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創造主

主啊!讓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賜我以你的眼光把他們看待, 讓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諸於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寬深的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磨難也是民族的財富——猶太人曆盡浩劫而不滅之謎

(2008-05-01 13:04:35) 下一個





假如父親與教師兩人同時坐牢而又隻能保釋
一個人出來的話,做孩子的應先保釋教師。

——猶太格言

在世界民族之林,很難找到一個民族像猶太人那樣,雖然有5000 多年的曆史,但有2000 年流離失所、浪跡天涯,而且幾經屠戮,宛如穿行在一條煉獄之路上。

無論是古埃及時代,還是希臘化時期;無論是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時期,還是希特勒的“最後解決”,猶太人一直是被排斥和捕殺的對象,仿佛他們命中注定就是要遭受汙辱和迫害。尤其是在中世紀的歐洲,他們經受了巨大的精神摧殘,希特勒的“最後解決”則使600 萬猶太人死於非命。

但是,猶太人在浩劫中從不畏懼,從不喪失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屠夫隻能消滅他們的肉體,但不能摧毀他們心目中的聖殿和故土新生的希望,他們具有承受任何壓力的忍耐力和無比頑強的生命力。以至於磨難對於他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不幸,更是一種動力和財富。《聖經》中摩西出埃及的故事,各個時期反壓迫的無數次起義,群星璀璨的猶太名人,希伯來語的成功複活,公認的“世界第一商人”,強悍的以色列等等,無不是他們在磨難中譜寫的奮鬥篇章。猶太人的故事,雖然已成為曆史,但卻值得每一個民族去研究和反思。他們在曆盡浩劫中所體現出來的不朽民族精神、不懈的民族追求、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和信仰,無不值得其他民族學習借鑒。

一、“與神角力”和“巴比倫囚虜”

“希伯來人”、“以色列人”、“猶太人”這三個名稱都是指以色列民族。“希伯來”一詞由古代閃族語“哈比魯”一詞的詞音演化而成。哈比魯人不是指某個民族,而是指由許多混合部落組成的遊牧民族的統稱。

公元前3200 年,埃及國王為慶祝征服巴勒斯坦地區曾立戰功牌:“迦南處於我的鐵蹄下⋯⋯以色列已被夷平,它的後裔已被剪除。”它表明當時已經開始使用“以色列”一詞。關於“以色列”這一名稱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傳說:希伯來人的祖先雅各曾於夜間和天使摔跤,直到天亮仍不分上下。天使於是給他改名“以色列”,意思是“與神角力”。

約在公元前2000 年,希伯來人從幼發拉底河流域正式進入跡南地區。他們在進入迦南的初期,並沒有將迦南確定為他們的生息之地,而是仍保留著遊牧民族的特性。後來,迦南大旱,希伯來人逃荒到了埃及,在那裏過了400多年的寄居生活。其間,由於埃及人排外主義思想的滋長,希伯來人被迫淪為奴隸。最後,希伯來人終因不堪屈辱,在其首領摩西的帶領下,幾經磨難,逃出埃及,返回迦南。

迦南盡管被你為“流奶與蜜之地”,但氣候與地勢千差萬別,不利於希伯來各部落迅速形成一個統一的民族,再加上該地區夾在許多國家中間,直到公元前1028 年,猶太王國才宣告成立。猶太王國僅僅過了三代——掃羅、大衛和所羅門——便於公元前933 年分裂為北部以色列王國和南部猶大王國。隨後,以色列王國於公元前722 年亡於亞述王國,猶大王國在公元前586年亡於新巴比倫王國,希伯來人則被作為俘虜帶往巴比倫,史稱“巴比倫囚虜”。於是,希伯來人要麽作為巴比倫的俘虜,要麽到處流亡。史稱“猶太人”,起初帶有貶意,以後約定俗成。

在國破家亡的情況下,猶太民族強化了其內部紐帶——猶太教的最高典籍《托拉》(又稱《律法書》,即《聖經》前5 章,包容了猶太教律法共618條)。從此,猶太人成為以“一本書”為衣缽,以遵守上帝律法為民族成員身份的民族。

之後,猶太人又先後處於波斯和馬其頓的鐵蹄之下。公元135 年,猶太人第二次反抗羅馬人的起義失敗後,被強行逐出巴勒斯坦。至此,猶太人開始了長達近2000 年的“大流散”。

二、“幹掉一個猶太人,以拯救你的靈魂!”

