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今年三月十日是賀昌同誌殉國七十周年紀念日,明年一月十九日是賀昌同誌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在這特殊的年度裏,我拿什麽追念我心中的這位豪傑呢?
我敬佩和紀念賀昌同誌,最早的簡單原始的動機是因為他與我既是同邑且更還是鄰居。從我幼小啟蒙到上學讀書,他一直在我心中是一位神秘而崇高的人物,所以,我對他的情結由來已三十多年了。
我的家鄉在晉西一個小鎮,名曰柳林,依山傍水,風光樸實無華,民風淳樸無瑕。我雖比賀昌先烈小整一個甲子,但我出生時的柳林鎮和六十年前賀昌出生時的景致是沒有多少變化的。小鎮夾在南北兩列山之間,東西走向。南山下清河滔滔流過,岸北是一片廣闊的青翠欲滴的田疇,田北是官道,後改為太軍公路,路北是一條蜿蜒的水壕從我家門前汩汩西去,從東到西,是河頭集、上南坪、下南坪、羊道口……。我家住在下南坪,賀昌出生在羊道口。再北就是古街、背道、北山了。我爺爺生於一八九五年,長賀昌十多歲,是看著賀昌長大的,也是耳聞賀昌在外浴血革命的,所以在我小時候,爺爺經常講給我賀昌的故事。賀昌就這樣紮在我的心中了。
到上高中後,那時革命傳統教育很熱烈,從深層次上,賀昌屹立成我心中的一座豐碑。一九八四年的三月二十八日,共青團柳林縣委在青龍城寶寧山舉行了賀昌烈士紀念碑奠基儀式,全縣學生到山上參加了奠基活動,並栽種了鬆柏。青龍原為古城池,與我們居住的地方隔河相望。當時,我總覺得賀昌烈士紀念碑應該建在我們的居住地,建在青龍那邊不太合適,所以在當天的日記中寫下:“我認為,這個陵園最好建在柳林鎮,特別是南坪。”事實上,早在一九五五年,我們這裏就定名為賀昌高級農業合作社,後又改名為賀昌大隊。盡管當時自己年少氣盛,“地方觀念”頑固,但還是為這一盛舉大為拍掌,情不自禁,用拙劣的文筆填詞一首,名《卜算子·悼賀昌》,詞曰:
先烈賀昌君,
中華一奇葩。
馬革裹屍馳沙場,
青春熱血灑。
我輩悼賀昌,
效做千裏馬。
四化戰途顯身手,
同來添磚瓦。
縣廣播站還采用了我的這首詞。三月二十九日,學校舉行了賀昌烈士生平事跡報告會,時任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副教授的賀昌之子賀平在會上做了報告,朗誦了他那首悲痛而壯美的《悼亡父》詩。當晚,我夜不能寐,在日記中暗下計劃,要寫賀昌傳。這年年底,一個振奮我心的消息傳來,賀昌大隊黨支部書記賈歧山向縣裏提出,劃出南坪三十畝水地,修建賀昌烈士陵園。不久,這項工程啟動。當時,我們就讀的柳林一中離這片地很近,隻三五分鍾就到,同學們每天三三兩兩的相伴來這裏背書,我們是看著紀念碑落成的。
