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川中奇女子 之 胡蘭畦

(2006-09-08 14:21:24) 下一個


胡蘭畦(1901-1994),著名社會活動家,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一位聲名赫赫、叱吒風雲的政治女傑,是茅盾三十年代中篇小說《虹》的主人公梅女士的原型。也是在晚年留下珍貴非官方回憶錄的三位世紀老人之一。

年輕的胡蘭畦是四川成都的絕世佳人,當年曾經紅遍天下。她的一生毀譽交加,浮沉無定,充滿了傳奇色彩。但在解放不久,她便象一顆耀眼的流星倏而從天幕上消失了。


一、不凡的身世

胡蘭畦1901年出生在四川成都。父親是個中醫,也是四川省有名的一位袍哥大爺,大哥留學美國。她有個表哥叫楊固之,父母去世後寄居舅舅家,也就是胡蘭畦家裏。這個楊固之,在一家皮貨店裏當學徒,很得老板歡心,就做了小老板。胡蘭畦的父親將女兒許配給表哥楊固之,而胡蘭畦自己則戀著川軍裏的一個軍需官魏宣猶。因此胡蘭畦婚後的生活十分不幸,於是決計逃走。後來到滬州當了小學教員,自己獨立謀生。 

1920年,惲代英、蕭楚女在四川瀘州創辦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的時候,胡蘭畦是會員之一。她開始參加婦女解放運動,成為反封建鬥爭的一員猛將。據說該研究會得到過四川軍閥楊森的支持,楊森也常常到學會去研討馬克思主義學說。胡蘭畦不但早就認識楊森,而且和楊森的夫人也有交往。1922年,楊森升任川軍第二軍軍長,任命惲代英為川南師範學校教務主任,惲代英介紹胡蘭畦到川南師範當教師。

年輕時的胡蘭畦長得非常漂亮,又善於交際,活動能力很強。楊森夫人,還有楊森軍中的高級軍官,都相繼前來結識她。這些人打的幌子是提倡女權,實則是黃鼠狼給雞拜年,居心不良。胡蘭畦清楚得很,她很勇敢,胸有成竹地周旋其中,潔身自好,不為所動。楊森還讓他的四太太田衡秋代他向她求過婚,被她巧妙地拒絕。不久,楊森派她去廣州進婦女幹部訓練班。從此,胡蘭畦衝出了四川,由廣東到了武漢,進入中央軍校女生隊。這些傳奇故事都由茅盾當時的女友,另一位四川大美女秦德君在日本轉述給茅盾,並寫入了小說《虹》當中。


二、黃埔女傑

胡蘭畦是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最早的女隊隊員之一。1925年參加了北伐戰爭,和神槍手胡筠、廣州起義遊曦、民族英雄趙一曼一起,號稱黃埔四女傑。

在1926-1927年期間胡蘭畦是四川婦聯的幹部,並是革命老人何香凝的助手,曾擔任國民黨漢口市特別黨部婦女部長、武漢總工會女工運動委員會主任等職務。1926年秋,在北伐戰爭高潮中,胡蘭畦離開以何香凝為部長的中央婦女部,前往北伐前線。

1929年,胡蘭畦被蔣介石電令江西省長驅逐出境。


三、國際反法西斯鬥士

1930年胡蘭畦前往歐洲,留學於柏林德國國立政治大學,在此期間由廖承誌介紹加入德國共產黨華語支部。在柏林,胡蘭畦曾兩次會見過德國共產黨創始人、國際社會主義婦女運動領袖之一克拉拉·蔡特金。1931年7月,宋慶齡請胡蘭畦陪同她從德國柏林回國。經請示組織同意,胡蘭畦把宋慶齡送回國重返柏林後,卻被開除了黨籍。主要理由是她護送的宋慶齡“不是共產黨,是國民黨的大官”(引自《胡蘭畦回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932年12月德國共產黨在柏林體育館召開反法西斯大會,胡蘭畦在大會上發言。1933年納粹上台後她被納粹抓捕,關進了德國監獄。後經宋慶齡、魯迅等以“人權保障大同盟”的名義,在上海向德國駐上海領事抗議而獲釋。

獲釋後的胡蘭畦被驅逐出境,先後流落到法國、英國,後又到了蘇聯。1934年在莫斯科時,她以中國作家身份參加了蘇聯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在會上,她結識了高爾基、日丹諾夫、布哈林、西蒙諾夫和莫洛托夫等領導人,成了高爾基的貴賓,高爾基十分喜歡她。後來高爾基逝世時,應蘇共之邀,她曾到紅場為高爾基守靈送葬。

四、奔赴抗日前線

隨後胡蘭畦回香港,1935-1936年在潘漢年和梅龔彬領導下從事抗日統戰工作,是中共一大功臣。

1937年,抗日戰爭全麵爆發,胡蘭畦受宋慶齡、何香凝和李濟深委托,組織並率領婦女戰地服務團在各戰區進行宣傳教育工作和戰地救護工作。1939年被國民政府任命為少將指導員。