在巴比倫統治時期,猶太人由於不堪忍受淩辱,舉行過無數次反對巴比倫帝國的起義,但都遭到了血腥的鎮壓。他們痛失家園,在失望和痛苦中艱難地掙紮。

在波斯和馬其頓帝國統治時期,猶太人的境遇同樣非常悲慘,無休止地被掠奪錢財,無休止地慘遭屠戮,也許是猶太人的上帝在冥冥之中保佑他的子民吧,他們曆盡劫難而不滅。

公元134 年,猶太人發動了第二次反對羅馬人的起義,但遭到了羅馬人更瘋狂的報複,遍地的十字架上,釘滿了猶太人。起義平息後,羅馬皇帝將矛頭對準了他認為是肇事禍根的猶太教,命令凡是猶太教的信徒均予以處死,於是湧現了大量的猶太教殉道者。在這次鎮壓中,55 萬猶太人慘遭不幸,之後,猶太人被趕出了巴勒斯坦,開始了漫長的大流散。但從此以後,猶太人所遭受的劫難,性質也大為不同,他們之所以受到攻擊,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富有、桀驁不馴和傲慢倔強,反猶主義成為一股強大的勢力,時刻威脅著猶太人的生存。

11 世紀,整個西方世界都處在羅馬教會的控製之下,歐洲進入了最黑暗的中世紀。其間,基督教教會把猶太人視為瘟疫,他們的居住區被強行隔離,被勒令穿上特殊的服裝,佩帶汙辱性的標誌。在一些基督教的神秘劇、聖像畫、教堂雕塑和民間創作中,猶太人的形象都是卑鄙毒辣、麵目可憎。除此之外,羅馬教會還煽動法、德等封建主8 次對地中海東岸進行侵略性遠征,史稱“十字軍東征”。於是,猶太人就成了十字軍東征最慘重的犧牲品,因為他們發現,他們沒必要再去巴勒斯坦,非基督徒猶太人就在身邊,況且猶太人還有豐厚的財產。

“幹掉一個猶太人,以拯救你的靈魂!”宗教狂熱分子喊著這句口號,瘋狂地發泄對猶太人的仇恨。猶太人的居住區被洗劫一空,房屋被付之一炬,居民被集體屠殺,一小部分猶太人為了活命被迫接受洗禮,數以萬計的猶太人慘遭厄運或流落他鄉。

十字軍東侵以後,大批的猶太人被趕出西歐,分兩大股分別流向了東方兩大國——波斯和奧斯曼帝國。 19 世紀,歐洲工商業資本主義的發展為猶太人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台,他們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對他們敞開的各種行業的大門,並以其天賦的技能和迎接各種考驗的能力在經濟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好景不長,猶太人的成就再次引起了許多人的仇視,歐洲再一次出現了一種種族主義反猶狂潮,猶太人則再一次陷入災難。

在俄國,反猶報紙以猶太大學生和中學生在俄學校中所占的比例很高為由大肆喧囂,對猶太人入學重新規定了極為苛刻的限製,並掀起了一股屠殺猶太人的惡浪。俄國內政部規定:消滅1/3 的猶太人,驅逐1/3 的猶太人,完全同化1/3 的猶太人。於是,2 萬猶太人被驅逐出境。

在法國、德國、英國、奧匈帝國,反猶主義叫囂也極為狂熱。當時轟動一時的《法國猶太人》一書認為,法國的一切罪惡都源於猶太人,盡管猶太人隻占法國人口的0.25%,可他們掌握著法國一半以上的財產,因此應沒收猶太人的全部財產。英國出版的一本名為《十九世紀的基礎》一書,認為猶太人是一個沒有價值的種族,其任務是破壞日耳曼種族的純潔和“繁殖一群希伯來人混血兒”,是一個在體質上、精神上和道德上都發生了蛻化的民族。在極端分子的煽動下,許多猶太人的商店被搶劫,猶太人遭到無情的圍攻,街頭上的暴徒們喊著“槍斃猶太人”的口號,促使民族反猶主義仇恨的爆發,有人甚至請願驅逐猶太人,還有人建議在法律上剝奪猶太人的選舉權,猶太人再次飽嚐了種族歧視的痛苦。

如果說以前的排猶主義有宗教原因使猶太人曆經了多次浩劫,那麽在進步的19 世紀爆發的莫名其妙的反猶浪潮則使許多猶太人感到不可思議,他們對所在各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仍不能成為平等的公民,更使他們感到迷惘和困惑。


三、“猶太人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德國法西斯頭子希特勒,是個狂熱的反猶主義者,二戰期間,希特勒屠殺了600 萬猶太人。

然而,據最近的一些報道,希特勒本人很可能就是1/4 的猶太人。消息說,希特勒的祖父是猶太人,由於和自己的女傭發生了關係,才生下了希特勒的父親,希特勒的父親是個私生子,這樣希特勒具有1/4 的猶太人血統。不管這些報道真實與否,希特勒是否是猶太人,但猶太人卻永遠忘不了這個殺人魔王及其反動的《我的奮鬥》。

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無恥地汙蔑和貶斥猶太人:

“猶太人本身,絕無什麽文化可言。他們的智力都是因為和鄰近他們的文明相接觸而得到發達的。

“猶太人散遍於世界各地,這確實是一切寄生蟲的特征⋯⋯

“凡是他們的智力愈是富足,那他們的欺詐也愈能奏效。

“猶太人把那些和他們作競爭的完全驅逐了出去,再利用他們婪酷的本性,使工會運動能夠立足於暴力的上麵⋯⋯”

