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者按] 挺進中原,或千裏躍進大別山,是中國內戰曆史上除二萬五千裏長征之外,另一件讓人津津樂道的事情。傳說中的劉鄧首長,打扮的象一個要飯花子,談笑之間,過了黃泛區。下麵轉的這幾個帖,有傳奇的地方,也有曆史的真實。
附錄中的郭馨坡,是太康縣人,也是地方一霸。有數千虎狼兄弟,打仗非常勇敢。曾有一個追八個之說。劉鄧過中原時,銷聲匿跡,但後續部隊,截斷無數。傳說中華民國曆任縣長書記,都要先拜他的碼頭,否則都不靈。國民黨敗逃前,郭馨坡曾任豫東剿共總司令,共產黨領導的一個太康三團三千多人,在常營被郭的地方武裝縣大隊連根拔起。開封解放時,郭馨坡和他的手下穿太康三團的衣服,從西門外出走。隱姓埋名,出走海南,廣州,後被手下人出賣,執行了槍決。也是當地一個傳奇的人物。郭的餘部,70年代時,尚未肅清。
根據《解放軍俘虜擊斃、起義投誠的國民黨高級將領錄大全》 的介紹:郭馨坡(1900--1957)少將。名芝塘,河南太康人。1944年任河南省太康縣縣長,1947年任河南省第7區(淮陽)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9年4月任第127軍310師少將副師長,8月任第127軍副軍長,後化名潛逃,1956年1月在河南太康被俘獲,1957年4月12日被處決。
1、劉鄧大軍走過的地方 太康篇
周□晚報記者王永劍徐鬆沈湛文/圖
三皇五帝時禹的孫子太康,因其沉溺在遊樂和田獵中不理國政,被羿驅逐,失去國位,而後他居住的地方發展為古城太康。當時的太康古城隨著日月的年輪發展為現在的太康縣。在秦朝末年,這裏又誕生了一位農民領袖———吳廣。今天,讓其揚名的是萬畝棉田,“銀城”美譽也因此而來。然而,在1947年的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突破黃河天險,一縱和六縱部隊從這裏邁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一縱一部於8月11日、12日兩天佯攻民權,破壞鐵路,經過雎縣,13日到達太康縣龍曲、斧頭崗、獨塘一帶;六縱的一個旅於11日、12日兩天由西佯攻商丘、朱集,並破壞鐵路,13日夜到達太康朱口鎮、馬廠、高朗一帶。記者此次追尋劉鄧大軍的足跡,也由此展開……
據太康縣誌記載,為了做好迎接劉鄧大軍工作,1947年8月,原太康縣縣委書記劉振幫召開由區委書記、區長參加的支前工作會議,部署支援劉鄧大軍的工作,並號召全縣人民克服一切困難,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麵全力支援大軍南下。
兒童團長今古稀
2004年8月10日上午10時,記者見到太康縣龍曲鎮敬老院院長、74歲的王慶嶺老人,他當時是河坡村的兒童團團長。當時龍曲是紅色政區,是共產黨抗日戰爭的根據地,當地的群眾覺悟比較高。他們兒童團的主要任務是站崗放哨、向路人索要路條,發現國民黨的探子趕緊報告。
他回憶說,當年劉鄧大軍一縱一部過龍曲時,走的是以前的龍曲街,4人一排,步伐很整齊,中間有騾馬拉著的炮車等。他們穿著黃軍裝,背著背包,肩上還搭著米袋,精神特別好。群眾對自己的軍隊有感情,拿出做好的鞋子、襪子,擺上茶桌、茶碗,還用煙布袋裝上紅棗、煙絲等送給解放軍,可戰士們都不要。當時,他們歡迎解放軍時還高喊口號:“歡迎大軍南下,解放全中國,打過長江去”等。
王慶嶺還說,當時剛經曆過3年的洪澇災害,老百姓都比較窮,農民吃的還是高粱麵、紅薯葉等雜糧,紅薯都比較少,但老百姓還是盡力拿出家中的糧食支援大軍。
