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彰顯的主題是神的仆人, 整卷書描寫主是一位服事眾人的忠心仆人,由以下幾點可以看得出來:
由稱呼鮮明
從馬可福音中對主的稱呼,顯出耶穌是神的仆人。馬太、路加、約翰三卷福音書中都用“主”(LORD)這個字稱呼主,因為馬太福音記載的主耶穌是君王;路加福音的主耶穌是完全人,約翰福音的主是神的兒子。隻有馬可福音是例外, 整本馬可福音提到人們對主的稱呼上沒有用過“主”這個字。馬太、路加、約翰三卷福音書中,稱呼“主啊”的一共七十三次是門徒對主稱呼,三十六次是別人稱呼主的。
馬可福音也有一次稱“主啊”,"婦人回答說:主啊!不錯,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們的碎渣兒。”(七:28)這裏“主啊”原文是“先生”。
雖然人沒有稱主耶穌為主,但是聖靈至少兩次稱他為主,“主耶穌和他們說完了話,後來被接到天上,坐在神的右邊”(十六:19)。“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跡隨著,證實所傳的道”(十六:20)。
這兩處稱“主”, 不是人來到主麵前稱呼他,是聖靈沒有忘記他是主。雖然他以仆人的身份出現,但他仍然是主。正如作母親的為子女洗衣服事子女,操勞辛苦好像奴仆一樣,但她的身份仍然是母親。
沒有家譜
馬可福音裏沒有主耶穌的家譜。
馬太福音裏有家譜,因為馬太福音講主耶穌是王,他的家譜是大衛的家譜。
路加福音講主耶穌是完全人,他有家譜,不過這家譜是由下而上,不是約瑟的家譜,而是馬利亞的家譜,一直追溯到亞當---第一個人。
約翰福音沒有家譜,因為約翰福音講主耶穌是神的兒子,按麥基洗德等此,無父、無母、無家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他是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那一位,當然沒有家譜。
馬可福音講主耶穌是神的仆人,仆人重在他的工作,不在乎他的家世,從來沒有仆人帶著家譜、履曆表來上工的,所以不必有家譜。
摩西在曠野看見火燒荊棘的大異象,神叫他把鞋脫下來(出三:5)
因為當時,兒子都是穿鞋的, 隻有奴隸才不穿鞋。這便是提醒摩西,不要以為已經盡了埃及一切的學問,主非用你不可;或者說今天你這樣的人被主用到,是給主很大的光榮。今天你來服事主,滾著、爬著都要來服事他,因為這是神所給人最大的尊榮。
卑微的仆人
馬可福音裏沒有主耶穌大段的講道,仆人重在工作,不在乎講論,所以沒有長篇大論。甚至馬可一開始記載的主耶穌就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他沒有浪費任何筆墨去形容主的幼年情形,因為就著仆人來說,不需要知道他的成長過程。
幾個特別的用字
從馬可福音的特別用字,也可以看出“仆人”的這個主題:
1.主耶穌受試探時,馬太福音是說:“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馬可福音卻形容“聖靈就把耶穌催到曠野裏去”(可一:12)。“催”的意思是趕,與“引”大不相同。
2."立刻”或“就”這個詞在馬可福音裏用得特別的多,仆人行事絕不拖拖拉拉,天上一個命令,地上立刻就有一個動作!全部馬可福音用了四十一次之多,以第一章來看,就有十次之多(10,12,18,20,21,23,28,29,30,42)。
3.“又”這個字證明他工作再工作,全部用了三十次,例如(二:1、3)(三:1)(四:1)(五21)...等等。“出去”全部用了十一次,它是隨時被打發出去做工的。
5.“眾人”和整個工場的需要有關,與主耶穌服事的對象有關;一共用了三十八次。
6.一個標準的仆人,自己是不作主的,凡事都要向主人問清楚再做,所以馬可福音裏,“問”這個字,一共出現了二十九次。
7.“帶”共用了十五次。
8. “權柄”共用了十次。
滿有果效的工作
馬可形容主耶穌的工作,滿有果效,影響深遠!這個可由以下的經文得到證明:
