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83)
2007 (428)
2008 (436)
2009 (659)
托馬斯.厄.肯培 著 黃培永 譯
一. 親受真理教訓的人有福了(詩 94:12)。不是藉著能配壞的文字和言語,卻是出於真理本身。
我們自己的意見和感覺常常欺騙我們,它們所能認識的,僅微乎其微。
強解和爭辯關於我們所不知道的事物有何益處呢?(傳3:9-11)我們若不知道這些事物,在審判的日子還可少受些責備呢。
愚妄莫大於疏忽了有益而必要的事,而注意那些怪異而有害的事。我們真是所謂“有眼卻看不見”了(詩 115:5)。
二. 邏輯學家的枯燥的理論,如“類”呀“類”呀等,與我們有何關係呢?
凡受教於“永生之道”的人,就要從許多歧異的思想中被救出來。
萬物都是從此“道”而來,萬物也就是述說此“道”,此“道”是一切起頭號。我們就是受教於他。
若無此“道”,沒有人能正確地澈悟或判斷任何事物。
一個人若能視萬物為一,齊萬物為一,而且在一之中觀察萬物,他就可以享受恬靜的心,而且在上帝裏保持平安。
真理的上帝啊!求你使我在永恒的愛中與你合而為一。
我對於讀書和聽講常常感到厭倦,在“你”裏麵就是我曾經和所能追求的一切。
願所有的博學之士安靜,願一切的被造之物緘默在你眼前!求你獨自向我說話。
三. 人的內心越統一、越純潔,他就能夠越不費力地明白更多和更高深的事,因為他能從上頭接受智慧之光(太11:25;路10:21)。
一個具有清潔、單純、而且穩定的心的人,是不會從事許多工作而感到煩擾,因為他工作是為著榮耀上帝;他的內心平靜、悠閑,因為他不是為自己而做什麽事。
誰能妨礙和煩擾你,比你自己內心的沒有壓製的欲望更利害呢?
一個良善而敬畏上帝的人對於應該做的事,總是預先在心裏計劃妥當,然後才行出來。他做事,並非隨從無節製的欲望的引誘,卻是按著理性的指揮。
人間的鬥爭還有比努力於克服自我的鬥爭更大嗎?
這應該是我們的任務,克服自我,每天逐漸剛強,在聖潔的生活中生長。
四. 人間一切的圓滿總都含有一些缺陷;我們的知識亦無不具有一些錯誤的。
自視卑微是比追求學問更可靠的一條引到上帝麵前的路。
但是,求學並無足以非難之處,對於事物的知識也不要厭惡,知識本身原是好的,且是上帝所謂立的。不過,潔淨的良心和道德的生活總要放在知識的前而更受重視才好。
然而許多人寧可努力追求知識,忽視了道德的生活,所以他們常常受了欺騙。若不是毫無所獲,便是所得無幾!
五. 唉!隻要人類肯被爭辯問題的力量用在拔除罪惡的樹立道德的工作上,世界上就不到於有這許多痛苦,亦不至於受這麽猛烈的非議。宗教團體也至於這樣腐敗。
在審判的日子,我們一定不至於為所讀的書受審,卻要為所行的事受審(太25章);不是照我們的說話如何動聽,卻是照我們的生活如何虔誠。
告訴我:那些你往日所熟悉的博學之士,如今安在哉?
如今,別人占有他們的地位,卻幾乎忘了他們。
在他們一息尚存的時候,他們似乎是重要人物,但是現在,他們的名字連提都沒有人提了。
六. 唉!世界的榮耀消逝得多麽快啊!(傳 2:1)惟願他們的學習能彼此相應才好。隻有這樣,他們的研究和讀書才能達到善的目的。
多少人滅亡是因為追求虛空的學問(多 1:10),而不注意服侍上帝。
因為他們隻願為大,不願自卑,結果,他幻滅在他們的想象中(羅 1:21)。
真正偉大的人是具有偉大的愛的人。
真正偉大的人是自視微小,不計榮名的人(太18:4;23:11)。
真正智慧的人視世上萬物如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 3:8)。
真正博學的人實行上帝的旨意,丟棄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