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網友:這五國在商量些什麽?6-1五國聯防組織在馬來西亞開會(按:五國聯防組織:成員國是為新澳馬新英

(2009-06-07 21:45:50) 下一個
是殖民地年代的產物,見文內)

原文題目:東南亞組成五國聯防組織在南海應對中國海軍http://bbs.tiexue.net/post2_3614477_1.html

中國海軍南海艦隊新型驅逐艦編隊。



  6月1日,第7屆五國聯防組織(FPDA)防長會議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英國的高級防務官員出席。個別當地媒體借機對南海問題大肆炒作,似乎有意把該組織拖進南海爭端。作為殖民主義的遺產,五國聯防組織為何要與南海問題扯上關係?


  要拉新加坡“聯防”中國


  6月2日,馬來西亞《吉隆坡安全評論》網站以“新加坡說:五國聯防不排除未來包括南中國海 (南海)爭議”為題,報道了這次會議的情況。該媒體記者對新加坡國防部長張誌賢提出了兩個問題,即:如果南沙有事,新加坡是否會本著五國聯防機製,為馬來西亞協防?五國聯防是否涵蓋南海?


  張誌賢回應稱,新加坡不是《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成員國,對南沙群島沒有任何主權訴求。至於五國聯防組織是否涵蓋南海,他表示要視局勢而定。


  該文認為,張誌賢回答第一個問題時,雖然抬出《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但沒有具體回答“會”或 “不會”,這是典型的模糊立場。第二個問題可以有多方麵的解讀,但關鍵在如何定義“局勢”。“新加坡在南海也有重要的利益,這是否導致張誌賢采取模糊立場,拒絕自我設限,避免新加坡在未來可能或若要爭取南海利益時綁手綁腳?”


  該文還聲稱:“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在處理南沙群島主權爭議時,成功達成《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但弱小的東南亞國家麵對日趨強大的中國,無不感覺到未來的談判籌碼可能會逐漸減少。由此催生的現象是,東南亞國家逐漸走上聯合應對中國挑戰的道路,越南和馬來西亞聯合向聯合國提交大陸架劃界案就是最佳的例證。”


  按照該文的邏輯,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南亞各國應該聯合起來對付中國,才能給南海問題增加談判籌碼。其試圖讓南海爭端複雜化的用心昭然若揭。


  《五國防務協定》難尋替身


  五國聯防組織本質上是殖民主義的遺產。1971年11月,英國糾集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成立了該組織。《五國防務協定》規定:任何簽約國一旦受到攻擊,成員國應相互協商,采取反擊行動。該組織每3年定期召開國防部長會議,輪流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舉行,但由於成員國之間普遍缺乏信任,在冷戰期間,該組織名存實亡。


  “9·11”之後,全球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FPDA成員國出於各自利益,借助該組織進行多邊安全合作,在應對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領域開展了各種軍事演習,範圍涵蓋陸、海、空三軍。前幾年,有東盟學者曾建議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的三邊軍事合作來取代《五國防務協定》,將東南亞地區的防務合作建立在東盟成員國自身基礎上,從而擺脫對區外國家的軍事依賴。新加坡卻強調:五國聯防組織在新形勢下仍然起著“穩定東南亞”的強大威懾作用,不能輕易放棄。由此看來,此類建議短期內不會被采納。


  東南亞各國加緊軍事準備


  在加強協調的同時,東南亞各國針對南海的軍事準備未曾放鬆。5月19日,菲律賓海軍司令高勒茲表示,準備花費約100萬美元升級該國駐紮在南沙有爭議的9座島嶼和環礁上的軍事裝備。據悉,這100萬美元是菲律賓海軍每年常規設施維護費的10倍。


  同樣在5月中旬,有俄羅斯方麵的消息稱,俄國防產品出口公司已於今年1月與越南簽署了出售12架蘇-30MK2多用途戰鬥機的合同,該機主要用於奪取空中優勢、攻擊水麵和陸地目標。此前,越南已就購買6艘“基洛”級潛艇與俄羅斯初步達成協議。


  更“湊巧”的是,馬來西亞國防部上個月也宣布,將從該國第10個五年計劃開始,每5年采購兩個多用途戰機中隊,直至類似單位的總數達到6個。采購的飛機可能是美製“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或瑞典“鷹獅”戰鬥機,俄製蘇-30戰機也在考察範圍中。


  東南亞各國頻頻采購軍事裝備,並開展多層次軍事合作,這一連串舉動給地區形勢增添了不穩定因素。相比之下,中國政府始終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海洋權益爭端,認為《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應成為各方的基礎協商框架。

http://bbs.tiexue.net/post2_3614477_1.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