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42軍:我們要是能穿插到位 也是萬歲軍了!

(2009-05-26 13:15:06) 下一個

 

(原載《亮劍長津湖——第二次戰役戰事報告》軍事科學出版社07年2月版,第294-301頁)

“我們要是能穿插到位,也是萬歲軍了!




第124師在新倉裏的猶豫不決,使誌願軍失去了給沃克第8集團軍以更大打擊的機會,也給吳瑞林留下了深深的遺恨。第42軍也痛失了一次至關重要的曆史機遇。

梁興初的38軍包打德川,又穿插三所裏、龍源裏,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讓吳瑞林心裏很不受用。不過,戰役打響後,42軍手腳也確實麻利,一天把寧遠以北的南朝鮮軍大部分給解決了。比梁興初的手腳還快。

緊接著,第124師和第126師又衝向孟山,沿途把南朝鮮軍第8師第16團、第21團給打得稀裏嘩啦。27日,孟山城也到了第42軍手中。然而,在這之後的關鍵時刻,有些指揮員卻犯了猶豫,從而痛失了轉瞬即逝的寶貴戰機。




11月28日13時,誌願軍總部電令第42軍攻占北倉裏,得手後向假倉裏、月浦裏、新倉裏前進,迅速攻占順川,之後以1個師向慈山美第9軍攻擊,繼而向平壤推進。軍主力向肅川攻擊前進,截斷安州之敵南撤西逃退路。


如果這一係列計劃全部成為現實,以誌願軍當時的裝備和火力是否能全殲沃克的美第8集團軍不敢說有把握,但讓兩三個美軍師沒了建製,那是十拿九穩的。可惜第42軍在占攻占了新倉裏後,躊躇不前,順川也就因此沒有迂回到位,肅川當然就更沒有及時趕到了。其直接後果是,沃克和美第8集團軍大部得以經安州從順川脫逃。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事情是這樣的。按誌願軍司令部電令,42軍部署是第125師沿假倉裏、月浦裏一線攻擊前進,搶占順川;第124師尾隨第125師前進,準備投入決定方麵之作戰;第126師經鬆隅裏、龍門裏、崇化裏、新興裏一線前進,配合主力作戰。


進到新倉裏之前,第125師進展還算順利,把沿途的南朝鮮軍零零碎碎拾掇了不少。


29日進至新倉裏,撞上了裝備精良的勁敵美騎兵第1師第7團。第373團第1營首先投入戰鬥,開始打得也還不錯。第1連第1排在排長安炳勳率領下消滅美軍1個排又擊潰1個排,攻占了194高地及附近的兩個山頭。美軍惱羞成怒,從新倉裏開出了12輛重型坦克向第373團瘋狂反撲。第373團第2營機槍連火箭筒班毫不畏懼,堅決回擊敵人。副班長楊清海衝在最前頭,冒著敵人猛烈的炮火,一連擊毀3輛坦克。氣勢洶洶的美國坦克縮了回去。


第2營乘機衝進新倉裏一陣混戰,殲敵200餘人。可騎7團的美國兵憑著火力優勢,拚命地組織反擊,很快給第2營造成了300餘人的傷亡。第373團指揮員猶豫了,1個營都眼瞅著就要打光了,這樣打下去不是辦法呀。他們請示跟進指揮的第125師參謀長,是不是先把部隊撤下來。參謀長隻說了一句話:“你們看著辦吧!”於是,第373團領導為保存實力,擅自決定撤出了戰鬥。(摘錄者注:125師參謀長王興中。這個跟進的師參謀長怎麽能這樣說呢?讓你跟進是要保證誌司、軍、師的命令得到堅決地執行,“看著辦”這樣說是瀆職啊!)

接下來,第125師的主要指揮員在打與不打的問題上議來論去,決定不下來。的確,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也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說棘手,打起來了,久攻不下,天亮後受空中製約,部隊要吃大虧。說簡單,很簡單,管它三七二十一,堅決執行誌司命令,說打就打!師領導又請示剛跟上來的副軍長胡繼成,胡繼成因不清楚前麵敵情也不好明確表態。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直到30日下午13時,才商定和後邊跟進的第124師一起打。(摘錄者注:這個副軍長也糊塗,你不了解情況就去了解啊,否則要你跟部隊一塊前進幹嘛呢?)

第124師很積極,師長蘇克之立即就下達了作戰命令。如果這時候兩個師就這樣撲上去打了,不敢說就一定能全殲騎7團,但再造個雲山之戰,把騎7團打個大敗那是毫不含糊的。“站在路邊就可以把作戰任務傳達了!就靠手中的幾個團,也要把騎1師第7團打個稀巴爛。”多年後,蘇克之如是說。當時後勤已經把一箱一箱的手榴彈分到了戰士們手中。大家雖然凍得很難受,但士氣也很旺盛,沒人怕犧牲,全都高喊著:“打呀!非打它個七死八活大亂套不可!”