紀念碑是趕在一九八五年的“七一”節前竣工的,七月一日,地、縣兩級黨團機關要在這裏舉行賀昌烈士紀念碑揭碑儀式。六月二十八日,我輕輕地的來到碑下,懷著肅敬與激動的心情,寫了《謁賀昌烈士紀念碑》一首小詩,雖文辭頗低卻深情滿含。次日,編入了我們剛剛成立的清河文學社社刊《清河》雜誌創刊號中。
七月一日,賀昌烈士紀念碑揭碑儀式在陵園舉行。說是陵園,就是紀念碑一座和小碑亭一個,周圍還是不少雜草。我與清河文學社社長邢利斌等人參加了采訪。在紀念碑下,我們攝影、訪問、交談,覺得很是前衛,很是快活。中午,與我們清河文學社相繼成立的賀昌文學社社長李春梅又委托我將其出版的第一期報紙《晨曦》送給下榻在縣招待所的賀平同誌。我清楚地記得,當時賀平不住地說“很好,很好”、“謝謝,謝謝”,連續三次同我握手。這一年,我高中畢業了。
再後來,就是在外讀書、工作。如何了結自己對賀昌的紀念情結,仍然是我的心事。後來聽說賀昌傳記有人在寫,就與文友劉雲、邢興平相約共同來寫個電視劇本。但是,最後我還是什麽也沒有寫成。一者深知自己文力低微,作書寫劇如扛千鼎,二者自己一直從事司法工作,沒有一個文化的氛圍,三者缺少錢力保證采訪、搜集資料等,所以,這件事是一定做不成了,我也一定不去做了。但是,在進入二○○五、六年這個特殊的年份之際,我還是掩耐不住自己對賀昌的掛戀懷念之情,我還是蠢蠢而動了。二十多年來,我倒是搜集了不少記載賀昌烈士的書麵資料,我可以利用這些資料為他編寫年譜啊。花較少的錢,獨坐鬥室,便可完成,聊以安慰我心中的夙願。
打開曆史,賀昌同誌誠為一個不同凡響的人物。他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職業革命家,他的一生雖極其短暫,但確是極其璀璨奪目的。他從事過青年學生運動,發動過工人運動,醞釀過武裝起義,領導過紅軍鬥爭,最後殉難沙場。他曾與高君宇籌備和領導山西的共青團組織,與劉少奇領導安源路礦工人的鬥爭,協同周恩來發動上海的三次工人武裝起義和南昌起義,與張太雷等研究、領導廣州起義,給毛澤東、朱德指示井岡山的鬥爭,會同滕代遠、彭德懷促成平江起義,與鄧小平醞釀廣西百色起義,同聶榮臻主持北方黨務工作,與薄一波共商平定起義組建紅二十四軍,協助王稼祥領導全軍政治工作,保護身處逆境的鄧小平度過被迫害的歲月,與項英、陳毅並肩掩護中央紅軍長征,開展南方遊擊戰爭。他與妻子結婚僅兩年就分襟未見,他的兒子尚在繈褓中就作永訣,他年僅二十九歲就取義成仁。他是真的猛士、鬥士,對黨無限忠誠,對生命淡若煙雲,為每一個中國人所肅然起敬。
這樣一位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一定要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來祭奠他。從一九八一年搜集賀昌之妻黃慕蘭發表的《深切懷念我的良師益友賀昌同誌》一文始,我皓首窮經,擁有了一定數量的賀昌生平資料。從今天起,我就為他編寫年譜吧。在這個特殊的年度裏,我將以《賀昌年譜》一書獻給早逝的英烈!
