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講義)
Januray 4, 2009
溪邊的樹
為什麽要了解教會曆史
1. 基督信仰是根植於曆史的信仰。
2. 教會史對我們的意義
教會的曆史階段
一、 初期教會曆史 (公元1~590年)
1. 初期教會的的宣教發展:從耶路撒冷到羅馬
2. 初期教會成功的秘訣
3. 殉道者的傳統
羅馬皇帝尼羅的大屠殺、多米田、戴克裏仙的逼迫
4. 基督信仰受到異端的挑戰與護教者的努力
愛賓尼學說、幻影說、諾斯底派、孟他努派、亞流主義等
護教者: 遊斯丁(100~165年)、愛任紐(130~202年)、俄利根(185~251年)、特土良(150~230年)..
5. 聖經正典的確立
6. 正統信仰的確立—大公會議與信經
尼西亞會議(325年)、康斯坦丁會議(381年)、以弗所會議(431年)、迦克敦會議(451年)。尼西亞信經與迦克敦信條
7. 康士坦丁與基督教帝國
8. 基督教苦修主義與修道院士
二、 中古教會史(590~1517)
1. 中世紀修道主義
2. 回教的興起與十字軍東征
3. 宗教迫害與異端裁判
4. 教皇與教會的興衰
5. 教會的貢獻與改革的嚐試
為什麽要了解教會曆史
1. 基督信仰是根植於曆史的信仰
基督教基本上是曆史的宗教。上帝把自己顯現給祂的子民,不在教義的大篇道理裏,也不在理論的研究裏,而是在行動中,在上帝與人建立的關係裏。耶穌在世短短幾十年是整個時間的中心,與衡量世事的標準。聖經告訴我們“太初有道,…萬物是藉著祂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自從有時間之開始,這個”道”就在那裏,而且是曆史的中心。耶穌的降生是真實進入了時間,人類曆史最重要的頂峰就是拿撒勒人耶穌的降生、替死和複活。基督信仰根植於曆史,這些記載不是傳說,而是確鑿的曆史事實,教會早期的信經專門要提到羅馬總督彼拉多。信仰的世界和曆史世界在這裏相會,處於信仰世界之外的彼拉多,成了檢驗基督教曆史真實性的證人。
2. 教會史對我們的意義
基督徒把曆史放在一個從“太初”開始到“世界的末了”這個從聖經啟示的全景上來看,因此,基督徒不隻能夠在當代的背景和人的曆史背景中看事件,而且能夠在“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和“我必再來”那種自永遠到永遠的宏闊時空關係中來認識這些事件。約翰福音第五章17節: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上帝完成創造大功之後,繼續在人類曆史上作工,基督徒相信上帝是整個曆史的主宰,我們可以看到祂的權能是怎樣在整個曆史過程中作用,而且認定聖靈在曆史上的每一代都會留下見證。大公教會相信永活的基督常在,為人承認,敬拜和順服,確保教會能普及於每一代,保守它做到完全。
每一頁的教會曆史都是救恩曆史的一部分,借著教會的宣講及生命的見證,把神的道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境況活現出來,成為一種改造生命的動力。從另一個角度看,教會每一頁的曆史都是堅貞不移的信徒用血和汗寫成的。不少信徒為了忠於神所托付的使命,不辭艱苦地將福音帶到不同的地域與文化,並且在麵對逼迫時,不惜將生命澆奠。他們的血便仿佛種籽一樣,在不同的地區萌芽生出教會來。然而,在過去兩千多年中,教會也經曆了多次的挫敗,有時麵對挑戰時畏縮妥協;有時被外在的勢力滲入,分化教會,使教會淪於敗壞光景;有時因人的軟弱,在高舉教義真理時卻忘記了愛心的實踐,因而造成教會分裂,使神的名受到莫大的虧損。 正因為教會經曆過多次的挫敗,我們更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教會的曆史是神的信實不斷展現的曆史。無論在什麽時代,當教會處於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神便興起祂的事工,配合各種環境的因素,潔淨教會,複興教會,使她從頹敗中起來,拓展神的國度。
教會的曆史階段
