就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擬一個寫作提綱,並說準備組織力量出抗日戰爭叢書,由他擔任編輯。
  當天夜裏,毛澤東托秘書葉子龍給郭化若送來信:

  化若同誌:
  你寫戰略,應找些必要的參考書看看,如黃埔的戰略講義,日本人的論內外線作戰在莫主任處,德國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魯登道夫的全體性戰爭論,蔣百裏的國防論,蘇聯的野戰條令等,其他可能找到的戰略書,報紙上發表的抗戰以來論戰爭的文章通訊亦須搜集研究,先就延安城有的搜集(商借)來看。

  你不擔任別的事,專注於戰略問題的研究及編輯部事務,務把軍事理論問題弄出個頭緒來。

  毛澤東
  十二月二十八日
  此後,郭化若跑遍了延安城內各個學校和圖書館,查找資料。與戰略有關的書籍都找來了,但仍感到不足。他抓緊時間寫好《抗日戰爭一般戰略問題》的提綱,並寫了頭幾章。在《抗日遊擊戰爭一般戰略問題》提綱中,郭化若重點論證兩個問題:一是遊擊戰爭是否有戰略問題。郭化若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遊擊戰爭不隻是配合正規軍的戰役作戰,更主要的是外線獨立作戰,因此一舉一動牽動著抗戰全局,必須放到戰略上加以考慮。二是抗日遊擊戰爭究竟有哪些戰略問題。郭化若認為,政治上依靠群眾,軍事上主動、靈活與積極;遊擊戰必須堅持獨立自主,隻能從戰略上配合正規戰;必須自主地、適時地向運動戰發展,必須建立根據地,必須有戰略防禦和反攻;必須解決好各級指揮關係,等等。這些都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問題。

  1938年1月4日,郭化若把提綱和頭幾章交給毛澤東,並在信中提出到西安去購買資料。1月5日,毛澤東給郭化若回信:
  化若同誌:
  (一) 你不必去西安,用我的名義寫兩封信,一致伯渠,一致劍英,說明編輯部工作需要買書,各附一書單請其代買。
  (二) 譯俄文書,由你組織,報酬可照你擬辦法。\'
  (三) 戰略問題頭幾章,閱後付你。

   毛澤東
  一月五日
  為了盡早出版抗日戰爭叢書,1938年3月22日,毛澤東致信郭化若,要求他先編出《抗日遊擊戰爭》和《政治工作》這兩本書來,抗日遊擊戰爭戰略問題的寫作提綱可以暫時放一放。1938 年5 月,毛澤東發表了《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郭化若提綱中的某些內容。同年7 月,毛澤東、郭化若等人合著了《抗日遊擊戰爭的一般問題》,對遊擊戰爭進行了論述,作為《抗日戰爭叢書》之一。

  郭化若不僅初步掌握了馬列主義哲學基本原理,而且逐步運用馬列主義唯物辯證法思想來指導其軍事理論研究。抗戰初期,郭化若進一步將辯證法引入軍事研究領域,發表了《抗日遊擊戰爭戰術的基本方針》、《日本的速勝論為什麽必將失敗》等軍事論文,得到毛澤東的充分肯定。1940 年8 月,郭化若在新哲學會第一屆年會上作了題為《軍事辯證法》的報告,開篇指出:

“把其中若幹在軍事上哲學觀點顯然不同的問題,提出來作一初步的研究,用唯物論辯證法來試作評判。”這是繼毛澤東之後,對軍事辯證法理論所作的進一步闡述。之後,郭化若對報告大綱進行了整理,並於1941 年以《軍事辯證法之一斑》為名,發表在《八路軍軍政雜誌》上。

1949 年,上海新群出版社以《軍事辯證法》為書名將該文編輯出版。這部論著是自毛澤東提出軍事辯證法的概念之後,最早的一部軍事辯證法理論專著。郭化若由此被稱為是軍隊裏第一個研究毛澤東軍事辯證法的人。《軍事辯證法》的出版,是對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的一個重要貢獻。毛澤東對此十分讚賞:“用唯物辯證法來說明軍事問題,大有文章可做。”

  1938年8月,郭化若調任軍委一局局長。軍委一局是軍委參謀部的作戰局,是管理作戰指揮的業務部門,下設作戰、情報、機要、管理四個科。對一局的工作,毛澤東評價說:“一局的動作還是蠻快的,情況也弄得比較準確,很好。”“一局的文章做得還可以。”

  麵對組織體製的不斷變化,郭化若到一局後建立了必要的製度,抓了在職幹部的學習,大大提高了參謀工作的質量。郭化若要求機要科要保存好毛澤東起草的文電稿,認為這是寶貴的曆史文獻,應該永久保存下來才好。這期間,除了準確掌握全國各戰略區的情況、起草各種作戰文電之外,郭化若還按照毛澤東的要求創辦與負責主編《八路軍軍政雜誌》。這是八路軍辦的第一本雜誌,是八路軍總政治部的機關刊物。
毛澤東關心郭化若的恢複黨籍問題

