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創造主

主啊!讓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賜我以你的眼光把他們看待, 讓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諸於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寬深的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祂的大愛》第六篇 愛是教會至高的試煉

(2010-04-27 08:54:46) 下一個




  「愛我們的大愛。」(弗二4)

  我們現在來看新約的末尾,就是啟示錄所揭示的那個一切都趨於完滿的階段。由於時間的限製,我們不能讀太多的經文。現在請打開啟示錄,讓我們很快地瀏覽一下第一、二、三章,這是這卷書的第一個主要部分。在我們接下去的講解中,請大家盡可能注意有關的細節。

  剛才說到,這裏給我們看見一個完成、完滿的階段。我想你們都會同意我的這個看法,就是在讀到啟示錄的時候,我們的的確確是看到神所有的話語在這裏有了一個最高、最完滿的總結,也就是說,這卷書最終總結了一切,並且做出最後的定論,我們至少可以從啟示錄中看到的一點。雖然我們可以對這卷書中的許多東西,做出各種各樣的解釋,但有一點是眾所周知的,就是萬物在此已經接近了尾聲,所有的一切都被歸納起來,有了最後的定論。現在隻要再問一個問題:我們難道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說明,萬事萬物已接近它們最後的定論,時代已到了最終的時刻?還有必要到處收集各種證據、例證和跡象來證明這一點嗎?對於這件事,我想我們的觀點是一致的:我們的確是到末世了。

  如果確實是這樣,那麽至關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們應當認識到,對神而言,最首要的、終極的事情到底是甚麽?如果我們在這裏能一起來思考這些事情,那麽這種思考的意義一定超乎我們自身的認識;這必然是非常嚴肅、非常重要的,所以也就要求我們排除所有其它的思想和顧慮,實實在在地敞開我們的心來尋求主,不帶任何偏見、猜疑或好奇,不存任何隨便或兩可的心態。我們的心必須是專一的,我們的態度必須是認真的;如果神要將祂認為是首要的,具有終極決定意義的事告訴我們,我們必須凝神諦聽,全心接受。

  現在讓我們稍作暫停,來談談另一件事。我必須再次強調一點,大家不要忙於單單記住大量的聖經知識。我們現在不隻是在討論一個主題,談論許多相關的話題。不是這樣的,斷乎不是!假如我們在這裏所交通的,並不是神給我們的信息,我們最好就此打住,回去忙別的事吧。

  好的,現在讓我們來看啟示錄第一至三章。曾經有許多次,我花了很多功夫,努力要把這三章理出一個清晰的意思來,但總是帶著失敗感而告休。雖然也有過一些真實正確的得著,但在我所特別尋求的那一點上,卻總是有一種失敗感、挫折感。在給眾教會的書信中,有一些很細節的東西,比如耶洗別、巴蘭、尼哥拉一黨的人,看到這些,我們覺得碰到的似乎都是一串串的名詞術語。對我來說,這些術語沒法形成一個具體、明確、清晰的信息,相反,總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當然,我是知道這些內容原則上的意義,但是我一直渴望能夠找到一個總結性的東西,把它們全麵地匯總起來,使它們從整體上,成為給神百姓的一個專一的信息。正如我前麵所說的,到目前為止,我沒有一次能以如願,這許多年來都是如此。到現在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經明白了。讓我們一起來看吧。

  愛--開啟整部聖經的萬能鑰匙

  當我們看到這部分聖經節時,我終於感到,開啟整部聖經的萬能鑰匙,已經在我們手上了。這把萬能鑰匙就是愛。如果你仔細看,我可以肯定你將會看到,這裏的一切都可以歸結為一件事,即神聖之愛。在啟示錄這卷書中,我們看到了愛最完全的表達:它始於教會,也終於教會。

  愛--開啟啟示錄第一章異象的鑰匙

  現在來看第一章。這一章的關鍵是甚麽呢?這第一章也是整卷啟示錄的關鍵,我們可以從下麵的話中找出來:「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祂父神的祭司。」這真是一句非同尋常的話,你幾乎可以從其中的每一個字上看到愛。

