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王峰上出版的圖書

(2009-11-07 21:32:20) 下一個
按:本文引自方彥壽先生的博客http://blog.163.com/fangyanshou@126/blog/static/42009952200822652715917/

南宋著名詩人和理學家劉子翬是朱熹的啟蒙老師。他的文集名《屏山集》,最早刻本是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其子劉坪所刊。朱熹為之序而行之,為此書的最早刻本。元至元十七年(1180年),崇安(今武夷山市)又有此書的重刊本。但宋、元刻本,今均已不存,現存最早的是明弘治十七(1504年)建寧(今建甌)重刊本,北京大學等圖書館存。《屏山集》的最後一個刊本則是清末光緒年間刊刻的,這部書地刊刻地點,竟然是在武夷山高高的大王峰上!

劉子翬(1101-1147年),字彥衝,號屏山,又號病翁,建州崇安五夫裏人。父劉韐,靖康間出使金國,金人迫降,不屈而死,以忠義氣節聞名於世。當時劉子翬為真定(今河北正定)幕府,山河破碎,父執喋血疆場的殘酷現實使他不堪其負,以致哭哀成疾。後以父蔭補承務郎,建炎間(1127-1130年)官興化軍(今莆田)通判,有治績。紹興二年(1132年)八月,以疾辭歸,屏棄俗務,在武夷山專事講學和著述。劉子翬長於《易》學,是著名學者、研治《春秋》的大家胡安國的高弟。朱熹在少年時,曾從其學《易》。劉子翬也是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代表作《汴京紀事》二十首,追記靖康之難汴京淪陷的曆史,沉痛悼惜都城的淪陷,尖銳斥責權奸誤國,是其愛國主義詩作中的名篇。這些詩作,均被其後人收入劉氏的《屏山集》中。

在大王峰上刻印《屏山集》的,是生活於清末民初的一位武夷名士——潘政明。他的刻書處或曰書堂名雲屏山房。在“屏山”之前加一“雲”字,從中透露出此君對劉屏山的尊崇和仰慕,這也許就是他別出心裁地將劉氏文集刻印在“雲”霧繚繞的大王峰的緣由吧!

潘政明,字儀亮,清光緒間廩生。他重刊宋儒劉子翬撰《屏山全集》二十卷,始於光緒二十七年秋(1901),成於次年春季,扉頁篆書題“光緒辛醜念七季秋重鋟武夷雲屏山房潘氏藏板”。因此刻本距今年代較近,國內大中圖書館存本較多,筆者曾專程到福建省圖書館查閱過此書。卷前有胡憲、朱熹序,清李廷鈺序,以及潘氏自序,後有清洪簡跋、鄒舒宇跋。據序跋所載,此書因年代久遠,清光緒間在崇安本地已難覓蹤影。潘氏刻本的底本,為曾任浦城南浦書院主講的翁安宇所藏泉州李廷鈺重刊本,翁氏將此本交給潘氏,希望能重新刊印。於是潘氏與景賢書院的山長鄒曉村,以及子侄輩加以校讎,重加刊行。

但僅憑此書序跋,無法判定雲屏山房的具體位置。那麽,筆者說雲屏山房在武夷山大王峰?有什麽根據?這就要從今人的考古發現來加以印證。武夷山倪木榮先生在《武夷山的雲屏山房》一文中說:“武夷山大王峰是一座象王冠狀的孤峭嶂岩,峰巔竹鬆擁翠,景致非常優美,自宋以來一直是文人墨客的駐足之處。筆者常漫步峰頂觀賞。一次居然在茅草中發現了已斷成兩塊的大青石碑。碑高1.7米,寬0.8米。碑文曰:‘雲屏山房,庚子年崇邑潘氏立。’”(《武夷岩韻集》,1989年鉛印本)庚子年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由此可知,潘政明的雲屏山房的原址應在武夷山大王峰上。這個判斷的依據是,如果雲屏山房原址不在大王峰,而是在別處,而有人要將此高達1.7米的石碑從別處搬到大王峰上,這種可能性顯然很小;凡是攀登過大王峰,了解其陡峭山勢的人,可能都不會相信。

民國《崇安縣新誌》卷二十七《潘政明傳》載其:“幹練精明,以地方為己任。光緒間任保、甲總董。……聘江右鄒舒宇為景賢書院山長,並資助膏火以勸學者。劉子翬《屏山集》富民族思想,政明以巨資刊行。”文中所說的“民族思想”,當今稱為“愛國主義思想”,由此可知,潘氏也是一位具有愛國思想的民主人士。據同一誌書所載,民國時,潘政明被選為縣議會議長,後寓居福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