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523)
2006 (529)
2007 (113)
湖南省常德市委黨史辦調研員、副研究員應國斌,自1996年開始致力於沅澧流域曆史文化研究,先後出版專著《芷蘭春秋》、 《桃源佳致》、 《善卷邑裏》以及傳記文學《中華女傑》。最近,一部研究中共黨史人物的專著《杜修經訪談錄》又由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填補了中共重要人物研究、特別是井岡山初創和早期鬥爭的一個空白,具有重要的意義。
杜修經,1907年出生於慈利縣,1925年由郭亮、陳佑魁介紹入黨,是一位曾經與毛澤東、朱德、陳毅、周恩來、李立三、李維漢、謝覺哉、何叔衡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並肩戰鬥過而且至今還健在的重要的中共黨史人物。1 928年5、6月間,杜修經先後以湖南省委代表、湖南省委巡視員的身份四上井岡山,指導井岡山鬥爭。後來,因執行湖南省委決定,與朱德、陳毅帶領紅軍大隊打湘南,造成史稱的“八月失敗”。接著,他任中共湘南特委書記,開展遊擊戰爭,1929年初,杜修經到上海,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為恢複湖南的地下黨組織而鬥爭。後因潛回湖南向賀龍傳達中共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因環境複雜與黨失去了聯係。他重回上海,參加左聯,與陳企霞、葉紫等人從事文學活動。抗戰爆發,參與組建新四軍的工作,後因項英不容,轉長沙參加文抗會,任救濟部總幹事。後被派潛入國民黨第70軍,直至解放戰爭爆發。解放後,被黃克誠、周惠請到長沙。任省委觀察員。1962年以後,回常德任常德師專副校長。中共中央黨史人物研究會為杜修經立傳,評價說,“由於各種原因,他先後三次入黨,兩次失掉組織關係,但無論在黨內還是在黨外,他都關心黨的事業,任勞任怨地為黨工作,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毛澤東曾在《井岡山鬥爭》和《中國紅色政權為什麽能夠存在》兩文中把八月失敗的原因歸結為杜修經的錯誤,囿於曆史局限,有失公允。長時間以來,文學以及影視界以此為基調,關於杜修經的描寫基本上胡編亂造。
井岡山沒有忘記杜修經,1986年7月,曾邀請杜修經舊地重遊,並請他題詞。現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內,陳列杜修經1928年寫給湖南省委的報告的影印放大件和杜修經重遊井岡山的題詞。同時井岡山烈士陵園碑林,專置一碑,刻寫杜修經的題詞。
應國斌從1998年7月開始,接受中共中央黨史人物研究會的安排,為杜修經寫傳。8年以來,數十次采訪杜老,寫出《杜修經》,已經中央、湖南省兩級審稿通過。現在,以《杜修經》為基礎,寫成30多萬字的《杜修經訪談錄》。湖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朱有誌為該書作序,盛讚書中集聚的作者的優秀品質:熱愛黨的事業的深情、熱愛學者生活的濃情和鍾愛曆史原貌的真情。並說作者“曆經八個年頭,寫出這部著作,從那精煉的文字、樸實的語言、清晰的思路、嚴密的邏輯、反複推敲和前後一貫的事例中看得出來,他確是一個勇於鑽研、甘於寂寞、安於清貧、樂於奉獻的學者。”
(常德市委講師團 薑倩供稿)
附:
杜修經,又名杜輝義、杜非,湖南省慈利縣人。1925年入黨,1926—1928年3月曆任長沙銅官地委書記、華容縣委書記、醴陵縣委書記兼安源市委秘書、湘東特委委員。1928年5月後受湖南省委派遣,兩次上井岡山傳達省委指示和指導工作。“八月失敗”後任湘南特委書記。1929年後與黨組織失去聯係而脫黨。解放後曾任慈利縣副縣長、常德師專副校長。1985年8月重新入黨,任湖南省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