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天下文人書抄書。
所以,盜版,似乎也並不為過。甚至連孔乙己先生,都知道有克林頓式的幽默:竊書,不算偷!
於是,席琳為維基百客寫的一個詞條:雲幹班。不幾天就被人給貼到了《中國黃埔軍校網》的《民國軍事文史館》裏,而且署名為“冷凝季 撰稿”。
對比一下席琳寫的詞條“雲幹班”和冷撰之“雲幹班”,後者僅將前文中的“新四軍”,改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
而且在中國黃埔軍校網頁的下麵,還特別注明了“版權所有”。
中國黃埔軍校網是一個在兩岸三地乃至美國華人世界都有影響的網站,可是它如此明目張膽的 “撰稿”和“版權”,真乃滑天下之大稽,也視世人為無物!
1、席琳為《維基百科》編寫的詞條:
雲幹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38年3月,中共中央通過馬子穀、梅龔彬、潘漢年、周禮、郭沫若等中間聯係,由周恩來和李克農派遣在抗戰初期擔任新四軍武漢辦事處主任的70軍特邀上校參議陳希周出任雲幹班班主任。教官中有喬冠華在德國時的同學朱江戶、許德瑗、蔣宗文、作家荒蕪(李乃仁)和軍事教官遊毓楨等中共地下黨員,組成受中共中央南方局單線領導的雲幹班上層黨組織。
1938年3月雲幹班成立後,陳希周委托楊東蓴和朱江戶分別在長沙和武漢兩地招收各地青年學生,中共湖南省工委趁機派遣很多地下黨員,包括參加過廣州起義的郭觀梅和土地革命時期參加過井崗山鬥爭的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經和日本留學生鄭乃之等中共地下黨員,組成歸湖南省工委領導的雲幹班中共基層地下黨組織。
雲幹班開設課程的原則是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由於是在戰爭期間,雲幹班雖然在後方,但也隨70軍轉移,從湖南的寧鄉、會同,到江西的貴溪、上高等地。
雲幹班一共舉辦了三期,既招收後方學員,也培訓前線將士,累計培養抗日骨幹300餘人,有力地充實、支援、並參加了第70軍的廬山戰役、武漢會戰、南昌戰役、湘北戰役、和贛北會戰。李覺軍長後來回憶說,第70軍在元氣未複的情況下輾轉作戰,全賴陳希周帶領的新生骨幹從中支持。
1940年,當陳希周被福建省主席兼駐閩綏靖主任陳儀和軍統閩北站站長嚴靈峰派人謀殺於福建崇安以後,又發生了上富慘案,雲幹班被迫解散。除一部分學員及時轉移到延安和江南抗日遊擊隊之外,很多學員或留70軍中,或分散全國各地。
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1%E5%B9%B2%E7%8F%AD
2、《中國黃埔軍校網》的盜版:
雲幹班 |
冷凝季 撰稿 |
雲幹班,是國民革命軍第七十軍戰時步兵幹部培訓班的簡稱,是抗日戰爭期間寄生於國民革命軍第七十軍的一個培養抗日軍事幹部的中共戰鬥團體。因為培訓班的名譽班主任是70軍軍長李覺,湖南長沙人,出生在雲南,字雲波,該班就以雲字為代號,因此又稱雲幹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