《抗戰中傑出的女報人》一文說:(1937年,)著名女記者胡蘭畦報道了上海保衛戰,寫出了《大戰東林寺》一文,表現了守軍堅強的戰鬥精神。

她身材不高,長得很豐滿,虎虎有生氣,頭戴鋼盔,身穿軍服。她和戰地記者範長江一道赴戰場實地采訪,合寫了《兩下店第一功》、《川軍與抗戰》、《川軍在前線》等優秀通訊報告,在當時產生重要影響。抗戰期間,她撰寫的《在德國女牢中》,1937年生活書店初版後,半年之內再版印刷三次,甚至在延安被作為教材用書,其影響深廣可見一斑。

胡蘭畦等6人組成了《戰時婦女》雜誌編委會,這本雜誌報道上海和各地婦女抗日團體的活動,介紹世界各國婦女反法西斯鬥爭的情況,反映侵略者鐵蹄下的婦女悲慘生活,設有時事評述、戰地通訊、戰爭知識講座等欄目。更有許多女報人隨軍深入敵後,或隻身化妝深入敵占城市,編輯出版報紙,宣傳抗日,堅定了敵占區廣大民眾勝利的信心。



反法西斯戰士胡蘭畦,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團長,受何香凝派遣,率全團先後在上饒、南昌、宜春、新餘等地為抗日軍隊服務和宣傳組織群眾,支援抗日戰爭。圖為1942年胡蘭畦和江西保育院農場的孩子們在一起。


五、對陳毅隻是愛慕?

《愛慕陳毅的六位女性》一文中說,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團長朱克靖曾寫過一首調侃陳毅的詩,其中有兩句是:“將軍為何多憔悴?半為蘭畦半為茜。”詩中的“蘭畦”指胡蘭畦,“茜”指張茜。

1923年,陳毅寫出大量詩文,抨擊當時黑暗的軍閥統治,在重慶知識界,特別是在青年學生中,產生了極大的積極影響。胡蘭畦就是受他文章鼓舞的其中一個。
  
胡蘭畦數度與陳毅見麵,她和陳毅的關係到底如何,傳聞頗多。但是根據當時的具體環境,大概也沒有什麽可以寫成“浪漫曲”。

1947年6月,國民黨的報紙用觸目驚心的大幅標題刊登“陳毅陣亡”、“陳毅斃命”,還用大幅版麵詳細描述“陳毅追悼會”的經過。胡蘭畦得知後十分傷感,後來她又接到陳毅父母來信詢問,便決心贍養二老,把成都東門外的一處果園、田地、房屋,全部給二老作養老之用。

筆者對上述的說法一直持比較懷疑的態度。第一,胡蘭畦是川中女傑,二三十年代在國內國外黨內黨外的名氣,絕不在陳毅之下。第二,如果僅僅是愛慕,胡蘭畦在得知陳毅犧牲的消息後,斷不至於決定贍養陳毅的二老。第三,胡蘭畦自己的回憶錄中,說他和陳毅是在1937年冬訂過婚,新四軍的項英等人知道,陳毅的父母親也知道。要不解放後,為什麽胡蘭畦到上海去找陳毅市長,陳毅不見,而由副市長潘漢年打發了事?

潘漢年見胡蘭畦時,曾對她說:陳毅已經兒女成群,你還找他幹什麽?


六、地下工作者

1949年初,胡蘭畦以驚人的膽略,置生死於度外,隻身穿越火線,成功地完成李濟深和潘漢年交給她的任務,策動國民黨軍隊起義,為加速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上海解放前夕,胡奉命赴上海參加迎接解放的工作。

可是在上海,胡蘭畦處境困難,並沒有妥善安置工作,因為潘漢年等人對她的地下黨身份和複雜的社會關係提出了懷疑。後來胡蘭畦在北京工業學院主管後勤工作,由於她過去在國內外與國共兩黨眾多高級人物的複雜關係,使她在解放後的曆次運動中都在劫難逃,備受磨難,直至粉碎“四人幫”後,才重新入黨。例如,1957年鳴放時她也並未開口,僅僅去老朋友章伯鈞家看望了他,而章是頭號右派,所以她也就成了右派。著名文學家陽翰笙說:胡蘭畦“在極左思潮泛濫的年月,倍受折磨,直到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後才重見光明。”

胡蘭畦後來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她不顧年邁和體弱多病,以驚人的毅力寫出了上下兩卷《胡蘭畦回憶錄》,1985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向我們提供了一份研究中國現代曆史的珍貴資料。

根據有一篇采訪,偶然有人看望時,執拗的胡蘭畦總是淚流滿麵,哭訴“我是1930年入黨的,但現在隻從1978年算起”。

可惜呀,胡蘭畦沒有秦德君那般幸運。中央並沒有哪一位大人物,為她入黨和平凡的事,哪怕是出麵說半句話。

要不是胡蘭畦自己活的長,又出版了回憶錄。她這二十世紀之川中奇女子,也就被遺忘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