劉鄧大軍過後,叛徒出賣了王長嶺,當地的頑匪郭馨坡抓住他進行嚴刑拷打,逼他說出當地農民軍隊的槍支彈藥埋在何處,但王長嶺脖子一硬,任由敵人囂張,半字不吐。在淮海戰役時,王長嶺還作為民兵連長趕著牛車、騾車向永城和徐州送糧,為淮海戰役的勝利作出過貢獻。
我為大軍領過路
黃崗,原名黃巢崗,太康縣轉樓鄉的一個村莊,據說是農民領袖黃巢起義發起地。在1989年12月版的周口地圖上,記者還看到黃崗村的名字為黃巢崗。
81歲的田誌祥老漢說,他給劉鄧大軍領過路。
1947年,黃崗是個集鎮,也是太康五區的革命根據地。劉鄧大軍走到此處時,已經是晚上10點鍾左右,當時局勢不安定,老百姓一般天一黑就關門,當大軍的先頭部隊到村裏時,很多老百姓不知道。
由於時間較長,田老漢記不住給劉鄧大軍領路的那天的具體日期。經記者推測,時間大概在大軍進入太康的當天,也就是8月13日。因為黃崗村也在太康縣北部,從路程上計算步行也用不了幾個小時。
當年田老漢單身一人,有兩間土房,窮得很。那天晚上他沒睡在家裏,一是天熱,睡在自己的房裏受不了,二是為了放哨,因為他是村裏的民兵,他睡在村口。劉鄧大軍的先頭部隊進村時,一個營長和兩個通訊員騎著馬,營長下馬問他這是什麽村,並打開地圖,拿出手電筒照明,指著地圖問他到李廣普村(在黃崗村南5公裏左右)怎麽走?他看問他路的人不像國民黨部隊那樣盛氣淩人,便知道是自己的部隊,但不知是赫赫有名的劉鄧大軍。他領著他們走到李廣普,邊走還邊在岔路邊上撒下石灰作為記號,以防後繼部隊走散。
他把營長送到李廣普時,發現李廣普村也有自己的部隊。回到村裏,他還看見有幾百人睡在村內的大街上,村南的廟內還亮起了燈,像是部隊的首長在一起談論什麽。
天明時,田老漢才知道來到村內的部隊是劉鄧大軍。部隊有多門大炮,重機槍也很多。他們帶著鍋碗瓢勺,自己做飯,不吃老百姓的東西。百姓問戰士們敵人是否在後麵追著,戰士們說跟著哩,就是不敢追上。吃完早飯,住在村內的劉鄧大軍就往南走了。
田老漢還說,劉鄧大軍走後,國民黨的新五軍就來了,老百姓趕緊跑光了。新五軍在村裏住了一夜,田誌祥躲進村東北地裏的茄子棵裏,村裏老百姓值錢的東西被搶劫一空。田老漢說,他到晚上也不閑著,而是拿著剪子在村與村之間的地裏來回走,碰到敵人的電話線就剪斷。敵人住在村裏不敢出來。“我們和民兵而是見村不走,走地裏,和敵人鬥爭”。
1948年春,陳毅的部隊來到黃崗,在村西北的地裏挖好戰壕,擺開架勢準備痛擊新五軍,沒想新五軍就是不敢來。當時,經常有敵機在村上飛,撒條子(傳單),上麵寫到“瞎子劉伯承在大別山被包圍,你們馬上投降吧”。戰士們看見條子說“瞎胡說,淨造謠”。隨後,陳毅的部隊東進,參加淮海戰役去了。
唱著歌謠迎大軍
今年66歲的沈福祥在劉鄧大軍過太康時還是一位小學生。他是高朗鄉張車崗村人。他說,當時該村還處在無政府狀態,共產黨的軍隊和國民黨的軍隊在此進行拉鋸戰,中間還不斷有小股的地方土匪到村裏騷擾。全村不到400人,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有槍,那種捭把子槍(土製的手槍)特別多。
由於劉鄧大軍來得突然,加上局勢不明,但老百姓對解放軍還是有感情的。當劉鄧大軍到村頭時,村民才看到是自己的隊伍來到了,歡迎的標語來不及寫,旗子也來不及做。於是,沈福祥的大哥、教師沈傳性領著學生們站到路邊,新編歌詞,領著學生唱:“歡迎劉鄧軍,抱定堅決心,打倒蔣介石,窮人得翻身;歡迎,歡迎,歡迎劉鄧軍,你們是群眾的領導,你們是當今的偉人;食,普天如一家,謀,萬眾如一人,歡迎歡迎……”
遺憾的是,由於沈傳性老人已經過世,一些歡迎劉鄧大軍的歌謠也未能全部記錄下來。