在我們比較深入去談論教會的曆史,我們可以概略地將教會接近二千年曆史的一個輪廓勾劃出來,好讓大家先有一幅比較完整的圖畫。為了方便起見,很多史學家都將教會的曆史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初期教會史,由基督及使徒建立教會開始,直到第六世紀末年。史學家以六世紀末作初期教會史的完結,乃因教會於六世紀末已進入一新的曆史形勢。第二段的教會曆史便是由主後五百九十年(即貴格利一世即位那年)開始,直至主後一五一七年馬丁路德發動改教運動為止。史學家稱這段曆史為中古教會史。第三便是現代教會史,由改教運動開始,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每一段教會史都有其特色,有它時代獨特的契機,也有其獨特的問題與危機,更有其獨特的成就。
一、 初期教會曆史 (公元1~590年)
1. 初期教會會的宣教發展:從耶路撒冷到羅馬
耶穌基督在升天前吩咐門徒說:"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門徒忠心的在耶路撒冷等候。五旬節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他們便大有能力,放膽的宣講基督為罪人受死、複活的福音。神呼召保羅,作為向外邦人傳福音的使徒;這樣,福音便在外邦人中大大的廣傳,在初期教會,安提阿是向外邦人傳福音的基地,教會第一隊向外傳教的宣教隊便是在這裏組成的,那便是保羅和巴拿巴組成的宣教隊。相傳多馬也是從安提阿出發,往東到達巴非亞王國(Parthia)傳道,然後再往東到達印度。從巴勒斯坦及小亞細亞一帶,到希臘以至意大利各城,福音的種籽撒下,教會便在這些地方萌芽、茁長。在使徒時期,教會隻是零零星星的散布於巴勒斯坦、小亞細亞、希臘及意大利各地,而每處的信徒仍是非常稀少,且限於低下層;但這樣零星地散布的基督徒群體卻在以後短短二百年間,使他們的信仰成為改造整個羅馬帝國文化的重要動力。基督教在傳播的過程中利用了羅馬帝國便利的交通,希臘文化注重理性與知識,對基督教的型塑,實在是無與倫比。
我們常常會聽到[西方教會]及[東方教會] 這個分類。在羅馬帝國時代,西方教會指的是意大利半島以西的地區,如今日的法國及西班牙,以至地中海南岸的北非;東方教會則指意大利半島以東的地區,如希臘半島及小亞細亞,整個近東,乃至埃及。那時候,西方大多數地方均屬蠻夷之地,文化非常落後(羅馬在軍事和政治上強盛,但文化卻頗為落伍。今天的法國、德國等地,在當時全由半開化的蠻族所盤據),東方許多國家則為文化的發源地,包括小亞細亞、巴比倫、波斯等。保羅主要的傳教地區是在東方而非西方,初期教會也多是在東方拓展它的傳教工場。
2. 初期教會成功的秘訣
初期教會的生命力強勁。教會之所以能成功地將福音傳開,有五個主要的原因:第一,基督徒對於他們所信的有一種極度的狂熱。基督徒一改以往猶太教的偏狹思想,不再堅持猶太民族的特殊地位,而將救恩普澤於萬民,並且強調四海之內皆兄弟的道理。然而,他們卻絕不妥協、絕不放鬆地堅持他們的信仰,很多護教者出現。第二個原因,是由於基督徒對主耶穌再來的等待,極度的懇切。他們在等待將來的審判和將來的獎賞中生活,叫他們生活得更有活力,更有勁,於是在與其他宗教相比之下,基督教便顯得有極大的生命力,這對非信徒是一個很大的吸引。第三個原因,他們仰賴聖靈的能力,在世人當中行神跡奇事。先知的講論,方言的恩賜,治病、趕鬼的能力,在他們當中是非常真實的。第四個原因,初期的基督徒要求自己過著極度聖潔嚴謹的生活。這種生活的見證,對於他們的鄰舍真是既直接又具體。第五個原因,便是基督徒相愛的團契生活,對未信的人真是很大的吸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基督徒願意為信仰忍受迫害,甚至舍棄生命,這種堅貞的信心,使不信的人不能不嚴肅的考慮他們所信的是否真實。
3. 初期教會基督徒經受逼迫
基督教在最初的二百多年中,經曆了無數次政府頒諭的禁製、逼迫與及民眾暴力的對待,不少基督徒因此而殉道,以後在三百年和四百年間也間隙地有然而,正如教父特土良說,殉道者的血是孕育出教會的種籽,信徒血流之處,便是教會發芽生長的地方。