是為序。
白海峰
二○○五年一月十九日於淘甄軒
賀昌,原名賀穎,又名賀其穎,字悟庵,一字伯聰,曾化名毅宇。今山西省柳林縣柳林鎮人。
山西省柳林縣柳林鎮,在賀昌出生時為清代永寧州柳林鎮,後依次隸屬於改置後的永寧縣、離石縣、柳林縣。柳林位於山西省西部,傍依黃河,與陝西省隔岸相望。素有“山陝通衢,晉西重鎮”之稱。
賀昌之祖,相傳自陝西而來,曆代繁衍生息,成為柳林望族。曾祖父賀建功,係國子監太學生,生二子丕霖、丕顯。祖父賀丕霖經商為業,生二子雨田、雨亭。父親賀雨亭,博文強識,試中拔貢,候補直隸州州刺,授徵侍郎。其學識淵博,詩文俱佳,且思想開明,追求進步,耿直剛正,浩氣滿腔,為一方百姓所景仰。母親閻氏,良善淳樸,格標鄉裏。
1906年(丙午,清光緒三十二年)
出生
1月19日(時為清光緒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生於清代山西省汾州府永寧州柳林鎮羊道口。
《賀昌》(陳文秀、雒春普、張誌強、李吉):“賀昌,原名賀穎,又名其穎,字伯聰。一九○六年一月十九日(清光緒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生於山西省離石縣柳林鎮(現柳林縣)的一個封建士紳家庭。”
1907年(丁未,光緒三十三年)
一歲
本年,柳林創辦官學——柳林鎮初級小學堂。
1908年(戊申,清光緒三十四年)
二歲
本年,柳林籍革命先烈董慶昌、張舒泰出生。
1909年(己酉,清宣統元年)
三歲
本年,賀雨亭以優行廩生考中拔貢,候補直隸州州刺,授徵侍郎。
1910年(庚戌,清宣統二年)
四歲
4月,柳林南山群眾不堪稅賦,反抗因販運紅棗、煤炭須兼納銷售稅和運載稅的雙重稅種,衝擊薛村稅卡。
1911年(辛亥,清宣統三年)
五歲
春,入柳林鎮小學堂,開始讀書。
《革命先驅賀昌》(王家進):“1911年春(清朝宣統三年),賀昌來到柳林鎮小學堂讀書。”
《賀名播幽燕》(梁金保、李吉、藥英):“他在柳林小學堂讀書時,是全班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經常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讚揚。他聰明好學,善於思考,尤喜好文史,總愛聽別人講一些民族英雄的曆史故事。”
10月10日,武昌起義,辛亥革命取得勝利。
1912年(壬子,民國元年)
六歲
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
是年,山西省永寧州改為永寧縣。
童年崇尚英雄,立誌報國。
《革命先驅賀昌》(王家進):“賀昌年幼時,賀雨亭就常常給他講嶽飛、班超等民族英雄。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深深地感染了賀昌,他時時處處總以故事中的主人公對照自己。”
《回憶賀昌烈士》(賀雨峰):“賀昌童年時期和我在同院居住,經常在一起玩耍。他的性格天生就好打仗,常召集群兒為伍,自當‘元帥’;打了勝仗,輒以草花、樹葉和泥丸等製作假宴慶功行賞。因他童年原名賀穎,字悟庵,所以在那時還編了一首軍歌,讓大家歌唱。我隻記得前幾句是‘領兵元帥,為賀悟庵,替民除害,滅匪當先……’”
1913年(癸醜,民國二年)
七歲
本年,賀雨亭等將即將卸任的永寧知事謝承恩軟禁在衙門,逼其交出任職時搜刮之贓款後方釋。
1914年(甲寅,民國三年)
八歲
1月,永寧縣改為離石縣,寧鄉縣改為中陽縣。
1915年(乙卯,民國四年)
九歲
本年,柳林籍革命誌士王大昌出生。
1916年(丙辰,民國五年)
十歲
初,袁世凱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登基稱帝,改年號為“洪憲”,全國人民的反袁鬥爭風起雲湧。
本年,柳林三交、留譽、鋤溝三鎮設立郵遞信櫃。
1917年(丁巳,民國六年)
十一歲
本年,山西省政府在縣村之間設立區建製,離石縣設五個區,中陽縣設三個區。
11月,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李大釗、陳獨秀等人廣泛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
1918年(戊午,民國七年)
十二歲
春,自柳林小學堂畢業,考入離石縣立高級小學。
《革命先驅賀昌》(王家進):“1918年,賀昌從柳林小學堂畢業,考入離家幾十裏外的離石縣立高級小學。賀昌的班主任叫劉菊初,是一位具有民主主義思想的愛國知識分子,而且與賀昌的父親賀雨亭過從甚密,他對賀昌的影響非常深刻。”
《賀昌在山西早期的革命活動》(郭秀翔):“1918年,賀昌考入離石縣立高級小學讀書,在校期間,結識了從該校畢業後在太原、北京等地上學的張叔平、李燕熬、田開疆等進步青年,他的班主任也是一位具有愛國思想的進步人士,受他們的影響,賀昌的思想更加活躍。”
少懷壯誌,欲報家邦。
《革命先驅賀昌》(王家進):“他對同學們講:‘大丈夫不做嶽飛死,也當做班超名震天下!’”