1933 年1 月30 日,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總理。他一上台,就著手推行他的排猶政策。6 月份,他在國會發表狂熱的演說:

“人生來就是不同的,”他那尖刻的喊叫在國會大廳裏回蕩,“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文化,即藝術、科學和技術所取得的成就,幾乎全是雅利安人創造的。”

在希特勒看來,猶太人是歐洲社會中的第一個野獸,必須予以徹底消滅,他說:

“今天我敢於再作一次預言:倘使歐洲內外的國際猶太金融勢力能夠使各國再一次陷入一場世界大戰的話,那麽其結果決不會是全世界布爾什維克化和隨之而來的猶太人的勝利,而是歐洲猶太民族的徹底消滅。”

“這場戰爭的結局是,要麽雅利安人被消滅掉,要麽猶太人從歐洲完全消失,兩者必居其一。”

不久,這種非人的理論就成了德國人的正式信仰。一些教授和科學家竟然也支持這種瘋狂的謬論。他們發表聲明說:“實際上,人們創造的一切都是由種族和血統決定的。”在科學院院士的一片喝彩聲中,帝國宣傳部長策劃了一次公開焚毀海涅、托馬斯·曼、愛因斯但、左拉和弗洛伊德著作的活動。

於是,德國人開始像喝醉了酒的醉漢一樣一起舉起了他們的右手,口裏呐呐地喊道:“嘿兒!希特勒。”

第三帝國走向戰爭的步伐一夭比一天堅決,它對德國和奧地利猶太人的迫害也日益殘酷。

希特勒給猶太人這個概念重新下了一個定義:凡是曾祖父母中有三人是猶太人的均是猶太人,將猶太人分為3/4 猶太人、1/2 猶太人和1/4 猶太人。可想而知,凡是有點猶太血統的德國公民在當時的處境都是相當困難和危險的。

1938 年3 月12 日,德國軍隊越過了奧地利邊界,奧地利帝國遂與德國合並,接受了反猶法令。於是,45 萬奧地利猶太人也開始遭到殘酷迫害。緊接著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意大利、匈牙利等國的猶太人都遭到了納粹的迫害。尤其是當1939 年7 月納粹通過“最後解決猶太人問題的計劃”後,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更為瘋狂。

黨衛軍像惡魔一般對它所占領地區的猶太人進行血腥屠殺。猶太人被趕到一個地方,當即就被槍殺,然後被拋進屍骨壘壘的萬人坑。煽動當地居民滅猶的滅絕令到處散發,數以百萬計的猶太人還沒弄明白怎麽回事就被趕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有時整個一個地區變成了一個罕見的巨大墓地。歐洲大地到處冤獄遍布,哀魂遍野。令人發指的是,德國法西斯不僅要處死他們,而且連他們的財物也不放過,貴重物品都成了黨衛軍士兵的戰利品,甚至連猶太人的金牙也成為他們掠奪的對象,許多士兵大發橫財。不僅如此,納粹還用猶太人的骨頭做磷肥,用猶太人的皮做燈罩,用猶太人的人油做肥皂。單用槍處決的辦法法西斯覺得太單調,他們就改用集體淹死、燒死、毒死、活埋等方法。在著名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僅1943 年一年裏,納粹就用火刑和毒氣處死250 萬猶太人,還有50 萬人死於饑餓和疾病。其手段之殘忍,數量之驚人,簡直令人發指!更使人不堪回首的是,在集體屠殺猶大婦女兒童的過程中,善良的母親怕孩子在毒氣室立即被窒息而死,便一直將孩子緊緊地貼在自己的懷裏,為的是讓孩子能有求生的一線希望。但是,法西斯劊子手為了將他們斬盡殺絕,便將孩子從母親手中搶過來,扔進專門為燒死猶太人而做的焚屍爐中,不知有多少兒童被活活燒死! 600 萬猶太人,全世界1/3的猶太人被納粹殺戮!


四、“馬薩達精神”和“夏洛克”

大流散後,猶太人客居他鄉,勢單力薄,為了生存,必須從事小商小販、放債放利等一些低賤的職業,自然而然在寄居國就形成了低人一等的形象,低人一等自然就會遭受迫害。當然,隨著資本主義的產生,猶太人以“有錢人”的形象崛起於世界,這必然和居住國的資產階級的利益發生衝突,同時引起居住國居民的妒忌和掠奪的野心,這是猶太人受迫害的主要原因。