在主後六十四年,尼祿皇帝(Nero, 約37-68 A.D.)對基督教真是極盡殘暴。按當時羅馬史學家塔西圖的記述,在羅馬城大火之後,羅馬的居民普遍相信是尼祿皇帝縱火,為了消除百姓對他的懷疑,他便將縱火的罪推到基督徒的身上,並用極殘忍的方法來懲治他們。在競技場內,不少基督徒被迫穿上獸皮,使他們看起來像野獸一樣,然後放出一群獵犬,將他們活生生地撕裂咬死。這一群在競技場殉道的,已算是比較幸運的一群;其餘的,尼祿皇帝吩咐部下把他們與幹草捆在一起,製成火把,排列在花園中,然後在入夜時燃燒,以照亮尼祿皇帝的園遊會。按教父革利免的記述,保羅與彼得便是在尼祿的迫害中殉道的。
尼祿死後,有十多年的時間非常平靜,但主後八十一年開始,逼迫的浪潮又再開始,當時的羅馬皇帝是多米田他下令大規模搜捕基督徒,將他們處死,就是連他表弟的一家也不能幸免。從主後一六一年至二二二年,教會受的迫害很大;以辯道見稱的教父猶斯丁亦於此時殉道(166 A.D.)。主後二六O年至三O三年間,這五十年亦頗為平靜,教會發展奇速,人數大增。但約在主後三OO年左右,戴克裏仙皇帝為了要有效地統一羅馬帝國,便要求所有羅馬公民持同一的信仰,基督徒也因此成為他的心頭大患,於是在主後三O三年,他下令將教會毀滅,基督徒隻有一選擇:背棄信仰或死亡。主後三O八年加利流頒令,所有人除須向羅馬的神獻祭外,凡市上的食物一律灑上祭祀的酒,以迫使基督徒吃"祭物"或餓死。然而這些苦難的日子很快便要過去了,主後三一三年羅馬政府頒令容忍基督徒,而大概十年後,康斯坦丁大帝登位,他皈依基督教,在他帶領下,羅馬帝國的大部分百姓也皈依基督教,而不久,基督教便漸漸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4. 基督信仰受到異端的挑戰與護教者的努力
除了外來的壓力,教會還要處理異端的禍害,及一些爭論所造成的分裂。愛賓尼學說、幻影說、諾斯底派、孟他奴主義、亞流主義、涅斯多留派、摩尼教等,為了對應異端的出現,教父們便開始有係統地將基督教的基本信仰表白出來,並且作詳盡的解釋。護教者遊斯丁寫了《第一護教辭》和《第二護教辭》,愛任紐兩部著作《反異端》和《使徒教義的證實》來回擊諾斯底主義對真理的挑戰,俄利根著作了《教義大綱》試圖有係統地敘述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上帝、基督、聖靈、創世、靈魂、自由意誌、救贖與聖經。俄利根首先清楚說明教會所傳的信仰,讓後再闡明蘊藏在這信仰裏的意義。特土良是另一個重要的護教者,特土良的著作有三大內容:基督教對羅馬帝國和社會的態度;維護正統信仰,反對異端;和基督徒的道德行為。如此,教會的正統神學在眾多的神學辯論中便漸漸形成,而聖經的正典也同時被確立。
5. 聖經正典的確立
新約書卷的成書並非一時一刻的決定,而是一個漫長的辨認與公定的過程。最早的信徒 是以耶穌基督為最高權威。使徒們宣講的重心是耶穌基督怎樣完成了舊約的律法和先知。後來各教會之間似乎擁有一些使徒們的書信(彼後3:16),也被正視為權威。在第二世紀時(當時所有使徒已逝世),有許多新約的經卷已被接納為"正典”,雖然有少部份的教會也把革利免一書,巴拿巴書信,黑馬書,十二使徒遺訓也列為"正典”。至第三世紀時,教會曆史學家優西比(Eusebius)在他的名著<教會曆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AD325),把當時教會對新約"正典”的意見收集說:「教會把 <新約正典> 分為三個部份:(注三) (一)廿二本已被認定為"正典”; 就是四本福音書,使徒行傳,保羅書信 (包括希伯來書),約翰一書,彼得前書,啟示錄, (二)有五本是普遍受接納,包括雅各書,猶大書,彼得後書,約翰二,三書,(三)有五本是偽造的;包括保羅行傳,黑馬書,彼得啟示錄,巴拿巴書,十二使徒遺訓。從亞也拿修的記錄中(公元367年),新約正典的廿七卷已被正式接納。承認一本書為正典,其標準有時非常複雜;首先得確定它是使徒的作品或得到使徒的首肯;其內容必須公認為正統,並獲得一個著名的大教會或大多數教會所采用。從《新約》最後出現的形式來看,可知初期教會所要求的,是全盤接受使徒的教導。教會是由他們的傳道而建立,現在應該完全建基在他們所寫的經卷上。雖然耶穌基督宣揚天國的道路,教會始於五旬節信徒的群體,但祂卻未親自建立嚴格意義地上的教會,教會開始於五旬節聖靈降臨以後,那時耶穌已經複活升天.使徒是教會的奠基者,他們親眼見過主也同肉身的主一同生活過,領受主的教訓與啟示。聖經是由他們在聖靈的默示下寫成的,他們又不斷地將福音傳揚開去,建立各地的教會.所以,使徒在上帝的救贖曆史上有特殊地位,在屬世的教會裏,他們的教訓是判別信仰的唯一標準。上帝差遣基督,基督差遣使徒,這個次序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在啟示錄第二十一章,新天新地的聖殿有這樣的描述:城牆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