  在緊接下去的那段描述中,這位升天榮耀的主,仍然帶著那奇妙的名稱--「人子」出現了。這是一個代表親屬關係的稱呼,意思是作為救贖者的同族人。「祂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這表明祂體察我們的軟弱,並知道我們心裏深處的需要。這是愛的主題。阿!這位人子,祂是這樣尊貴偉大,這樣的包容萬有,祂是我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為要拯救我們歸向祂的父!在那一段關於祂的描繪中,每一節、每一步都是無與倫比的。當你把它讀透之後,並認真注意每一件論到祂的事,每一個有關祂自己、祂的榮美的細節,你會發現,這一切就是愛最終的要旨。

  「胸間束著金帶。」(一13)「胸間」、「金」和「帶」,這裏的每一個詞都在述說神聖之愛。束著「帶」,代表著力量、活力、意願和目的。你給自己束上腰帶,就意味你要認認真真地大幹一場,外袍不能再像休閑時那樣隨意飄飛、鬆鬆垮垮。束腰帶是金色的,代表神最本質的性情,就是愛。除此之外,我覺得這條束腰帶還代表了其它所有特點,為其它的一切都賦上了意義。

  但我並不打算詳細描述我們麵前的這位人子的這一切特點。我想要傳達給你們的是,這段對升天榮耀的基督的全麵描述,就是關於愛的最透徹完全的描述。「但是」,你也許會問說:「真是這樣嗎?」--因為這裏用的一些詞是很可怕,很讓人畏懼的呀。當約翰看到祂的時候,他仆倒在祂腳前,如死人一般。愛所帶來的是這樣的結果嗎?如果說這是一位全然可畏的主,可能比說這是一位全然慈愛的主,要來的更貼切?請大家再想一想,這是愛,但不是我們所理解的愛,我們必須重新建立對神聖之愛的觀念。這位人子在這裏被稱作是「信實」、「真實的」,你曾否在神的手中受過管教?如果你有過被掰開、被破碎、如水般地倒在地上的經曆之後,你就要說:「主阿!你是對的;這是惟一的辦法。我的經曆雖然可怕,但你對我是信實的,你的信實是一切最高最深的屬天原則。你做這些不是出於憤怒和審判,乃是出於對我靈裏的信實和憐憫。」所以我們必須重建對於愛的觀念。約翰在這裏說:「我一看見,就仆倒在祂腳前,像死了一樣。祂用右手按著我說:『不要懼怕。』」這不是審判,不是毀滅,不是死亡和刑罰。右手表示榮耀和喜愛。「不要懼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每一件事都在我的手中,終究都要發生益處;我起首的事,我要把它完成。不要懼怕。」

  我剛才說到約翰仆倒在祂腳前,像死了一樣,還有另外一個人也是這樣。他正存著一個自以為正確的願望,行在路上,要盡其所能從這地上抹去拿撒勒人耶穌的每一點痕跡。突然,他被這一位榮耀的主遇上了。是全然可畏嗎?的確,大數的掃羅伏下了,他被掰開了。這次相遇征服了人,在他的肉身上就留下一個終生難忘的印記:有三天時間,他不能看見,得由別人領著他進到城裏。你能對我說這是一位全然可怕的神嗎?聽聽這段對話!「掃羅!掃羅!你為甚麽逼迫我?」這是一種甚麽樣的語氣?我確信,決不是憤怒的語氣,這是一個請求的語氣、哀傷的語氣,極為關切的語氣。「主阿!你是誰?」「我是全然可畏的神,現在我要嚴辭審問你。」--是這樣的回答嗎?不!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主阿!我當作甚麽呢?……起來,進城去,你所當做的事,必有人告訴你。」主行在他前麵,為他預備了道路(徒九1~9;二十二4~11)。難道你會說那個可怕的啟示不是愛?問問保羅本人好了,問問他對這件事是怎麽想的,看看他在其後的歲月中,又是怎麽想的。他沒有說:「祂遇見了我,擊打了我,摧毀了我,把我帶入了如此可怕的審判中,以至我斷了一切指望。」他是說:「祂是愛我,為我舍己。」(加二20)那一次相遇,盡管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十分可怕駭人的,但那卻是一次與他靈魂的愛人相遇。

  我再說一遍:我們必須重新建樹對於神聖之愛的觀念。那種病態的、多愁善感的東西不叫愛。愛是一個巨大的東西,我們必須重樹關於神聖之愛的觀念,好使我們得以知道,為著整個永世的最高利益,要求我們從神接受非常信實的對付。我們越是真認識神的心,我們就越能樂意地對神說:「主阿!你是對的,即使在你對我嚴厲管教的事情上,你也是對的。」