此外,由於基督教等都是新興的宗教,它在向外傳播和擴張的時候,需要用異教徒的血作為它的營養,於是孤立無援,但卻執著於自己信仰的猶太人首當其衝會成為其犧牲品。基督教教會加給猶太人的罪名是:猶太人是出賣耶穌的猶大,而忘了耶穌本人也是猶太人,同時也忘了是羅馬總督彼拉多下令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日複一日,宗教的對立使猶太人成為基督徒心目中永遠的敵人。當然,各國統治者為了維護其統治和緩和國內矛盾,慣用的手段是挑起民族間的仇恨,從而轉移人民的視線,猶太人再一次成為替罪羊。此外,猶太人由於非常重視金錢,自然就形成了吝嗇、孤僻、封閉的性格,很難與人友好相處,這也是他們受迫害的原因之一。

但是,猶太人在幾經迫害中從沒有放棄反抗和起義。《聖經》中摩西出埃及的故事,是猶太民族精神的第一個體現。公元前586 年猶大王國亡於新巴比倫時,人們把豎琴掛在柳樹上,寧可緘口,不肯為敵人唱錫安之歌。並發誓說:“若為敵人彈琴,願這手枯千;若忘了錫安,而為敵人歌唱,便願喉舌僵硬,不能再唱。”這是猶太民族精神的又一個體現。

在公元前2 世紀時,希臘化時期,希臘政權的安提阿齊四世要猶太人希臘化,施行暴政,強迫他們去吃一向不吃的獻祭豬肉。信仰堅定的老人利撤拒不服從,敵人撬開他的嘴,將豬肉強行塞入,他寧死不屈,吐出豬肉,自動奔赴刑場。管祭物的老祭司是他的老友,偷偷對他說:“我用羊肉代替豬肉,你假裝吃了它,可以免死。”老人回答說:“這種手段與這諾大年紀的老人不配。何必因為多活幾年,而放棄信仰,留下屈辱和羞愧,為青年人做個壞榜樣呢?”隨後他英勇就義。還有一位母親和7 個兒子,6 個兒子先後死去,輪到小兒子時,敵人以為母親會疼愛小兒子,便要她勸說小兒子吃豬肉。母親思考了一下後,小聲對兒子說:“跟你6 個哥哥一樣勇敢地死吧,將來複活時,我會把你們一起領回來。”小兒子死後,母親也直赴刑場。

公元73 年,猶太小刀黨領導的起義隻剩下最後一個據點馬薩達堡,960名義軍被10 萬羅馬士兵圍困了整整3 年。石塊已阻擋不住羅馬人的進攻,在4 月15 日猶太教逾越節,他們決定集體殉難。殉難前,起義領導人拉埃爾發表了“寧為自己而死,不為奴隸而生”的浩氣長存的演說,這就是代表猶太人民族氣節的“馬薩達精神”。公元135 年,猶太人在抵抗羅馬人的最後一次起義失敗後,守衛貝塔爾要塞的守軍亦全部自盡,絕不投降,再一次體現了猶太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血與火的錘煉,堅貞不屈,這正是猶太人曆盡浩劫而下滅的真諦之一。

猶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發源於它,有成文的經典和行為規範,是每一個猶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聯係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的精神紐帶,每一個猶太教的教徒,都有堅強的信仰。“巴比倫囚虜”時代,流浪的猶太人紛紛發誓:“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就讓我的右手從此不會操作,舌頭從根爛掉。”即使是在中世紀宗教迫害那麽瘋狂的年代,也隻有少數人放棄猶太教,接受基督教洗禮。 15 世紀下半葉,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以死刑威脅猶太人改教,一批猶太人為了生存,表麵上接受洗禮,實際上仍忠於自己的信仰。西班牙皇帝惱羞成怒,下令將21 萬猶太人全部驅逐。也正是猶太教和《聖經》,使猶太人自命為“上帝的特選子民”,這不僅阻礙了他們和其他民族的融合,《聖經》成了喚醒散居在世界各地的每一個猶太人民族意識的強大力量,同時也使他們心中永遠裝著上帝,一切苦難都是上帝為懲罰他們罪行的特意安排,屆時救世主自會拯救他們,脫離苦海,回到“流奶”之地。於是,他們具有忍受一切壓迫的巨大忍耐力,這也是他們能夠在任何惡劣環境下都能生存並保持民族同一性的內因。

也正是巨大的苦難和猶太教的教義,使每一個猶太人都認為,“保持群體的和諧和團結”是每一個猶太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也使他們對任何異族都持懷疑和敵意,自然也就使他們不和異族通婚、來往,活動的範圍一般都封閉在猶太人或猶太社團內,東歐一些國家的猶太社團成員為了清除互相之間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隔閡,在“贖罪日”前夕的禮拜時,往往真誠地向相遇者打招呼、道聲“請寬恕我”。此時聽者一定會客氣地回答:“我寬恕你”。如果正在鬧矛盾的兩人故意躲開,那麽熟識的第三者或猶太社團的長者就會主動上前調解。倘有一方仍不能寬恕對方,那麽另一方隻要找到10 個人同意寬恕自己即可,矛盾自然化解。也正是這種團結精神,使猶太人在發生任何意外情況時,都會有人救助,慷慨解囊、救弱扶貧是每一個猶太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此外,流而不散的各個猶太社團成了猶太民族的整體,成為他們強大凝聚力的社會基礎。