6.正統信仰的確立—大公會議與信經
早期的基督徒常常用簡短的文字來說明他們的信仰,其內容因使用的環境、寫這些提要的作者與教會,和必須抗拒的錯誤與攻擊而有所不同。二世紀末三世紀初出現了一個重要的基督徒基本信仰宣言,叫做《信仰準則》。公元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在此會議中製訂出了尼西亞信經。尼西亞信經是大公會議有關基督教信仰的一項基本議決。這個議決確定了聖父、聖子、聖靈為三位一體的上帝,地位平等。教信經的目的是為了確立對基督教徒來說很重要的堅定信仰,以及用來分辨異端和持不同意見的教會人士。信經是一個象征,不是定義。尼西亞信經清楚指出基督教會四重特性:唯一、至聖、大公(即教會有其普世性)、使徒的。教會是從使徒開始的,他們是教會的權威及合法性所在處。
大公會議(普教會議)是傳統基督教中有普遍代表意義的的世界性主教會議,谘審表決重要教務和教理爭端。而其中對基督教教義有深遠影響的基督教早期會議是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以弗所公會議和造成日後東西分裂的迦克墩公會議。以弗所會議和迦克敦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基督論的確立。公元451年迦克敦會議會議產生了重要的基督論定義,產生《迦克墩信經》,界定了「基督的神人二性」。聲明隻有一位基督,他是真上帝又是真人。基督的神人二性「不相混亂,不相交換,不能分開,不能離散」。維護了基督單一位格的完整。
7. 康士坦丁與基督教帝國
羅馬皇帝在主後312年歸正,使得本屬於少數的遭受迫害的基督教成了羅馬帝國的國教。康斯坦丁的歸正有一個小故事,皇帝在312年秋季米爾維安橋之戰打敗了敵國,他把這次的獲勝歸功於他在禱告中向基督教的上帝求助,而上帝聽了他的祈求。他禱告時看到正午天空太陽上麵出現了一個十字架,還有幾個字“憑以此征服”。那天夜裏基督在夢中向他顯現,名他用一個記號,作為與敵人交戰的保護,這個記號就是希臘文“基督”頭兩個字母。康斯坦丁就讓士兵將記號畫在盾牌上,敵軍兵力雄大,實難取勝,但居然莫名其妙地給引導城防要塞外麵來作戰,就被擊敗了。在他凱旋歸來後,他隨即頒布米蘭上諭,容許宗教自由,給與基督教合法的地位,從此結束了二百多年迫害基督教的曆史。對於這個帝國的重大轉變,很多曆史學家都有興趣研究康斯坦丁要求全國皈依基督教的真正原因;一般而言,他們提出的解說,都是政治性的而非宗教性的。事實上,羅馬帝國一直奉行君主專製的政治製度,這與多神主義的宗教思想是難以協調的,為長期保佑崇高的地位與絕對的權力,而賦予某個超越的、神聖的理由,與此“君權神授”正合其用。康斯坦丁本人的信仰如何呢?終其一生,他仍然向太陽神獻祭,僅在臨終前才接受基督教的水禮,因為在當時信仰認為,受了水禮就不可在恣意犯罪了。不論如何,他將基督教定為合法的宗教,並逐漸促使攀升到國教的地位,對基督教的發展形態,起了關鍵作用。到了後來,米蘭主教安波羅修的大力推動下,一切異教正式被官方全麵禁止。經曆四個世紀的艱苦奮鬥,基督教終於成為羅馬帝國唯一合法的宗教。
初期的教會活在一個不友善的政治環境下,隻能關注如何保存及開拓其生存與傳福音的空間,無法主動地為它與主流社會和文化的關係,初期教會對現世的看法非常消極,完全否認其中有何正麵的信仰意義,更不能想象教會成為社會上的主流聲音,影響主流文化。基督教從神秘的宗教過渡為實證的宗教,實證的意思是:信仰的內容需要與人間社會、知識對話,信仰需要麵迎不同學科對它的挑戰,信仰有責任麵對人世間各種現實問題的谘詢。與此同時,教會麵臨這信徒人數大幅度上升的問題。以前信徒是個別地接受基督教信仰,現在因為成為國教,情況大大不同了,每個市民都自動成為基督徒,作基督徒成了唯一的、理所當然的選擇,甚至不用選擇,當嬰孩洗禮的習慣逐漸普及,個人根本不用舉手決誌。一個不需個人嚴肅思索、鄭重抉擇的信仰,自然難成為個人主動的信仰;信仰很多變為傳統習俗,恪守一套宗教禮儀與社會道德外在規範,取代了個人詔命的尋索。信徒的人數增加,不可避免導致信徒素質下降。要是信仰不需付上太大的代價去獲得,個人的信仰態度往往就較為輕率,在逼迫的時期,人對接納基督與否,總是帶著非常小心謹慎的態度,因為這是關乎生死抉擇,他們要變賣一切家當才能將這珍寶買來,但在基督教合法化並成為國教時期,成為基督徒沒有必須交付政治和社會性的代價,信耶穌被視為有賺無賠的投資,信仰自然變得廉價了。
