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寬,字誌弘,1905年7月出生於蒲城縣東陳鎮劉家莊一戶貧苦的農民家庭。1917年在城內上縣立高等小學(既槐院小),後考入省立第二師範學校(即大荔師範),因品學兼優,常被推為代表,領導學生愛國運動。1924年畢業後,深受五四運動影響,反對軍閥割據,敬仰楊虎城的傳奇式的革命活動,渴望救國救民於水火,決心投筆從戎,奔楊虎城部下。
不久,聽說要選送一批青年軍官去報考黃埔軍校,人員以定。他便找人帶領其麵見楊虎城。楊嚴肅的說:“小夥子,那可是國民黨啊,要殺頭的!”他立即大聲表示:“革命就不怕殺頭!”楊虎城笑了,答應添上他的名字。劉宗寬到廣州後經過考試,正式成為黃埔第三期學員。在這裏,他經受了深刻的革命洗禮,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有了較明確的理解,對共產黨人周恩來,惲代英,蕭楚女和國民黨左派廖仲愷,鄧演達等人都十分敬佩。1926年1月畢業後,他堅決請求仍回楊部工作。
劉宗寬等一行輾轉回到三原部時,正值劉鎮華奉吳佩孚命令,卒10萬嵩軍入陝。他即被任命為侍從副官,隨楊虎城卒部進駐西安,參加了堅守西安長達8個月之久的艱苦戰鬥,深得楊的信賴。1934年,楊虎城保送他到南京陸軍大學特別班二期(學員均為將官)深造。誰料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的第二天,南京政府 將其作為西北軍的人質予以扣押,直到事變和平解決才釋放。1937年8月,劉從陸大畢業,成績名列榜首,被譽為“武狀元”。三天後,蔣介石任命其為軍委會少將高級參謀兼駐湯恩伯部聯絡官。他因不滿蔣介石的背信棄義,以及扣押張學良,逼楊虎城出國的卑劣行經,拒絕受命,申請回原三十八軍。1939年,調任中央軍校七分校(在西安王曲)十六期十五總隊長,為培養抗日軍事幹部,盡職盡責深受學生的愛戴。
1941年,劉宗寬任陸軍暫編十五師師長,對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胡宗南的人事安插多所抵觸。在駐合陽防守黃河河防時,發現有些軍官不思抗戰,不顧人民疾苦,竟走私返毒,為軍紀,國法所不容,便將為首的團長扣押,解送西安。胡宗南大發雷霆,認為他有意令其難堪,當即羅其罪名,反誣其“走私返毒 ”,將他和參謀秦一民(秦德海,蒲城東愧院人)等人當即逮捕。一年後,押解重慶軍法招待總鑒部,蔣介石以胡宗寬是“楊虎城的外甥”等原因(實數造謠)為名,大筆一揮,“一律槍決”。幸虧他的老師韓兆鶚等人多方奔走,並敬請馮玉祥將軍出麵,仗義執言,才免於一死。
嚴酷的現實生活促使他開始覺醒,劉宗寬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後該名為中國農工民主黨)。1945年,先後受到周恩來和葉劍英同誌的接見促使其加入到愛國民主運動之中。
1946年6月,蔣介石凶相畢露,發動反人民的內戰。重慶行營長官張群,任命他為參謀處處長。他本想辭掉,希望能到延安解放區工作。農工民主黨組織決定,並傳達中共重慶負責人吳玉章同誌的意見,指出“蔣介石打內戰是肯定了的,不會因為你一個人就不打了,你何不利用這個機會,為革命多做些工作。”這樣,他才同意受命。1949年2月,劉宗寬升為中將副參謀長,他身著國民黨將軍製服,負有特殊使命,收集情報,掩護同誌,等待時機,迎接解放。
1949年初,國民黨節節敗退,解放軍即將渡江南下,西南解放為時不遠。5月,他的同鄉好友房顯誌突然來到,原來是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派來聯絡的。從此。他如魚得水,密切合作,積極為解放西南做準備。
當南京、武漢、西安相繼解放,四川已岌岌可危之時。西南公署決定重新調整軍事部署,調整方案交劉宗寬製定。他利用情況判斷迷惑敵人,誘其處置錯誤而不知。他把湘、鄂、黔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帶故意不作明文劃定,精心設計,留一空檔,為解放軍入川布下一條通道。之後,他將西南布防情況,包括戰鬥序列、人員配置、軍隊素質以及指揮官的特征等,寫成情報,連同對解放軍進軍路線的建議呈送二野領導。後來解放軍入川,完全采納了他的意見。
羅廣文部是國民黨在西南的主力軍,駐紮在重慶和漢(武漢)渝公路一帶,戰鬥力很強。如何調虎離山,使川東空虛,為我解放軍入川掃清障礙使他頗費神思。8月26日,蘭州解放,他便大講三國劉艾入川路線,致使蔣介石、蔣經國、張群、胡宗南、宋浠濂等人參加的“禦前會議”上,決定將羅文廣部星夜開赴川西北,羅部兩個軍立足未穩,還未喘過氣來,川東已經告急,羅部立即撤回重慶,遭到解放軍迎頭痛擊,殘部逃往川西。
30日,迎來了重慶解放。劉伯承將軍高度評價了劉宗寬為革命事業做出的貢獻,讚揚他“解放西南第一功臣”,聘請他擔任解放軍二野高級參議。1950年,劉伯承任南京軍事學院院長。他被調去任軍事學術研究室副主任和戰役戰術教授會副主任。1956年,轉業到重慶。曾任全國政協委員、重慶政協副主席、四川黃埔同學會顧問等職,為社會主義建設,一直孜孜不倦地工作。1992年7月,在四川重慶逝世,享年8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