  在中央蘇區第一、二、三次反“圍剿”作戰中,郭化若是毛澤東、朱德的得力助手,深受器重。以王明為代表的一些沒有實際革命鬥爭經驗的教條主義者,在組織上實行宗派主義的幹部政策:對順從者提拔重用,對反對者排擠打擊。郭化若長期在毛澤東身邊工作,又堅定地執行毛澤東的軍事路線,當然在劫難逃。1931 年9月,郭化若的紅一方麵軍代參謀長的職務被免除。1932年7月,郭化若被調到瑞金紅軍學校當教員。在他到校報到的當天,學校領導在全校幹部學員大會上,宣布開除郭化若的黨籍。

  盡管遭到沉重的打擊,但郭化若並未因此悲觀喪氣,仍然兢兢業業地工作著。在紅軍學校和後來的“紅大”、“抗大”工作時期,郭化若熱心教學,多次被評為模範教員。長征路上,他在幹部團當參謀,協助團長陳賡、政委宋任窮做了許多工作。可是黨籍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成為壓在郭化若心頭的一個沉重包袱。

  1937年8月底的一天,郭化若去看望毛澤東。毛澤東先給他看了準備發往前方的電報稿。郭化若想,毛主席把這些絕密電報給自己看,說明是很信任我的。這時毛澤東問:“化若同誌,人家說你驕傲,你自己看法如何?”郭化若感到十分委屈,差點掉下眼淚來:“主席,我連個黨員都不是,有什麽資本驕傲呢?我30 多歲了,想找對象,人家一聽我不是黨員,就不談了。”毛澤東望著窯洞外沉思良久,說:“你受了很多委屈了。”

  不久,毛澤東開始親自過問郭化若的平反問題。有人告訴郭化若,毛主席親自過問他的曆史問題,中央組織部著手調查,從國內查到了國外(蘇聯)。1938年5月3日,郭化若收到毛澤東的一封親筆信:

  化若同誌:你的問題我同陳雲同誌說過,他也讚成有一個明確的解決,他答應與你談一次,並希望你把過去的情形寫給他,以便考慮將重新入黨改為恢複黨籍及在黨內發一適當的通知的問題。

  毛澤東
   五月三日
  遵照毛澤東的囑咐,郭化若將1932年7月自己被錯誤開除黨籍的情況,向時任中央組織部部長的陳雲作了匯報。同年7月17日,陳雲給郭化若來信。信中說:“我代表中央組織部正式通知你,中央組織部於7月12日正式通過恢複你的黨籍,認為1932年在江西紅校時托派分子供你為托派是沒有根據的,供詞(是)不可靠的。”

  7月23日,總政組織部也給郭化若來函說明:“黨認為你7年來是堅持了為黨的路線奮鬥,並且證明當時有人供你為托派中委的供詞是不可靠的。請持這一恢複你黨籍之決定轉告總支委及本支部,並寫在黨員登記表上,以作根據為盼。”

  在毛澤東的親自過問下,郭化若的冤案終於平反了。之後,陳雲在“抗大”幹部大會上,兩次宣布恢複郭化若的黨籍。至此,郭化若背了7年的沉重的曆史包袱卸下來了。許多熟人都向郭化若祝賀,郭化若自己也興奮得幾個晚上沒有睡好覺。

  毛澤東、郭化若與延安炮兵學校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轉入戰略反攻階段。在中國戰場上,中國軍民,特別是八路軍、新四軍也處於戰略反攻的前夜。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審時度勢,預見到八路軍、新四軍即將開始轉入攻占大城市和奪取交通要道的正規戰,急切需要加強炮兵力量。因此,加速訓練炮兵幹部,大力發展炮兵部隊,就成了當時人民軍隊的一項十分迫切而又極其重要的戰略任務。

  1944年11月,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賀龍和副司令員徐向前代表中央軍委同郭化若談話,要他擔任延安炮兵學校校長,全麵負責該校的組建工作。無疑,郭化若是最合適的人選。他1925年進入黃埔軍校學習,1927年入蘇聯莫斯科炮兵學校學習,加上他又是經過長征的老紅軍,中央派他來擔任延安炮校的校長,自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炮校政委是邱創成,他也是一名經過長征的老紅軍,在這之前是總部炮兵團的政委。

