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83)
2007 (428)
2008 (436)
2009 (659)
陳希曾
讀經:約翰福音第一章三十五至三十七節;馬太福音第四章十九節,第十六章十六節 〖 三個時段〗 從四福音的記載中,我們發現主耶穌訓練門徒的三年半時間,可分三個階段。頭一個階段大概約有一年多的時間。約翰福音第一章告訴我們,主耶穌起先遇見了好幾個門徒;那是最早期的。他們與主一同參加迦拿的婚宴,那時大概是冬天,是公元二十七年,年初的一、二月。這樣大概經過了一年多,到公元二十八年的年初,那就是馬太福音第四章的記載,也是馬可福音一開始的記載,說到主耶穌怎樣呼召彼得、安得烈、約翰和雅各等人。這是很有名的一段故事。那並不是他們第一次遇見主。有一次主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即加利利海)看見他們在撒網,就對彼得說:“來跟從我!我要使你得人如得魚一樣。”(太4*19)然後他們就撇下網來跟隨主。接著,主耶穌遇見正在補網的約翰,也對他說:“來跟從我!”約翰就撒下了網,別了父親,跟隨了主。這就開始了第二個階段。這事之後,大約又經過將近一年的光景。到那年的年底,入冬之後就是第三階段的開始,選立十二個門徒,接著是主耶穌講山上的教訓,這樣約略過了一年零四個月,直到主釘十字架。通常我們讀馬太福音,在時間的印象上總是很模糊的,必須把四福音合參比較,才能清楚。 〖 各階段的特點〗 再看這三個階段的特點。第一個階段,門徒們沒有和主耶穌住在一起,隻在重要節慶的時候,才和主耶穌同行;遇到重大的節慶,或重要的事情時,他們就聚在一起。這表示他們仍舊在他們的職業上;打魚的仍舊打魚,補網的,繼續補網,他們沒有放下職業。在這一階段裏,他們跟隨主是若即若離,並不是日夜都和主生活在一起,隻能在幾個重要的事上,比如旅行,或有什幺特殊行動,祂就呼召幾個門徒隨行。以現在的話說,這些人都得救了,但仍舊過自己的生活,維持原有的職業,沒有任何的改變,隻不過認識祂是彌賽亞,是我們的救主。 但是到了第二個階段就不同了。一開始主就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意思就是假如現在他們來跟隨,主就給他們一個使命,叫他們得人如同從前得魚一樣。從前你以捕魚為業,現在得人要占去你全部的時間。在這一階段裏,門徒們日夜和主耶穌在一起。但並不表示他們撇下所有的來跟隨主。他們仍舊保留自己的財產,像彼得仍有自己的船。有的人仍可以去打魚。但像馬太就較積極,不再坐在稅關上,而是日夜和主在一起。 等到第三個階段就不一樣了。這時,祂從許多門徒中挑選了十二個。所謂“蒙召的多,選上的少”,這是個例子。經過了前兩個階段的考驗,主就在這許許多多跟隨的門徒中選了這十二個,並開始給他們更嚴格的訓練;不僅日夜都和他們在一起,而且一切的要求都是絕對的。在這一階段裏,他們不隻是門徒,而且是使徒,主要差派他們。所以這一階段的課程是緊鑼密鼓的。可以說是密集式的給他們屬靈的教導。這是最關鍵的階段,他們能不能成材,能不能讓主得著祂所要得著的,都在這時段裏。 總之,第一個階段他們隻認識主是救主;第二個階段他們就更深一層的認識主;第三個階段他們開始被主使用了。起先是主要他們來,最後是主要他們去。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末了講到“你們要往普天下去!”那個“去”是對這十二個門徒說的。這十二個門徒主為什幺對他們說去呢?因為主曾經對他們說“來”。今天我們的難處就在這裏,許多基督徒沒有聽見主說來就去了。這個來必須經過以上三個階段。起頭兩個階段的兩年時間,主讓他們看見許多神跡,堅固他們的信心。此時,他們都承認祂是彌賽亞,且對主有更深的認識。經過主用銳利的眼光觀察他們;然後揀選十二個人作使徒,並給他們更緊密的屬靈教育。 〖 階段訓練的必需〗 今天我們若真要學習跟隨主的話,一定要從第一個階段開始。這一階段的要求很簡單,可能隻要你禮拜二來參加禱告聚會,你順服了,就算是跟隨了。如果我們能夠在小事上忠心,主會更進一步的往前帶。就好象當初門徒所經過的一樣。