敵機偵察馬廠鎮
馬宏坤是馬廠鎮的退休教師,劉鄧大軍經過馬廠時他才15歲。他說,那天正在吃早飯,國民黨的偵察機從東南向西北飛去,飛得很低,比樹梢高一點。中午的時候,劉鄧大軍開過來。可能是偵察機在馬廠南麵的盧莊附近發現了劉鄧大軍,就用機槍向部隊掃射。當時,劉鄧大軍經過偽裝,頭上戴著用柳樹枝編成的帽子,騾馬拉的炮車上也覆蓋了一層樹枝。劉鄧大軍麵對敵機的掃射,臨危不懼,號子一響,戰士們敏捷地往路邊一蹲或靠在樹旁,等到敵機飛過後,依然健步如飛地向前行進。據附近的村民講,敵機對劉鄧大軍掃射時,不少村民中彈,甚至是孩子敵人也不放過。隻要是有人的地方,敵機就打槍,不過部隊傷亡不大。當記者提及當年劉鄧大軍在馬廠留下的20多名傷病員時,馬老師搖頭不知。
當時,馬廠還處在國民黨統治區,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百姓迫切希望解放軍趕緊打過來。村民看到劉鄧大軍來後,高興得不得了。但是,大軍向南走後,國民黨的新五軍就跟上來,來到馬廠的是新五軍的84師。他們一來,鎮上雞飛狗跳,老百姓都跑了,部分村民被抓住後,就被強迫給他們搬運東西,修築工事等,有的還被拉去做壯丁,稍有不從就挨打。馬老師的老伴說,新五軍來時她正在地裏摘綠豆,看見飛機扔炸彈,嚇得趕緊趴地上。新五軍還住在她家裏,家裏被糟蹋得不成樣子。
劉鄧大軍過唐橋
在馬廠鎮馬廠村後,渦河靜靜地從這裏流過,記載著發生在河流兩岸的滄桑故事。村裏的很多年輕人,雖然對村後的渦河非常熟悉,但知道水麵上曾經有一座幾百年的9孔大橋者卻不是很多。傳說該橋還是唐朝大將尉遲敬德修造的,所以9孔橋也叫唐橋。在橋的南麵,還立有9座石碑,碑上刻有字,每座碑有一人多高。據該村83歲的王昌運老漢講,當年的這座橋有七八十米長,4米多寬,橋是彎的。村民王文成家就住在當年的橋南,石碑就立在他家附近。當時的9孔大橋就是馬廠橋。
王老漢說,他記事時馬廠橋南岸是個大集市,橋南的大街寬六七十米,街兩旁是糧食鋪、丸子鍋、湯鍋等,店挨店長達一二百米,白天人頭攢動,晚上燈火通明,逢集人多得擠不動,繁華得很。在民國時期,這裏還是當地的經濟中心。不幸的是,1938年6月9日,國民黨為掩護軍隊逃跑,不顧人民死活,扒開黃河花園口,滾滾洪水把馬廠橋北麵的一孔衝垮。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為了加強對渦河南部馬廠鎮附近的統治,又用木頭把被水衝垮的馬廠橋北部一孔修好。
1947年8月劉鄧大軍過渦河時,馬廠橋是途經此處部隊的必經之地,因為從這裏向東十二三公裏到柘城的安平,向西十二三公裏至太康縣城,方圓25公裏就隻有這一座大橋。當年劉鄧大軍過馬廠橋時,很多村民還目睹威武雄壯的解放軍雄赳赳地跨過大橋,沿著大街,浩浩蕩蕩地向南開進。
可惜的是,馬廠橋和橋南的石碑在1958年大煉鋼鐵時被扒掉燒成石灰了。2004年8月11日,記者來到9孔大橋所處地時,看到那裏卻是荒草橫生,先前的繁華已無半點跡象,曾經的交通要地已成為一片死水。
水東騎兵李來賓
說到水東地區,不能不提國民黨扒開黃河大堤,由於蔣介石的這一“力作”,造成黃河改道,把豫東平原分成水西、水東兩個地區。當年抗日的革命根據地扶太西地區,就處在水東。扶太西地區,也就是扶溝、太康、西華三縣的結合部。13歲就參加革命,為革命隊伍搜集敵人情報,為太康的解放出生入死的李來賓就出生在高朗鄉的二郎廟村。當年劉鄧大軍經過太康時,他就是為大軍提供信息的聯絡員。
劉鄧大軍過太康時,李來賓是雎(雎縣)杞(杞縣)太(太康)地區支隊的騎兵。說是騎兵,其實不是我們在電影裏看到的跨著大馬、飛舞著大刀迅如閃電的部隊,而是騎著自行車為部隊搜集情報的偵察員。