  神在祂的愛中,已經將最終的結局都看在眼裏了;祂不是隻拿一片浸上牛奶的麵包,暫時安撫一下煩燥不安的孩子。我們是被呼召進入那永遠的榮耀,而且「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四17)然而,當我們正在經曆苦楚的時候,並不是總能相信這一點的,更不能稱其為「輕」。但祂知道那榮耀是如何超越一切,無限量地重於所受的苦楚,因為祂看到了那最終結局是何等重大,所以祂對我們一直信實。任何會從那榮耀的獎賞中,把祂的榮耀奪去的東西,或者任何與祂的榮耀相悖的東西,祂都不會讓它過去。祂十分清楚地知道,將來我們與祂麵對麵的時候,如果我們身上還有未受過祂管教對付的地方,而這是因為祂怕我們受苦、會有傷痛,那恐怕我們可能會在心裏犯嘀咕,發怨言說:「主阿! 你當時為甚麽不撇開我自己的喜惡,而做你想做的事?」因此,祂是按照祂所知道的結局來對付我們。這是忠貞、真實的愛,全然不同於我們對於愛的那點可憐的、病態的理解。在我們的想法中,愛通常都隻意味著不斷的妥協,以得到我們想要的一切,或給出別人想要的一切。神對付我們,不是把我們當作嬰孩,而是把我們當作兒子(來十二7)。你們看到,這一章就是對愛的完滿光景,作出的一個全麵而又具體的描述。

  愛--眾教會麵臨的挑戰

  現在再看下麵兩章。這裏談到了教會,主是在前一章論述的基礎上,來對待這幾個教會。我們看到祂在致七個教會的七封書信中,每一篇信息都有提到基督在第一章中所顯出來的特征。這一點請大家特別注意。在第一章描述中所使用的詞句,在給這幾個教會的信息中也分別用到了。所以,祂在前麵是如何完全地彰顯出來,祂也就在這個基礎上,來如此地對待那幾個教會。所以說:祂前麵所作的如果是愛的完全彰顯,那麽祂正是在這個基礎上,來對待所有這些教會的。

  請你們再注意一件事,這幾個信息和這幾個教會,都與「以弗所」和「老底嘉」兩個教會有關,因為這兩個教會包含連接了所有七個教會。在以弗所和老底嘉教會中,難處都是不完全的愛。對於以弗所,主說:「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對於老底嘉,主說:「你也不冷也不熱。」所以對於這些教會來說,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愛。讓我們把這幾個教會盡快分別地看一看。

  包容一切的起初的愛

  這裏有一件奇妙的事:在標記著所有屬靈事物起頭的以弗所教會中,一切都是取決於愛。「你把起初的愛離棄了。」是甚麽「起初的愛」呢?「起初的愛」,在性質上是無所不包的。如果在起初的愛中,而找不到愛的特點,那麽以後不可能再找到了。起初的愛包含了愛的一切根基。我們無法製一張表,羅列出起初的愛所有的含義,它是一切的一切,包含了你所能談到的一切愛,它是完全無私、全然忘我、沒有算計。這愛非常激烈、熊熊地燃燒,是絕對地熾烈、堅強、信實。主的工作就是從這裏開始。起初的愛是主著手祂整個使命的基礎,綜合了愛所有的特點。所以,論到有關的最終光景,我們可以透過以弗所教會,看到主在祂的教會中所要得到的,就是包容一切的愛,這是帶著愛的一切特點的愛。特別是在末後,祂要回到起初,把教會帶回到那個同樣的根基上。當然,在首先就一定要有起初的愛;從未曾有過的東西也談不上離開。這個愛是我們麵臨的挑戰。

  對於以色列,神透過一位先知,帶著失望和痛楚的感歎說:「你幼年的恩愛,婚姻的愛情,你怎樣在曠野,在未曾耕種之地跟隨我,我都記得。」(耶二2)這就是愛所能成就的事。愛會追隨它的愛侶,直到曠野之地,即便在這裏,賴以生存的東西一無所有。