眾人很希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它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文士(一:22)
眾人都驚訝,以致彼此對問說:“這是什麽事?是個新道理啊!他用權柄吩咐汙鬼,連汙鬼也聽從了他。”(一:27)
我們的主一說話叫人感覺希奇,也叫人驚訝。這是他話語的職事。
那人就起來,立刻拿著褥子,當眾人麵前出去了;以至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二:12)
他們就大大的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四:41)
到了安息日,他在會堂裏教訓人;眾人聽見,就甚希奇,說:“這人從那裏有這些事呢? 所賜給他的是什麽智慧?他手所作的是何等的異能呢?”(六:2)
於是到他們那裏上了船,風就住了;他們心裏十分驚奇(六:51)。
門徒希奇他的話。 耶穌又對他們說:“小子!倚靠錢財的人進神的果,是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過針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門徒就分外希奇,對他說:“這樣誰能得救呢?”(十:24-26)
這一段經文前麵說“門徒希奇”,後麵則稱“分外希奇”,教我們看見,主無論說話、行事、行異能,都給人很深很深的印象。
然而我們今天服事人都不是這樣,我們以蘆葦當兵器,以至於充滿了無力感。我們雖然話也說了,主也籍著我們流汗,也有了一些服事,但是卻沒有果效。這樣的話,隻證明我們有問題。如果我們是他的仆人,如果是服事主的,那麽所有的服事應該給人深刻的印象,不隻叫人希奇,而且是分外的希奇。
日以繼夜的服事,無遠弗屆的影響
不隻如此,我們的主不停的工作,一直擴大他的影響,擴大他服事的範圍。可以說那裏有生命的供應,哪裏就有許多人聚集;我們的主耶穌在那裏,就有許多人聚集,他的工作立竿見影,服事大有果效。我們可以看到主整日忙碌,日以繼夜,甚至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
天晚日落的時候,有人帶著一切害病的,和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一:32)。就有許多人聚集,甚至連門前都沒有空地,耶穌就對他們講道(二:2)。他治好了許多人,所以凡有災病的,都擠進來要摸他(三:10)。耶穌進了一個屋子,眾人又聚集,甚至他連飯也顧不得吃(三:20)。
耶穌又在海邊教訓人;有許多人到他那裏聚集,他隻得上船坐下;船在海裏,眾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四:1)。
頭四章可以說是主耶穌的工作日記,十天的日記,我們的主馬不停蹄地,從早忙到晚。這裏說主耶穌來到海邊的時候,有很多人聚集要聽他說話。我們的主坐著講,群眾則站著聽。這與我們今天的情形恰恰相反;我們是坐著聽的。今天如果沒有位子給別人坐,可能下次就沒有人要來了。
七十年前在福州有一次大複興,有一批包括倪柝聲的年輕學生在蒼前山傳福音,那時,他們沒什麽錢,所以當他們請人來聽福音時, 附帶要人記得帶凳子來,否則恐怕隻得站著聽;聚完會後,還得要人把凳子帶回去。我們以為這樣,第二次恐怕再也沒有人來了。但是,到了第二天蒼前山滿山都是搬凳子的人,有很多人蒙恩得救。這是福州一次很大的複興。
我們主的工作就是這樣,他的服事不怕下麵的人坐不住,他的服事大有果效,許多人寧可跟著他,寧可站著聽,寧可流著汗巴不得能從主那裏聽見從天上來的話。
耶穌坐船又渡到那邊去,就有許多人到他那裏聚集;他正在海邊上(五:21)。
門徒對他說:“你看眾人擁擠你,還說誰摸我麽?”(五:31)
他就說:“你們來同我暗暗的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多,他們連吃飯也沒有工夫(六:31)。
