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史誌辦公室同誌:
讀了貴室編的《百色市黨史資料》一書,發現你們為了掩蓋部分曆史真相,在“文獻資料”部分,卻把最重要的兩篇曆史文件即陳豪人寫給中央的《七軍前委報告》(1930年)和《七軍工作總報告》(1931年)給“精心”地抽調了。
陳豪人是百色起義中的前委書記 (1929.12—1930.5),他親自領導和經曆了百色起義紅七軍創建的全過程。史學家陳欣德在推薦黨史文獻時,也介紹道:“陳豪人(紅七軍政治部主任、中共紅七軍前委代書記)1930年寫的《七軍前委報告》和1931年寫的《七軍工作總報告》。此兩份報告也較全麵、詳細地敘述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的創建、發展過程。原件現存中央檔案館。”(鄧小平與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研究述評 陳欣德—來自新華網)而在你們書的“文獻資料”部分卻沒被編入。
至於上文中提到陳豪人當時是紅七軍前委書記還是代書記的問題,應以《粵省對七軍前委的信》為依據。
1929年12月《粵省對七軍前委的信》(原件中央黨史館有存)
“平禮兄轉前委
………
對於前委名單,省委完全批準,如小平同誌已離百色返申,前委書記昭禮擔任……”
(平為鄧小平,禮即陳昭禮即陳豪人。)
陳豪人任前委書記是上級黨委任的。
陳豪人在這兩份給中央報告中,關於百色起義期間主要領導人及領導班子的情況,均有詳細記述:
“1、陳豪人在《七軍前委報告》(1930年1月)中寫道:
中央:
……………
請派黨的責任同誌及大批政治工作同誌赴龍州工作。切切。平兄前得中央電召,此間同誌因工作關係苦留,彼硬要去,在龍變前一天已行。故中央走(來)電阻之回去已不及。工作由前委負責,並請派地方黨部的工作人員來色工作。
前委書記陳導民”(陳導民即陳豪人)(此件中央黨史館有原件)。
“龍變”,是指1929年11月份在龍州發生的“蒙誌仁叛變”,而不是指百色起義,更不是龍州起義。也就是說,鄧小平在11月份,就離開了廣西百色。
陳豪人遵照上級指示,挑起了主持前委全麵工作的重擔。此期間,陳豪人為前委書記,此時陳豪人年僅22歲。
2、起義期間紅七軍前委的組織情況
前委書記陳導民在1930年1月《七軍前委報告》中,清楚寫道:
“黨的一般狀況:
軍中前委之組織,現由導民、張雲逸、何世昌、□□□手工人,李謙、韋拔群□人組織之。導民為書記。各隊委書記,由各縱隊政治部主任同誌任之。……”(導民即陳豪人)
(文中□□□為原件字跡不清)
前委的成員一目了然。
3、紅七軍成立時軍主要領導人
①前委書記陳導民1930年1月在給中央《七軍前委報告》中寫道:“十一日開廣州暴動紀念大會,宣布中國紅軍第七軍成立。在大會中,我及雲逸同誌,宣布就政治部主任及軍長職”。
陳豪人在1931年3月9日“七軍工作總報告”中也寫道:“……當轉變前一日,百色工人代表大會及第四大隊士兵代表大會,熱烈的通過要求第四大隊轉變為紅軍,並擁護張雲逸為軍長,陳豪人為政治部主任的決議。……次日(十一日)在百色,十二日在平馬群眾大會,並由軍長,政治部主任布告就職,第七軍就在這樣的方式下轉變成立”。
由此證明,紅七軍成立時,張雲逸為軍長,陳豪人為政治部主任。當時沒設政委崗位。
你們作為黨史工作者把寫黨史最重要的史料刪去,卻大量引用所謂革命的“回憶”及自己的編造紅七軍成立時的主要領導人及領導班子。
更讓人氣憤的是你們的書中假用陳豪人的口,說什麽1929年12月11日“慶祝大會隆重開始時……然後由陳豪人代表黨委宣布紅七軍成立及其組織機構:
總指揮 李明瑞(廣西人)
