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蒼穹

沃野蒼穹, 龍騰虎躍
正文

多黨製的、四權分立的社會主義將是成熟的社會主義--- 清河《論社會主義社會》 提要

(2009-03-28 14:00:28) 下一個

《論社會主義社會》提要
Outline of "On Socialistic Society"
作者: 金寧 Jin Ning(筆名:清河 Silent River)
===========================================
 
1.     客觀存在的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國家出現之前的社會主義理
論中的社會主義社會,以及社會主義國家出現後那些被認為是繼承和
發展了馬列主義的社會主義理論裏的社會主義社會,這幾者之間是有
區別的。

2.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
* 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是社會化大生產,產品不是為了生產者
  自己的消耗而是麵向全社會。
* 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生產組織形式,與資本主義國家
  基本相同。
* 公有生產資料占主導地位,但生活資料是私有的。
* 生活資料的私有決定了私有財產的存在,由此決定了私有生產資料
  的存在,決定了私有觀念的存在,決定了商品交換的存在,決定了
  勞動的私有,人們將用付出的勞動來獲取報酬。勞動力與生產資料
  的結合依然少不了雇傭勞動的形式。
* 在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徹底否認私有生產資料、私有觀念、商品交
  換,否定人們將用付出的勞動來獲取報酬,這些就是極左的做法,
  在曆史上都給社會主義國家造成過巨大的困難甚至災難。這些極左,
  不是“超越了生產力發展的水平,過早地試圖提前實現發達的社會
  主義”,而是“偏離了生產力發展的自然方向,錯誤地試圖實現不
  符合客觀現實的設想出來的社會製度”。

3. 社會主義的階級
* 社會主義社會是階級社會,存在著官員階級 (公有生產資料的控製
  管理者集團)、資本家(擁有私有生產資料的並依靠其利潤為生者)、
  和群眾階級(工農兵一般黨政幹部和知識分子,依靠勞動所得為生)
  這樣三個階級。這是社會主義社會固有的階級,是社會主義生產關
  係決定的,而不是從資本主義社會遺留下來的階級。
* 社會主義社會最初建立的同時,舊的階級劃分就被新的階級劃分取
  代,過去的革命者們也分裂開來,分屬官員階級和群眾階級。官員
  階級的主體就是革命隊伍裏的幹部們。而絕大多數革命者們、過去
  的無產階級、貧下中農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等,組成了群眾階級。社
  會主義社會的群眾階級是資本主義社會裏的無產階級的直接繼承者。
  是社會主義社會裏的革命階級。
* 社會主義社會的統治階級是官員階級,有兩個特點:1.除了開國元
  勳們,官位將不是終身的。2. 官位不能按血統繼承。
* 官員階級右派的“全民國家”理論,否認階級鬥爭,實質上是掩蓋
  官員階級壓迫群眾階級的事實。
* 官員階級左派的“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理論,雖然曾
  經是民眾造官員階級的反的理論武器,但現在實質上是官員階級打
  擊要求民主的群眾階級的理論武器。誰要求民主,誰就被戴上資產
  階級自由化的帽子,受到打擊迫害。
* 那些沒有實權官職的一般知識分子,其實是群眾階級中的一部分,
  是群眾階級中掌握了較多文化、能夠獨立思考的一部分。把知識分
  子劃為“小資產階級”,實質上就封住了群眾的喉嚨。舊社會,具
  有足夠的知識而成為知識分子的人,往往出身於那些擁有小規模的
  私有生產資料的家庭,所以知識分子才和小資產階級聯係在了一起。
  但是,社會主義社會,不是這種情況。

4. 剩餘價值與剝削問題。
* 在社會主義社會裏,剩餘價值是按照資本與權力同時進行分配的。
  資本越多得到越多,權力越大得到越多。
* 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剝削。是官員和資本家剝削了群眾。官員和資本
  家是剝削階級,群眾是被剝削階級。資本家的剝削,仍然和資本主
  義社會裏一樣,利用其私有生產資料剝削勞動者的剩餘價值。而官
  員的剝削,則是利用其管理公有生產資料的權力和地位,剝削群眾
  階級的勞動果實。
* 在社會主義社會裏,剝削階級隻得到了一部分剩餘價值。由於公有
  生產資料占主導地位,而剩餘價值主要還是按資本分配,所以大部
  分的剩餘價值被公有生產資料得到。