我們的主忙到一個地步,現在他需要暗暗和門徒到曠野去歇一歇。我們的主是做工到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但願主恩待我們,在忙碌的時候,所以病能從我們身上脫落,就是因為我們告訴主說,我們沒有時間生病。我們需要學習這個禱告。有時候神有一個緊急的差遣,此時你卻忽然感冒了,那時應該告訴主說:主啊,我沒有時間感冒。
眾人看見他們去,有許多認識他們的,就從各城步行,一同跑到那裏,比他們先趕到了(六:33)。那時,又有許多人聚集,並沒有什麽吃的;耶穌叫門徒來,說:“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裏已經三天,沒有吃的了。”(八:1-2)。
馬可籍著這些經文一再提醒我們,我們的主不隻是神的仆人,而且他做工是大有果效的。
工作背後的人
馬可形容主工作的時候,特別讓我們看見工作背後的人,這是別的福音所少有的。其他三卷福音書也講到我們的主熱心服事,但是沒有像馬可那樣形容得如此細膩,有血有肉。馬可特別引領我們深入主那愛的感覺,也就是他工作的動機;因著這個動機,他就服事許許多多的人。他的忙碌與他的感覺是連在一起的。例如:“有一個長大麻風的,來求夜宿,向他跪下說:“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她,說:“我肯,你潔淨了罷!”(一:40-41)
動了慈心意思是動了憐憫的心腸。主大可以隻用一句話叫大麻風潔淨,但是他伸手摸他;大麻風是傳染病,主耶穌如果沒有將其醫好,那麽他們兩個都會不潔淨。這裏充分顯露出主的情感。馬太、路加、約翰三卷福音書中所記我們的主,雖然也都是滿了感情的,但是沒有像馬可福音形容得那樣細膩,我們仔細讀來,真是身曆其境之感。
憂愁與忿怒
“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複了原。這枯了手的人正是代表整個以色列國,他們隻講法律,隻問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卻忘記安息日是為人而設立的, 人不是為安息日而設立的。
同樣的,我們學習服事時也會碰到剛硬的人。但是請你不要退縮,不要怕碰到反對,不要怕碰到艱難;這一切反倒是很好的機會。有的人心是剛硬的,有的人是不能得著幫助的。如果一天主讓我們看見, 我們不可能幫所有的信徒,我們要為著這個來感謝主。如果我們的服事使每個人都稱讚,這就表示我們已經落在危險的地步。因為我們乃是服事神的旨意, 所以讓別人睡覺,讓別人拒絕吧!隻要是為著主說的,今天弟兄姊妹聽不見,明天便聽的見了;今天弟兄姊妹睡覺,後天便清醒了。因為主的愛是忍耐的愛,我們的服事也應當是忍耐的服事。
主的歎息
馬可福音兩次降到主的歎息:“耶穌領他離開眾人到一邊去,就用指頭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頭,望天歎息,對他說:“以法大!”就是說:“開了罷!”(七:33-34)我們的主為何歎息?病從罪而來,人生的生、老、病、死,都是因人犯罪墮落所招致;他來乃是要拯救失喪的人。你看他一麵行神跡,一麵歎息;他行駛能力時,我們就看見他的心。我們的主望天歎息!看見仆人的能力不稀奇,看見仆人的心才是希奇。
八章十二節:“耶穌心裏深深的歎息說。”這回主不隻是望天歎息,而且在心裏深深的歎息。他說:“這時代為什麽求神跡呢? 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神跡給這個時代看。他就離開他們,又上船往海那邊去了。”他是離開有離開,出去又出去。有人接待他,有人棄絕他。有的時候他望天歎息,有的時候他深深的歎息。
進到主的情感深處
不隻如此,第十章十四節:“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我們的主生氣了, 這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神的仆人,所以他的工作有效。