1919年(己未,民國八年)
十三歲
5月4日,五四愛國運動在北京爆發。
5月7日,太原愛國學生在文瀛湖畔舉行集會,要求中國政府“湔雪國恥”。
5月,與同學在離石上街集會遊行。
《賀昌在山西早期的革命活動》(郭秀翔):“1919年五四反帝愛國運動波及到呂梁山區的離石時,年僅13歲的賀昌立即投身於反帝愛國運動的洪流中,和學校進步師生一起組織罷課,聲援北京等地的學生運動。”
《革命先驅賀昌》(王家進):“五四愛國運動震動了整個中國。消息傳到離石高小,愛國師生們再也無心上課了,賀昌與同學們一起走上街頭,舉行集會遊行,聲討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揭露軍閥政府的賣國行徑,宣傳抵製日貨。”
《對賀昌烈士革命活動的點滴回憶》(艾平):“記得,那時學校院裏有一條很長的甬道,每天放學時,學生集中在這裏站隊,學校領導訓話。賀昌及學校進步師生把他們作的詩和編的歌貼在甬道裏作宣傳。學校領導看見後就訓斥他們,指責師生。現在我還記得他作的充滿愛國熱忱和豪情壯誌的歌和詩各一首,《行軍歌》,歌詞是:‘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鬥!齊奮鬥!’;一首七言律詩:‘扛罷筆杆再扛槍,經文緯武幹一場。頸血常思敵國濺,寸心久欲報家邦。自古將相本無種,誰說好男兵不當。但得東風時與便,賀郎也不亞周郎。’”
6月,離石街頭嘲諷縣長賈占堂。
《賀昌》(陳文秀、雒春普、張誌強、李吉):“離石縣長賈占堂是一個依仗洋人鼻息行事的帝國主義走卒,他嚴令學校當局禁止學生罷課鬧事,並親自帶領警憲四出壓製。……一天,賀昌手牽一條頭帶東洋草帽的小哈巴狗,隨著遊行隊伍來到街頭,進行形象講演,……突然,賈占堂頭帶東洋帽,領著一群警察闖過來。這時,賀昌機智地指了指賈占堂和自己身邊的哈巴狗,並用眼色示意群眾領悟後一擁而上,……嘲罵:‘哈巴狗,哈巴狗,東洋鬼子的哈巴狗!’賈占堂氣急敗壞……狼狽而逃。”(編者注:縣長當時稱為知事。)
10月20日,祭孔日口誅縣長張宴林。
《對賀昌烈士革命活動的點滴回憶》(艾平):“這年農曆八月二十七日,縣政府和往年一樣,把學校的全體師生帶到文廟去祭孔,由縣長張宴林主祭。張宴林在講話中,嚴厲指責賀昌等進步師生的愛國行動越出了校規,有辱孔聖,要開除賀昌等人出校,妄圖鎮壓學校師生的革命活動。不料,張宴林的話一出口,賀昌就從隊列裏走出來,氣憤地責問張宴林:‘你身為離石的父母官,不為離石人民著想,現在帝國主義列強妄圖瓜分我們的國家,國難當頭,人民群眾將要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我們學生們起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你為什麽要鎮壓?這說明你不是離石人民的父母,是離石人民的罪魁!’賀昌一帶動,怒火滿腔的進步師生立即行動起來,高呼‘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帝國主義走狗張宴林!’會場混亂了。”
11月,藥王廟圍攻警備隊。
《對賀昌烈士革命活動的點滴回憶》(艾平):“農曆十月,縣城南關藥王廟唱戲。一天,張宴林的警備隊,光天化日之下湧進看戲的婦女中,厚顏無恥地調戲婦女們。……賀昌、劉德俊、李殿成等學生看到此情形,立即串連了四、五十個學生。手拿磚頭,衣兜裏裝上石子,把警備隊包圍起來,磚頭、石子就砸。警備隊揮舞槍托亂打,妄圖把學生們鎮壓下去,不料,學生越來越多,一些看戲的青年也氣憤難平,手拿山貨攤上的羊鏟棍、鐵钁把圍住警備隊打起來,把警備隊打了個落落大敗。”