5.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 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資料公有與生活資料私有的
  矛盾。
* 這個基本矛盾,表現為各種集體與個人、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
  的矛盾。
* 人們要實實在在地麵對、控製、和設法解決這些矛盾。矛盾的解決
  將促進社會的發展,但如果有矛盾沒有解決,而且社會上這種沒有
  解決的矛盾被積累起來,超過某個限度的時候,就會在社會主義社
  會引起政治危機。
* 曆史上,各個社會主義國家都經曆過很多政治危機。中國發生的有
  “反右”“四清”“文革”“六四”等。而蘇聯則在91年的政治危
   機裏解體。
* 當前中國的主要矛盾:官員的個人私利和整個國家的整體利益的矛
  盾正在不斷地積累之中。貪官們不斷地侵吞國家財產,造成了一係
  列的社會問題。而貪官們始終得不到有效整治。貪官已經四處泛濫。
* 社會主義社會裏,公有生產資料的經營效率和官員腐敗問題,根本
  上就是要解決好生產資料公有與生活資料私有的矛盾,解決好官員、
  勞動群眾和公有生產資料三個方麵的對立統一。

6. 社會主義社會經濟運行方式:
* 市場經濟和政府調控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兩種經濟運行方式。
* 公有生產資料是國家調控的客觀基礎。由於公有生產資料的存在,
  社會主義社會的政府調控比資本主義社會的政府調控具有更多的方
  法和途徑,也更加全麵、廣泛和及時。
* 生活資料私有決定了社會主義社會裏商品和市場是必然存在的。這
  是市場經濟的客觀基礎。資本主義社會裏有市場,可以實行市場經
  濟。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當然也可以實行市場經濟。市場經濟不是
  資本主義的專利。
* 計劃經濟是一種市場經濟加政府調控的特殊情況:政府調控占絕對
  優勢而市場的作用微乎其微(隻有消費品市場)。其實質,就是全
  國上下隻有一個巨大的工廠。而這個工廠,進行的還是商品生產,
  它的最終產品--消費品--還是商品。
* 計劃經濟必須有先驗的知識。落後國家可以參照先進國家的經驗來
  製定計劃。但是,當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計
  劃經濟就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要求。這時就應該調整市場經濟和政
  府調控的比例關係,增加市場經濟的比例,減少政府調控的比例,
  讓市場經濟成為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那麽,市場的比例是不是越
  高越好呢?當然也不是。政府調控給了社會主義社會克服經濟危機
  的手段。如果政府放棄對經濟的調控,那麽也就會失去克服經濟危
  機的能力。要保持社會主義社會裏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就必須同
  時使用這兩種運行方式,就必須使這兩種方式維持在一個合適的比
  例,必須使這兩種運行方式相互協調相互配合。

7. 社會主義社會的國家製度
* 現有各社會主義國家之製度,脫胎於資本主義國家製度,與資本主
  義國家基本相同。
* 社會主義國家的政府要管理龐大的公有生產資料。迄今為止,各個
  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有生產資料,都是由國家的行政部門來管理的。
  行政與生產資料管理是截然不同的。這兩者混在一起,導致了一係
  列問題。比如控製了幾乎全部生產資料的行政首腦很容易走向獨裁,
  比如官員的營私舞弊受不到有效的監督。
* 現有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國家製度裏,行政與生產資料管理混雜所造
  成的矛盾,實際上就是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的矛盾,是社會主義的
  經濟基礎和資本主義式的上層建築的矛盾。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專
  製和官員腐敗,實質上都不是社會主義社會本身的弊病,而是在社
  會主義條件下使用資本主義式的國家製度而導致的弊病。
* 社會主義社會的國家製度,其公有生產資料的經營管理應該獨立於
  其他部門,應該是立法、司法、行政、和公有生產資料經營管理的
  四權分立。社會主義社會的民主,將以生產資料經營管理的民主為
  根本,將比資本主義社會的民主更加進步。
* 這個公有生產資料的經營管理部門,必須要能夠保證公有生產資料
  的公有性質。也就是說,這個部門必須能防止官員營私舞弊,能保
  證公有生產資料不被侵蝕,並且這個部門必須是真正的全民部門,
  不能被少數人把持 -- 否則全體人民的公有生產資料就成了那少數
  人的“公有生產資料”。其決策層必須是任期製的且必須由人民直
  接選舉產生;其決策過程必須向人民公開--這裏不得不注意到技術
  進步的作用,互聯網已經使得這種公開成為可能。並且人民要有彈
  劾官員的權力。而不再負責公有生產資料的經營管理的行政部門,
  將擁有監督公有生產資料經營管理部門的權力。

