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創造主

主啊!讓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賜我以你的眼光把他們看待, 讓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諸於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寬深的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心靈的空洞與渴望

(2005-12-20 19:31:41) 下一個




 

作者: 基甸

 


  我家裏有一個茶杯,上麵印著這樣一段話:“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用這個茶杯給客人泡茶,客人往往會覺得這段話挺有意思,基督徒朋友更會會心一笑。

  這段話是《約翰福音》第四章裏麵,耶穌對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談道的時候說的。耶穌洞察這個撒瑪利亞婦人是一個內心非常痛苦空虛、渴求人生意義的人,她雖然多次結婚(這在當時的文化背景裏麵,可以說是非常出格的),但仍然無法填滿內心某種深深的渴求。

  “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誠的生活……”這是多年前風靡中國的電視連續劇《渴望》裏麵的主題歌的歌詞。實際上,所有人的內心中,都有某些不同層次的渴望。渴望的對象可能是友誼、愛情、金錢、名利,也可能是更高層麵的真善美,等等。現代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1940年代所提出的需要層級金字塔,就是從一個無神論的角度,對這些心靈需求的分類。

  舊約《傳道書》的作者歎謂,“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這位作者貴為君王,盡享人間的榮華富貴、驕奢淫逸。他在實踐享樂主義之後,竟然還有如此深不可測、言說不盡的空虛,可見人的心靈需求,是超出物質的享受和感官的娛樂的。

  小基甸(我的大兒子)才讀小學三年級,有一天他突然告訴我,他有時會感受到一種說不出來的難過和孤獨,他形容說那種感覺,“就像心裏麵有一個很深的洞,感覺很空”。我聽了非常震撼和感動。兒子很敏感,他的感受很真實,他的形容實在是很準確的,因為即使是小孩子,也會感受到那份對生命的渴求。

(二)

  十九世紀的哲學家郭爾凱戈爾(或譯為祈克果)認為,人的虛空和焦慮,是人在上帝麵前真實生存境況的寫照。每個生命個體,無不為這種終級的虛空和焦慮所籠罩。人的這種渴望,常常也表現為對終極意義的渴求,或者所謂的“宗教情懷”。

  這種渴望從何而來?人的“宗教情懷”和心靈需求的源頭在哪裏?按照無神論的觀點,宗教實乃人造的產物,上帝無非是人類心靈需求的投射。人因為有心靈的需要,所以創造出一個或一些神來膜拜。這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無神論宗教批判。

  但是這樣的假設,還是沒有回答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那就是人類的心靈需求又是從何而來?是自然進化的產物,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據美國《時代雜誌》2004年11月報導(注1),美國有些科學家,聲稱他們發現了人類的“上帝基因”(God gene)。筆者對這項研究的科學性相當懷疑。因為這個所謂的“上帝基因”,是指一個人信仰宗教的傾向,跟人腦中某些化學物質和產生這些物質的基因有關聯。而受測者宗教傾向的強弱程度,即所謂的“自我超越指標”(self-transcendence scale),則是根據一係列問卷的回答來確定的。這些指標的衡量顯然是很主觀的。

  但是這項研究結果,至少再次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是到底是先有上帝(上帝創造了人),還是先有人對上帝的需要(人創造了上帝)?

  這項研究的主研者、分子生物學家哈默(Dean Hamer),明確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並不支持無神論。哈默聲稱自己是一位不可知論者。他說:“上帝存在就存在。了解並承認人腦中的化學物質的參與並不能否定上帝存在的事實。”

  《時代雜誌》就此引用古老的《傳道書》說:“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裏。然而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道書》3:11)。假如人類真有“上帝基因”,那麽這個“上帝基因”,也許是現代科學對上帝“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裏”的一個佐證。

(三)

  曾在英國牛津大學文學院執教的魯益師(C. S. Lewis)是一個並沒有讀過神學的基督教人文學者。魯氏被認為是作品流傳最廣、對社會文化影響最深的二十世紀基督教思想家,也是麵向知識分子的布道家。成千上萬的知識分子把自己的信主,歸功於魯氏的影響。