再看其他的形容詞,耶穌見到少年的官,看著他,就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 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十:21)另一處形容他的鎮靜,“突然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麽?”(四:37-38)
我們也看見他怎樣的疲勞,又怎樣的饑餓。“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四:38),“第二天,他們從伯大尼出來;耶穌餓了。”(十一:12)
所以馬可福音裏的主耶穌,乃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主;他像你我一樣有感覺。聖靈特別籍著這種描寫來說出我們主深處的感覺;你我從來沒有像馬可那樣深的摸到主的感覺。
再舉一例:“耶穌領他離開眾人,到一邊去,就用指頭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頭,望天歎息,對他說:“以法大!”就是說:“開了罷!”(七:33-34)其中第33節中用了八個動詞來形容主的動作,為著要突出主怎樣中心來服事這個病人,他全部的心意充滿在動作中,是一絲不苟、全心全意的。
細膩的形容
另外還有許多記載將主耶穌的行事動作描寫得特別細膩,因為最好的仆人都是最細膩的心思:
“因為人多,不得近前,就把耶穌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頂,既拆通了,就把癱子連所躺臥的褥子都縋下來。”(二:4)原文是說“在屋頂裏麵拆了個洞”
“耶穌當安息日,從麥地經過;他門徒行路的時候,掐了麥穗。”(二:23)“掐了麥穗”原文是個完全的動作。
“門徒離開眾人,耶穌仍在船上,他們就把他一同帶去;也有別的船和他同行。”(四:36)“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麽?”上(四:38)“因為人屢次用腳鐐河鐵鏈捆鎖他,鐵鏈竟被他掙斷了,腳鐐也被他弄碎了;總沒有人能製服他。”(五:4)“他傳道說,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彎腰給他解鞋帶,也是不配的。”
(一:7)“耶穌隨即招呼他們,她們就把父親西庇太,和雇工留在船上,根從耶穌去了。”(一:20)“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裏禱告。”(一:35)“西門和同伴追了他去。”(一:36)"就有許多人聚集,甚至連門前都沒有空地..."(二:2)“有人帶著一個癱子來見夜宿,是用四個人抬來的。”
殷勤的作工
馬可一方麵突顯出主耶穌的能力,另一個方麵突顯出他的感情。一個成功的仆人,事奉神有兩大因素是不能缺少的;第一是能力,沒有能力做事不會有果效,所以我們事奉主一定要得著能力。但是隻有能力沒有動機也不能成為一個神的好仆人;“愛”就是主的動機。 因著這個緣故,我們的主是最偉大的醫生。馬可福音裏主耶穌醫病有許多的動作,隻有一個“愛”字可堪解釋;當愛成為一切動作動機時,馬可就把我們的主各種不同情感的流露,一點一劃的勾勒出來了。
除了能力與愛兩大要素之外,神對他的仆人尚有一個性格上的要求。今天我們事奉神為什麽沒有能力?為什麽沒有果笑?原因是我們在性格上有很遠的差距。主耶穌身上最重要的性格特點,就是他的殷勤。馬可福音裏有幾個很重要的字:“立刻”、“出去”、“又”。拿“立刻”、“出去”、“又”。拿“立刻”這個詞來說,人“順服”的程度分好幾種,作父母的都知道很多孩子不是不聽話,如果你叫他把客廳掃一掃,他延遲了半個鍾頭或一個鍾頭才來掃,你不能說他不聽話,隻是他的順服延遲了。