當然,流散世界的猶太人為了生存,必須珍視錢,加之他們沒有土地和固定資產,這就養成了他們長期經商的傳統,錢是猶太人逃亡時最便於攜帶的東西,也是他們贏得生存權的保障,錢是猶太人心目中真正的“上帝”。與此同時,“賺錢、賺很多錢”就成了猶太人的安全保障和尋求在受壓迫時心理平衡,以及征服對手的有力手段。所以,猶太人便具有了精明商人的天然基因,加之他們由於勤奮好學而知識淵博,自然而然便成為公認的“世界第一商人”。這種異乎尋常的賺錢能力,既是猶太人曆盡浩劫而不滅的原因之一,也是他們遭受掠奪和迫害的原因之一。

此外,外部世界強大壓力的反作用,既促成了猶太教內部的統一,也加強了猶太人團結起來一致對外的凝聚力,同時更催發了他們對故土的眷戀和強烈的複國主義思想。這也是猶太人不滅的原因之一。以美國猶太人為例,二戰前猶太教分為正統、保守和改革三派,他們在對猶太教的教規教義的解釋上有很大差異,在對待猶太複國主義運動等重大問題上也持不同觀點,這使三者的關係一度非常緊張。然而希特勒屠殺600 萬猶太人的暴行,使他們空前團結,迅速形成了一個非常和諧的猶太社會,不僅在經濟上對以色列建國鼎力相助,並利用其影響左右美國政府的中東政策。也正是日積月累的壓抑和民族情緒,使猶太人尋找任何機會報複敵人。就拿莎翁《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為例,姑且拋開其不符合猶太生意經這一點,就不難看出基督教對猶太人的迫害和猶太人強烈的複仇思想。請聽夏洛克在法庭上的陳述:

他憎恨我們神聖的民族”“罵我是異教徒,殺人的狗,把唾沫吐在我的長袍上”“他(安東尼奧)曾羞辱加倍奉還哩。”過我,奪去我幾十萬元的生意,譏笑我的虧蝕,挖苦我的盈餘,侮辱我的民族,破壞我的買賣,離間我的朋友,煽動我的仇敵,他的理由是什麽?隻因為我是一個猶太人。難道猶太人沒有眼睛嗎?難道猶太人沒有五官四肢,沒有知覺,沒有感情,沒有血氣嗎?要是一個猶太人欺侮了一個基督徒,那基督徒應該怎樣?報仇呀。要是一個基督徒欺侮了一個猶太人,那麽照著基督徒的榜樣,那猶太人應該怎樣?報仇呀。你們已把殘虐的手段教給我,我一定會照你們的教訓實行。而且還要夏洛克道出的並不僅僅是他個人對安東尼奧的仇恨,而是整個猶太民族對基督教世界複仇的怒吼,夏洛克是猶太人憤怒的化身!


五、“隻留下一所小小的學校”

猶太人曆來極為重視傳統的宗教和文化教育,把辦學校當作一種僅次於敬神的美德。所謂猶太格言“寧可變賣所有的東西,也要把女兒嫁給學者;為了娶得學者的女兒,就是喪失一切也無所謂”。“假如父親與教師兩人同時坐牢而又隻能保釋一個人出來的話,做孩子的應先保釋教師”。正是猶太人尊師重教的真實寫照。古代猶太哲學家主張:“不管身體強健還是虛弱,不論年齡大小,每個猶太人都有義務學習猶太教經典。縱然是乞丐或拖兒帶女,也必須每天擠出時間學習。”於是,猶太兒童入學都必須學習希伯來語、《聖經》和《塔木德》,所謂猶太人是以“一本書為衣缽”的民族就是源於此,因為猶太人走到哪裏,《塔木德》就被帶到哪裏。這既鞏固了猶太教生存的基礎,使古老的猶太教一直得以延續下來,又提高了猶太人的文化素質,增加了他們競爭和生存的能力。在猶太民族的早期曆史中,腦力勞動者特別是猶太法學權威和法律學家是猶太社團中最受尊敬的人。一位猶太作家寫到,在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統治時期的一個小鎮上,猶太人為了能夠送孩子上學,竟不惜傾家蕩產。不少窮苦人為了替孩子交納學費,“賣掉了自己最後一個枝形燈架或者僅有的枕頭。”這種“學習熱”使當地猶太人中除了一個傻子外,沒有第二個文盲。

公元70 年前後,占領猶太的羅馬人肆意破壞猶太會堂,圖謀滅絕猶太人。當時,猶太人中分成兩派,鷹派主張以暴抗暴,鴿派則主張采取非暴力手段來抵抗侵略。約哈南拉比屬於鴿派,麵對猶太民族的空前浩劫,他撣精竭慮想出一個好點子,那就是必須親自見到羅馬軍隊的統帥。