8. 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關係
* 社會主義社會有三個階級:群眾階級、官員階級、資產階級。群眾
  階級和官員階級是社會主義社會裏的主要階級,是社會主義社會自
  身固有的、存在始終的階級。
* 資產階級和被其雇傭的勞動者的關係,與資本主義社會裏的勞資關
  係類似。
* 官員和資本家的關係有兩個方麵:一種是官民關係,另一種是同為
  生產資料掌控者的關係。
* 官員和群眾的關係是社會主義社會裏主要的階級關係。官員階級和
  群眾階級之間,既有合作又有鬥爭。多數情況下群眾的利益和官員
  的利益是不一致的,矛盾是貫穿始終無處不在的,和諧隻能是長期
  和宏觀意義上的,是在產生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
* 社會主義社會階級關係的焦點,有兩個問題:
  (1).分配比例問題,包括勞動力價格問題,以及資本和權力在剩餘
      價值分配中的比例問題。當前中國,由於沒有代表群眾階級的
      政治團體比如獨立工會、農會或政黨,沒人為群眾階級說話,
      分配已經極端偏向官員階級和資產階級。
  (2).權力之爭的問題。生產資料公有,決定了每個人在公有生產資
      料由誰管理和如何管理上的平等地位,決定了競爭官職、推選
      官員、罷免官員是社會主義社會裏每一個公民的天賦權力。這
      就使得權力之爭,成為社會主義社會裏的一個重要問題,一個
      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問題。在資本主義社會裏,生產資料私有
      帶來的對利潤的追逐,以及由此導致的商業競爭,是資本主義
      發展的重要原因。而在社會主義社會裏,生產資料公有帶來的
      對官位的追逐,以及由此導致的權力之爭,實際上是社會主義
      發展的重要因素。當前的中國,群眾競爭官職、推選官員、罷
      免官員的權力基本上被徹底剝奪了。