  1944年12月的一天,毛澤東和周恩來在延安會見了駐華美軍司令魏德邁派來的觀察小組。毛澤東與觀察小組的包瑞德上校和伯德中校進行了一天的談話,他們談到的一個重要話題,便是美軍將進入中國的東北,日本軍隊很快將全線後撤。伯德中校彬彬有禮地問:“毛先生,如果在不遠的將來,日本軍隊在中國後撤的時候,八路軍會不會大舉反攻?”毛澤東笑了笑說:“那當然是要反攻的,我們爭取的就是這一天!”“那就是說你們將由遊擊戰轉為運動戰了?”“是要打正規戰的,而且很快要打到城裏去的!”毛澤東堅定地回答。伯德中校接著問道:“我知道貴軍沒有炮兵和坦克兵,如何才能攻城呢?”
  毛澤東不再說話了,這也正是他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周恩來笑了笑說:“伯德先生,對於這一點,我們會有辦法的。中國有句俗話說,車到山前必有路。”“車?周先生,我們說的是炮的問題……”顯然,伯德沒有聽明白周恩來的話。眾人哈哈大笑起來。
  黨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決定發展人民軍隊自己的炮兵力量,辦炮兵學校和培養炮兵人才就成為當務之急。不久,中央軍委、中央組織部、中央西北局聯合發出了延安炮校招生的指示信,提出:“一切適合條件的青年與幹部踴躍報考炮校,為建設我們的炮兵而努力!”指示信一發出,各部隊、學校、機關報名應考者十分踴躍。經過認真選拔考核,第一批學員很快就入學了。1945年2月,延安炮兵學校開始正式編班,加上總部炮兵團的同誌,一共編成了10個炮兵學員隊,一個工兵科,一個迫擊炮教導隊。

  在郭化若的全麵組織下,炮校組建工作進展順利。從領受任務到炮校宣布成立,隻用了1個月時間;到完成招生、編隊及開課準備工作,隻用了3個月。 1945年3月15日,延安炮兵學校正式開課,人民軍隊的第一所炮兵專業學校在南泥灣宣布成立。炮校組建工作的方方麵麵,都凝聚著郭化若的心血。賀龍在聽取了炮校組建工作匯報後,讚揚郭化若說:“你是大大的功臣。”4月中旬,郭化若參加黨的“七大”,並帶領炮校排以上幹部到延安晉見毛主席。毛澤東接見了炮校的幹部,勉勵大家努力學習炮兵專業知識,將來像種子一樣到各部隊去生根開花結果。由於過度勞累,沒有等到“七大”開完,郭化若就病倒了。以後他另有工作安排,再沒有回到他一手創辦的延安炮兵學校。

  1945年8月1日,延安炮兵學校補辦了開學典禮。朱德總司令、葉劍英參謀長和肖勁光副司令員檢閱了學員的閱兵式。郭化若校長因病不能出席,由朱瑞代校長宣布開學典禮隆重舉行。

  毛澤東授命郭化若研究《孫子兵法》
  毛澤東軍事思想既是馬列主義關於革命戰爭的理論同中國革命戰爭的實際相結合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優秀的軍事文化遺產,尤其是《孫子兵法》的運用和發展,繼承和創新。從這部“中國古代第一兵書”裏,毛澤東不僅吸取了豐富的軍事理論營養,同時也獲取了豐富的唯物辯證法哲學思想的養料。早在學生時代,毛澤東就接觸過《孫子兵法》,對它有所了解。在他的讀書筆記《講堂錄》裏,便有好幾處前人記述和發揮《孫子兵法》的內容。在遵義會議上,凱豐曾以“毛澤東迷信《孫子兵法》”為由,貶低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才能,並質問毛澤東:“你懂得什麽是馬列主義?你頂多是看了些《孫子兵法》。”凱豐硬說毛澤東的軍事戰略都是從《孫子兵法》學來的,現在用不上了。毛澤東反詰道:“你讀過《孫子兵法》沒有?你知道《孫子兵法》一共有幾章?既然你也沒有讀過,又怎麽知道我是靠《孫子兵法》打仗的呢?”凱豐啞口無言。1936年,“左”傾教條主義者說毛澤東靠《孫子兵法》打仗,激發了他要認真研讀《孫子兵法》的想法。為此,他致函當時在西安作統戰工作的葉劍英和劉鼎,囑其購買一批書籍,特別“要買一部《孫子兵法》來”。

  但是毛澤東的工作太忙了,無法抽出更多的時間進行係統的研究。作為毛澤東軍事高參的郭化若,承擔起了這個光榮的任務。1938年10月忻口戰役的失敗,引起了毛澤東的深思。郭化若有一次給毛澤東送電報時,毛澤東邊看電報邊說:“國民黨中的頑固派,花崗岩腦袋,能不打敗仗嗎?化若同誌,你能不能寫點古代兵法的文章,宣傳點運動戰思想。對國民黨軍的長官,搬古代兵法,他們懂,聽得進,講馬列、講唯物辯證法,他們聽不進。”毛澤東還交代說,應深刻研究孫子所處時代的社會政治經濟情況,哲學思想,以及孫子以前的兵學思想,然後對《孫子兵法》本身作研究,才能深刻地理解《孫子兵法》。

