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魯益師著名的童話故事書《獅子、女巫與衣櫃》(The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裏,講到有一個神秘的動物王國,這個王國被一個無情的白色女巫拿尼亞(White Witch of Narnia)所掌管。她對大地下了一個咒語,使大地永遠是冬天,但聖誕節卻永遠不會來臨。隻等到艾斯蘭王子、獅子王救星來到這個王國,犧牲了他自己,才出現一種比巫婆的法力更強的力量,這就是魯益師所說的「在時間誕生之前更深奧的法術」。當艾斯蘭犧牲了又再複活後,這個法術就解開了:
「這是什麽意思呢?」當其他小朋友還靜靜地坐在那裏時,蘇珊忍不住問了。艾斯蘭回答說:「意思就是說,雖然女巫知道那個深奧的法術,女巫所知道的隻限於時間誕生之後的事,但如果她再往前看得遠一點,看到在時間開始之前靜止無息、陰沉黑暗的世界,她就會發現,在那裏另有一個咒語。她會發現如果有一天一個自願的犧牲者,沒有作背叛的事卻被當作叛徒被殺害時,桌子會斷裂,而死亡本身也會往前麵推移......」
然而,不止是在拿尼亞王國才會有「在時間誕生之前更深奧的法術」!我們在聖經中發現,那永恒的愛與能力,一直在為我們的救恩作工。我們的獅子王是一隻被宰割的羊,是在創世以前就存在的(創13:8)。在他裏麵,上帝在永恒裏的奧秘被啟示出來了(弗3:2-6)。他是上帝所揀選的(賽42:1)。他的一生啟示了上帝揀選的目的。一切發生在他身上的事都是出於上帝的預定(徒2:23;4:28)。如果我們借用魯益師的比喻,就是「時間誕生之前那更深奧的法術」在基督的事工上運作了。
如果我們能根據這樣的思想來看聖經有關揀選和預定的教義,我們就不難感受到新約作者在寫到這些教義時所感受到的心靈震撼。對於這些作者來說,這些真理非但不具爭議性,而且還帶給他們極大的喜樂。他們認識到自己既是與基督聯合,就表示他們對基督的選擇和對上帝的愛,原是出於上帝對自己預先的揀選。
「預定」和「揀選」常被人當作同義詞來用。不錯,兩個詞都是指向同一個教義,不過這兩個詞各自有一點不同。「揀選」是作出一個選擇,而「預定」則強調的是這個選擇所要達到的目標(徒4:28;羅8:28-29;林前2:7;弗1:5-11)。簡而言之,揀選反映了上帝對他子民的選擇,而預定則反映了上帝為選民所定的最終目的地。
上帝的選民
揀選和預定在整本舊約中占主要的篇幅,也是舊約神學的主題之一。猶太民族的曆史被視為是一群「選民」的故事。正是由於上帝的揀選,才會有以色列民的出現。
自創世記一開始,上帝就啟示了他救贖人類的主權計劃(創3:15; 12:3; 18:18; 22:18; 26:4; 28:14)。為了促成這已啟示與人的計劃,上帝揀選了一些個人,揀選了一些家族,以至揀選了整個民族,來作為他救恩之應許的承受者和傳遞者。在啟示的初期時段,上帝從世上揀選一些人成為他的仆人和他的救贖大計的出口。在創世記9:25-26那裏,上帝揀選了挪亞後代中的一個支派,而沒有選擇其他的後代。再往後幾年,他的揀選集中到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身上,直到出埃及記時,整個民族壯大形成了一個以神權治理的族群。而在那時,上帝不斷提醒他們,他們民族的形成和建立,乃是出於上帝主權的揀選(參出20:2;24:6-7)。其後,律法書也好,先知書也好,都在警誡以色列民,要他們知道自己是上帝恩愛的對象,而不是叫上帝產生恩愛的原因:
因為他愛你的列祖,所以才揀選了他們的後裔,用大能親自把你從埃及領出來。(申命記4:37)
耶和華喜愛你們,揀選你們,並不是因為你們的人數比別的民族多,其實你們的人數在萬族中是最少的;而是因為耶和華對你們的愛,又因為他遵守他向你們的列祖所起的誓,他才用大能的手把你們領出來,把你們從為奴之家,從埃及王法老的手裏拯救出來。(申命記7:7-8)