  如果必要的話,愛寧願餓死,也要與它的愛人同在。「你婚姻的愛情……我都記得。」主是以這包容萬有的愛為基礎,來起首祂的作為。事實上,祂是說:「夠不上這一點的,都不能讓我滿意。」在以弗所教會中,確實有愛,這一點沒有疑問。「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還有這一點,那一點等等;他們不是沒有愛心,但是他們缺乏了那起初的愛,那種絕對的、包容萬有的、麵麵周全的愛。難處就是在這裏。

  讓我們好好留心這一點。我們都愛主,我相信我們說出的這句話是真實的。我們愛主,並且願意為祂做許多事,但是我們的愛是這種起初的愛嗎?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受愛的激勵嗎?還是說其中有許多是靠著一種責任感來過的?是覺得有本分、有必要、不得不去做的,或者是某些別的意圖、別的興趣和目的,把我們作為基督徒而一直留在神的事工中?或者是因為害怕,認為我們不能半途而廢,以免我們身上發生甚麽意外?所有這一切都是基於很低的生命標準。包容萬有的愛是以神為起點。祂說:「所有夠不上這個的,都不能讓我滿意;即使你勞苦了、忍耐了,有了這個、又有了那個,甚至還有別的許多,這些都是很值得稱讚的;但是你失去了起初的愛,所以我不能讓燈台留在你那裏。」當起初的愛失去時,無論還留下多少別的東西,見證其實早已經失去了。

  起初的愛的性質

  一.甘受患難的愛

  現在我們來看「示每拿」教會。我們知道這個教會受了很大的患難,在這段極度痛苦的時間裏,至死忠心是他們必需的品質。由此我們看到主說,憑著那全備豐滿的起初的愛,確實地說,起初的愛就是甘受患難的愛。這個愛體現在你為主的緣故,出於對主的愛,甘願經曆、甘願忍耐和忍受的一切。能檢驗你這顆愛心的,不隻是要你到這世界的某個地方,去服事外邦人,去為你的主舍下性命,真正的測驗是,你在自己的家中,能忍受些甚麽,在別的基督徒中間能忍受些甚麽。在對主的愛中,每天能忍受多少殉道者一般的經曆,而不帶任何伸冤的心情,不會想看那些使你遭遇為難的人,如何自食其果。甘受苦難的愛,就是起初的愛。你是否不得已而受苦,且是無辜地受苦?彼得說:「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或作『這在神看是恩典』--根據 R.V.版本聖經的旁注另譯)。」(彼前二20)我們說過:恩典是愛的惟一的另一種說法。甘受患難的愛--這就是起初的愛。

  這一點容我再做些說明。你們都很清楚,如果一個人有了目標,在他第一次為之全身心的投入之後,他就準備好了要為它付上任何的代價。此時,別人怎麽說都無關緊要了,愛能勝過路途中一切的攔阻。

  二.明察是非的愛

  下麵再來看「別迦摩」教會。在這裏,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很可怕的光景:混雜、玷汙、妥協,以及與罪惡之事的種種糾葛。如果我們究其原因,就會發現別迦摩教會沒有把不同的事物分別開來,沒有把屬於主的和不屬於主的分別出來。她的妥協是由於屬靈的分辨力不完全造成的。由此我們知道,起初的愛是一種明察是非的愛,關於這一點,聖經談了很多。保羅就有很豐滿的看見:「……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祂的恩召有何等指望,祂在聖徒中得到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弗一18)「心中的眼睛被照明」,才有明辨是非的愛。愛離盲目性有多遠,就如同天離地有多遠。「愛是盲目的」嗎?不,--真實的愛不是盲目的。

