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83)
2007 (428)
2008 (436)
2009 (659)
戴德生和祝恩賜在上海繼續他們的宣教工作。他們在城內及鄉郊四處布道,派發福音單張。過了數周,他們仍不知道何時才可以返回寧波,又或者需要跟隨大隊離開中國,總得視戰局而定。他們聽聞中國傳道會又差遣了三名傳教士前來上海,但不知道差會何來足夠的經濟支持。
到了二月底,寧波的局勢似乎平靜下來了,巴格爾來信說官吏和居民都很友善。所以大部分家眷都返回寧波,隻有戴德生、祝恩賜夫婦及高富夫人還留在上海。他記述道:「主把我們帶到這裏來,還沒有叫我們回去,所以我們隻好留下,等候他的帶領。」
戴德生發覺自己愈來愈想念瑪莉亞。他寫道:「我真渴望與自己所愛、所信任的人毫攔阻地互相溝通。」得到祝恩賜夫婦的鼓勵,他終於鼓起勇氣,在3月21日寫了一封信給瑪莉亞。這封信已經不存,但他在信中向瑪莉亞表露了愛意,請求瑪莉亞讓他有更多機會認識她,同時盼望日後可以與她成婚。他也懇求她不要立即拒絕,因這會使他難受和痛苦。最後他說如果她不能接受他的愛意,就請她把信燒掉。依照當時英國的社會習慣,戴德生也寫了一封信給他的長輩高富牧師,表白他對瑪莉亞的感情,並說他已向瑪莉亞求婚。
4月8日清晨,瑪莉亞正在寧波的學校裏忙碌工作,高富夫人推門而進,手上拿著一封信。信封上的筆跡很陌生,她猜不出是誰寄來的。她沒有立刻把信打開,預算稍後才讀。當她回到房中,拆開信封,才知是戴德生的來信。
她一邊讀,一邊有著不能置信的感覺,好象她的禱告已蒙應允。跟著,她立刻跑去告知姊姊寶麗娜。
姊姊說:「那真好極了,恭喜你!」
瑪莉亞又告訴歐德絲女土。
「我想你不會接受他的愛意吧?」歐女士板著臉說。
當瑪莉亞暗示這可能性時,歐女士說:「我們最好先寫信給譚恩(Tarn)先生,請他查查戴先生的為人怎樣。」
住在倫敦的譚恩先生是瑪莉亞的姨父,也是她合法的監護人。
歐德絲女士繼續說道:「你一定要回信給戴德生,拒絕他的求婚,並且叫他以後不要再提這事了。你自己也要完全忘掉它。」
瑪莉亞實在左右為難。在法律上,她無需聽從歐德絲女士的意見,但她顯然也不願拂逆這位長者。雖然歐女士性格專橫,什麽事都要管,但她多年來照顧瑪莉亞,所以很受瑪莉亞的尊敬和愛戴。高富夫人十分同情她,不過仍是勸她服從歐女士。
「我覺得歐德絲女士待你如母親一般,雖然你有自己的想法,但你不能完全背逆她,否則你心裏總不是味兒。」
歐德絲女士還徑自寫信給譚恩先生,對戴德生極盡低毀。瑪莉亞也寫了一封信給姨父姨母,表白她對戴德生的感情,並希望他們同意她倆的婚事。但信還沒有寄出,歐女士已托寶麗娜轉達她的不滿,要她不要把信寄出。
瑪莉亞反複思想和祈禱,不知如何回複戴德生。按她本人的心意,當然希望說些鼓勵的話,但看來歐女士定會先把信過目。為了尊重她,她的複信便得直截了當的拒絕他。
最後的定稿實在是一篇傑作。無論用字遣辭或說明立場和意向,都小心翼翼,字裏行間暗示了多重意思。
發信日期是1857年4月16日,內文如下:
親愛的戴先生:
高富夫人上周4月8日交來3月21日大禮。信中充滿基督的愛心,很是感謝。
你在信中提出之事,我懇切地放在禱告之中,誠摯地求詢主的旨意,並憑他意行。我絕不願意給你帶來痛苦,但我隻能按著神的帶領複信予你。我清楚覺得我有責任拒絕你的求婚。然而,請你不要以為我輕率從事,或者不體會你對我的愛意。其實我極之尊重你的一番好意(但責任所在,隻能敬謝不敏),絕不想令你難堪。
我想我應該把此事告知歐德絲女士及妹姊,還有送信給我的高富夫人,除此之外,無人知情。我希望除了我的親人,以及你想告知的人外,不再向人提及此事。在我複信後,我會按照尊意,把來信燒掉。
戴先生,我向來待你如主內的弟兄,門徒怎樣彼此相待,我希望也能照樣待你,但可不能要求更多。我請求你以後不要再提此事,因為我的回複仍是一樣。你可從信內的字裏行間,曉得我沒有輕率地拒絕你。對於其他非主內的人,我會幹脆回絕,不會這般委婉。願救主耶穌賜你豐富的恩惠,也使你成為別人的祝福;又願你作他榮耀的器皿,引領眾多靈魂得救,在基督再來之日得著快樂的冠冕。
主內
瑪莉亞·戴雅上
這樣的信能否通過檢查呢?信中說「門徒彼此相待」,意即彼此相愛。她是請求他不要再提此事,而非不準他提起,為戴德生留了餘地,讓他日後可以舊事重提。戴德生能明白這些暗示嗎?能否知道她是「責任所在」,必須服從歐德蘭女士呢?