耶和華你的上帝把這些國的民從你麵前驅逐出去以後,你心裏不要說:「耶和華把我領進來取得這地,是因著我的義。」......你要知道,耶和華你的上帝把這美地賜給你作產業,並不是因著你的義;你本來是頑固的民族。(申命記9:4,6)
基於這種的聖經根據,在百姓忘記了權利和義務原是對等的這個基本原則時,先知就大聲疾呼,要糾正他們對上帝之揀選的錯誤理解。
耶穌與揀選論
耶穌曾教導過揀選的教義,他說他的父是根據一個計劃和目的,在人的生命中工作。在他有關天國的教訓中就充滿了這類的教導。天國是為「蒙福」的人從創世以來就預備好了的(太25:34);天國的福份和榮譽是在父的手裏,又,依照他的旨意分派給人的(太20:23)。這些經節都在表示上帝有主權性的目的,但耶穌也堅持說,每一個進天國的人都是要接受呼召的(太9:13),而且如果這個呼召上帝沒有使之扣住人心,它是沒有效用的。至於對誰有效,對誰無效,則是上帝的決定: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耶穌以下講的這句安慰人心的話語,正是基於以上這個原則的:
就在那時候,耶穌說:「父啊,天地的主,我讚美你,因為你把這些事向智慧和聰明的人隱藏起,卻向嬰孩顯明。父啊,是的,這就是你的美意。我父已經把一切交給我,除了父沒有人認識子,除了子和子願意啟示的人,沒有人認識父。你們所有勞苦擔重擔的人哪,到我這裏來吧!我必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25-28)
這些話是極深奧的,彷佛把人帶進上帝的隱密處,講到父與子之間親密的相交關係。這些話所指向的奧秘,是超過我們理性所能了解的,但這些話也淺白地告訴我們,人隻有因父和子的揀選才能在基督裏認識上帝:
蒙你揀選,因不在我,
罪中醒來,急避怒火,
求主作我,避難處所,
求主聖靈,洗我罪過。
主恩浩大,銘感心窩,
求主教我,愛你更多。
墨賢(Robert Murray McCheyne)
(When this Passing World is Done)
正是為了要達到這些揀選的目的,基督才用那些喻言。他堅持說,透過這些喻言講到,蒙揀選的人就會被召,而那些自以為義的傲慢之徒的心,就會越發剛硬起來(太13:14-15)。
這一真理在約翰福音講得更有力。在那裏,耶穌分享到他清楚意識到父在他身上所預定的目的,他按照父的旨意而行(約4:34; 5:30; 6:38-40),他朝著那個父早已為他安排好的「時候」走去(約2:4; 7:30; 8:20; 12:27; 13:1; 17:1)。耶穌自己清楚知道,也多次表示他是按照上帝預定的目的而來的。
但在約翰福音中,耶穌也被視為是萬民的救主,他的聖工是普世性的,因為他是上帝唯一兒子,因此他也就是世人唯一的救主。正因為如此,他將被高舉,以致可以吸引萬人的注意力(參約3:14; 8:28; 12:32; 12:34)。但我們不能光給這一點遮住雙眼,而看不到約翰強調的另一點,約翰把兩方麵的教導都提了出來,他並沒有覺得不對勁。著重揀選的教訓貫穿整個福音書。一開始當耶穌講到重要關頭時,這一真理就被提出來了,而它的重要性則可以從耶穌聽眾的反應中看到,耶穌講到這裏時,眾人都離開他去了:
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物,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但我告訴你們,你們雖然見了我,還是不信。凡父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裏來,到我這裏來的,我決不丟棄他,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行自己的意思,而是要行那差我來者的旨意。那差我來者的旨意就是、他所賜給我的人,我連一個也不失落,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們複活。」.....從此,他的門徒中有多人退去了,不再與他同行。(約翰福音6:35-40,66)