信徒人數急劇增長,原有個別的小團體的教會模式不能滿足,代之是牧區的概念產生。教會不再以建築物或固定的群體來分野,而用地區來劃分。反正人人都是信徒,教會不僅是某個地方信徒團體,而是該行政區的教會建製了。教會組織與國家行政組織直接掛鉤,教區、教省,就是依循羅馬帝國的地方行政單位而建成的。牧區的出現,大大改變了教會的模式運作。
政教分離是在西方十八世紀以後,才成熟的觀念,在這之前任何文化社會裏,政治和宗教都是密切相關的。政府開始對教會事物有所監控,政教關係與兩者之間的此消彼長,成了這個時期乃至中世紀教會曆史的重要課題。教會在短短的數十年間,由受逼迫專為國教,心態上也產生重大變化。教會教會成了建製的一部分,進入權力架構,並可運用政治力量,透過製度層次的興革來促成某個信仰目標。如此,教會再不是無能者,不再經曆到被耶穌和保羅所說的被世界棄絕、被人視為渣滓的愚拙者,反之,它成為社會的主流、人民的大多數,是大有榮耀權能的組織,各種類型的勝利主義思想在教會裏滋生,在教會建築和禮儀上鋪張浪費。其次,教會也有強烈的征服者的心態,毫不容情地對異教徒展開迫害。基督教受迫害的曆史其實並不長,隻有三個世紀左右,但基督教迫害異教的曆史卻很長。例如伊斯蘭教徒及猶太教徒在歐洲一直受著嚴重的歧視,迫害也時有發生。
8. 奧古斯丁與正統教義的建構
基督教從原先出於東方社會邊緣的小教派的形態,教會的建製建立在保羅書信上,當他演變為西方社會核心的製度化宗教,教會在內部的教義與禮儀上相應變化。奧古斯丁,影響二千年來基督教神學思想的發展,堪稱是保羅以後最重要的人物。他建立了一個全權掌管萬有、操控曆史、單按自己的心意行事的上帝觀,及組織與權力一元化的教會觀,他這神學正切中基督教作為帝國宗教的需要。奧古斯丁在許多重要的教義問題上作了曆史性的定案,即使是以後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等宗教改革者承認他對基督教神學的原創性的貢獻,日後更正教幾乎毫無疑義地全盤接受這些教義的定案。奧古斯丁對教會論貢獻巨大,對聖禮的看法,以及與伯拉糾主義之爭,他的神論、還有救贖論上也有重大貢獻,另外他還寫了偉大的著作《上帝之城》,這部作品是針對當時教會麵對的問題而作的護教學上的回應。他認為兩種不同的愛情產生兩個不同的城,愛自己以至於輕視上帝,便產生地城,愛上帝以至於輕視自己,便產生天城。教會是上帝之城的代表,這兩種城同時在地上發展,最後有不同的結局。這本書堪稱為基督教會第一本曆史神學及政治神學。它將人類曆史的發展,作了一個全麵的詮釋,並且確定上帝為掌握曆史一切發展的絕對主宰。
二、 中古教會史(590~1517)
1. 中世紀修道主義
先對兩個名詞作適當區分。“修道主義”與“苦修主義”意思並不相同。修道主義指的是一般的遠離世俗負累,專注於某個宗教目標的生活形式,基督教的修道主義開始於四世紀,多在群體中以固定形式舉行。而苦修主義卻指著對付罪惡獲得善行的特殊操練方法,例如長時間禁食或遵守事物禁戒、完全沉默、保持儆醒,甚至用各種方法來苦待自己的肉體,帶有鎮壓肉體苦行味道的操練方法。此外還有一些獨自遠離凡塵,躲在山林或沙漠曠野修道的隱修士,他們有的采取苦修形式,也有些專事冥想祈禱。他們的修道形式,稱為隱修生活。
修道主義源遠流長,初期教會十分強調道德操守的重要,他們認為基督徒須嚴格持守貞潔敬虔,不容罪惡侵蝕,更必須貫徹信仰的各項要求,不能有任何妥協或寬容的餘地。初期教會一直一來都鼓勵信徒為主舍棄一切,很多教會實踐。初期三百年裏,教會一直在嚴酷的環境下掙紮求存,自然產生了強烈厭世、出世及避世的思想。厭世是否定現世的一切價值,他們高舉基督教至高無上的貴重性,又指出現世一切的相對性、短暫性和虛幻性,這與他們的末世觀有密切的關係。出世是為了追求將來天上美好的福樂,由厭世、到出世,最後難免產生避世的思想。基督教那時一直是非法的宗教,他們被排擠在社會主流之外,因此也產生回避對社會社會與文化的關注和承擔。這是修道最初的概念。而第三世紀之後,教會急速發展,成為基督徒成為獲得社會榮譽的原因,教會急促世俗化,屬靈氣氛低落,一些渴望過嚴謹敬虔生活的基督徒便離開人群,走入深山,在曠野之地過隱退苦修的生活。中世紀最初隱修士並不為主教歡迎,隱修士與教會建立良好關係開始於亞他那修,他寫了一本書叫《安東尼傳》,確定屬靈價值,教會當局將隱修主義的屬靈價值確定下來,努力將之納入教會生活的正規中,一方麵可監控節製,另一方麵將但對個人的隱修方式改之修道院集體式。