這封信果然通過了歐女士的檢查,順利來到身在上海的戴德生手中。信寄出後,瑪莉亞的心情,如她所述:「我覺得我不能想望什麽,惟有把事情全交在神的手裏,求他按著他的心意而行。」
戴德生在五月初收到瑪莉亞的複信。他反複閱讀,看出瑪莉亞模棱兩可的立場。不過從字麵看,信中至少表明了不要再提此事,可見目前並不適宜。「他懷疑信中的隱晦及含糊,可能與歐德絲女士有關。
這個曲折的愛情故事還未有何進展之前,有一件事尚待解決。1857年5月29日,就在戴德生二十五歲生日過後一星期,他向中國傳道會請辭。他以前已多次暗示,因為差會常常不能如期發薪,而且時有短缺。最使戴德生不滿的,是差會以借貸來維持會務,有違聖經的教訓。此外,差會也禁止屬下的傳教士在外工作來幫補收入,使戴德生更添一重障礙。
他在荷爾和倫敦時,已證驗了神必回答他的禱告,供應他一切所需,而且每以穆勒為榜樣,借此激勵自己。現在,他會再次根據這些原則過活。他對差會說:「若主賜福你們,帶領你們給我任何指引、金錢或其他東西,我盼望是從他那裏領受,使我向他感恩,並向你們致謝。」數天後,祝恩賜也向中國傳道會請辭。他們的辭職是在雙方協議和相當友好的氣氛下達成。
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反省與禱告,戴德生和祝恩賜決定留在條約口岸一起工作。他們想先組織一個中國基督徒的團契,訓練有才幹的華人基督徒,鼓勵他們向同胞傳道。於是他們把資源集合起來,住在一起,共用金錢,就象一個家庭一樣。他們預備回到寧波去,一方麵和巴格爾醫生同工,一方麵建立華人教會,訓練工人。
6月7日,他們接到消息:三位中國傳道會的傳教土 ——侯爾(Char1esHall)。侯爾太太和麥麗芙(Magrath)小姐——經過了六個月的航程,現已抵達黃浦江口。戴德生和祝恩賜立刻趕到碼頭迎接他們。經過一周的準備,一行人便齊赴寧波。到達目的地後,候爾夫婦和麥麗芙小姐暫時住在巴格爾醫生座落於租界旁的家中,而祝恩賜全家和戴德生則搬進陸賜牧師在鹽門附近的舊房子。
由於瑪莉亞信上的話印象猶新,戴德生盡量避免和她見麵。而瑪莉亞也盡量不去探望她的老朋友祝恩賜夫人,恐怕會碰到和祝家同住的那位青年。戴德生和祝恩賜跟隨神的呼召,埋首於布道工作中,預備離開寧波數天,到附近的鄉村傳教。
一切尚算平靜,但當雙恩賜夫人請瑪莉亞在戴德生和她丈夫離家期間,搬去幫助她做探訪工作,而且陪伴她時,麻煩便產生了。瑪莉亞一定在歐德絲女士麵前提到戴德生和祝家同住,所以歐德絲聽見祝夫人的邀請,便怒不可遏,立刻跑去跟她理論。
「我不想瑪莉亞陪你探訪。」她蠻不講理地說道:「而且,讓我告訴你,我知道戴德生先生曾向她示愛,我卻強烈反對。我請你不要為這兩個青年人製造機會。最後,請你答應不把我今天說的話告知戴德生。」
好一個祝恩賜夫人。她雖然勉為其難地答應不去蓄意撮合兩人,因為恐怕歐德絲女士會完全禁止瑪莉亞和她來往;但鼓起勇氣向這位強橫的女士說:「你說的話,我不能不告知戴先生。同時,我也要告訴你,你這樣幹涉兩個年輕人的戀愛,實在太過分了。」
之後,祝夫人把事情的始末—一告訴戴德生。他才確實知道瑪莉亞拒絕他,並非她的本意。
歐德絲小姐更探望高富太太,要求她答允不為他們兩人撮合。
戴德生決定他要做的隻有一件事,就是親自拜訪歐德絲小姐,跟她傾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