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83)
2007 (428)
2008 (436)
2009 (659)
一月十八、十九兩天,斯托得牧師在台北有四場“新千年·新異象”的神學講座,先生和我早早報了名,兩個孩子也感染到這份興奮之情,一同熱切地期盼大師到來。
沒想到一月十六日,校園團契主辦一場免費講座,請斯托得牧師針對青年學子,主講“善用你的大腦”,全家喜出望外,懷著朝聖般的虔誠赴會。
散會後,先生問孩子感覺如何?上小學的兒子說:“他很帥!”七十九高齡的帥哥的確很希奇。讀高一的兒子說:“感覺很棒!”我請他摘要當晚收獲,兒子回答:“ 媽,這很難。別人講道,很容易用幾句話摘要,因為都是繞著一節聖經轉來轉去,但是斯托得講四十分鍾,卻好豐富,好像聽了很多、很多東西,不是三言兩語說得完……”
孩子這番話,多少道出我的感受。像斯托得這樣閱曆廣闊、解經準確的牧者,實在罕見。特別在幾場問題回答,更顯出他敏銳的才思和智慧。我特別欽佩他處理問題的態度,他先聲明自己絕非所羅門,不可能精通一切。回答問題之前,一定先對議題,仔細下一番定義,厘清問題範疇然後再作答。斯托得非常有耐心,總是竭盡所能地,好像針對發問者精心設計的重要議題,在報告他個人的研究心得。我相信每位發問者,都有倍受尊寵的滿足感。許多答複,簡直像擲地有聲的迷你論文。當會眾報以熱烈的掌聲,隻見斯托得牧師坐在位上,低著頭雙手遮臉,好似擔當不起這樣的謝忱。
我一直在思想:斯托得牧師在信仰上,怎能有這般的深度和廣度?同時又如此謙虛?或許從他這幾天的言談點滴,可以尋到一些答案。
斯托得牧師,真是引用別人研究精華的高手。幾場講道,從亞他那修、路德、潘霍華、鍾馬田、卜仁納到近代作家,無不廣泛涉獵,甚至連代表新紀元思潮的莎麗‧麥克琳,斯托得都讀過她三本著作。正如他在青年講座所強調的,斯托得鼓勵基督徒要廣泛閱讀,不要隻讀當代作品,也要讀經典名著,以培養堅毅的悟性。他提醒大家:信心和眼見對立,不和理性對立;神的話和神的靈也非對立,因為“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堅持信靠這二者,人的悟性就得以更新。斯托得定義基督徒的悟性,是從基督徒的觀點思考每一件事,基督徒並不是隻須注意宗教事物而已。當他探討任何神學主題,一定心存聖經、傳統與現代世界這三角架構。這樣平衡的信念,再加上勤勞閱讀,難怪他的講道那麽新鮮、深刻而有適切的功效。
當被問到:如何靈修?斯托得很幽默地謝謝大家對他有信心,他說從十七歲信主直到如今,每天都有靈修。他非常感謝當年帶他信主、並教導他靈修的基督徒。他認為靈修應該選擇個人精神最好的時間獻給主;要有規律的讀經,先讀經再禱告。他的進度是每天閱讀四章聖經,舊約從創世記和以斯拉開始,新約從馬太和使徒行傳開始,這樣一年就能將舊約讀一遍,新約讀兩遍。此外,他也作禱告日記。這樣持之以恒的紀律,難怪他能在倫敦諸聖教會專心牧會三十年;難怪他能全心寫作,寫出一本又一本的佳作。像《當代基督十架》、《羅馬書信息》和《使徒行傳信息》(均有校園中譯本),都在近幾年獲得《今日基督教》雜誌,評選為年度最佳神學著作或最佳注釋書。
四場神學講座:“十架新異象”、“教會新異象”、“牧職新異象”和“廿一世紀提摩太新異象”,斯托得牧師均以基督和其十字架,作為信仰中心。惟有站在十架之前,基督徒能謙卑垂首痛悔;惟有委身於神的話語並倚賴聖靈,是靈命成熟的動力。我相信他的信仰生活,就是這樣的見證,好像詩篇第一篇裏,根植與日常的靈修禱告,默默生長,結實累累。反觀當代大多數基督徒,常常陷入“教會增長”、“小組倍增”的迷思之中?在“神跡奇事”、“成功神學”甚或“聖靈學校”中東奔西竄?而斯托得牧師所實行的路徑,絕非速成快捷方式,是通往十字架舍己的窄路,他以一生之久委身於此,正逐步向標竿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