修道主義有兩條神學路線:一條是與罪惡搏鬥,另一條是冥想與上帝契合。修道院的生活以敬拜為主,白天七次敬拜,共四個小時,半夜還有起來一次敬拜,另外修士從事一些體力勞動,閱讀、禱告、默想的訓練。一個新的修道士進入修院,要經過一年的考驗,通過考試,要有三種決誌:第一是(道德上)貞潔,第二是(物質上)貧窮,第三是(意誌上)順服。
中世紀是一個信仰的世紀,所有在基督教世界裏的臣民,都同時是大公教會的教民,修道院在社會上有非凡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貴族有成員加入修會,就會增加家族的宗教和社會地位,所以貴族子弟加入蔚然成風。修道院開始向貴族化發展最後走向衰落,規條越來約繁瑣,嚴格外在的規範逐漸失去人情味,變成刻板僵化的吃人禮教,妨礙了群體的靈性培養。在教堂的建製與內部日常運作下,投下巨額的人力和財力資源。各樣的建製越鋪張,教會的使命便越萎縮。雖然修道主義給人留下刻板僵硬的不好印象,修道主義還是在教會的曆史裏有重要的貢獻。修道主義對保存文化及發展教義作出極大的貢獻,當時隻有教士或高級修士讀書識字,連皇帝或貴族也多是文盲,英文教士這個詞便是識字的同義詞。皇帝若需要起草文書信件,也請教士幫忙。修士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抄寫聖經。在印刷術還沒有發明時候,聖經需要藉著抄寫保存,抄寫聖經是非常嚴肅的工作,由專門的修士以畢生的精力來完成。在福音工作擴展方麵,超過一千年來,修士成為最主要的宣教士,在十三世紀就來到遠東,第一個達到中國成功宣教的是方濟各會修士孟高維諾。很多修士無私無畏地踏上海外宣教的路。
2. 回教的興起與十字軍東征
一個不起眼的宗教領袖,麥加的穆罕默德(570~632)興起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的崛起直接影響到基督教的世界東、西兩個半部,伊斯蘭教成了中世紀基督教最大的對手。伊斯蘭教發展成了一個世界性的宗教,一百年後傳到了包括阿拉伯在內的廣大領域,也到了大西洋海岸摩洛哥和印度河(巴基斯坦)。他的門徒表現出驚人的宗教熱情,他信奉《可蘭經》他們認為穆罕默德得到的啟示是最後的,代替了所有從前的啟示,包括《聖經》的舊約和新約。
十字軍東征(The Crusades)是在1096年到1291年發生的九次宗教性軍事行動的總稱,是由西歐基督教(天主教)國家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動的戰爭。由於羅馬天主教聖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教徒手中,十字軍東征大多數是針對伊斯蘭教國家的,東征的起源是回教徒殘殺到巴勒斯坦朝聖的基督徒,引起當時的教皇及貴族企圖從回教徒手中收複基督徒往日所失去的領土。東征期間,教會授予每一個戰士十字架,組成的軍隊稱為十字軍。每次十字軍開始時,都有講道、宣誓及受予每個將士十字架的儀式,任命成員為教會的將士。雖然十字軍的主要攻擊對象是伊斯蘭教徒,但此狂熱同時發泄在招募十字軍地區的猶太人身上,亦使猶太人受迫害和遭殺害。但由於東征的軍旅多是烏合之眾,再加上他們彼此嫉妒爭功,結果東征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教會及整個歐洲的資源消耗淨盡便不在話下,人命的損失更是可怕。十字軍東征一般被認為是天主教的暴行,到近代,天主教已承認十字軍東征造成了基督教徒與伊斯蘭教徒之間的仇恨和敵對,是使教會聲譽蒙汙的錯誤行為。
3. 宗教迫害與異端裁判