當有人來信靠耶穌的時候,這不僅僅是他們自己意誌的結果。耶穌教導說凡是父賜給他的都會到他那裏去,換言之,人是不可能透過別的途徑到他那裏去的。主既對上帝的選召作了如此詳盡的介紹,我們就絕不可忽視這麽重要的教導。上帝揀選了人成為他的後嗣,耶穌稱這些人作「屬於他自己的」人(約6:44;13:1)、他所揀選的(約13:18;15:16,19)。主是為這些人付上代價(約17:9),也是賜予這些人永遠的生命(約10:28;17:2)。他對首批門徒所說的可以推廣適用於所有的基督徒:「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約15:16)。有權利就有義務。
保羅的教導
我們對耶穌的教導已有足夠的了解了,因此不能再輕易給人蒙騙,以為耶穌所講的不過是簡單的福音,而保羅卻用自己的神學把它複雜化了,(曾經有人就是這樣批評聖經的)。保羅書信的確很強調上帝的主權和上帝揀選的愛,但是他所講的絕對強不過主耶穌基督自己的話,所用的表達方式也不比耶穌更嚴肅格。
根據保羅的意思,上帝隨己意行萬事(林前12:18; 15:38; 弗1:11,參照林前8:6;羅11:36)。上帝對他墮落了的被造物有他普世性的權柄,他可以按照他的意願來使用他們榮耀他自己(羅9:22)。下麵有三段經文是極其重要的:
(i) 羅馬書8:28起:
在這段經文中,與聖經其他地方一樣,預定論被提出來時,是用來鼓勵那些受迫害以及有可能會恢心的信徒的。保羅教導說,你們在患難中的安慰乃是,在經曆患難時或者藉著患難,上帝會成就他美好的計劃。苦難非但不會妨礙上帝的計劃,相反,它們是上帝計劃的一部份,並且有一天我們會看到全幅圖畫。為了上帝自己的兒女的益處,他叫萬事一同效力(羅8:28)。這是「我們所知道」的。但我們是怎麽知道的呢?保羅的答案是,上帝的計劃是不改變的,他已經為我們信徒的靈命成長定下了幾個主要階段。保羅一共列出了五個階段:預先知道、預先命定、呼召、稱義、得榮耀。頭兩項是這一章所著重要談的。當保羅講到上帝這些行動時,他全部用過去式,並且視之為已經成全了的事實。況且,這些詞句是彼此並列,一氣嗬成寫出來的。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整段經文:
凡他所預先知道的人,他就預先命定他們;凡他所預先命定的,他就呼召他們;凡他所呼召的,他就稱他們為義;凡他所稱為義的,他也使他們得榮耀。被預先知道就是,當我們在母腹裏的時候,就已經被預定、被呼召、被稱義、被得榮。我們怎樣來理解預知和預定呢?
預知(proginosko)這個動詞在新約裏有兩種用法。當與事物、事實連在一起用的時候,它就表示「預先獲知或預先得到資料」,在使徒行傳26:5和彼得後書3:17就是這種的用法。當這個動詞與人連在一起用的時候,就有另一種意思了(羅8:29; 11:2; 彼前1:20)。這裏所指的「知道」帶有一種希伯來語所用的、較強的那種「認識」的意思,知道就是說對這人有很親密的了解和交往,而不止是關乎這人的一些客觀事實的知曉而已。正因如此,預知其實就等同「預愛」,甚至等於「揀選」。例如,在耶穌的登山寶訓中所提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愛和親密的契交,耶穌說,到了末了的日子,他要那些聲稱自己靠過他能力行事的人離開他去,因為他從來不「認識」他們。耶穌在那裏所指的認識,一定是主觀的契交式的認識,而不會是對這人客觀的知道。
這樣,我們可以從保羅的那番話中得出一個什麽樣的結論呢?保羅基本上視預定論的基礎為上帝慈愛的心腸,上帝的心在我們未出生之前已經向我們跳動了。上帝的預定若有比這更大的含意,我們或許還能從聖經中找得到,但若你連這僅有的含意都不相信,你就不可能說自己仍然持有合乎聖經的救恩觀了。預知就是預愛,就是揀選!