當我們這樣跟隨,遲早有一天主會再遇見我們,那個時候你不再隻看見祂是我們的救主;且要看見主在我們身上有一個托付;本來你以為打魚是最要緊的事,現在則看見有一個工作,就是得人比得魚更要緊。但並不表示在這階段裏,我們已完全絕對的奉獻給主,並不表示我們是絕對順服的。當我們還沒有完全把自己交托給主之前,主還不能在我們身上作快的工作。主不是沒有工作,而是怕我們受傷。所以這一階段還不能照著主的時間表,一直等到我們不隻蒙召而且被選上,那就進到第三個階段。這個時候的奉獻是徹底的,你要發現主的帶領是一個接一個,非常緊密。馬太福音第五、六、七章山上的教訓,就是這段時間的第一篇講章。主特地把十二個門徒從群眾中帶開,來到山上,特別對他們講說國度的教訓。我們若仔細讀那一年中所發生的事,可知主是把整個心力,集中在上麵。所以這是門徒成長最快的一個階段。前麵他們與主是若即若離。聖靈不是沒有工作,他們也學了一些功課,但是真正走十字架的道路,真正對國度有認識,真正明白神的旨意,真正對基督有啟示,是這一個階段。 在第三個階段兩個高峰;一個是五餅二條魚,還有一個是變化山。在變化山之前一周,彼得起來承認主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主在門徒身上的帶領,最大的分水嶺就是彼得這個承認。主對待門徒的方式,在這承認以前和以後完全不一樣。今天我們的經曆也是這樣。在那以前,主顧到我們的感覺,在我們跟隨主之初,隻被一些神跡奇事所吸引,而且喜歡外麵的興奮和熱鬧。這個階段是不能不經過的,但是不能一直停留在此。遇了彼得偉大的承認以後,主的帶領完全不同了。現在這班人不再是小孩子,他們慢慢的趨向成熟。因此有許多重大的啟示逐次賜給他們。總之,從變化山到十字架,就是從黑門山到各各他山,大概有六個月。這半年門徒所學的是最緊密、最重要的功課。我們的主實在很有忍耐,以我們看,前兩年都荒廢了,為什幺主不在那時就緊鑼密鼓呢?然而我們的主知道,生命是不能揠苗助長的。世上盡可以有即溶的咖啡,可以有快餐的餐點,這些都能快,但是作主的門徒不能快;一定要經過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第三個階段,然後才算長成。 〖 主耶穌為人生活的三階段〗 主耶穌在地上三十三年半生活,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頭三十年是沉寂的,沒有人知道祂。這三十年我們的主好象根出於幹地,在耶和華麵前生長如嫩芽(參賽 55*2)。第二段就是祂出來為神工作的三年。路加福音第一章到第四章是主的頭三十年;第四章到第九章則是主在地生活的第二個階段。第二階段的三年,祂顯在人群中,如同一棵榮茂的大樹。而所接觸的,乃是滿了殘缺的世界;你看!處處是瞪眼的、瘸腿的、癱瘓的……相形之下,更顯得主是何等的榮美!到了路加福音第九章,這位為人子的耶穌,祂的生命已經達到最高峰。在變化山上,摩西和以利亞與祂談去世的事。(31節,原文作出世的事。意指主耶穌生命已經成熟,完全有資格從世上出去,回到父神那裏)此時,祂原可以從黑門山直接升天,可是為著我們的緣故,為著完成救恩的緣故,祂往山下走,一直走到各各他。這一條是祂自己揀選的十架道路。從變化山到各各他,共約半年時間,這是祂在地生活的第三階段。 主帶三個門徒上變化山之時,正值住棚節,所以彼得說搭三座棚。那是葡萄成熟收成之時。采收後豐碩的葡萄,經過了酒醡,葡萄酒就源源不斷的流淌,供給那些冬天貧苦大眾的需要。那個時候,人就知道這豐富的生命終於給出去了。原來這生命的豐富有一個目的,是為著給出去的。當葡萄把自己豐富生命倒出之後,它的枝幹就在冰天雪地裏,渡著非常寒冷而且孤獨的冬天。然而它並不因此罷工,春天來臨的時候,它再一次欣欣向榮。它的碩滿果實,不是為著展覽,乃要經過酒醡。所以十字架的苦難不是罪有應得的,乃是因為生命豐富了,就必須把生命分享別人。有如婦人經過產難,新生命由是誕生。 我們應當注意的是:門徒的第三階段與主的第三階段有若幹重迭,仿佛說明與主同行十字架的道路乃是與主聯合的最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