但當時鴿派的猶太人全被鷹派關在那路撒冷的城堡中,既進不去也出不來。約哈南拉比心生一計,於是他開始假裝生病,由於他是大拉比,所以前來探病的人絡繹不絕。不久,噩耗傳來,約哈南拉比死了。這個消息不脛而走。

弟子們把他裝入棺材,要求抬出城堡,因為城堡內沒有墓地。鷹派的守兵不相信大拉比真的死了,提出要驗看屍體。由於猶太人有絕對不看屍體的風俗,所以不能開棺檢查,守兵就要用刺刀刺入棺材作為試探。

弟子們無論如何不同意這種“褻瀆死者”的做法,而且強烈要求“掘土安葬”約哈南大拉比,最終,守城的鷹派士兵隻好放行,他們朝羅馬軍隊的陣地走去。

在羅馬軍隊的陣前,羅馬士兵同樣要檢查棺材。弟子們急忙說:“如果羅馬皇帝死了,你們也用刀刺棺材嗎?我們赤手空拳啊!”最後,他們終於到了羅馬軍隊司令部的駐紮地。

約哈南拉比從棺材中出來,求見司令官。他凝視著司令官韋斯巴蘿的眼睛,沉著地說道:“我對將軍閣下和羅馬皇帝懷有同樣的敬意。”

韋斯巴蘿一聽此話,認為拉·比侮辱了皇帝,大為生氣。

約哈南拉比卻以肯定的語氣說:“不,請相信我的話吧。閣下一定能當上羅馬皇帝。”

韋斯巴蘿說:“謝謝你的祝福。那麽,你到底想得到什麽呢?”

拉比答道:“我隻有一個心願:給我一個能容納大約10 個拉比的學校永遠不要破壞它。”

約哈南拉比明白,羅馬軍隊遲早要攻破那路撒冷。城陷後,羅馬人一定會進行大屠殺,但隻要保存了學校,猶太民族的傳統就能保存下來。韋斯巴薌考慮片刻後,答應了拉比的要求。

不久,羅馬皇帝死了,韋斯巴蘿倚仗軍隊果真當上了羅馬皇帝。日後當那路撒冷城破之日,他果真向軍隊發布了一條命令:“隻留下一所小小的學校。”

這樣,學校留下了,猶太人的知識和傳統也留下了,猶太人因而永遠不滅。

這正是猶太人的遠見卓識和幾經浩劫而下滅的真諦!

六、辛德勒的故事和生死簽證

在猶太人的曆史中,也不乏“異教徒”對他們舍生忘死的援助,這也許是猶太人不滅的又一個原因吧。

1994 年,猶太導演大師斯皮爾伯格的力作《辛德勒的名單》一舉囊括了該年度奧斯卡的七項大獎,使德國人辛德勒的傳奇故事幾乎傳遍了全球。其實,這也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1939 年,希特勒占領了波蘭,許多德國投機商紛紛來到波蘭接收納粹“沒收”猶太人的工廠。辛德勒也是一名投機商人,他接受了一家破產多年的小搪瓷製品工廠。在某一個納粹“大清洗”猶太人的前夜,辛德勒故意將消息透露給當地猶太辦事處的負責人,許多猶太人得以逃跑,從而幸免於難。辛德勒的工廠於1940 年冬天開工了,雇用了大約100 名工人,其中有7名是猶太人。當時,雇傭工人是件非常容易的事,許多人想找活幹,而且工資很低。一年多的時間,這家工廠就增加到800 人,其中猶太人達到370 人,這些猶太人都來自危險的猶太“居民點”。對於猶太人來說,白天能到德國人開的工廠裏幹活,是件很幸運的事。但這些猶太人哪裏想到,辛德勒為了保護他們,不惜篡改他們的人事檔案:把老人少寫20 歲,兒童成了大人,律師、醫生等被寫成專業技工。與此同時,辛德勒每天晚上都要周旋在蓋世太保中間,盡量巴結那些有權有勢的人。

1943 年,納粹已經開始了消滅猶太人的計劃,為了救助猶太人,辛德勒頻繁向納粹官員行賄,使許多猶太人幸免於難。為了救助普瓦索夫集中營的猶太人,他冒險向集中營司令官請求,將其改成一座軍需加工廠。不久,他又以“節約上班時間”為由,將工人搬出集中營,以便方便地向猶太人提供藥品和食品。 1944 年春,在關鍵時刻他又救助近1000 名猶大人,並冒險收容了從奧斯威辛來的100 名猶太人。為了換取食物、藥品和賄賂蓋世太保,他不僅耗費了所有積蓄,還變賣了他妻子的首飾。

1945 年5 月9 日,在蘇軍解放了波蘭後,當他確信屬下的猶太人已無生命危險時,才和妻子悄悄離去。後在阿根廷和德國定居,在貧困中死去,享年65 歲,現被安葬在耶路撤冷。