(ii) 羅馬書9至11章:
保羅在羅馬書講解稱義教義。在第1至8章中,他解釋到因人的罪,所以有稱義的必要;因上帝的義,所以有稱義的可能,並講到稱義所帶給信徒的成聖。
在第9至11章裏,保羅講到稱義的教義被上帝自己的子民猶太人所棄絕。保羅在第9章裏為上帝的作為辯護和解釋,在第10章裏指出猶太人如何因不信喪失了天國的權利,在第11章裏,他講到上帝原有更豐盛的恩典有待顯明,在討論到這一點的時候,他把論述轉回到第9章的揀選上,作為他討論的基礎。他的思路是這樣的:
論點:
不是上帝的應許要建立在以色列的存在和被接納之上,而是以色列的存在和被接納是建立在上帝的應許之上。這應許對人永遠是具有劃分性的,因為
a) 並非亞伯拉罕所有的子孫都是被應許的兒子(7-8節)
b) 即使同有一個父親也不保證獲得同樣的恩典(10節)
c) 上帝的施恩乃是根據揀選的計劃(11-13節)
當然,把事情講得連一點轉彎的餘地也沒有,必定會招來反駁的。保羅自己就列出兩種反駁的論調,並對之加以回應:
反駁一:這樣來講,上帝豈不是不公平嗎?(14節)
回應:非也,我們在這裏講的不是公平的問題,而是憐憫的問題。保羅的意思就是說:你要公平嗎?按公平的原則你就隻能被定罪。罪人不可能來到上帝麵前,以他自己所配得的為理由向上帝求。他隻能抓住上帝的憐憫向上帝求。(15節及後)
反駁二:那麽,一切豈不都是上帝自編自導自演嗎?(19節)
回應:
a) 人用這種態度跟上帝說話,正表示出他不曉得自己是有罪之受造物的本相。(20-21節)
b) 人用這種態度跟上帝說話,對上帝的計劃根本不了解。(22節始)
當然,以上的大綱還需要再發展一下,而這幾節經文也得用心細讀,才能體會得到保羅講這些話的份量。不過,這個大綱已經把保羅想講的都講清楚了。他要表明揀選的教義彰顯出上帝的屬性。這教義顯示了上帝恩典的本質,即上帝對人的慈受和憐憫是自由的,是不受外因束縛的。這論據所帶出來的光是如此的強烈,直刺入人最隱密的地帶,把人深藏的驕傲和自義從底層深淵中挖了出來,看人還能不能再強嘴堅持自己有權利得到或上帝有必要使人稱義?即使是我們作基督徒的,要我們真正相信救恩是完全出於恩典,往往也是一件極為遲鈍的事!我們要唱:
縱我雙手勤不休,
無法滿足你要求;
縱我熱心能持久,
縱我眼淚永淌流,
仍無法贖我罪尤;
除主誰能施拯救?
杜普雷狄(Augustus Moutaque Toplady)
《萬古磐石》
羅馬書第9章所講解的揀選之教義,要告訴我們的是:這就是事實的真相--你的得救完完全全是靠上帝所作的,他先揀選了你,他再差他的兒子為你死,他又差聖靈來感動你,吸引你進入他的國度!
(iii) 以弗所書1: 4-14:
大部份學者現在都同意寫給以弗所教會的這封信,原本是給小亞細亞一帶的教會傳閱的,而其中一份副本是特別給以弗所教會的。要是這樣的話,也許我們就可以解釋在這封溫情洋溢的書信中,為什麽竟然會沒有個人的問安。這也更有助我們欣賞保羅是如何開始寫這封書信的。保羅一開始就為這個所有信徒共同享有的救恩獻上感謝,他提到這救恩的預備(4-5節)、實施(6-7節)、宣揚(8-10節),以及實踐(11-14節)。這裏清楚呈現出兩個重點:
a) 成為基督徒就是成為豐盛恩典的領受者,而認識到這一點,便更能增進我們感恩的心(6,7,12,14);
b) 所有這一切的恩典都是在基督裏賜給我們的(正如我們之前所提過的),因此,這些恩典可追溯到上帝永恒的計劃裏(4,5,9,11)。
保羅好像拆禮物似的,為我們把上帝在他兒子裏給我們預備的豐富厚恩,一件一件呈列在我們眼前:赦罪、救贖、收納、以及所有我們行走天路所需要的祝福。當他把這些祝福一一揭示在我們眼前時,我們就越加看得清楚他所講的,是一個上帝在我們未出生以前就為我們安排好了的計劃。甚至早在創立世界之前,上帝就已經將這些福份一件件裝進基督裏,並且在上麵都印上了我們的名字。
這十一節的經文是保羅所講有關這個主題的最主要、最紮實的部份。但是這個教義在保羅其他書信中也都普遍提到,(例如見:林前1:26-31; 弗2:10; 西1:27; 3:12; 帖後2:13; 提後1:9)。對保羅來說,揀選是對福音的最佳形容詞,因為它是福音用到的第一個詞語!