75歲高齡的李老漢,可能是年齡過高,聽力和記憶力有所下降,對記者的提問總是所答非所問。但從其回憶自己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對敵鬥爭工作的片言隻語中,記者連結成串,了解到李老漢在劉鄧大軍到來時,為大軍提供大量的敵軍布防和地方道路情報。
李老漢所在的村莊,當時正處於敵我統治區的邊沿,這對他作為情報員提供了很好的施展空間。二十世紀40年代,高朗集是敵戰區,附近的村莊有幾個地下黨組織,李老漢就常奔波其間傳遞情報。劉鄧大軍將到太康時,他是雎杞太地區聯絡站的聯絡員,由於工作出色,成為騎兵。在劉鄧大軍經過太康時,他積極安置部隊的傷病員,給傷病員解決藥品、食宿等問題。傷病員治好後,他又護送他們歸隊。
李老漢說,他身上有幾條“命案”。他和同事王大頭、王啟來等,多次擊斃前來刺探情報的敵人。在敵戰區,他好幾次身處險境後又成功脫險。
據太康縣誌記載:當時,太康縣仍處於拉鋸戰爭狀態,人民生活十分艱難,但他們節衣縮食,3天內共籌集麵粉10萬公斤,柴草15萬公斤,做軍鞋2萬餘雙。有一位60多歲的老大娘把30多個雞蛋送給人民子弟兵。女村長馮好帶領全村人收糧、磨麵、做軍鞋送給大軍。據統計,僅高賢、龍曲、轉樓、王集等4個區(鄉)就支援各種肉、菜近6000公斤。劉鄧大軍走後,留下100多名傷員在太康養傷,群眾對他們專人護理,組織民兵加強保衛,並籌集藥物,請最好的醫生給予治療,並把康複的傷員送往前線。劉鄧大軍雖然是路過太康,但一些地方土匪和國民黨偽政權非跑即垮,太康縣城迎來第二次解放。
(記者在采訪報道中,得到太康縣黨史辦公室、龍曲鎮政府和馬廠鎮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
龍曲西側劉鄧大軍經過處
誰能想像到王昌運老人所指地方就是當年繁華的唐橋
2、劉鄧大軍走過的地方 淮陽篇
劉鄧大軍千裏躍進大別山,在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軍事史上,占據著極為輝煌的一頁。1947年,按照中央軍委的部署,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千裏挺進大別山,當年8月14日至23日,他們越過黃泛區,強渡了大沙河。大軍曆盡千辛萬苦,突破敵軍的圍追堵截,勝利完成了戰略轉移,為後來的戰略進攻,並最終消滅蔣家王朝作出了彪炳史冊的卓越貢獻。現在的周口市從而成為當年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的跳板和以後的供應基地。今天,記者沿著當年劉鄧大軍行進在周口的足跡,追記劉鄧大軍的風采,以此紀念偉大的革命家鄧小平誕辰100周年。
1947年8月,劉伯承、鄧小平領導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一縱隊跨越隴海鐵路向大別山挺進。越過寬近20公裏,遍地積水淤泥的黃泛區後,16日,縱隊騎兵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淮陽城,17日,部隊進至王店、新站集等地,準備強渡沙河。是日夜,工兵部隊在沙河北岸的新站、牛口數次架橋,均被衝毀。後於18日夜在祝灣渡口架起浮橋,第十九旅、第一旅輜重和縱隊直屬一部連夜渡河。19日晨,敵十餘架飛機輪番轟炸、掃射浮橋和過河部隊,浮橋被炸毀。中午,擔任阻擊任務的第二十旅第五十八團與敵追兵接觸,激戰至夜,團參謀長鄭忠同誌英勇犧牲。20日,第八團一個連在朱集鄉李小莊阻擊敵人,黃排長以下35人陣亡。在我阻擊部隊的掩護下,部隊全部渡河南征。