我們的個性就是這樣,主的命令不是不聰,卻總是要慢一點。但是我們的主不是如此,它是神的仆人,一有神的命令,他立刻就座。所以馬可福音裏麵充滿“立刻”這個字,他的順從從來沒有半秒鍾延遲。整個馬可福音一共用了四十一次的立刻、立刻。第一章就用了十次,使我們對主忙碌的印象非常深刻。
1.“他從水裏一上來,就看見天裂開了”(一:10),“就”就是立刻的意思。這是第一處。
2.“聖靈就把耶穌催到曠野去”(一:12),這是第二處。
3.“他們就立刻舍了網”(一:18)。
4.“耶穌隨即招呼他們;他們就把父親西庇太,和雇工留在船上”(一:20)。
5.“到了迦百農,耶穌就在安息日進了會堂教訓人”(一:21), 似乎他一刻也沒有停留,立刻就做了。
6. “在會堂裏有一個人,被汙鬼附著。”(一:23)原文是“就在會堂裏”,馬上就接著發生事情。不是說我們的主休息一下,而是立刻就發生了。
7. “耶穌的名聲,就傳遍了加利利的四方”(一:28)。
8. “他們一出會堂,就同著雅各約翰”(一:29)。
9.“西門的嶽母,正害熱病躺著,就有人告訴耶穌”(一:30)
10. “大麻風即時離開他”(一:42),原文是“就離開他”。
另外還有一個字:“出去”。 舉例而言:馬可福音第一章三十五節、四十五節,四章三節,五章三十節,六章一節,八章二十七節,十一章十一節,十四章二十六節,這些地方都講到“出去”, 我們的主出去又進來、出去又進來。
另一個字是“又”, 一共出現三十次。舉例而言:馬可福音第二章一節:“過了些日子,耶穌又進了迦百農。”十三節:“耶穌又出到海邊去。”三章一節:“耶穌又進了會堂。”四章一節:“耶穌又在海邊教訓人。”五章二十一節:“耶穌坐船又渡到那邊去。”例子實在太多太多了,無法一一列舉出來。
主從一個地方倒另外一個地方,非常的殷勤。一開始他進到會堂,出來以後就到了西門的家裏,然後醫治了西門嶽母的痛,到了黃昏,所有的人都聚集在彼得的家門口。他一直做工,直到深夜,第二天一早他就起來,到曠野裏去禱告,從早到晚,從晚到早,特別是馬可福音前麵幾章,我們的主工作到幾乎喘不過氣來的程度,甚至連飯都顧不得吃,親屬看見了,就出來要拉著他,他們說他癲狂了。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說他有工作狂。這裏“拉著”的意思可以翻成綁架,綁他去的意思,因為他工作得忘記了自己。
神使用殷勤的仆人
你看他日以繼夜,馬不停蹄的忙碌,我們的主真是忙啊!難怪他也是找最忙得人。當他遇見彼得安德烈的時候,他們正忙著打魚;遇見約翰的時候,他正忙著捕網;遇見馬太的時候,他忙著收稅;這些都是最忙得人。而我們呢?我們是巴不得有一天什麽事都不做,隻等主來呼召。 請記得,主所要呼召的人是最忙的人,忙到沒有時間吃飯,忙到沒有時間生病。
倪柝聲有一句話令人非常感動,他說:我沒有工夫生病。為什麽病在他身上沒有力量,為什麽病在他身上不能持續下去? 他告訴主說:主啊!我沒有時間生病。大陸時局轉移時, 當時有人每天頂多隻睡三個鍾頭,他們知道能夠做工的時間已經沒有多少了,所以每天幾乎都是搶時間來工作,他們活著,不失為他們自己。
各位讀者,我們今天事奉主的態度也當如此;什麽時候我們忙到一個地步,沒有時間來顧到自己,主就開始用我們了。 我們忙著讀主的話,忙著替聖徒洗腳,忙著把福音送出去,因為我們的主就是這樣。要做神的仆人,必須有殷勤的性格,是一個殷勤的人。
把握時間,殷勤服事
對於一個服事主的人,時間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的主真正服事神的時間,是在說來隻有三年半,如果把他所有的工作記載下來的話,聖經說,全世界也容納不下了。那就是說,他沒有一秒鍾是浪費的。 有很多人所以不能服事主,原因何在?就是因為他根本沒有時間的觀念,而一個真正殷勤服事主的人仍像救火隊的隊員一樣,他們最能把握時間。現今我們傳福音都是拖泥帶水的,沒有一點救火的味道;但是我們的主不是這樣,它是最有實效的。
到過巴西的人,都會有一個很深的印象:令人非常驚訝的,在一般人家裏很少有時鍾,甚至學校裏也很少見。因此如果你和巴西人有月,講好是三點鍾,他常常是三點半才到。許多事都推到明天,推到明年。