我們已經看到,尤其是羅馬書9章至11章,保羅對這一點的強調就招來了反駁。在再前一段,我們也看到有人決定不再跟隨耶穌的原因,部份就是在於耶穌在他的教導中強調了這一點的真理。與昔日無異,今天這樣的教導同樣遭受駁斥和攻擊。
有關預定論和揀選論的疑難
(i) 預定論否定了人的自由意誌:
這已經是個很古老的問題了。如果是上帝揀選我們,那麽我們對上帝的選擇又有多自由、甚至有多真誠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清楚三件事:
首先,既然聖經教導說,上帝在永恒裏揀選了信靠他的子民,無論這對我們來說是何等難以理解的奧秘,是上帝說的,我們就安心接受。除非我們的心能達到為上帝的揀選歡欣歌唱的境界,否則我們還不能真正領會到新約教導在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精神。
其次,在我們親身的信仰經曆中,我們發現上帝的旨意和人的意誌是可以和諧共存的。我們知道是我們運用了自己的能力來信靠基督的。上帝不會代替我們信的,是我們自己去信的。但是,同時間我們屈膝向他謝恩,稱謝他慈手牽引我們,引導我們來到他跟前。而事實上,當我們為別人禱告時,我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求道:「主啊,求你自己吸引他,好讓他認識你!」如果有人把我們各人的禱告一一記下來,對照一下,就不難發現,我們對新約聖經教導所持的信念,彼此是極其地接近的。
再者,也許我們應當對這個眾所公認的「自由意誌」一詞提出質疑。在聖經中,「自由意誌」一詞隻是在講到管家時提出來的;在講到對基督的信靠時,從未曾用過這個詞。這個詞現在已經被肆意泛解到一個地步,對討論上帝的旨意一事上早已失去意義了。根據聖經,凡提到人的意誌時,總是傾向於強調這意誌是受捆綁的過於是自由的。隻有當我們在上帝話語的光照下不斷意識到自己的黑暗麵,我們才能夠完全降服於上帝,徹底放棄意圖靜悄悄地為自己的救恩加添些功勞,憑己力賺得功德乃罪人的本性。
(ii) 預定論帶給人驕傲和沾沾自喜的心態:
的確,聖經的教導有時會帶給人這樣的誤會。在蘇格蘭詩人賓洛柏(Robert Burns)的時代,預定論偶而會被傳講得、或被理解得與人的倫理道德責任毫不相幹。賓洛柏在聖威利的禱文(Holy Willie's Prayer)中記述了這種信息所帶來的不幸後果,他所用的措詞,沒有哪個基督徒讀了會不痛心的。有人聽到聖威利這樣禱告:
啊,高居在天上寶座的父,
這都是你所喜悅的事,
接一人進天家,送十人入地府,
啊,全為彰顯你榮耀之故!
世人得救或沉淪,
不因己身奸或純。
每個蘇格蘭的小朋友都知道,這個禱文接下來把威利視為被選上的人,然後例舉出他自己的一些罪孽,而照聖經而言,有這些罪行的人根本沒有資格說自己已經有了得救的確據。威利對預定論的曲解,在於他以為既然自己是蒙揀選的人,一切都無所謂了:
現今世代我是誰
何以如此被高舉!
這話正反映出他自我恭賀、傲慢自大的心態。
這是對聖經教導的錯誤理解,我們在聖經中也看到犯同樣錯誤的例子。猶太人所犯的最大的錯誤就在這裏。但是對上帝的揀選有真正了解的人隻會變得更謙卑,因為它鄭重地告訴了我們,我們人對自己的救恩毫無功勞。因此,當人對上帝的揀選有了正確的認識,詩詞還是會有的,隻是內中是會充滿了謙卑的語氣:
主啊,不是我選擇了你,
隻因這原非我願意,
若非你主動揀選了我,
我如今仍然拒絕你。
主啊,我滿身汙穢多罪尤,
你潔我、淨我、使我自由,
從亙古你已命定我,
叫我生命氣息為你存留。
啊,是你主權的憐憫向我呼召,
也是你恩惠的大愛開我心竅,
世俗一切思慮困擾,
隻能遮蔽屬天榮耀。
如今我心舍你其誰?