  其實,真正的愛洞察一切,並且超越在一切之上。基督對門徒們的愛不是盲目的愛,祂並非不知道屬祂的人,祂對他們的愛並未被愚弄、欺騙或誤導,祂並非到最後才發現他們不是祂所料想的人。不,「祂知道人心裏所存的。」(約二25)祂的愛透視每一事物,會準確地預告他們將來的所做所為,但是麵對這一切,愛依然不改變。愛是一個偉大的、能夠明察秋毫的東西。如果你的心完全被對主火熱的愛所充滿,就會十分敏感甚麽是可疑的、可推敲的。當一件事情不對的時候,不必有人不斷地、沒完沒了地對你說;對主的愛會帶領你很快地看到、感覺到有甚麽需要得到糾正。也許你當時還不知道是甚麽事,但你總感覺到有那裏不對勁。愛就會這樣。而世界上的教導,即使窮盡了,也不可能帶領你到這個地步。也許遇到這類事情時,你是要等別人來告訴你神的話是怎樣說的,即使你可能會說:「好吧!因為你這麽說了,因為這事在聖經上寫著了,我就順服,照著去做吧。」但你覺得這就夠了嗎?如果你是使用靈裏的眼睛來認識主,就永遠不會說這樣的話。我告訴你:隻要這份愛,這份辨明一切的愛,帶著內住聖靈的一切智慧,真正地充滿了你的心,你就無需別人告訴你,也能有這個感覺;即使還必須有人借著神的話來告訴你,在你裏麵的那個聲音也會對你說:「是的,我知道那是對的,主告訴我那是對的。」難道你不認為我們今天缺乏的正是這樣的基督徒嗎?主在這末世需要的也正是這樣的兒女,這是從起初就存在祂心意中的事,祂把這稱為起初的愛。起初的愛是能十分敏感地知道,該減去甚麽,加添甚麽,該做甚麽樣的調整,並且如實地按照這個看見去行事。你不必隨時隨處地說:「請這樣做,你沒注意到這樣做可能會更有益嗎?」如果一個人有絕對奉獻的心誌,那麽你不必對他作這樣的教導。愛是時刻儆醒的,它無需人告訴它甚麽,但它能活潑、敏銳地帶著它洞察事物的能力,心甘情願地作它當做的事。對主真正的熱心,遠超任何律法的規條。起初的愛,是明察一切是非的愛。

  我真想花上所有的時間,來談這個明察一切的愛,因為可談的實在太多了。我們的成長不是靠教訓和知識,不是靠滿滿地裝進聖經中的許多教義、真理,不管它們有多麽美妙、多麽真實、多麽高超。我們成長的惟一倚靠就是愛,是具有屬靈分辨力的愛。「惟有愛心能造就人。」(林前八1)愛能造就人,是因為愛給我們屬靈的分辨力。一個最單純的神的孩子,雖然從未受過高深的造就,也未曾接受大量的屬靈教訓,但是因為他愛主,他在屬靈的成長上,要比那些單有頭腦和悟性上的知識,而不知道倚靠靈裏眼睛的人,有更大的長進。這是千真萬確的。如果愛是完全的,就不會與錯誤妥協,不容許有疑問的事情繼續存在,不讓任何一件雖然不是錯誤,但有問題的事,拖拖遝遝地留在那裏,而不幹脆利落地除去。聖靈就是這樣工作的。我們難道不曾見過嗎?我們不是見過,當一個人在聖靈裏成長時,雖然根本沒有人對他們說過甚麽話,但是因著對主強烈的愛,他們在習慣上,儀表上,乃至個人喜好、言談舉止,都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變化嗎?也有相反的光景,有些人(我最好不具體提及)麵對某些事情時,總愛指教別人,於是人家也可能會說:「好的,他說我們不可以這樣做,我就不做好了。」難道這就夠好了嗎?不!我們也看到另一些人,雖然從未有人向他們提起這些事,但因著他們被神的愛抓住了,在他們的基督徒生活起步後的幾個月中,其外麵就開始平穩地改變著,不久變成了與從前完全不同的人。愛是這一切的關鍵。現在你們可以明白,主為甚麽對別迦摩的教會說那些話,因為明察是非的性質是起初之愛的標記。當時教會所需要的,今天在愛的豐滿中仍然需要。

  三.不容妥協的愛

  在「推雅推喇」教會中,我們又看到一個敗壞的、使人悲哀的光景,一個屬靈的悲劇。我們從這段經文中使用的語言、名字,以及在名字背後的曆史中看到,那是以色列受誘惑的曆史。他們被誘惑,並且也在這誘惑中墮落了;這就是這一段的要點。那麽這個教會到底需要甚麽呢?愛是如何彰顯出來呢?對於別迦摩教會妥協的光景,主是要求她具備明辨是非的愛,而對於推雅推喇教會的受引誘而墮落的光景,則是要求她具備不容妥協的愛,要與巴蘭和他的同類徹底決裂;不能妥協、不能被誘入混亂、不能有摻雜、不能企圖去把任何對立的東西融合在一起,不能穿亞麻和羊毛織在一起的衣服,不能把牛和驢放在一起耕地--你們知道,這些都是預表兩個不同的範疇、兩種不同的性質--不能把屬肉體的和屬靈的帶到一起來,這是行不通的。屬肉體的和屬靈的之間,世界和基督之間,不可能建立甚麽調和的關係。在這裏要恢複起初的愛,就意味著不能有妥協、不能有混雜、不能把不同性質的事物混為一談。