寒假,回鄉進行宣傳教育,傳播革命思想。
《對賀昌烈士革命活動的點滴回憶》(艾平):“是年寒假期間,賀昌回到家鄉柳林,和當時柳林在汾陽、太原等地上學的回鄉學生王達成、李燕熬、李存良、王耿光、薛榮堂等人自動組織起來,深入到柳林附近的鋤溝、田家溝煤窯上和楊家坪、穆村、上青龍、楊家港等村子裏,用自編自演的形式,向工人、農民進行反帝、反封建、反對官僚主義的宣傳。我當時參加過宣傳活動。記得當時編過一個叫《白瞎子的遭遇》的小劇,就是用柳林當地地主、富農等封建勢力殘酷剝削和壓榨人民群眾的活生生的事例為內容,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傳播革命思想。”
《傑出的青年運動的領導者——賀昌》(郭桂蘭):“賀昌同誌很快地接受了革命思想,積極參加了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他常常和同學楊逢昌、張淑平等人,到街頭演劇、講演,宣傳抵製日貨,以喚起群眾的愛國心。”
1920年(庚申,民國九年)
十四歲
1月,隨父到太原,並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就讀於該校25班。
《對賀昌烈士革命活動的點滴回憶》(艾平):“1920年春,賀昌高小還未畢業,隨他父到了太原並考入省立一中。”
《革命先驅賀昌》(王家進):“山西的統治者閻錫山看到革命風暴來勢迅猛,惟恐危及自己的統治,也不得不實行了一些改革。……成立‘六政三事’考核處,招攬人才。賀雨亭就是在此時被聘到‘六政三事’考核處任職的。1919年底,高小尚未畢業的賀昌隨父來到太原。次年春,恰逢省立一中春季招生,賀昌滿懷自信前往報考,結果金榜題名。這一年賀昌僅14歲。”
《賀雨亭傳略》(劉廷奎):“1920年他在太原任職,其時賀昌方就讀於離石高小,尚未畢業。為了促其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適應社會潮流,雨亭先生毅然攜子入並,將賀昌安排在當時山西進步思潮的中心——省立第一中學。”
3月,作《寒假聞見記》文,抒憂國憂民之懷。
《寒假聞見記》(賀昌):“當餘寒假旋裏之時,道經汾陽,聞人曰,某處即段幹木之故裏,某為子夏設教西河之地。餘以為,先哲所生之地,先賢設教之所,必有先哲先賢之風俗。而今民氣不振,古風無存,嗚呼!後人何其不及古人耶?及抵桑梓後,村人謂餘曰:‘吾省長既為民興利害,愛民如子,何為稅務日增,使民不堪其任?將來人民貧不聊生,則國家何由而富?’餘無辭以對,相笑而別。不數日,新年至,國旗高懸,人民往來,聲聲道賀。新年之樂,樂何如也?不幸假期已滿,同學數人相隨來校,也又複舊態矣。”
春,結識進步青年王振翼和進步刊物《山西平民周刊》。
《革命先驅賀昌》(王家進):“賀昌認識了許多朋友,其中有一位叫王振翼,……是省立一中十八班的學生,當時也在追求進步,並且在學校主辦進步刊物《山西平民周刊》。賀昌與他一見如故。他把《山西平民周刊》推薦給賀昌,使賀昌深受啟發。……王振翼向賀昌介紹了山西最早的革命者高君宇的一些情況。”
3月以後,加入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術研究會。
