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安之路

客觀紀錄與美安相關的資料,信息,及個人學習參與的經曆。歡迎討論,惡意勿擾。
正文

別把直銷當生意

(2009-03-31 19:19:43) 下一個
  

這也許是一個讓很多人嗤之以鼻的話題。因為把直銷當生意幾乎是直銷界的共識了。不管是以正統自居的安利還是如新,或者是新銳的雙軌公司,都告訴你,直銷就是一門生意。鄭李錦芬說過:安利賣的不是製度,而是產品。——賣產品,不是生意是什麽?做雙軌的人告訴你:直銷就是一門生意,一個項目,誰賺錢就和誰合作。——做生意本來就是如此!

基於上述的理由,我也曾認為直銷就是一門生意,但是隨著直銷越來越被人當生意做,出現了很多說不上對錯的行為。
一張曾在安利團隊中很流行的光碟,一個很著名的海外華裔領導人告訴你:如果你一年中每個月賣中國人,因為人們最缺的就是第一桶金。為了第一桶金,寧可犧牲人脈、出賣人格、見利忘義、殺雞取卵。為什麽現在遍及中國大地的異地傳銷那麽吸引人,那麽生生不息,就是因為它強調的不是管道的源源不斷,而是快速賺到第一桶金。

很多的所謂網頭,都改變了自己曾經的管道建設的思想,隻要項目能持續一年半載,就足以讓他們圈到一群墊底的人,成就自己的一桶又一桶的帶血腥味的金。難道他們真的不能分辨公司的好壞?事業的長短?不是的,是哪所謂快速致富的腥味改變了他們的嗅覺,是剩者為王、有富則貴的觀念武裝了他們的頭腦。所有的這些,都基於一個理念,直銷隻十一個生意,既然是生意,賺到錢就好,隻要能遊走於法律的邊緣,甚至犯法也不怕,隻要不被抓到就成功了。說什麽天長地久,什麽幫助別人成就自己,都是為了忽悠新人而已。

也許,不能怪他們,在中國,不是賺到錢就成為萬人敬仰的偶像了嗎?這是民族信仰的缺失與淪落。

到底該如何看待直銷?直銷不是生意又是什麽?

雖然我現在早已離開安利,但是,在美國係統看到的真正成功的領導人,他們建立的管道給他們帶來的長久豐盛的人生,一直在影響著我的價值觀,一直被我認為是自己的夢想。而多年的保險經驗也讓我不斷思考著人生的財富規劃。我試著從一個理財的觀念來闡述直銷的價值。
理財規劃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收入,會形成支出。而支出分為兩部分,首先一部分形成負債:越來越高的生活要求、按揭的房子、車子、小孩的費用、贍養父母、醫療開銷、興趣愛好等開銷都屬於這一類。而另一部分支出形成資產:比如第二套以上的房子、能增值的收藏品、有家的證券如股票保險等。善於理財的人,會盡量控製負債的增長,而有計劃的投資累積自己的資產,等到累計到一定程度,資產會給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收入,從而形成良性的財務循環,這就可以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

看看那些海內外真正獲得大成功的直銷領袖們,他們經過多年不斷地累積自己的市場和團隊,最終這些市場和團隊形成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從而讓他們獲得真正的財務自由。所以,這些有生命力的團隊和市場,就是他們人生的資產,是真正的財富。

那麽直銷是什麽?直銷就是自己人生的一種投資。隻有把直銷當作是一種投資,而不是投機,我們的直銷隻路才能通往正確的方向。
我們可以炒股票,也可以投資股票。炒股真正能賺大錢的少之又少。而投資股票,隻要我們能選擇一個真正的潛力股、實力股,假以時日,必能實現財富的增長,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明白但卻沒有耐心實現的致富之路。

試想一下,如果你真正在投資股票,你會賣牛賣田賣房子、靠借貸去投資嗎?你會辭職全力以赴去投資嗎?不否認有人全力炒一把也能賺到大錢,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炒股票和投資股票,哪一個更容易實現財富的增值?哪一個更具有普遍的意義?

我很感慨的是,很多國外的安利領導人,即便是處於成功的高位,他們仍然能很平和地告訴你,他們還是老師、工程師、醫生、律師等等,因為這才是他們的最愛,是他們的本職工作,是他們的事業。而安利隻是他們業餘時間做得一項投資,一種人生的樂趣,所以你會看到十年的把直銷當作一個人生的投資,當作一種生活的方式,我們不需要改變自己本身的生活軌跡,不需要辭職,不需要迷失自己。這樣的直銷環境也許能更多一些平常心的理性的秩序。當然,不是強調管道的建設就隻能“生為什麽人,死為什麽鬼”地投入到某一家公司,就像股票一樣,除了龍頭股,還有很多潛力股、新概念股可以選擇,雖然有風險,但是增值潛力更大,但是不管我們選擇什麽股票,選擇的原則是不能變的,比如公司的實力、產品、製度、合法性等。離開了這些原則,股票你會炒得一塌糊塗,直銷你也會玩的焦頭爛額,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