但是馬可福音記載我們的主是神的仆人,馬可特別用幾種不同的角度來形容時間。我們看見,主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了,因為往來的人多。這是神的仆人。反觀我們,今天的服事太愜意、太從容、太悠遊自在了,完全不像主所指望我們該有的生活。如果我們的性格沒有被主訓練的話,這會是很大的難處。
江守道弟兄有一次說道:如果年輕的弟兄沒有經過好的訓練就出來服事主,那是很危險的。從前你在公司、在學校都很有壓力,而現在你拿全部時間來服事主,慢慢就會發現因為沒有壓力的緣故,可以睡晚一點,沒有緊迫感,沒有人叮嚀,漸漸的發條一定會放鬆下來。幸好講弟兄從小就喜歡讀書,所以才算是沒有浪費時間。
清楚描寫時間
作神的仆人對於時間充滿了感覺。所以,馬可福音對時間的描寫特別清楚;
"天晚日落的時候..."(一:32)
“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一:35)
這就是守晨更。實在說來,一個真正服事主的人,常常是早起的人。我們的主就是這樣。這裏講到時間,因著是神仆人的緣故,耶穌天未亮就起來到曠野去禱告。他所以工作有果敢、有能力,原因就在此。
“西門和同伴追了他去。遇見了就對他說,眾人都找你。”(一:36-37)那麽早就有人來找主。前麵說天晚日落的時候,有人帶著一批害病的,和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這表示我們的主一直做工做到晚上,然後次日早晨天未亮便起來到曠野去禱告。這裏特別以時間形容我們的主忙碌的生活。
“過了些日子...”(二:1)
“當那天晚上...”(四:35)
“到了安息日,他在會堂裏教訓人...”(六:2)
“第二天他們從伯大尼出來...”(十一:12)“每天晚上耶穌出城去”(十一:19)
“釘他在十字架上,是巳初的時候”(十五:25)
“七日的第一日清晨,出太陽的時候...”(十六:2)
我們的主是永遠的,他一直在永遠裏,現在他來到地上,工作隻有三年半,前三十年他在沉寂中度過,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幹地,如今三年半之間要完成神的旨意。他原本超越時空,現在受肉身限製, 所以聖靈描寫他做這件事做那件事的時候,天還沒有亮。反觀我們雖然活在時間裏,卻宛如或在永遠裏,時間太多了,所以要去消磨消磨,做許多無聊的事。不像我們的主,三年半唯恐事情做不完,聖經告訴我們,若是一一都寫出來,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馬可福音形容主辦事有一個秘訣,“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你的罪赦了。”(二:5)中間那個“說”字,應該是過去式彩隊,其他三卷福音書的動詞都是過去式,隻有馬可福音是用現在完成時,這樣的例子,在馬可福音裏一共有一百五十次。這裏我們看見一個事奉主的人,永遠活在今天,因為隻有今天是主給我們的,明天不是我們的。一個殷勤的人,不是等到明天,必須立刻、現在就做,沒有過去式,也沒有將來式。
反複的循環
馬可福音講到主的動作,常常是循環式的;發生一次,有發生一次。一個殷勤的人,對事情是不怕重複的,今天明天你服事弟兄,結果這位弟兄又來找你了,這證明了你是神的仆人。仔細讀馬可福音,我們的主常常做了又做,證明他是忠心的仆人。
舉例而言:馬可福音第一章至第三章的記載,第一段記主耶穌呼召西門和他的同伴,是在海邊呼召的,然後在西門的家裏被接待,以後主醫治了一個癱子,法利賽就對他不高興了;這是第一段。接下去另一段記載是完全重複的同一個模式。從第二章13節開始,主又到了海邊,這一次不是呼召彼得,是稅吏馬太,同樣又是到他家裏吃飯,之後醫治一個枯幹手的人 -- 這次不是腳,手腳是對應的。 而後法利賽人對他不高興。 很明顯這是兩件同類事情的循壞。
再看主耶穌以五餅二魚供應五千人吃飽,這件神跡有三部分:第一、是供應五千人,第二、要渡到海那邊去;第三、門徒們滿頭霧水, 不太懂為什麽有這件事。 等一會兒, 主叫四千人吃飽,同樣的故事再次發生:第一,叫四千人吃飽;第二,主說,渡到那邊去;第三,門徒又滿頭霧水,對這件事不懂。所以,仔細來讀,它是一個循壞又一個循環。 這就是殷勤性格的特點。