  四.立場鮮明的愛

  「撒狄」教會--論到這個教會的重點是甚麽呢?「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如果用一個詞來歸納給撒狄教會的評語,這個詞就是「模棱兩可」。所以從一個總的標準來看,起初的愛、終極的愛、基督的愛、祂所尋找的愛,就是一個立場鮮明的愛,它能把你和一切屬於主的,清清楚楚地分別出來歸給主。如果一個人是以這個愛為他的特點,他的生命是由這個愛來掌管,他的生活就會與前大不一樣,祂的目標明確、突出,立場鮮明、清晰,毫不含混。這個偉大的愛,使我們與周圍其它的一切有分別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確定性。一旦你的全人被這個愛掌握,你就不會模棱兩可。起初的愛不會計較別人會怎麽想、怎麽說。是的,即使大家都對一個陷入癡情的初戀者說這說那,可能還會加上各種各樣的言語--他是個傻瓜、癡子!--但這些都無關緊要,這個愛能使他立場鮮明、專心注意於一個目標、一個憧憬、一個夢想、一個意念。在他們身上,隻有這一件事,而沒有第二件事會影響他們,這一點絕不容置疑。對於處在這種光景中的人,有些很幽默的說法,我們說他墜入愛河、身不由己、渾然不知身外的世界了!在他們的生活中,隻有一件事,也隻存在那一件事。當然,這是初戀所該有的狀態。你們年輕,在每一種關係剛開始的時候,總是這樣的。起初的愛也是這樣。主說:「我要你在你起初所在的位置。」「我要你在我始終所在的位置。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嘎;我是初,我是終;自始至終我都是如此。你要帶著立場鮮明的愛回到那裏。」

  五.堅定不移的愛

  「非拉鐵非」教會的光景比較容易總結。它名字本身的意思就是「弟兄之愛」。用一個詞來總結這裏的信息就是「忍耐」,「我忍耐的道」。起初的愛就是忍耐的愛。新約每次談到忍耐的時候,在旁邊都注有另一詞,意思是曆久長存、堅定不移的愛,那就是起初的愛,是基督的愛。「祂愛他們到底」(到了極點);「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哦!這個愛昨日是如何的得勝,今日也是如何的得勝!這個愛一直不斷麵對挑戰,雖遭受逼迫,但仍然忍耐地對待這一切。這需要何等的堅定,何等的剛強,這是堅定不移的愛,是神愛的品質。

  六.赤誠火熱的愛

  最後,我們來看「老底嘉」教會,可以用甚麽字眼來總結這個教會呢?它的難處是平平庸庸,既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沒有任何地方是突出的,沒有任何一件事是明確的。你沒法說他們不是基督徒,但你也不能說,他們這樣作基督徒的光景是好的。他們十分平常。在這世界上,起初的愛不是平平常常的愛,你有起初的愛,就成為一個十分不平常的人。那麽,起初的愛是甚麽樣的光景呢?與老底嘉教會的光景剛好相反,起初的愛是赤誠火熱的,那是一種火一般的愛、極熱烈的愛、火熱的愛。

  總而言之:起初之愛的性質概括起來就是--恒久忍耐、明察是非、不容妥協、立場鮮明、堅定不移、赤誠火熱。現在我們得到解釋這幾篇信息的鑰匙,也得到了解釋末世光景的鑰匙。不是嗎?也許關於它們還有別的解釋,但我還未找到。這是我找到的最後一個解釋。我想我們這回對了。因為主在這末世還要對祂的教會說話,對祂的百姓說話,對我們說話;祂所要說的就是關於愛的問題。祂對這件事的關注,要強於其它任何一件事。關於真理的各個方麵--無論是向著神的事奉,是有關教會的永遠呼召和使命的真理,還是十字架工作的偉大意義--這些都是那一個完整的真理的各個方麵,都是重要的,它們為愛提供了前進的方向,然而,那托起萬有、貫穿萬有的根基和源頭,必須是這個神聖的愛。因為即使你擁有了一切的真理,但沒有愛,它們就都還是無有。願主將這個寫在我們的心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