軍長 張雲逸(……)
政委 鄧斌(……)
……………”(p192)
莫文驊將軍回憶百色起義那天:“陳豪人代表前敵委員會講話,宣布紅七軍政治委員鄧斌(鄧小平),軍長張雲逸,政治部主任陳豪人……”(p55)
陸耀海同誌回憶“12月11日,百色起義,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誕生,當時張雲逸任軍長,鄧斌(鄧小平)任政委……”(p74)
主編李長壽同誌寫道:“……由陳豪人代表軍部講話,並宣布紅七軍機構和領導人員名單……軍部領導為軍長張雲逸政委鄧小平……”(p192)
陸錦侖同誌也寫道:“12月10日,百色城召開了工農兵代表大會,會上通過了‘要求第四大隊轉變為紅軍,並擁護鄧小平為政委……’”(p257)
這些同誌所回憶的,所寫的百色起義的領導班子與陳豪人當年向中央報告的完全不一致,也沒有任何史料為依據,純屬編造;再說1929年我黨根本沒有設政委崗位,陳豪人怎麽會宣布鄧小平為政委呢?鄧小平同誌百色起義時根本不在百色,而是在上海,大家又怎麽會擁護他為政委呢?我隻能認為,這些同誌完全是為政治目的而編造曆史。
任命政委時間的考證。依據史學家陳欣德考證:“過去,史學界一向認為紅七軍和紅八軍一成立時,鄧小平便擔任該兩軍政治委員。現經考證,紅七軍、紅八軍剛成立時尚未設立政治委員。鄧小平擔任紅七軍、紅八軍政治委員時間應是1930年2月下旬。”(陳欣德:《關於左右江革命根據地若幹問題的考證【中共黨史研究】1994。1期》)
1930年2月任命政委時間,百色起義已過,這些同誌這麽費心,無非是要掩蓋百色起義期間,鄧小平同誌不在百色,百色起義是以陳豪人為首的領導班子在領導百色起義的曆史事實。但是不要忘記曆史是掩蓋不住的,陳豪人的報告你們有意刪去了,但我們在美國的大學中卻查到了陳豪人的兩個報告的全文(《左右江革命根據地》上冊 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
此外,在書中極力回避陳豪人的領導作用,如百色山城保衛戰竟多處把陳豪人排斥出領導班子。主編李長壽同誌在寫1929年中旬的百色山城保衛戰的情況中介紹:“在這危及時刻,軍部數十名幹部戰士在龔鶴村、葉季壯、袁任遠等帶領下……”。(p203)
陸錦侖同誌也寫道:“……在龔鶴村、葉季壯率領下,迅速反擊敵人……”唯獨把親臨戰場的前委書記陳豪人排斥出領導班子。這用心何在?
而白先經主編 紅七軍紅八軍英烈傳( p97-98 1991.11 )中卻這樣寫道:“百色起義和紅軍建立不到一個星期,12月中旬,百色城內外的地主豪紳、土匪等反動武裝2000多人,趁紅軍主力離開百色之機,突然從西南麵向百色城進攻,並占據了城內部分街道。當時,政委鄧小平已去上海匯報工作,張雲逸軍長隨主力在隆安、果化未歸,駐百色的紅軍隻有500多人。其中相當一部分又是文職人員。當時,軍領導人隻有陳豪人留在百色,陳未直接指揮過戰鬥,情況十分危急,但他在長期的革命戰爭險惡的環境裏,在連續不斷的轉戰征途上,他經受住了考驗,臨危不懼與許卓、葉季壯等人迅速有效地組織反擊。分別給軍部直屬隊、機槍連、教導隊下達戰鬥任務。由於指揮正確,指戰員奮不顧身、英勇作戰,經過4個小時的激戰,將數倍來犯之敵全部擊潰。百色山城保衛戰的勝利,顯示了陳豪人這個文人的軍事指揮才能與膽略。”(文中提到“政委鄧小平”有誤,因當時未設政治委員崗位)。
我認為,作為黨史工作者撰寫黨史應尊重曆史事實,要對曆史負責的,你們卻有意隱瞞曆史真相,任意編造曆史,這樣做無助於抬高領袖的聲望,卻會適得其反,更會損害我黨的威望。
2007.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