劉鄧大軍過境期間,淮陽縣給部隊以大力支援,僅買臣區就支援部隊銀元1萬塊,國民黨法幣10萬元,軍鞋5000雙。當買臣區委書記盛廣才將銀元、物資在王店西大李莊交給部隊時,受到了首長的表揚,並獎給該區捷克式機槍一挺,子彈數百發。(摘自淮陽縣委黨史研究室資料)
·史實縱深·
祝灣強渡
祝灣渡口在今淮陽縣新站鎮黃菜園行政村祝灣自然村境內。記者在采訪淮陽縣老黨史研究者時,得到了以下更加詳盡的史實。
在祝灣渡口強渡沙河的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一縱隊。當時沙河此段寬約120米,水深流急,是我軍南征途中第一道較大的江河障礙。8月17日,縱隊主力進至淮陽附近地區,縱隊首長即率各旅幹部親臨沙河了解掌握情況,部署渡河。後擬於17日至20日,全縱隊利用夜戰,由新站、祝灣、水寨(項城)、牛口4點過河。
17日夜,我軍在新站、牛口兩點數次架橋,均被激流衝毀,後改在祝灣,集中全力,於18日22時架起一座浮橋。第十九旅、第一旅輜重和縱直一部部分戰士連夜通過。19日晨,敵機十餘架,對浮橋輪番轟炸、掃射,橋被炸毀,部隊停渡。
19日、20日,在阻擊尾追敵人的同時,縱直一部、第二旅主力在牛口乘船南渡;第二十旅、第二旅第八團、縱直一部剩餘戰士由縱隊政委蘇振華、參謀長潘焱率領,即趕水寨北岸,第二十旅及縱直一部剩餘戰士在那裏船渡,騎兵團在倒栽槐涉水過河。第八團完成掩護主力渡河任務後,向東南方向前進,21日夜在槐店西船渡過河。至此,第一縱隊強渡沙河勝利結束,繼續南征。
·當事者言·
祝雲堂 我給“八路”送過麵
有了新站鎮鄉村兩級幹部的密切配合,記者一行赴祝灣村的采訪顯得異常順利。在我們首先領略劉鄧大軍當年強渡沙河的祝灣渡口遺址時,94歲的村民祝雲堂就在村會計祝山誠的引領下趕到了。
“‘八路’過河時,我還給他們送過麵哩。這哪有幾天呀,跟在眼前一樣……”祝雲堂眼不花、耳不聾,精神矍鑠,說起這段曆史顯得很有權威性,“這莊裏誰也沒我知道得清,那幾天我都在家哩。”
祝雲堂口中的“八路”就是當時的劉鄧大軍,在那時,這個稱呼似乎是老百姓對子弟兵的通稱。按照祝雲堂所說,十幾個“八路”是在一個中午突然出現在祝灣渡口的,遇見祝雲堂時,還向他打聽這裏的地名。後來他們不僅在一個本子上記下了“祝灣”,還把渡口附近的一個柳樹林標了上去。祝雲堂說,後來才知道這些“八路”是先來察看渡口情況的,以便搭設浮橋讓大部隊通過。
“咱的部隊好得很,看見老百姓不叫啥不說話。見著老頭叫大爺,見著老婆叫大娘。”出於對劉鄧部隊的好感,祝雲堂當時就主動提出為“八路”們做午飯,並很快從幾個村民家找來了一盆麵,讓住在水井旁邊的祝新功家幫著做了一頓麵條。浮橋搭建從當天下午就開始了,祝雲堂說,戰士們用樹木、門板、麻繩、秫秸等搭橋,速度很快,晚上就搭好了。隨即,包括馬匹、大車在內的大部隊就開始過河,隊伍很長,“從頭看不見尾”。
據祝雲堂回憶,從部隊搭橋渡河開始,槍炮聲、敵機的轟鳴聲就沒有停止過,晚上還有耀眼的照明彈在沙河上空亮起。村裏的群眾都是白天出去躲避,晚上回來,祝雲堂也不例外。雖然擔驚受怕,但看到大部隊能順利過河,大家心裏還是很高興的。
時過境遷,如今沙河祝灣段已比當時寬了許多,當年搭建浮橋打在河底的木樁雖然還遺留少許,但不到枯水季節是看不到了。現在祝灣村的麵積比當時大了一半,人口也翻了兩番,群眾安居樂業。用祝雲堂的話說:“俺都沾‘八路’的光,現在的好日子那時做夢也夢不到呀。”