9. 文革反思。
* 文革實質是群眾階級和官員階級的一場大搏殺。在經過了三年困難
  時期以後,從62年群眾向體製和官員表達不滿意見開始,經過63年
  社教運動,到68年造反派奪取全國權力,實際上是一個逐步發展的
  完整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群眾階級與官員階級從意見不合、
  開始鬥爭到徹底奪權的過程。以66年為起點,把66--76年稱為十年
  動亂,而不提66年前的情況,似乎66年前的中國一片歌舞升平風平
  浪靜,實際上就是在隱瞞文革的起因,就是在防止人們正確地了解
  這個完整的過程,防止人們正確的理解這個過程背後所隱含的規律。
* 反右、六四、以及最近發生的各種群體性事件、個體性事件,其實
  質也都是群眾階級和官員階級的階級鬥爭。
*  文革前三年的動亂和武鬥,具體地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針對
  “地富反壞右”的迫害。第二類是群眾與官員間的奪權反奪權,包
  括造反派和保皇派的鬥爭。第三類是造反派在打倒走資派後相互之
  間的爭權。在文革剛開始,劉少奇當家,第一類迫害成了運動的主
  旋律。很多在第一時間響應《516 通知》起來搞大鳴大放貼大字報
  的高校學生教師被當作“反壞右”而受到打擊迫害。在各地學生開
  始進京聲援北京學生,而毛澤東又寫了《炮打司令部》以後,劉少
  奇很 快被稱為是“挑動群眾鬥群眾”“轉移鬥爭大方向”的“中國
  頭號 走資派”而被打倒。這時第二類群眾與官員間的奪權反奪權鬥
  爭,也就是造反奪權,成了運動的主旋律。待到各地走資派逐漸被
  打倒以後,第三類造反派之間的鬥爭開始成為運動的主要形式。這
  類鬥爭幾乎讓文革收不了場。最後是搞“大聯合”“三結合”,各
  個派別基本上整合在了一起,文革的動亂和武鬥才平息下來。
* 作為中國最大的官,毛澤東在文革中始終站在群眾階級一邊。如同
  當初他背叛了他出身的階級成為人民解放的偉大領袖一樣,他又背
  叛了官員階級而成為群眾階級的革命領袖。事實上,整個中共在文
  革時期分裂為兩個集團。一個是以大官們為主體,要保護大官的利
  益。一個是基層黨員為主,要維護群眾的利益。但是由於沒能突破
  “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束縛,使得所有的人都認為自己一方是在
  維護“無產階級”的利益,這是文革的各種鬥爭異常複雜混亂的一
  個重要根源。
* 文革後七年,上台的造反派和留在台上的老幹部聯手,對可能威脅
  他們權力的群眾:沒上台的造反派和下了台的老幹部,以無產階級
  專政的名義,進行了殘酷打擊無情迫害。這是文革中一段慘痛的曆
  史。而毛澤東對此無可奈何,他的無資鬥爭理論成了官員階級手裏
  的獨門武器。其實,台上就是官員階級,台下就是群眾階級,而不
  是什麽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
* 毛澤東提倡的大民主和群眾造反,確實是製衡官員權力、防止官員
  腐化墮落、鏟除貪官汙吏的有力措施。在社會主義社會裏,群眾就
  應該有造反的權力。對於群眾造反,應該做的是製定規章將其製度
  化並防止過激引發破壞,而不是禁止。鄧小平禁止造反以後,那些
  走資派,現在已經在全體官員中積累到了四處泛濫的程度。貪官和
  群眾的矛盾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激烈。如果哪一天,全
  體群眾和全體官員開始鬥爭,那麽中國就會發生一場革命。不是
  “文化大革命”,而是真正的革命,整個官員階級都將被打倒,但
  整個社會也必然將受到嚴重破壞。要維護社會主義社會健康穩定地
  發展,就應該在這些貪官出現的時候就把他們拉下來,出來一個拉
  下來一個,不能讓他們積累起來。
* 造反有理!! 革命無罪!!!!

10. 一黨製和意識形態壟斷問題
* 一黨製和意識形態壟斷,使得共產黨成了一個在執政時完全不受監
  督的黨。當理想主義的老一代領導人老去後,這個黨必然要開始欺
  壓群眾作威作福,必然會腐化墮落設法瓜分公有生產資料,最終導
  致社會主義國家在群眾的反抗和貪官的瓜分下崩潰。
* 共產黨號稱是無產階級的黨,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是帶領人民反抗
  統治階級壓迫的。這在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之前是對的。但是在社會
  主義國家建立之後,階級關係已經發生變化。舊的統治階級不複存
  在。新的統治階級已經形成,那就是官員階級。這時候的共產黨是
  誰的黨呢?它代表的是誰的利益呢?執政的共產黨,已經變成了官
  員階級的黨,而不是無產階級的黨。
* 為了社會主義社會的長期穩定發展,為了維護廣大群眾階級的切身
  利益,為了使社會主義社會成為真正由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社會,
  就必須取消一黨製和意識形態壟斷,實行多黨製。要允許不同的社
  會主義思想的合法存在,要允許不同的社會主義政黨的存在和參與
  執政,甚至是允許資本主義的政黨的存在和參與執政。
* 現在一黨製下的共產黨壟斷了國家政權,但並不是所有的黨員都是
  統治者。那些沒有官職的黨員,也就是一般黨員、或被稱為群眾黨
  員、基層黨員,黨內的大多數黨員,實際上屬於群眾階級而不是官
  員階級。他們在社會地位、個人利益、生活水平、思想認識等方麵
  都和非黨群眾一致而不是和官員一致。對於當前官員們的各種腐敗
  現象,他們同樣深惡痛絕。隨著腐敗官員的增加,共產黨越來越不
  能代表其一般黨員的利益。一般黨員除非另建政黨來代表自己階級
  的利益,否則就要麽隨遇而安放棄爭取自身群眾的利益,要麽鑽營
  求官以求個人利益的獲取。
* 在共產黨為奪取政權而奮鬥的時候,他們代表的是起來反抗統治者
  的窮苦民眾。“分裂黨”對於處於弱勢的他們來說是致命的。誰分
  裂黨,誰就是黨的罪人,誰分裂黨,誰就是人民的罪人。但到了今
  天,一黨製已經開始嚴重地阻礙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分裂黨”
  實際上已經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要求了。
* 誰分裂黨,誰就是人民的英雄。
* 誰分裂黨,誰就是社會主義的英雄。