1940 年7 月27 日,納粹的屠猶浪潮愈演愈烈。成千上萬的猶太難民求見日本駐立陶宛的領事杉原千畝。這些歐洲猶太難民想設法逃出蘇聯控製的立陶宛,因為這裏遲早會被希特勒占領。而他們隻有一條逃亡路線——從陸路橫越蘇聯,然而要是他們沒有另一國家的準許入境證件,俄國人絕不會讓他們過境。駐立陶宛的其他國家領事館不是不同情猶太人,就是已經關閉。因而這些猶太人對日本領事館抱有很大希望。

當時,很少國家願意幫助無家可歸的猶太人,而且日本正準備和德國結盟。於是,杉原發電報向東京請示,兩天後,收到回電:“不準向無指定目的地的人簽發過境簽證。”當夜,杉原輾轉反側,其妻子也和杉原一樣,對猶太人的困境深感同情。於是,杉原又連著兩次發電報給東京,反複強調猶太人的危險處境,並解釋猶太人隻在日本逗留30 天等等,得到的答複隻有兩個字:“不準。”很明顯,杉原必須做出抉擇:要麽服從政府命令,要麽憑良心辦事。看著門外猶太人絕望的求救眼睛,杉原的內心非常矛盾,最後他毅然對妻子說:“違抗政府命令,我的事業也許就此斷送,然而不援助猶太難民,我就是違抗上帝。”

於是,杉原就開始夜以繼日地簽發簽證,並兩次不顧日本政府停發簽證的命令,即便在蘇聯當局關閉日本領事館的當天,他仍留在立陶宛過夜,堅持“能發多少張簽證就發多少張簽證”。杉原發放的簽證將近有6000 份,後猶太人“巧鑽空子”,每份簽證按“6 口之家”入境,將近4 萬人得到拯救。若加上被救人的子孫,杉原挽救的猶太人有十幾萬人。戰爭結束後,杉原在羅馬尼亞被蘇軍俘虜。 21 個月後,舉家回到日本,但日本人要求他辭職,後來杉原成了一個燈泡推銷員。 1984 年,以色列授予杉原“國際正義之上”榮銜。

人性的力量是巨大的。 1940 年5 月,葡萄牙駐法總領事門德斯也救助過猶太人,他也是不顧政府的命令,擅自簽發了約3 萬份簽證。為此,他被葡萄牙政府罷黜,後來終生貧困潦倒。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戰爭和屠殺將遭到世界人民的唾棄,正義和和平是每一個有人性的人的共同心願。願猶太人永遠不要忘記曾救助他們的“異教徒”,願猶太人得到永遠的和平和安寧,也願猶太人永遠不要成為屠夫。

七、希特勒反猶的真正原因

關於希特勒反猶的原因,幾十年來一直是曆史學家們爭論的話題。有的人認為,希特勒的祖父可能是猶太人,希特勒的父親是他的祖父和其女仆的私生子,因而希特勒有四分之一的猶太血統。希特勒由於仇視自己的出身,因而也就仇視猶太人。

有的人說,希特勒曾愛上一個金發女子,但後來被一個猶太青年搶走,因而希特勒仇視猶太人。

還有人說,希特勒曾同一個猶太妓女鬼混而染上性病,造成了希特勒終生再不能過性生活,因而希特勒憎恨猶太人。

還有人認為,希特勒反猶的根源在於其“變態心理”,這種心理有一種說不清的虐待和屠殺欲望。 還有人認為,希特勒反猶可能是出於一種“性嫉妒”。因為《我的奮鬥》裏說“成百上千個姑娘被可惡的羅圈腿猶太雜種引誘的夢魔感覺”,這正說明了希特勒有一種“性嫉妒”的心理。說法還不止這些,但大多不能自圓其說,有捕風捉影之嫌。倘若我們仔細研究一下希特勒,不難窺出希特勒反猶的真正原因:

其一,宗教傾向和種族主義是希恃勒反猶的思想根源。

在希特勒流浪維也納的時候,希待勒曾閱讀過大量的宗教著作,他相信張伯倫所說的:那穌不是猶大人,猶太人就是出賣耶穌的那個猶大的後裔,因而猶太人是一個罪惡的民族。世界性的反猶原因大多緣於此。

在反動的《我的奮鬥》裏,希特勒大肆宣揚其種族優劣論。“所有的文明都起源於白種人”,在各個人種中“白種人最高貴”,而“雅利安人又是白種人當中最高貴的人種”。“猶太人始終隻是其他民族身上的寄生蟲。像一種有害的芽抱杆菌那樣擴散著。他在哪兒出現,被寄居的民族或遲或早就會死去”。因而,猶太人“必須從地球上消失”。