·史實縱深·
李小莊阻擊戰
在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一縱隊強渡沙河期間,共發生了兩次激烈的阻擊戰,一是在8月19日,第二十旅第五十八團阻擊尾追敵整10師騎1旅先頭部隊,另外就是第二十旅第八團某連進行的李小莊阻擊戰了。
據有關黨史研究者介紹,1947年8月20日,第二十旅第八團領命在李小莊、時集、張集一帶阻敵一天,其中李小莊戰鬥極其激烈。守衛李小莊的是第八團的一個連隊,他們在當地群眾的配合下,很快在村西柏樹林內以及村西北角、東北角築起三座碉堡,沿村挖了戰壕。戰鬥中,戰士們從下午兩點多一直打到天黑,勝利完成了阻擊任務。敵軍的排長被擊斃,死傷數十人,我軍也犧牲了黃排長以下35人。
戰鬥結束後,李小莊群眾把烈士的屍骨收集在一起,在村西南角埋了個大墳,眾稱“烈士墓”。1987年,淮陽縣委、縣政府修整此墓並立碑紀念。至今每逢清明節,青年學生還會前去掃墓,以慰英靈。
·當事者言·
寧安海 遺骨拾了兩籮頭
經過了十幾年的風雨,位於李小莊村西南的“阻擊戰三十五烈士”紀念碑如今已顯得破敗,碑後的烈士塚上也長滿了雜草。記者一行8月10日下午來到這裏,並鄭重向烈士墓三鞠躬時,很快引來了幾位村民,一位中年人走上前說,他叫楊德洲,父親楊中玉就是當年曾參與收集、埋葬烈士遺骨的老黨員。
楊中玉前年已經去世了,享年84歲。他在世時,常常向孩子們講起當年李小莊阻擊戰的情景。“據父親講,那時大軍是從北向南走的,很受老百姓愛戴,村裏的老黨員還自發地給戰士們送水、送東西。在阻擊戰死難烈士中,村民認識的就黃排長一個人,他是烈士中最後一個犧牲的,身上多處負傷,和國民黨兵的屍體倒在一起。”楊德洲告訴記者。
似乎是怕自己說不清楚,楊德洲接著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仍然在世的阻擊戰見證人———80歲的老黨員寧安海。寧安海住在村東頭,身體還是那麽硬朗。“當時的戰場就在村西的柏樹園子裏,劉鄧部隊和國民黨軍先後從西邊香鋪村過來,接著就打了起來,槍炮聲響到天黑,死了很多人。”寧安海說,當時他和其他村民一樣,一直躲在家裏,戰鬥結束也沒敢去戰場看,直到幾天後國民黨軍撤離,他和幾名老黨員才一起去收集烈士遺骨埋葬,“拾了兩籮頭”。
據寧安海介紹,黨員們當時埋烈士遺骨的墳塚在如今烈士墓的東邊,1987年立碑時被遷到了西側,一直至今。
記者在李小莊采訪的過程中,感觸最深的就是老區群眾對劉鄧部隊的深厚感情。不僅體現在接受記者采訪的幾位村民談起劉鄧大軍都滔滔不絕,還體現在村人一致對烈士紀念碑年久失修的惋惜上。正如寧安海送別記者時突然湧出淚水一樣,猛然而至的傾盆大雨從我們吊唁烈士開始,一直持續到采訪結束,是他們不約而同地為阻擊戰死難烈士感傷嗎,我們不得而知。(本文采寫得到了周口市委黨史辦、淮陽縣委黨史研究室的鼎立支持,特此鳴謝。)
3、劉鄧大軍走過的地方 鹿邑篇
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糾集20多萬兵力妄圖殲滅中原解放軍。為打退敵人的猖狂進攻,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晉冀魯豫解放軍為配合中原、華東解放軍作戰,於8月中旬向隴海線開封至徐州段出擊,切斷該線敵軍的聯係。1947年1月底,劉鄧大軍順勢揮師南下,10日內攻克柘城、鹿邑、亳州、永城、夏邑五縣,畫了一個完美的“弓”字形,鉗製了敵軍。1947年8月13日,劉鄧大軍從當時的商柘鹿亳縣的十字河村(今屬商丘市睢陽區)向南進發。如果把鹿邑比作“弓”的支點,劉鄧大軍則是一支插向國民黨心髒的“箭”。一年內,劉鄧大軍兩次來到鹿邑,不但解放了鹿邑縣城,還從這裏向大別山邁進,掀開了戰略反攻的新篇章。(綜合縣黨史辦資料)