11. 改革與複辟
* 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就是指社會主義社會不斷改變調節其社會政
  治經濟結構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過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
  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改革將是一個貫穿社會主
  義社會整個時期的過程。
* 所謂複辟,是指放棄社會主義製度而向資本主義轉變。
* 在社會主義社會,公有製前提下的、允許私有製存在的市場經濟體
  係的建立,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以為發展市場經濟就是走資
  本主義道路的看法,實際上是不正確的,是教條主義的。這裏裏有
  兩個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因為了解資本主義的弊病,卻不承認計劃
  經濟的毛病,反對發展市場經濟堅持計劃經濟;一種是因為了解計
  劃經濟的弊病所以要發展市場經濟,但卻以為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
  義,於是要求實行資本主義。
* 改革和複辟的區別,就在於是否私有化,是否把公有生產資料轉變
  為私有生產資料,是否維護公有生產資料的公有性質。在允許私有
  生產資料存在和經營的同時,維護公有生產資料的公有性質,就是
  改革,就是堅持社會主義。以發展私有經濟為名,乘機把公有生產
  資料私有化,就是複辟,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
* 複辟的最大危險來自官員階級對公有財產的侵吞,而不是來自“資
  產階級自由化”和“資本主義民主”,也不是來自於合法經營的民
  營私有產業。官員階級以堅持社會主義為借口反對民主的目的,就
  是為了能夠肆無忌憚地侵吞公有生產資料從而複辟資本主義。
* 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是市場經濟解
  放了生產力的結果,是公有製和政府調控避免了經濟危機的結果。
* 複辟正在嚴重地損害著中國的社會的各個方麵,包括政治、經濟、
  文化、社會安定、民族關係、國防安全等。
* 堅持社會主義的根本點,第一是防止公有生產資料被貪官貪官汙吏
  侵吞,第二是保證公有生產資料的合理經營管理,第三是要有一個
  合理地調節私有生產資料比例的機製,比如累進的個人所得稅、遺
  產稅等。要做到這三條的關鍵,是社會主義的民主,是人民要掌握
  競爭官職、推選官員、罷免官員的權力。隻有這樣,人民才能維護
  人民自己的利益。