“一切有機生命的自由競爭,優勝劣汰,弱肉強食,是大自然的原則和鐵的規律”。而猶太人是“劣等民族”。

總之,希特勒在《我的奮鬥》裏大肆渲染可怕的“生存空間論”和“種族優越論”;發泄對猶太人、民主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刻骨仇恨。正是在該書的思想指導下,德國走上了窮兵黷武和濫殺無辜(主要是猶大人)的道路。據曆史學家統計,《我的奮鬥》一書從1933 年至二戰結束,一直主宰著納粹德國的政治,其書中的每一個字使125 人喪失了生命;每一章,平均使120 萬人喪失了生命。

其二,反馬克思主義是希特勒反猶的政治原因。

由於馬克思的階級鬥爭理論對種族主義的徹底否認,希特勒把馬克思主義視為洪水猛獸。在《我的奮鬥》裏,希特勒認為猶太人利用馬克思主義學說“毒害德意誌民族的靈魂”,把民族劃分為階級,控製馬克思主義政黨和工會搞階級鬥爭,“破壞民族經濟”“又掌握共濟會、知識界、新聞報刊,宣傳國際主義、和平主義、人道主義”。因此,若不“肅清馬克思主義”,德國就不能重新崛起。此外,希特勒還大肆宣揚“共產主義的威脅”。他說,“猶太人利用資產階級反對封建世界,現在又利用工人反對資產階級”,“指望在工人的生存鬥爭中找到一條建立猶太人自己統治的道路”。世界麵臨著“馬克思主義征服浪潮的勝利進軍”。封建君主抵抗不了,威廉二世就成了“第一個跟馬克思主義的領袖們握手言和的德國皇帝”,結果社會民主黨搞了十一月革命,“在德國背上捅了一匕首”,導致德國的崩潰。

“猶太人鬥爭的最終目的不僅力圖在經濟上奴役世界,而且力圖在政治上奴役世界。當猶太人借助他的馬克思理論戰勝世界各國人民的時候,猶太人的王冠便是人類死亡的十字架。”

有趣的是,希特勒痛恨的兩種東西,“猶太人”和“馬克思主義”現在奇妙地結合在一起了。因為不僅馬克思本人是猶太人,而且許多革命家也是猶太人,海涅、拉薩爾、伯恩斯坦、盧森堡等,這些人都是革命的急先鋒;而十月革命後,蘇聯的布爾什維克黨建立了革命政權,其中的大部分領導人都是猶太人:托洛茨基、斯維爾德洛夫、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拉狄克、明仁斯基等,蘇共政治局常委的24 人中,一度有16 人是猶太人。猶太人在俄國的政治地位震動了歐洲的資產階級,希特勒稱之為“猶太一布爾什維克主義”。此外,德國十一月革命後成立的人民代表委員會的6 名委員中有兩名是猶太人;巴伐利亞革命的主要領導人埃斯奈爾、列威納、托勒爾等都是猶太人;德國曆史上有名的《魏瑪憲法》也是由猶太人普魯斯和拉鐵諾起草的;匈牙利家喻戶曉的革命領袖貝拉·庫恩也是猶太人,在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的32 名委員中,猶太人占25 名。這樣,猶太人便成了馬克思主義的代名詞,要想鏟除馬克思主義,首先必須消滅猶太人。

其三,經濟“雅利安化”和軍事化是希特勒反猶的經濟原因。

19 世紀以來,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猶太商人成了資本主義的代表。猶太人幾乎壟斷了歐洲的新聞、醫療、金融、法律和教育,這使當時支持納粹黨的壟斷資產階級對猶太商人非常痛恨,千方百計想取而代之。希特勒為了迎台這些為自己上台立過汗馬功勞的中產階級的利益,自然也會采取排猶政策,同時又可以大量掠奪猶太人的資產,為自己稱霸全球的戰爭野心打好經濟基礎。

希特勒在《我的奮鬥》裏列舉了猶太人的罪狀:猶太人掌握著“國際金融資本”,是“嗜血猶太人”和“交易所強盜”,“猶太人是徹底摧毀德意誌帝國的最大煽動者。世界上對德國的攻擊,其炮製者都是猶太人”。一戰前,猶太人開展“反對德意誌重工業的持久戰爭”,“使德國經濟國際化”,同時又“使英法猶太化”,煽動英法同德國打仗。總之,猶太人是德國“外部的敵人”。

基於上述原因,希特勒掀起了經濟“雅利安”運動,大量掠奪猶太人的財產,即使為德國興旺做過重大貢獻的羅斯柴爾德和溫曼斯財團,也沒能逃脫被掠奪財產的“雅利安化”的命運。僅1938 年11 月的“水晶之夜”,猶太人就被掠奪了10 億馬克,這個數字相當於1938—1939 年德國預算年度國民收入的1/82。

此外,希特勒為了控製德國周圍的衛星國西班牙、匈牙利、奧地利、波蘭和羅馬尼亞等國家,也建立起了歐洲的統一反猶陣線,這是希特勒反猶的國際原因。因為隻有猶太人是日耳曼人的競爭對手,要想稱霸歐洲,稱霸世界,隻有將猶太人徹底消滅。於是他導演了整個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一場最大悲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