在中世紀的歐洲宗教迫害有時是非常嚴重。在那個時候,教會發展出一套特別對付"異教徒"的刑罰。從火刑到絞刑,都是特別為當時已巫師或者是女巫之名處死的異教徒設計的。羅馬教會對抗異教徒或異端都需要經由世俗權力所組成的十字軍或政治權力來協助。但是因為世俗的權力並非全部都可以受到教會的控製,1230年,羅馬教宗九世建立了一個可由自己思想控製的先鋒部隊,專門對付異端者並將他們繩之以法。這群由修士所組成的被稱作異端裁判所。通常隻要有一個控告者及一個見證人,異端裁判所就可以隨便抓人來審問。在一個月的恩典期中,幸運一點的或表明願意悔改的異端者,會被判以罰款及到聖地朝聖之輕刑。大多數人下場都很悲慘,會被施以酷刑。 異端裁判所最有名的案例除了聖女貞德事件,16世紀以後不少進步科學家、思想家如布魯諾、伽利略等,因其科學發現與教會傳統觀念相抵觸,也受到異端裁判所的殘酷迫害。
4. 教皇與教會的興衰
在中古時代,東方的教會日漸萎縮,而西方的教會卻因宣教的成功,日益壯大,以致造成羅馬大主教的地位日見提高,最後更被視為整個大公教會最高的屬靈領袖。奇怪的是,羅馬主教,亦即被稱為教皇(或教宗)的,最初之所以被尊崇,是因為教皇貴格利第一世。主後八OO年,法蘭克王查理曼為教皇清除蠻夷後,進入羅馬城,教皇將皇冠放在他頭上,稱他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君主。這加冕儀式有很重要的意義,象征著教會與國家的結合,後來法蘭克王要統一領導西羅馬帝國,卻要教皇撐腰,他受教皇加冕,即表示他在地上的權力是必須由教皇肯定確立。自此以後,教皇在政治上的參與便越來越大。同時查理曼大帝在受冕後,即承認教皇在教廷附近一帶的地方,有政治統治權;亦是說,教皇除了在整個神聖羅馬帝國是屬靈領袖外,還在羅馬部分的地方,有統治權, 承認教皇有地上的統治權,即承認他可以參與神聖羅馬帝國的政治。權力好像新酒一樣,使人易醉。有權力便免不了有權力鬥爭,教皇的爭戰一直持續不斷。
十字軍東征對整個歐洲造成的影響非常大。在二百年間,整個社會的結構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不過,十字軍東征最大的影響是對於歐洲人在精神上的衝擊。東征帶來文化的接觸;以往西方教會對於東方教會及初期教會的傳統都非常陌生,但在東征時,初期教父很多的文獻開始流入歐洲,東方教會的屬靈模式也開始受注意。突然間,信徒開始體會,西方教會的傳統不是唯一更不是絕對正確的傳統,於是對西方教會的信仰表達,敬拜及屬靈模式開始作出批判。同時,以往一度失散的希臘文學及哲學的文獻,此時再被發現,流入歐洲,對於西方的教會造成很大衝擊。西方教會再不能閉關自守、唯我獨尊,而要設法消化這些新湧入的思想,將它融合於基督教的大體係中。於是教會的思想需要變化。
思想的衝擊本來是好的,隻要教會采取適當的態度。但不幸的是,教會卻因為另一些原因,使自己更封閉;以致不能作出適當的應變。事情是這樣的,很多東征回來的人都心灰意冷,對教會失去了信心,更懷疑自己的信仰,這時就出現了許多的異端。教會組織異端裁判所,四處搜捕異端的可疑者。異端裁判所的權力越大,他們對信徒造成的傷害也越大,不少無辜的信徒被酷刑、火燒,很多慘無人道及黑暗的事都與異端裁判所有關。不止這樣,教會的信仰也因此越來越狹窄,更難在思想衝激下,對自己的情況作出反省和批判,因為缺乏反省和自我批判,教會便越來越僵化,更不能將本身的錯誤、偏見、執迷及敗壞糾正過來。一個強烈的對比開始形成:在社會結構的改變中,自由思想漸漸蓬勃,但教會的思想卻因為過分的自我防衛而越來越狹窄、封閉,這樣便使更多的人對教會失去信心。了支付東征的龐大的費用支出,教會的資源耗用了不少,教會的經濟也因此陷入拮據的狀態。如何補充資源?教會開始售賣聖職,而買得聖職的人也盡量利用聖職發財,於是貪汙舞弊叢生,更有利用信徒的迷信詐騙錢財的。但很多愚昧的信徒便誤以為贖罪券真有赦罪的功效,贖罪券一出,人對神審判的畏懼便大大減低。一些本來道德生活敗壞的人便可以安枕無憂地去放縱了。
5.中世紀教會的貢獻與改革的嚐試