豐富恩慈極其慕垂。
若我心愛你因這識見,
一定是因你愛我在先。
康德爾(Josiah Corder)
(iii) 預定論否定了人道德上的努力:
這一結論是常見的,起碼我們在理性上會這樣認為:既然上帝揀選了我們,那麽我們怎麽活也不要緊了。但是新約所強調的恰恰相反!蒙上帝揀選是聖潔生活的基礎。保羅展述羅馬書9章至11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上帝揀選的目的,也正是基於這一點,保羅繼而在羅12: 1-2中作出以下的呼籲:
所以弟兄們,我憑著上帝的仁慈勸你們,要把身體獻上,作聖潔而蒙上帝悅納的活祭;這是你們理所當然的事奉。不要模仿這個世代,倒要藉著心意的更新而改變過來,使你們可以察驗出什麽是上帝的旨意,就是察驗出什麽是美好的、蒙他悅納的和完全的事。
這樣的主題思想貫穿整本新約,正如以下數節經文所示:
就如創立世界以前,他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因著愛,在他麵前成為聖潔,沒有瑕疵。(以弗所書1:4)
我們原是上帝所作成的,是在基督耶穌裏創造的,為的是要我們行各樣的善事,就是上帝預先所安排的。(以弗所書2:10)
所以,你們既然是上帝所揀選的,是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存憐憫的心腸、恩慈、謙卑、溫柔和忍耐。(歌羅西書3:12)
就是照著父上帝的預知蒙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因而順服,並且被耶穌基督的血灑過的人。(彼前1:2)
聖經有關揀選的教導,給我們的激勵是蒙揀選的人會有更新的生活樣式。上帝的揀選是聖潔的基礎,並且人會表現出一個道德更新了的生命,這生命是被聖靈充滿後,而樂意順服上帝的話語所表現出來的。若說上帝的揀選摧毀了人的道德努力,實在是再錯謬不過了!事實上,上帝的揀選不但沒有摧毀,反而更加激勵了道德努力。既然上帝揀選了我們,我們如何生活才能叫他的名得到稱頌呢?
(iv) 預定論打擊了傳福音的積極性:
既然人得救的基礎都給上帝主權的抉擇定好了,那麽傳福音還有必要嗎? 同時,預定論常被人這樣誤會而作出這種結論, 舊約上帝的選民就是如此,他們沒有意識到上帝揀選他們,為要使用他們成為自己的見證,在外邦人麵前發光。他們對揀選的錯誤認識叫他們失去了傳道的熱忱。或許今天教會中持守預定論信仰的信徒也是如此,沒有好好盡他們傳福音的責任。但以現象來評教義是很脆弱的,因為持相反論調的人當中,也有不好好傳福音的。反之,我們應該問的是,既然揀選和預定是聖經教導的話,這些教義應如何跟布道扯到一塊呢?
我們最好帶著這個問題來研讀新約的幾處經文,這對我們全麵理解新約教導會很有幫助。我們會發現,早期教會由思想揀選的問題開始,很自然地思想到布道的問題上來。他們無疑是跟主學來的,在馬太福音11:25-28(上麵已經提過了)中,主講完了上帝永恒旨意的奧秘後,立即轉過來向那些軟弱的、負重擔的發出充滿柔情的召喚。同樣,使徒保羅在羅馬書第8章立好了預定、預知的偉大理論根基後,馬上在第9章就講到這些理論應如何實踐到猶太人身上,並且他道出了幾句他所有書信中最感人的話語:
我在基督裏說的是實話,並沒有撒謊,因為我的良心在聖靈裏一同為我作證。我天天憂愁,心裏常常傷痛。為我的同胞,就是我骨肉之親,就算自己受咒詛,與基督隔絕,我也甘心,他們是以色列人。(羅馬書9:1-4)
弟兄們,我心裏切切盼望的,並且為以色列人向上帝祈求的,是要他們得救。(羅馬書10:1)
如果說保羅正是由於對上帝的揀選有正確的認識,所以才會有如此強烈的布道心態,這會來得更正確一點。不但如此,當保羅在布道過程中麵臨各式各樣的攔阻、灰心,甚至表麵上看來毫無效果時,預定論是支持保羅繼續作工的基石。當保羅在哥林多時,當地的猶太人要攻擊他,保羅感到自己身處險境,但主當夜在異象中對他說:
不要怕,隻管講,不要閉口!有我與你同在,必定沒有人能害你,因為在這裏有許多屬我的人。(使徒行傳18:9)
對揀選之恩的認識,是保羅在事工艱難灰暗時刻的安慰和鼓舞。
當然,以上所說的不能解決我們對預定論所持有的所有疑難,也不能完全舒緩預定論給我們理性所帶來的張力。但我們已經從新約中查考了足夠的經文,叫我們認識到上帝的揀選帶給我們的,不應是哀樂而應是樂歌;不應是傳福的攔阻而應是激勵;不應撩動起驕態而應帶來謙卑;不應削弱道德責任而應激發人一生為主而活,過討上帝喜悅、與所蒙的恩相稱的生活。聖經中所講上帝的揀選是我們敬拜上帝的原因,因為揀選顯明了上帝對罪人的愛是偉大而自主的。到那日,我們要承認:「奧秘的事,是屬於耶和華我們的上帝,隻有顯露的事,是永遠屬於我們和我們的子孫。」(申29:29)。但同時,我們也要承認:
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是應當稱頌的。他在基督裏,曾經把天上各種屬靈的福氣賜給我們;就如創立世界以前,他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