  魯氏對人類的終極渴望,有非常深刻的見解。他在其作品中指出,人類心靈深處有份深沉、強烈的渴望,無法被世間的任何事物或人類的任何經驗所滿足,他稱之為“天然快樂所無法滿足的欲望”。這種欲望有時通過人際關係(如友誼或愛情)流露出來,卻並非真的存在於人際關係或其他人類經驗之中。

  這是一種苦樂參半的渴望。人類苦苦追尋這種渴望的滿足,卻發現沒有任何事物能夠真正滿足這份渴望。魯氏指出,人類的這種終極渴望,彷佛是一個寓言,指向超越本身的某個“本物”。

  身為一名文學家,魯氏非常重視想像力。他自己創作過《那裏亞春秋》(Chronicles of Narnia)等非常出色的童話和幻想作品,並與《魔戒》的作者托爾金是摯友。他認為人類終極渴望所指向的本物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卻不能在這個世界裏麵找到。故此這是一種要靠想像力才能入門的真實(這裏的想像並非是指虛構)。

  他說,這就好比人有口渴的感覺,說明渴是人的一種真實的需要,是一種真實的客體,而這種需要隻有喝水才能滿足(中文的“渴望”一詞實在是很恰當的比擬)。耶穌用口渴和喝水,來說明撒瑪利亞婦人的心靈需求,隻有在敬拜上帝中才能得到滿足,實富於大智慧。

  魯氏進一步闡述說人類的這種終極渴望,是一種“神聖的不滿足”(divine dissatisfaction),因為這種渴望隻有在上帝裏麵才能找到源頭,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

(四)

  魯氏的觀點響應了傳統基督教信仰對人性和人類心靈的洞見。在舊約《詩篇》第四十二篇中,詩人呼求說:

  “上帝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上帝,就是永生上帝;我幾時得朝見上帝呢?”。奧古斯丁也有一句名言,他說:“主啊!你為你自己創造了我們,除非我們的心在你裏麵得著安息,否則它們永遠浮躁不安。”

  我們是上帝“按照他自己的形像”所創造的。上帝“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裏”。他在我們的心版上寫好“程序”,讓我們生而具有對上帝深深的渴慕和追求,因而我們有“宗教情懷”和終極的心靈渴求。

  人之為人,人之有別於動物,正在於人是“有靈的活人”。所謂的“靈”(或“靈性”),就是指人與上帝溝通的功能。因為不明白隻有上帝才能滿足這種終極渴望,我們便常常舍本逐末,拚命追求人世間的名利、權力、成功、愛情……結果反而是陷入深深的不滿足、不快樂甚至痛苦絕望之中。

  我對小基甸說,人心裏麵確實有一個看不見的洞,這個洞用什麽都不能填滿。你的Game Boy,你的獎杯,你的成績,你學校和教會的小朋友,甚至爸爸媽媽,都填不滿。因為我們是上帝造的,這個洞隻有上帝自己才能填滿。我想兒子還小,讓他讀《傳道書》“虛空的虛空”,當然不適合他的年齡,但是我跟他談的這番關於“心洞”的話,他似乎有點明白。

  晚上睡覺前跟他一起禱告,他說:“親愛的主,求你挪去我心裏麵的那個洞,求你賜給我們平安和喜樂。”我聽了,一邊感動得差點落淚,一邊在心裏麵“阿們”。是的,“主啊!你已為你自己創造了我們,除非我們的心在你裏麵得著安息,否則它們永遠浮躁不安。”

參考資料:

1. J. Kluger, “Is God in Our Genes?”, Time Magazine, Nov. 1, 2004.

2. 麥格福(A. McGrath)著,徐中緒譯,《我思故我信──十大基督徒思想巨擎》,校園書房出版社,1993。第十一章“魯益師:渴慕神”。


(注:本文原載《海外校園》,原題為《看不見的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