《中國共產黨山西曆史大事記述》(中共山西省委黨史研究室):“3月,在李大釗指導下,鄧中夏、高君宇等發起組織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術研究會。當時太原省立一中學生王振翼正在北大找高君宇聯係學聯工作。獲悉這一情況後積極要求參加。經高君宇、羅章龍介紹,吸收為通訊會員,並聽了李大釗的演講。以後,太原省立一中學生賀昌也參加這個研究會。”
清明,約同學遊太原晉祠,歎時光易逝,當寸陰珍惜。
《約同學清明旅行書》(賀昌):“歲不與我,時光如流,轉瞬即至清明矣。……此雖為吾輩息體之時,光陰亦不可虛度也。昔者大禹之聖,且惜寸陰,陶侃之賢,尚惜分陰。……況當此仲春之季,萬物萌芽,欣欣向榮,廣野之地,空氣清鮮。吾輩居於人眾之地,空氣汙穢,實不堪言。城外旅行,除舊更新,在此時也。聞人言曰,城西三十裏之外,有巨鎮曰晉祠,山水鍾秀,頗可嚐玩。”
5月,參加高君宇組織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問題的座談會。
《高君宇生平年表》(牛崇輝、王家進):“5月,回到太原,在母校山西省立一中召集13名進步學生舉行座談會,討論人生觀和世界觀問題,參加座談會的進步學生有賀昌、王振翼等。通過討論,進步青年明確了自己的曆史使命,選擇了正確的人生道路,許多人轉變成了堅強不屈的革命者。在這次討論會上還研究了在太原成立馬列主義學習小組的問題,這是在太原籌建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共產黨組織的初期活動。”
不久,在高君宇的關心和幫助下成立了馬列主義學習研究小組,並擔任副組長。
《高君宇傳》(牛崇輝、王家進):“時隔不久,他(高君宇)帶著李大釗的指示,又從北京返回太原與省立一中進步學生王振翼、賀昌等人一道,團結廣大師生,針對閻錫山宣揚的腐朽學說和無政府主義者所標榜的假馬克思主義,從思想上、理論上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在短暫的幾天裏,他幾乎每天與賀昌、王振翼接觸,多次研究在太原籌建馬克思主義小組的問題。……在高君宇的親自關心和幫助下,太原學生在山西省立一中第十三班教室內,仿照北京馬克思學術研究會的模式,相應地成立了馬列主義學習研究小組。由王振翼和賀昌分任正副組長。”
7月,聆聽高君宇關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誨。
《高君宇與山西黨組織的創建》(董玉鎖):“7月,高君宇利用暑假回鄉的機會,在太原省立一中召集王振翼、賀昌等開座談會。高君宇針對當時社會思潮和山西的情況,著重介紹了北京紀念‘五一’勞動節的情況和對無政府主義問題的認識,期望大家要學會用馬克思主義觀點觀察認識問題。”
《高君宇年譜》(張思榮):“夏,利用暑假回鄉機會,高君宇在太原省立一中召集王振翼、賀昌等人座談,他針對當時社會思潮和山西的實際情況,談了他的認識,諸如無政府主義問題等等,努力用馬克思主義觀點觀察和認識這些問題。”
夏,回到柳林進行反帝反封建宣傳。
《柳林縣誌·大事記》(李九林):“夏,在外地上學的賀昌、劉墉如、艾淑藩(艾平)等人,利用暑假,回柳林開展反帝反封建活動。”
是年,廣泛閱讀各類書籍,擴大自己的知識麵。
《革命先驅賀昌》(王家進):“賀昌從王振翼處又借閱了一些書,其中有《新社會觀》、《共產主義ABC》、《列寧傳》等……。一次,賀昌在一本上海發行的雜誌上看到一篇重要文章,該文對西歐各大圖書館做了詳細介紹。……他多麽想立刻插上雙翅,飛向那知識的王國。……他認為,國家要進步,就必須有知識,求知必須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