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蔣氏父子有背曆史潮流的作為,許多人並不買賬,指指點點。為使長子逐步接班,蔣介石不斷清除異己,掃除障礙,為“太子登基”鋪平道路,可謂用心良苦。在蔣經國的“接棒”之路中,打擊最烈、轟動最大的是吳國核、孫立人兩案。對此,美國紐約《中報》1988年4月17日發表了美籍華人葉一舟的一篇文章,題為《彈丸江山父傳子,可歎孤臣生非時——吳國楨、孫立人在蔣家王朝中的悲劇命運》。文章評論說:“國民黨退台之初,最具國際聲望的文武官員吳國楨和孫立人,在‘侯門深似海’的中國官場上,首先充當了蔣氏父子權力重新組合的犧牲品。”
吳國楨,湖北建始人,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後留學美國,獲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先後擔任過南京政府的漢口市長、重慶市長、外交部政務次長、上海特別市長,以及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1949年12月,任“台灣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
他是蔣介石眼中“紅得發紫的人”,本來可以官運亨通、青雲直上,但由於和蔣經國有過節,而最後導致流亡海外。
蔣介石器重吳國楨,是因為吳畢業於美國,和美國政界有相當的聯係,向為美國人所欣賞,蔣介石也就“愛屋及烏”了。同時,蔣介石對吳國楨委以重任,也由於吳國楨從不結黨營私,辦事講效率,令出必行,講究法治,卻也不失為一位“幹才”。吳案發生後,曾任上海市參議會議長的潘公展回憶道:平心而論,吳國楨並不是一個庸才,他自有一套看家本領。他的漂亮的儀態,流利的演說,講得一口很好的英語,十足一股洋派神氣,以及按時到辦公室(上海人叫寫字間),見了什麽人都饗上笑容,甚至和當時氣焰很盛的鬧學潮的學生,也表示著一種即使挨打也滿不在乎的氣度,的確使當時但現洋皮相的洋商和上海市民,仿佛都在想大上海何幸而得如此一位現代化的民主審長。
1949年12月,蔣介石退台後,一切行動皆以爭取美援為主,而素有“民主先生”之稱的吳國楨向來與美國交好,故而他就成了“台灣省主席”的最佳人眩吳國楨對此曾大惑不解,婉言相拒:“陳誠將軍不是做得很好嗎?最好由俞大維擔任。”蔣介石毫不隱諱地說:“你很恰當,我要你今後全力爭取美援。”吳國楨上任“台灣省主席”後奪了陳誠之權,陳誠對吳耿耿於懷,吳國楨向蔣介石作了報告後堅請辭職,蔣介石對吳的辭職不予批準,並說:“辭修和你鬥,你就和他鬥,我支持你。”吳國楨聽了蔣介石和他說的“貼心話”後,深受感動:“鈞座慘受大陸失敗之教訓,已銳意改革,故敢冒死犯險,竭智盡忠,以圖報效。”遂依舊做他的“台灣省主席”,幻想勵精圖治,挽救黨國。
吳國楨一時雖受寵於蔣介石,為何又遭貶呢?原來,吳國楨雖討好了老子,可他卻得罪了兒子。
1948年8月,蔣經國奉父之命到上海打“老虎”,時任上海市長的吳國楨一方麵對蔣經國沒有積極配合,抱著看熱鬧的態度對蔣經國之舉袖手旁觀;另一方麵吳國楨的權力被蔣經國架空,他又很不買蔣經國的賬,致使蔣經國對吳國楨早已心存芥蒂。