第125師師長王道全雖然有了打的決心,但過多考慮了其他不主張打的指揮員的意見,害怕拂曉前不能解決戰鬥,白天又遭敵轟炸。所以又在未得到軍指命令的情況下,於14時改變決心,令第125師部隊撤出戰鬥,至八上洞一帶隱蔽,待入夜後相機行動。

第125師倉促撤退,至使第124師也被迫撤退。撤退中又苦了炮兵。打起來的時候大家都希望大炮上刺刀,越靠前越好,撤的時候人家卻不像步兵那麽方便。結果兩個師的炮兵營在後撤中遭敵空襲,損失慘重,被炸毀山炮10門,傷亡人員64名,馬74匹,炮彈190發。

在軍中心指揮所的吳瑞林聽見這個消息非常生氣,要求堅決打,不能便宜了美國鬼子,同時派軍參謀長廖仲符去軍前指傳達命令,督促命令的貫徹實施。廖仲符展開地圖對大家說,第373團雖然1個營受重損,但還有兩個完整的營,第125師擔任正麵攻擊,第124師側攻,並向順川穿插,第126師也向順川穿插,一定能殲滅騎7團。可兩個師的一些指揮員仍猶豫不決,副軍長胡繼成見兩種意見相持不下又未能及時定下決心,一直到12月1日淩晨仍然議而不決。廖仲符一看不行,趕緊回到軍中心指揮所向軍長報告。

在軍中心指揮所的吳瑞林聽見這個消息非常生氣,要求堅決打,不能便宜了美國鬼子,同時派軍參謀長廖仲符去軍前指傳達命令,督促命令的貫徹實施。廖仲符展開地圖對大家說,第373團雖然1個營受重損,但還有兩個完整的營,第125師擔任正麵攻擊,第124師側攻,並向順川穿插,第126師也向順川穿插,一定能殲滅騎7團。可兩個師的一些指揮員仍猶豫不決,副軍長胡繼成見兩種意見相持不下又未能及時定下決心,一直到12月1日淩晨仍然議而不決。廖仲符一看不行,趕緊回到軍中心指揮所向軍長報告。

正在吃早飯的吳瑞林聽到報告,嘩啦一聲把碗摔了:“你回去告訴他們,今天晚上必須打,誰再說個不字,老子拿他是問。”可是太晚了,騎7團的美國鬼子也不傻,知道再待下去沒什麽好果子吃,12月1日一大早就在大批飛機掩護下逃得幹幹淨淨!第125師的猶豫不決,其損失還不隻是沒有抓住騎7團,還在於延誤了向順川迂回的時機。

更糟糕的是,本來第126師強行軍已於30日夜進至新倉裏、南龍興裏、龍化裏一帶。前衛第376團第2營已於12月1日晨與正在撤退的美騎7團接觸,營長胡錫標也指揮部隊消滅了其中一部分。可第126師師長說沒有軍裏的命令不準打。狠狠打擊倉促撤逃之敵的機會又一次喪失了。逃過大同江到達順川的騎7團和其主力匯合,又拚命撤逃。因第124師的一些指揮員顧慮過江部隊太少堵不住敵人,在渡過大同江搶占合人場堵住敵人退路的問題上又猶豫了一步,把最後一次機會也錯過了。事不過三,第42軍一而再再而三地痛失戰機,讓人扼腕!事後,吳瑞林軍長主動承擔了責任。要求插到成川,將功折罪。(摘錄者注:126師師長黃經耀,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東野2縱4師10團團長,2縱的主動作戰精神看來他是沒有繼承下來。)


12月5日,第42軍勝利插到成川,威脅平壤。多年後,美國軍事評論家德魯?米德爾寫道:本來,東京的聯合國軍總部還有人存有僥幸心理,“有的人建議要守住平壤並且利用它作為攻擊推進中的中國軍隊後部的出擊點。當中國人占領了平壤一元山公路上的成川時,樂觀主義者們立即嗒然若喪,第10軍惟一的前途是退出戰鬥,這一點已是很清楚的了。”


***、彭德懷都沒有批評第42軍。一支成長中的新部隊,會在戰鬥中百煉成鋼的。


(摘錄者注:看地圖分析,如果42軍在新倉裏擊退美軍騎7團,插到順川,那麽在38軍的小迂回之外又將產生一個大的迂回,可將第8集團軍全部包住,即使是我軍的火力不能將美軍全殲,也可殲滅其大部,並大大緩解38軍兩麵作戰的不利態勢,將戰果擴大。這是其一。如果42軍膽子再大一點,3個師包圍騎7團,下決心打,也可能就打出另一個雲山來。這是其二。結果42軍的幾位軍、師級幹部不敢下決心打,不僅違抗軍長吳瑞林的命令,甚至敢冒違抗誌司命令,猶豫不決,放棄稍瞬即息的戰機,丟失殲敵的大好時機。奇怪的是,一次戰役後在會上大罵梁興初的彭老總,這回不吭聲了。42軍的失誤——權且稱之為失誤,應該比38軍一戰役的失誤大,為什麽彭老總反而不吭聲了呢?)


附:二次戰役42軍軍師級幹部序列表,原載《中國人民誌願軍序列》16-17頁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第42軍


軍 長 吳瑞林

政治委員 周 彪

副軍長 胡繼成

副政治委員 郭成柱

參謀長 廖仲符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政治部主任 丁國鈺

第124師(轄第370、371、372團)

師 長 蘇克之(代)

政治委員 李鐵中

副師長 肖劍飛

參謀長 肖劍飛(兼)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政治部主任 湯從烈

副參謀長 郭寶恒

政治部副主任 李學南

第125師(轄第373、374、375團)

師 長 王道全(代)

政治委員 譚文邦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副師長 茹夫一

參謀長 王興中

政治部主任 王淮湘

第126師(轄第376、377、378團)           

師 長 黃經耀

政治委員 車學藻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參謀長 周 黎

政治部副主任 淩 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