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將中古時期歐洲的種種黑暗失敗,歸咎於教會,而我們忘記了當時的執政者及政治發展是要負相當責任的,我們可以反過來說,假如當時沒有教會的影響,那情況更不可想象呢。我們要知道,整個羅馬帝國崩潰後,情況實在非常混亂,不同的蠻夷部族各據一方。歐洲的封建製度便開始形成。本來已經分裂不堪的歐洲更進一步分成很多小小的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在軍事及政治上都相當獨立。問題是,這些小小的諸侯國除了抵禦蠻族外,便自相殘殺,教會極力製止亦無效,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隻好定出"上帝的休戰"的法例,要求各方嚴守,由星期三傍晚至星期一早晨完全休戰,以記念主耶穌基督是使人和睦的使者。
教會在這個極度分裂的狀態下,成為了唯一統一所有諸侯的力量,而要約束這諸侯的行為及調停他們之間的糾紛實非易事,一個積極的做法便是教育他們。這些部族很多以前是蠻夷,文化的水平相當低,教會便負起教育他們的責任。於是,在每處的教堂或修院都辦有學校,由教會的修士負責。學校的課程主要有語文、邏輯、天文、數學等。修院不單是研究神學的中心,更是研究法律、哲學及醫學的地方。在大城市中有些教會學校及修院漸漸成為歐洲重要的學術中心。歐洲早期的大學都是教會學校或修院演變而成的,以後亦在一段極長的時間與教會有很密切的關係。可見教會在中古時代文化的建立上,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在中古政治混亂及道德生活低落的時候,很多信徒依然持守聖潔的生活,他們成為歐洲在精神上的領導者。例如幾個重要的修會便在這情況興起,這幾個修會對於提高歐洲人的精神素質,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這幾個修會便是耶穌會修會,多明尼加修會及方濟修會。他們都標榜簡樸生活及舍己的精神,他們的影響非常深廣,帶來不少信徒在屬靈生命上的複興。耶穌會的特色是透過勞苦的農耕生活去操練生命,方濟修會的特色是在於強調徹底的貧窮與舍己,而在貧窮中使人富足,也就是說,他們把操練敬虔的焦點放在服事照顧卑微貧賤的人。
遠在改教運動之前三百五十年,教會已有一些先知先覺的信徒,對於教會內部的僵化與腐敗,感到非常焦急,他們要喚醒其他信徒,回複聖經所要求的簡樸和聖潔生活。大概在主後一一七六年,一個名叫彼得華爾度的富有商人,在深入查考聖經之後,發現中古的教會與新約時代的教會有很大的差異。華爾度也發現,中古的信仰,似乎加了很多人為的傳統,也加了一些歐洲人的迷信,例如相信聖人遺物有神秘力量,相信有煉獄,相信為死人祈禱及辦彌撒對死人是有功效的。華爾度覺得這一切都不在聖經的啟示中,於是便提議教會回複新約教會簡單而純正的信仰。在主後一一七六年,他將所有的家產都變賣了,分給窮人,因為他相信這是主耶穌基督吩咐的。他到處宣講簡單的福音,不久,有很多人受他影響,跟隨了他。他們兩個兩個,赤著腳到處宣講他們發現的真理。他們的教導擴散得很快,不單在意大利有很多跟從者,就是在法國的南部,數目也非常可觀。教皇於是下令清除他們,很多人因此被異端裁判所殘害,在教會的逼迫中,他們隻有避到阿爾卑斯山的深穀中,他們被稱為穀中的弟兄,經曆幾百年的隱藏生活,到改教運動展開時,他們的後代便成為更正教徒。
華爾度派被趕入阿爾卑斯山穀不久,英國又出現一個比華爾度更有影響力的忠仆,他便是牛津大學教授威克裏夫。為了使更多人能瞭解聖經的真理,他將聖經從原文譯成英文,這樣做在當時真是罪無可恕,因為中古教會隻承認拉丁文的聖經,以其他語言來翻譯聖經是被禁止的。那些追隨他的人專向低下層階級宣講福音真理,教導他們實踐聖經簡樸、貧窮、聖潔的教訓。他被宗教裁判所燒死。大概在主後一四OO年左右,布拉格大學的一位名叫胡司(John Huss, 1370-1415 A.D.)的神學教授,深受威克裏夫的思想影響,開始在捷克鼓吹改革教會。認為在大公教會中,隻有基督是元首,教皇、主教都不是必須的。教會發行贖罪券,在胡司看來,更是完全違背聖經的真理。主後一四一四年,他被教皇處以火刑,他所發起的改革便因此失敗。過往的改革嚐試雖然失敗了,但卻為馬丁路德的改教運動建立了重要的基礎,假若沒有這些忠心的仆人肯冒生命的危險勇敢地宣講神的道,以喚醒信徒,恐怕馬丁路德所受的阻力更大。從這些改革嚐試中,我們看到聖靈不斷在教會中工作,沒有一刻撇下教會不顧。然而感謝神,祂在主後一五一七年興起馬丁路德,針對羅馬天主教敗壞的核心一矢中的,因而牽動起改革的巨潮,那是曆史上有名的改教運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