到了台灣以後,蔣經國獨攬台灣島的安全、情報和特務係統大權,尤其是就任“總統府資料組”組長後,更是發號施令,借故打擊異己和政敵。吳國楨對此深為不滿。1950年,蔣經國逮捕了台灣火柴公司總經理王哲甫,吳國楨認為蔣經國隨意抓人,證據不足,不服人心。蔣介石的秘書告訴吳國楨,抓王哲甫是蔣介石的意思。吳國楨堅持認為:“大家都為蔣先生做事,上級命令,無違抗餘地。但王案涉及到一個是非之爭,是非是原則問題。
此刻台灣既風雷震蕩,敵人伺機而動,政府標榜民主法治,焉能言行不一?”結果,蔣介石將王哲甫由死刑改判7年徒刑。但吳國楨與蔣氏父子的間隙卻越來越大。
後來,蔣經國曾令全省特務以清查戶口為名,一夜間逮捕398個人,其中19人僅有輕微的違警記錄。吳國楨獲息後出麵幹預,蔣經國方將這些人釋放,避免了一次濫害無辜。事後,吳國偵對蔣介石進言:“非改革不可,任何機構不通過保安司令部,禁止隨意抓人,逮捕後14天,一定要釋放,或起訴。”蔣介石未置可否。
吳國楨與蔣經國的矛盾還涉及一個經費問題。國民黨退台之初,“中央”與地方的一切開支均由省府開銷,而省府應付這樣大的開支,難免捉襟見肘。吳國楨作為“省府主席”曾向蔣介石進言:“國民黨黨費應不用國家經費而向黨員籌募,且應鼓勵反對黨之成立,俾能奠定兩黨製度。”對於蔣經國領導的特務機關一些預算外的要求和請托,吳國偵往往不客氣地予以婉拒。他曾悄悄對朋友說:“我隻是采用消極行動,不發給經費,所以蔣經國恨死我了。”
吳國楨對蔣經國不俯首聽命,早已被看成是蔣經國“登基”的障礙,而吳國楨竟還天真地向蔣介石進言:“如鈞座原愛經國兄,是不應使其主持特務,蓋無論其否仗勢越權,必將成為人民仇恨的焦點。”忠言逆耳,蔣介石聽後很是尷尬和氣惱。遂產生了除掉吳的念頭。
江南在《蔣經國傳》中寫道:“蔣先生器重吳顯然事出有因。
但寵臣與愛子之間,有如魚和熊掌,選擇起來並不容易。(老蔣)派人向吳暗示隻要願意和經國合作,將以閣揆酬庸。吳堅持‘道不同不與為謀’的原則,斷然掛冠。蔣氏父子見拉不過來,隻有殺。而‘此後鈞座對於經國兄更加信任,不獨任其控製特務及軍隊,且使之操縱黨部並主持青年團’。這使人們更加看清蔣介石‘愛權之心,勝於愛國;愛子之心,勝於愛民。’”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了吳國楨的預料。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的對台政策發生變化,蔣介石略微鬆了一口氣,吳國楨的存在價值也大大降低,蔣氏父子遂對他突下狠手。吳國楨在《八十憶往》中講述了如下一件事:1952年10月30日,蔣介石為過65壽誕,與宋美齡到台北郊外草山避壽,特邀吳國恢夫婦上山吃晚飯,並留他們過夜。第二天,吳氏夫婦要返回時,發現自己車子的駕駛員不見了,隻得由蔣氏另派一名司機開車下山。那天該吳氏夫婦走運,正巧吳夫人肚子疼,開車不久就到一家飯店方便。等吳氏夫婦回到汽車旁時,發現司機臉都嚇白了。原來駕駛員發現兩隻前輪的螺絲都被人擰掉了,如果不是吳夫人鬧肚子,汽車爬坡或轉彎時,車輪必飛脫出去,吳氏夫婦必將粉身碎骨。
吳氏夫婦死裏逃生,深感惶恐。加之,吳國楨素與“行政院長”陳誠不合。他遂於1953年4月以“健康欠佳”為由,辭去“台灣省主席”一職,仍保留“行政院政務委員”和國民黨中央常委身份,準備偕夫人赴美。5月24日,在宋美齡的周旋下,吳國楨夫婦離台。陳誠、蔣經國、蔣介石、宋美齡等五百餘要人和親友前往機場送行,盛況空前,破曆史之記錄。行前,吳國偵的好友張群贈送他曾國藩手書的對聯一幅:“水寬山遠煙霞回,天澹雲閑今古同!”