  為了落實毛澤東的指示,郭化若相繼寫出了《赤壁之戰及其對民族抗戰的啟示》和《齊燕即墨之戰的初步研究》兩篇重要論文,發表在《八路軍軍政雜誌》上,宣傳了團結抗戰,轉敗為勝,爭取抗戰勝利的思想。許多國民黨將領看了郭化若的文章後無不感慨,有的將領直接給雜誌編輯部寫信說:《赤壁之戰》、《即墨之戰》等論文讀後“令吾深省”,文章可謂“切中時弊矣”。在此之後,郭化若開始潛心研究《孫子》並準備撰寫論文。

  毛澤東對郭化若的研究提出了很好的意見:“要精慮《孫子》中優美卓越的戰略思想,批判地接受其對戰爭指導的法則,以新的內容去充實。”根據毛澤東這一精辟指示,郭化若潛心研究,撰寫了長達4萬餘字的論文《孫子兵法之初步研究》。這篇論文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孫武出生和活動的年代,當時的政治經濟狀況及哲學思想,以及孫子以前的戰爭和戰略思想給予孫子的影響,作了係統的探討,對孫子的軍事思想和哲學思想作了全麵的介紹和科學的評價。郭化若的這篇文章得到了毛主席的充分肯定,並讓他在抗日戰爭研究會上作講演。後來這篇文章分三期在《八路軍軍政雜誌》上發表,被稱為“是第一部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評價《孫子兵法》的理論專著”。有一次周恩來從重慶回到延安,在毛澤東所住的窯洞中對郭化若說:“你寫的孫子的文章蠻好的嘛!有些國民黨軍官向我打聽郭化若是何許人,和郭沫若是不是兄弟,我說郭化若是我們共產黨的秀才,是專家學者。”

  1973年12月,郭化若擔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毛澤東親筆指示,要郭化若對他所著的《孫子今譯》寫一個“批判吸收性的序言”,重新出版。毛澤東的批示讓郭化若欣喜若狂,當即賦詩一首:“星槎疑夢抵幽燕,一曲歌吟動九天。許邑奪旗成枉事,大梁脫卮纂新篇。長江浪送千帆過,大地春回萬木鮮。鼎沸五洲昏欲兩,翱翔海鳥掠雲煙。”郭化若以孫臏自比,豪情壯誌,躍然紙上。1978年,郭化若又對《孫子今譯》進行了改版,在1980年又出版了《孫子譯注》。郭化若在我國開創了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孫子兵法》的先河,他被人們譽為研究《孫子兵法》的泰鬥。由於郭化若既有豐富的戰爭實踐,又有比較深厚的文化修養,再加上他有較高的辯證唯物論和曆史唯物論的水平,因此他對《孫子兵法》的研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郭化若對《孫子兵法》的研究是對軍事理論的一個巨大貢獻,被認為是當代最有影響的《孫子兵法》研究專家。

  郭化若將軍受到人們的尊祟,還由於他真誠正直的人格,溫文儒雅的風範。在軍事科學院工作時期,有一次,助手吳如嵩幫他寫一個材料。但郭化若看後幾乎全文作了修改,稿麵上隻剩下幾個字。吳如嵩說:“郭副院長,稿子您幾乎全都改寫了,何必勾來劃去留這幾個宇,您老多費事啊!”郭化若笑著說:“我這是從毛主席那裏學來的,這是對別人勞動成果的尊重。有一次,我看到毛主席修改別人一篇文章,有一頁改得隻剩—個‘的’字還保留著。”

  郭化若不但是毛澤東的“軍事高參”,也是戰場上的一員虎將。解放戰爭時期,郭化若任魯南軍區、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副司令員,第4縱隊政治委員,第9兵團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郭化若任淞滬警備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華東軍區公安部隊司令員,第8兵團政治委員。 1955年,郭化若被授予中將軍銜,同年擔任南京軍區第一副司令員。

  1973年12月郭化若擔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後,更是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編寫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的工作中,指導編寫了《新四軍抗日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等著作,為我國的軍史研究開創了先河。

  1988年,郭化若曾寫了一首題為《人民武裝鬥爭回顧》的七律。它的最後兩句是:“六十年來多少事,但留點墨在人間。”一位無論在軍事實踐上還是在軍事理論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把畢生精力和智慧都奉獻給人民的革命家、我軍傑出的軍事理論家和教育家唯一的心願,隻是想留點墨跡在人間,反映了郭化若高尚的情操和謙遜的美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