13. 當務之急
* 中國當前的最重要問題,是公有生產資料的歸屬問題,是公有財產
  的歸屬問題,以及與之相關的廣大群眾階級的生存問題。一旦公有
  生產資料被徹底瓜分完畢,群眾階級的生活基礎就會被徹底毀掉。
* 從群眾階級的利益出發,就必須維護國家財產,維護社會主義,清
  除貪官汙吏。
* 實行銀行貸款公示製度,實行公有生產資料公開經營製度。公有財
  產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被侵蝕,必須立即堵住這個口子,而公開經營
  將使一切蛀蟲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
* 立即開始罷免貪官。貪官汙吏已經積累的太多了,必須立即罷免這
  些人。為此,群眾要立即行使競爭官職、推選官員、罷免官員的權
  力,這是社會主義社會裏的天賦權力。要立即開始行動,罷免那些
  不稱職的官員。為什麽是罷免不稱職的官員呢?因為要證明一個官
  是貪官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是司法機關的工作。如果等有足夠證據
  確定一個官是貪官再罷免,那麽這個官多半已經禍害社會好幾年了。
  所以隻要群眾覺得一個官員不稱職就應該罷免掉。
* 人民群眾要建立自己的政黨,要在中國實現多黨執政製度。人民要
  得到罷免官員的權力,必然要遭到整個官員階級的壓製。因此群眾
  必須團結起來,建立自己的政黨,否則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 人民建立旨在維護人民利益、完善社會主義、打擊貪官汙吏的政黨,
  建立自己的社會主義的政黨,就是符合這個憲法的。如果執政的共
  產黨動用政府的力量禁止、壓製、甚至是暴力鎮壓人民建立自己的
  社會主義的政黨,那共產黨就是在違反憲法。
* 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國家裏的地位,是由幾個方麵保證的。一是利用
  意識形態的壟斷,號稱是唯一的社會主義政黨。二是號稱是工人階
  級的黨、無產階級的黨,號稱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黨。三是在所
  有的單位裏建立黨組織,使得黨的勢力能夠達到整個國家的每一個
  角落,特別是用支部建在連裏的辦法控製了軍隊。但是,意識形態
  的壟斷已經維持不下去了。其“無產階級的黨”的性質也早就開始
  蛻化變質,它已經不再擁有人民和基層黨員的衷心擁護。失去了人
  民的擁戴,失去了基層黨員的忠誠貢獻,它通過黨組織對社會和人
  民的控製實際上已經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空架子。它還能夠維持統治
  的基礎就是它的統治,就是它手裏的政權和金錢,就是它手裏的專
  政機關。近一段時間在中國發生的一係列“群體事件”中,官員們
  能夠用來平息事端的唯一辦法就是動用專政機關,它已經做不到以
  理服人了。但是什麽是專政機關呢?那不是機器,不是“黨的馴服
  工具”。而是由一個一個人組成的,是由一個一個的人民群眾組成
  的。他們在抗震救災的時候可以舍生忘死,他們在打擊罪犯維護人
  民安全保衛國家和平的時候可以奮不顧身。但他們絕不會成為貪官
  們手裏的馴服工具。他們為了自己的工作生計,在局部的群眾起來
  反抗貪官汙吏的時候,可能會不得不服從長官的命令。但是一旦全
  體人民起來造貪官的反,那麽他們必然會站在人民的一邊。共產黨,
  特別是充滿貪官的共產黨,現在它實際上就是個紙老虎。

12. 關於社會主義社會製度的建立
* 社會主義社會相比資本主義社會,具有了防止經濟危機的可能。這
  是社會主義社會最根本的優越性。但是以為社會主義是非常完美的
  天堂,那也是過於一廂情願了。社會主義社會有自己的社會問題,
  有階級、有剝削、有階級壓迫、有貪汙腐化、有分配不公、有政治
  危機。如果從生產力水平來看,當今的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
  會是處於同一層次的。如果從社會生產組織方式來看,當今的社會
  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是基本相同的。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
  社會,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進程中,現在正處於相同的曆史時期。
  資本主義可以被社會主義取代。但這個過程是會有反複的。社會主
  義也可以被資本主義取代。
* 西方國家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政黨,通過議會道路,經過不斷努力,
  已經使的當今的資本主義社會裏,社會主義的成分越來越多,特別
  是在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方麵。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哪個國家由
  此真正成為以生產資料公有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國家。這裏的關鍵就
  在於國有資本的經營不善問題。如果解決不了國有資本的經營不善
  問題,以和平方式從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是不可能的。
  而要合理經營管理國有資本,必須向民眾公開經營管理,必須要使
  民眾有競爭、選舉和罷免公有生產資料管理官員的權力。

14. 展望未來

如同毛澤東主持的《二十三條》所述,社會主義的民主應該是“政治
民主,生產民主,財務民主,軍事民主”。生產資料的公有,使得社
會主義社會的民主,具有了不僅僅是在政治方麵,而且是在生產資料
經營管理方麵實現最廣泛的民主的前景。雖然在當今的各個社會主義
國家裏,無論哪方麵的民主程度,都是相當不足的,但是可以預期,
在不遠的將來,在廣大群眾階級的不懈努力和抗爭之下,民主的社會
主義社會一定會有實現的那一天。

敬以此文祝願毛澤東他老人家在天之靈安息。願老人家為人民服務的
精神永存。
 

2008年底於美國芝加哥

[ 全      書:https://www.createspace.com/340070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