江南在《蔣經國傳》中述及吳國楨這次離台:“若非蔣夫人從中協助,在經國的阻撓下,絕無可能。然而,險象環生,請多插曲,先取得普通護照,第二天,外交部次長時昭瀛旋奉命收回,改發公務護照,吳最小的一個兒子吳修潢,時就讀台北建國中學高二,不準偕行,在台北姨母家中寄居。79歲的老父吳經明先生,同時留台”。這樣,吳國楨的父與子就雙雙留作“人質”了。
不料,吳國楨剛抵美不久,1954年1月,台灣就傳出“吳國楨攜資外逃”的流言。報刊推波助瀾,接連發表社論,其中有《勸吳國楨從速回台灣》。吳國楨要求蔣介石:“轉知政府對所傳徹底查明,公布真相”,並作“辟謠啟事”寄回台北的父親聯係報紙刊出,結果,吳老先生跑遍各報,無人敢登。吳國楨“含冤莫白”,1月29日,他在紐約《民聲日報》以公開信形式辟謠:“楨之愛國,不敢後人。楨又何敢從個人一人或家著想?然而古語雲:事有可行,有不可行;又雲:合則留,不合則去;又雲:忠臣去國,仍潔其名。楨懇貴報勿逼幀太甚,使楨不得不言所不願言之言也。”
台灣當局見此,由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張其昀函告吳國楨:“前次總裁指示不必登報,純出於愛護之意,以為此類無稽之談,不必與之計較,今兄在紐約僑報既有公開信談及此事,此間自亦無妨同時發表吧。”
不久,台灣《中央日報》刊登了吳的“辟謠啟事”:“此次來美,曾經由行政院長陳院長批準,以私人所有台幣向台灣銀行購買美金五千元,作為旅費,此外未由政府或政府中之任何人員批準撥給分文公款,……為國服務三十餘年,平生自愛,未曾貪汙,在此國難當頭之際,若尚存心混水摸魚盜取公帑,實際自覺不擠於人類。”
2月7日,吳國楨在美國接受台電視台和合眾社記者的訪問,公開表示,他之所以離台,是由於“健康”和“政治”兩個原因,並發表三點政見:台灣如不實行民主政治,將無法爭取美國與僑胞的支持;目前的台灣政府過於專權,是一黨專政,而他主張民主化;政治部完全拷貝蘇聯,若幹人士竟認為“與共產主義作戰,必須采取共產主義的方法。”
吳國楨登高一呼,美國和台灣議論紛紛。
不久,吳國楨在美刊出“上總統書”,批評蔣介石“自私之心較愛國之心為重,且又固步自封,不予任何人以批評建議之機會。”同時,把矛頭直指“太子”,主張將其送入“美國大學或研究院讀書”,否則,妨礙台灣進步。2月27日,吳國楨又趁台灣召開“國民大會”的機會,上書大會,提出如下建議:保障各方反共人士均能在台公開成立政黨,並有批評政府之權;撤消軍中黨組織及政治部;明白規定特務機關之權力,不得由當局派其戚屬主持;組織委員會公開接受無辜被捕及非法受擾者親友之控訴;對於過去之非法措施,應追究其責任,藉以樹信於民,使言論自由得以保障;撤銷青年團,不得有變相之組織。
吳國楨條條戳到了蔣氏父子的痛處,蔣氏父子豈可饒過他。
隨即發動黨政官員、報紙進行圍攻,指責吳國楨與“外國的粉紅色夥計攜手,以自由破壞自由。”3月門日,“國民大會”通過臨時決議:“建議政府以該員迅即吊銷護照,勒令回國依法處辦,如違即明令撤職通緝歸案,以維國紀而正官常案。”
同時,蔣介石發表“總統命令”,內稱:據行政院裏:“本院政務委員吳國楨於去年五月借病請假赴美,托故不歸,自本年二月以來競連續散播荒誕謠諑,多方低毀政府,企圖淆亂國際視聽,破壞反共複國大計,擬請予撤職處分。另據各方報告,該員前在台灣省主席任內,多有違法與瀆職之處,自應一並依法查明究辦,請鑒核明令示遵等情。查該吳國楨曆任政府高級官吏,負重職責者20餘年,乃出國甫與數日,即背叛國家,汙蔑政府,妄圖分化國軍,離間人民與政府及僑胞與祖國之關係,居心叵測,罪這顯著,應即將所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一職予以撤免,以振綱紀,至所報該吳國楨前在台灣省政府主席任內違法與瀆職情事,並應依法徹查究辦”。
此後,蔣氏父子還不肯放過吳國楨,企圖將他引渡回台,在美國的幹預下,此事不了了之。但蔣氏父子對待異己之心狠手辣卻已深深刻在了人們的記憶之中。台灣自由民主人士胡適曾對此評論說:前台灣省主席吳國楨批評政府或許對於國家還有點好處,假使吳所講的話有一部分是真實不假,那麽我們就不應該因其係出吳國楨之口便拒絕加以考慮。
1984年,吳國楨含恨而死,葬於美國佐治亞州濱海小城。
遺憾的是,在他有生之年沒有完成揭露蔣家父子統治內幕的著作。有幸的是,蔣經國的老部下江南在美留學期間,和吳國楨交往密切,從吳手中搜集到大量資料,著成《蔣經國傳》。然而,正當此書剛剛出版之際,江南便遭槍殺,發生震驚海內外的“江南命案”。
事後查明,槍殺江南的主謀便是蔣經國的二公子蔣孝武。蔣經國之所以急於將江南所掌握的秘密扼殺,是因為江南揭露了他們父子的種種劣跡。江南命案是吳國楨一案的繼續,蔣經國的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做法,引起了世界公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