謙卑的性格
講到仆人就不能不講到卑微,君王什麽都是大的,仆人什麽都是小的,這裏特別是指著主的謙卑來說的。馬可福音特別以很多小的東西描寫:
馬可福音第五章二十三節:“再三的求他說,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求你去按手在他身上, 使他痊愈,得以活了。”這裏特別講到“小女兒”
四十一節:“就拉著孩子的手,對他說:大利大古米;翻出來,就是說,閨女,我吩咐你起來。”“閨女”在原文是小女兒的意思。
六章二十二節:“希羅底的女兒進來跳舞,使希律和同席的人都歡喜。”原文是說希羅底的小女兒進來跳舞,就因為是小女兒,所以特別得希律的心,這點很重要。
二十八節:“把頭放在盤子裏,拿來給女子。”“女子”就是小女子。
第七章二十五節:“當下有一個婦人,他的小女兒被汙鬼附著。”二十七節:“耶穌對他說:讓兒女們先吃飽;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
有時候我們以為主耶穌在這裏責備人,實際上卻不是。 因為這裏的“狗”在原文是“小狗”(逗人的小玩具狗),不是普通的大狗。
二十八節:“婦人回答說:主啊!不錯; 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們的碎渣。”“碎渣”也是“小碎渣”。
這段聖經很有意思。後來主耶穌為什麽稱讚婦人說:“因這句話,你回去罷,鬼已經離開你的女兒了。”很多的禱告基本上和我們的話有關係。 你看見嗎?起頭主好像是澆她冷水,事實上主要激發她裏麵的信心。
這裏所說的兒女指的是以色列人,狗指的是外邦人。現在迦南的婦人向主耶穌祈求。 主耶穌是誰呢? 就是兒女的餅。 這塊餅本來是為著以色列人的, 所以主耶穌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 好像主耶穌不要聽他的禱告。 但是婦人回答說:“主啊! 不錯, 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們的碎渣兒。” 他就是說我們是小狗不錯,但是小狗 是在桌子底下,兒女們實在桌子上麵吃,餅放在桌子上讓兒女們吃, 碎渣掉在桌子底下, 所以狗就吃那碎渣了。迦南婦人提醒主:不是我跑到耶路撒冷去,也不是我跑到以色列地方去,是你自己跑到外邦來,是這塊餅從上麵掉下渣來,不是我來求你,是你來找我的, 你的目的就是要把餅給我們。 耶穌便對他說:因這句話,你回去吧!
讀者,她真是有信心阿!我們的禱告,也當根據主的心來禱告。他要把兒女的餅給狗吃,他樂意把恩典賜給迦南的婦人。這個迦南婦人就憑著主的心向主要,果然主就給她了。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一個禱告的功課。
其他謙卑的形容
第八章七節:“又有幾條小魚;耶穌祝了福,就吩咐也擺在眾人麵前。”這些魚都是小魚,像沙丁魚一樣,是很小的。
第十章十四節:“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道我這裏來。”在原文是很小的意思。
第十四章四十七節:“旁邊站著的人,有一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個耳朵。”原文在耳朵上有一個小字,砍掉的那個耳朵是小耳朵。
六十六節:“彼得在下邊,院子裏,來了大祭司的一個使女。”這個“使女”是“小使女”。所以你看,彼得不是一個在大將軍麵前否認主,而是在一個小使女麵前否認主的。所以,這是彼得的
六十九節:“那使女看見她,又對旁邊站著的人說,這也是她們一黨的。”(使女原文也是小使女)。
馬可福音裏麵有很多這樣的記載,有很多東西好像都變成很小很小的,用以提醒我們這卷書講的是神卑微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