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二十一年(1905年)
由知名人士陳寶琛等十人聯名發起組織“福建去毒社”,想利用民間社團力量推動政府厲行禁煙。
清光緒二十一年(1906年)
1896年,閩紳陳寶琛、林紓、陳璧、力鈞等人在福州蒼霞洲林紓舊居創設“蒼霞精舍”,教諸科學為“福州有學校之始”(見福建通誌三十四卷《陳璧傳》)。
光緒二十一年(1906年)春,公推林則徐嫡孫林炳章董其事,召集在省紳商討論有關事宜。同年五月初一日,在福州“林文忠公祠”前,召開福建去毒社成立大會,參加者達上萬人,盛況空前。林炳章先生登台發表演講,慷慨激昂地表明了堅決禁除鴉片的決心。宣告去毒總社成立,林炳章先生為社長,社址設在福州南台大廟山(現校址)。總社設調查、宣傳、評議三部,各分區設戒煙局。遂即開展調查工作,推動各地設分社督辦,嚴限土行煙館改業,繳獲煙土煙具等。據統計全省先後曾成立112個支會。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
林紓與陳璧、力鈞、孫葆縉等人將蒼霞精舍翌年遷道山路,改名紳立中西學堂。宣統元年(1909年)遷吉祥山,改稱福建官立中等工業學堂。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 |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 |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 |
三月初三日,琯頭行駛福州(台江)1艘輪船,在蘆礁觸礁沉沒,搭客死200餘人。
六月初一日,福州郵政總局在潭尾街設郵政分局,是台江地區第一家郵政局。
“陳永盛”皮枕店在小橋開業,所製名牌皮枕產品遠銷國內外,其中銷往台灣的最多。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 |
六月初三日,上遊溪洪暴發,平地水深數尺至丈餘不等,漂沒田園廬舍甚多。
福建農桑棉總局在原“耿王莊”(今南公園)內植桑樹,並在左公祠內附設浙股、粵股蠶務學堂。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改為福建中等實業學堂,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為福建官立中等蠶業學堂。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
張元奇、劉鴻壽合資製造載重20噸裝有煤炭蒸汽機的木帆船,在閩江上進行營業性航行。首號船定名“江甲”,繼造“江乙”、“江丙”、“江丁”共4艘。航行於馬江、營前、琯頭、潭頭、塘前一帶。
清政府在南台(台江)始設南台警務局,下置4個分局,分局之下分區,區之下分段,每段設1崗,每崗駐警兵3名。
光緒三十年(1904年) |
福州開智學會在南禪寺創辦私立開智兩等小學堂。民國7年(1918年),改為開智小學。民國16年增設初中、高中部,稱私立開智中學。1952年,分別並入南禪小學、福州第八中學、福州第四中學。
1906年,福州商界還在這裏創辦商立學堂,可謂民辦教育的先聲,曾停辦過。而1922年福州總商會再創商立學校,至1931年脫離商會組建校董事會,遂改名為福商學校,包括小學和中學二部。後中學部發展為完全中學,命名為“私立福商中學”,為表彰支持辦學的商家(永安堂虎標萬金油)胡文虎先生,還將學校一幢建築物命名為“文虎堂”,原曾作為大禮堂使用。
解放後,1952年2月,福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將私立四端中學,榕工初級中學,以及開智中學的高中部與福商中學合並改公,創辦“福州市第四中學”。同年6月又改名為“福州省福州第四中學”迄今。
大廟山有兩大民間組織,一是誌社,創辦於民國初,是以“詩明誌”的文人組織,每月起碼舉行一次吟唱詩句活動,吸引眾多的文人雅士,其中端午節和中秋節最為熱鬧。二是去毒社,創辦於清光緒後期,由林則徐後人林炳章等發起,其任務是協助政府查緝、處理、教育販毒的奸商和吸毒的民眾,效果顯著,威震全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