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群英聚首邕城-紅旗漫卷左右江

(2006-03-08 15:29:05) 下一個


本報通訊員
 庾新順 梁寶渭

 

《廣西政協報》1925年12月22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主管主辦 國內統一刊號 CN45-0061 郵發代號 47-52。

 

 

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1929年3月起,蔣桂戰爭爆發。粵桂混戰繼起,中原大戰滾滾煙塵,連著滇桂戰爭餘波。軍閥之間的不休爭鬥,帶給各族人民的是深重災難。同時,也給廣西革命運動帶來了發展的時機。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正確把握廣西時局變化的轉機,創造性地執行黨的六大路線,放手發展廣西工農運動,積極進行革命統戰和兵運鬥爭。堅定地實行革命武裝與工農運動相結合的方針,勝利地發動了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豐富了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的偉大理論。左右江革命根據地,成為黨在少數民族地區創建的最重要的根據地。

 

1929年7月初,國民黨左派將領俞作柏、李明瑞姑表兄弟倆在蔣桂戰爭中,運用投蔣倒桂的策略,率領兩師軍隊奪取了廣西的軍政大權,分別就任廣西省政府主席、廣西各部隊編遣特派員。他們為了鞏固廣西地盤,在主桂前後,主動請求中共方麵派員來桂合作,共同反對蔣桂軍閥勢力。中共中央和廣東省委把握這一有利時機,從各種渠道調遣40多名黨員幹部來到廣西軍政部門活動,並委任鄧小平為中共中央代表來南寧統率領導,迅速發展廣西的革命運動。一時間,中共群英聚首邕城,掀起了邕江紅色浪潮。

 

在中央代表鄧小平來桂之前,堅持廣西革命鬥爭的中共廣西特委代理書記雷經天已經迎來了在李明瑞部隊裏從事兵運的俞作豫等數位黨員同誌。俞作豫是省主席俞作柏的胞弟,又是李明瑞的表弟。雷經天時任中共廣西特委代理書記,他與俞作豫相逢,欣喜異常。他倆早在1927年11月廣州暴動前就已相識,共同參加羊城浴血巷戰,失敗後潛赴香港,又一起參加南方局和廣東省委舉辦的秘密訓練班。1928年初由廣東省委分別派回到南寧和北流從事地下鬥爭。俞作豫的特殊身份.後來在南寧統戰、兵運和龍州起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中央代表鄧小平來桂之後,中共廣東省委代表賀昌和何誓達等一批重要骨幹來到南寧。賀昌曾是中共五、六屆中央委員,他分別在月和9月兩次來南寧部署中共廣西特委工作,親自指揮召開中共廣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並作政治報告。指定何誓達任特委書記。這時,中央和廣東省委還派了許多政治、軍事、經濟、宣傳等重要幹部來邕活動。如原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二十五師參謀長張雲逸,通過國民黨廣東海軍司令陳策的推薦來到南寧,先後擔任李明瑞的廣西教導總隊副主任兼廣西警備第四大隊大隊長。

 

前來謀職的有曾任朱毛紅四軍的團長兼黨代表龔鶴村(1935年在江西叛變投敵),被委任為特派員公署船務處長、南寧公安局長;曾任廣州起義總指揮部副參謀長徐冠英也來南寧擔任廣西教導總隊主任。其他如留日士官學校的李謙、許卓、章健;留蘇的馮達飛會駕駛飛機;葉季壯曾擔任中共廣東五邑地委書記和《香港小日報》總經理;李幹輝是參加省港大罷工和廣州起義的工運幹部;何世昌、李樸、宛旦平、史書元、石遲鋒、沈靜齋、佘惠、楊英、胡斌、張逸秋、魏柏岡、袁任遠、閻衡、鍾鼎、吳清培、符祿、唐克等等都是獨當一麵的俊才。也就是七八月間,在邕江之濱,聚集了一批中共各路精英,他們在中共廣西軍委領導下,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俞作柏、李明瑞的軍政部門從事秘密兵運鬥爭,抓住了廣西教導總隊和廣西警備第四、五大隊共4000多人的武裝部隊。

 

也是 1927年月間,原來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兩位秘書陳豪人和鄧小平也相繼來到了南寧。陳豪人是福建人,比鄧小平小3歲。他來邕之前擔任過中共中央政治局秘書,曾與鄧小平一起負責八七會議的會務工作。陳奉派到福建,曾任中共閩北臨時特委書記,中共福建省委常委、代理書記。搞過學運、農運和閩北農民暴動,主持全省黨的鬥爭,具有豐富的地方工作經驗。

 

中共中央代表鄧小平是南寧統戰、兵運和廣西黨組織的核心人物。他和陳豪人在八七會議前後,一起擔任中央政治局秘書,是相識相知的親密戰友。鄧小平來南寧。掛名廣西省政府秘書,主持與俞、李上層統戰活動秘密主持全盤領導;陳豪人則掛名李明瑞特派員公署機要秘書,遵照中央代表鄧小平的指令,主要從事中共廣西軍委的領導工作,也就是秘密兵運鬥爭。

 

鄧小平統一領導外來幹部和雷經天、俞作豫、嚴敏、聶根、陳洪濤、韋拔群、麥錦漢、何建南等原來的廣西黨組織係統的幹部,通過上層統戰,推動俞、李左傾進步;放手發展全省各縣尤其是左右江地區的工農運動,迅速壯大黨組織的力量;通過積極慎重的南寧秘密兵運鬥爭,初步掌握和改造3支部隊。192910月上中旬,在俞、李貿然聯合張發奎所部討蔣失敗和親蔣粵軍近逼南寧的關鍵時刻,鄧小平、陳豪人領導廣西軍委和廣西特委,不以南寧、梧州、柳州三大城市為工農革命運動的中心,而是當機立斷,舉行南寧兵變。把廣西警備第五大隊撤往以龍州為中心的左江農村,把廣西警備第四大隊和教導總隊撤往以平馬、百色為中心的右江農村,與農民運動相結合,重新開創新局麵,積極準備左右江起義,實現了創建左右江根據地最為關鍵的一步。

 

 

席評: 這篇文章,顯然是根據後來的大量資料拚合的,但也比較客觀地反映了當時的一些現實:例如領導人是鄧和陳;陳比鄧來的早,回的晚;陳在鄧的領導下具體負責兵運和起義的準備等等。可是也不乏臆測的成份。例如把鄧說成是省政府秘書,這也並沒有錯,可是把陳說成是李明瑞特派員公署機要秘書,則不是很確切。其實陳的公開身份是省政府機要秘書,兼省政府秘書長。這樣才可以掩護中央代表鄧和聯係及安插其他同誌。鄧的公開身份是省政府的政治秘書,這樣就目標小,活動方便,才可秘密主持全盤,否則,還不全亂了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