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蒼穹

沃野蒼穹, 龍騰虎躍
正文

馬列社會主義理論偏差之一: 忽略了生活資料的私有

(2009-03-16 08:16:21) 下一個


馬克思恩格斯設想了社會主義的基本特點:生產資料公有,生產有計劃進行,按勞分配,沒有商品,沒有剝削,沒有階級、階級壓迫,沒有國家機器--階級壓迫的機構。在各種著作裏,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此作了明確的表述。下麵是部分摘錄:

“從這個意義上說,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製。”
“把資本變為公共的、屬於社會全體成員的財產”
“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摘自《共產黨宣言》,1872年

“我們這裏所說的是這樣的共產主義社會,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礎上已經發展的了,恰好相反,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因此它在各方麵,在經濟,道德和精神各方麵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所以,每一個生產者,在作了各項扣除之後,從社會方麵正好領回他所給予社會的一切。他所給予社會的,就是他個人的勞動量.例如,社會勞動日是由所有的個人勞動小時構成的;每一個生產者的個人勞動時間就是社會勞動日中他所提供的部份,就是他在社會勞動日裏的一份。他從社會方麵領得一張證書,證明他提供了多少勞動(扣除他為社會基金而進行的勞動),而他憑這張證書從社會儲存中領得和他所提供的勞動量相當的一份消費資料。他以一種形式給予社會的勞動量,又以另一種形式全部領回來。”
---摘自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1875年

“無產階級將取得國家政權,並且首先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但是,這樣一來它就消滅了作為無產階級的自身,消滅了一切階級差別和階級對立,也消滅了作為國家的國家。”
---摘自恩格斯《反杜林論(歐根·杜林先生在緼E學中實行的變革)》,1878年

“一旦社會占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將被消除,而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也將隨之消除。社會生產內部的無政府狀態將為有計劃的自覺的組織所代替。”
“無產階級將取得公共權力,並且利用這個權力把脫離資產階級掌握的社會生產資料變為公共財產。通過這個行動,無產階級使生產資料擺脫了它們迄今具有的資本屬性,使它們的社會性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實現。從此按照預定計劃進行的社會生產就成為可能的了。生產的發展使不同社會階級的繼續存在成為時代的錯誤。隨著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消失,國家的政治權威也將消失。人終於成為自己的社會結合的主人,從而也就成為自然界的主人,成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完成這一解放世界的事業,是現代無產階級的曆史使命。深入考察這一事業的曆史條件以及這一事業的性質本身,從而使負有使命完成這一事業的今天受壓迫的階級認識到自己的行動的條件和性質,這就是無產階級運動的理論表現即科學社會主義的任務。”
---摘自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1880年

“工人階級在發展進程中將創造一個消除了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聯合體來代替舊的資產階級社會;從此再不會有任何原來意義的政權了,因為政權正是資產階級社會內部階級對立的正式表現。”
---摘自馬克思《哲學的貧困》,1885年

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因素:生活資料的私有。

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水平,還沒有達到能實現按需分配的水平。因此,生活資料必須是私有的。

而生活資料的私有,會使社會主義社會有什麽特點呢?

事實上,毛澤東在晚年已經發現了部分特點:
“我們自己就是建設了這樣一個國家,跟舊社會差不多,分等級,有八級工資,按勞分配,等價交換,要拿錢買米,買煤,買菜。”
---毛主席重要指示(毛遠新整理的毛澤東一九七五年十月至一九七六年一月多次重要談話,並經毛主席審閱批準)

也就是說,毛澤東發現,他奮鬥一生建設的國家,跟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那個社會主義不太一樣,反倒是更像舊社會。但歲月不饒人,他老人家已經沒有時間來進一步考慮這個問題了。他沒能發現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生活資料的私有。

“由於生活資料私有,這就決定了私有財產的存在,由此決定了私有生產資料的存在。因為私有的生活資料轉化為私有的生產資料,或者說是私有財產轉化成私有生產資料,也就是使用私有財產從事商業生產活動,是非常容易的。當這種轉化有可能改善人們的生活的時候,出現這種轉化就是必然的。”

“從曆史上看,一旦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共產黨人往往就開始按照馬列的藍圖,努力地試圖建設一個純粹的社會主義公有製社會。他們在初期都會取得很好的成績,很快就使公有製占據主導地位。但接下來,為實現純粹的公有製而做的努力,不但都沒達到目的,反而無一例外地帶來了災難。這已經充分顯示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資料所有製形式,就隻能是公有製占主導的,與私有製並存的,這樣一種多元混合的複雜形態。”

“同樣地,雖然在各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之初,有不少共產黨人試圖消滅商品,但實際上商品交換卻從來沒有被消滅過。生活資料的私有,也決定了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商品社會。為了獲得不同的生活用品,商品交換是必須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裏,社會主義國家的生產單位之間的物資交流是以物資調撥的方式進行的,似乎沒有進行商品交換,這些生產單位似乎也沒有從事商品生產。但是,個人的生活資料卻主要都是靠商品交易獲得的。如果把社會主義國家的工廠等生產單位理解為一個巨大的工廠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那麽這個巨大的工廠仍然是在進行商品生產。”

“生活資料的私有,還決定了勞動的私有,人們將用付出的勞動來獲取報酬。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結合依然少不了雇傭勞動的形式。這與馬列主義理論中的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是不盡相同的。”
---摘自清河《On Socialistic Society》,2009年


因此,在考慮了社會主義社會裏生活資料私有這個因素以後,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毛澤東在中國社會裏發現的“和舊社會差不多”的那些特點,其實就是社會主義的特點,而中國社會,也確實就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社會。而且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社會主義社會,一個可以讓我們對社會主義社會有直接的感性認識的客觀存在。

而社會主義的基本特點裏,“生產資料公有,按勞分配,沒有商品”三條,應該換成“生產資料基本公有,雇傭勞動,商品社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