·劉鄧大軍一炮打爛了城門頭·
提起劉鄧大軍解放鹿邑的事,家住縣城民主二街77號的羅永年老人激動得不知從何說起。老人今年77歲了,耳朵有點背,眼有點花,身板卻硬朗,待情緒平靜下來,老人以洪亮的嗓門打開了話閘。
他說,他家是一個打鐵世家,從爺爺輩就以打鐵為生,他家就住在西城門外吊橋邊。在1946年陰曆10月底的一天,他正與父親在屋內打刀,一隊人馬來到門口,他的父親一看,是國民黨縣長孫敬軒,趕忙上前跪下,孫敬軒也沒有下馬,臉色鐵青,讓他們家趕忙搬進城裏去,說完掉轉馬頭走了。聽說劉鄧大軍要來了,縣城裏的氣氛一天天緊張起來,縣城四門已用麻包裝土堆上,隻留下弧狀城門上方的一條縫隙供城裏城外的人爬出爬進。父親在西城門外花了兩個月,才建成3間土垛茅草屋。他還記得,1947年新年就是在新房裏過的。過了年沒幾天,父親對他說,劉鄧大軍包圍縣城了,趕緊走。他們一家又爬出縣城到青龍二街,就是現在居住的民主二街。他記得很清楚,陰曆正月11,他吃過午飯,忽然聽到“轟隆”一聲響,地都打顫了,他趕忙趴在牆頭上往外望,他清清楚楚地看到城門頭上方沒有被封死的地方炸開了一個洞,接著城內火光衝天,機槍的掃射聲、手榴彈的爆炸聲、士兵的呐喊聲混雜在一起。戰鬥打得非常激烈,足足有3個鍾頭。西城門上城樓、城牆被炸塌。在軍號聲中,劉鄧大軍衝進了縣城。父親起身帶上他也跟著進了城,看到辛辛苦苦建的房子已被燒掉,父親痛心地嚎啕大哭。正哭著,一個身材高大的軍官騎著大馬過來了,了解到情況後,當即寫下一個紙條,交給他父親,要他去領250公斤糧食作為補償,父親感激得磕頭作揖。
據原縣黨史辦主任牛繼庚先生回憶,他在收集黨史資料時了解到,當時給羅永年父親羅士德250公斤糧食的是豫皖蘇軍區二分區司令員魏鳳樓,在這次劉鄧大軍攻克鹿邑縣城的戰役中,他的部隊予以配合。攻克鹿邑縣城的當夜,他的部隊就隨劉鄧大軍趕赴30公裏外的亳縣,並在第二天打下縣城。而當時攻打鹿邑縣城的劉鄧大軍是七縱二十旅。在解放鹿邑的戰役中,共殲敵一千餘人,活捉一千餘人,偽縣長孫敬軒被活捉。
·親耳聆聽了劉鄧首長的教誨·
今年86歲高齡的楊茂林老人思維清晰,談吐自若。回憶當年的崢嶸歲月,老人哽咽起來。他說,生於鹿邑縣馬鋪鎮楊莊村的他,家境貧寒,18歲那年,他隨著同村人到黃河以北去賣紅薯,什麽地方老人已忘記了。當聽說劉鄧大軍來了,已參加當地武裝的他,向隊長要求加入劉鄧大軍,隊長做通部隊一個營長的工作,於是他被編入18旅三營二連。
1947年8月初,他隨劉鄧大軍順利渡過黃河,於8月13日駐紮到商柘鹿亳縣十字河西門裏。老人記得很清晰,8月13日上午9時許,剛吃過早飯,連隊要求緊急集合,他以為部隊要出發了,待集合後,連隊開到十字河西邊一片開闊地裏,這裏已集合了成千上萬的人,原來要開會。會場前一個高高的大土台上,他看到一高一低兩個軍官,一位戰友說,他們是劉伯承、鄧小平首長,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兩位首長。二人都穿著黃色棉紡上衣和半截短褲,戴著一幅墨鏡的劉伯承首先發言,他聲音洪亮有力,向戰士們講了目前的形勢,要求戰士們做好打硬仗的思想準備,講了大約10分鍾,在雷鳴般的掌聲裏結束了。鄧小平接著用濃重的四川話講了軍隊的紀律,他的講話配合著手勢,很能鼓舞人心。
老人說,沒想到上午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商柘鹿亳縣的縣長孫清淮向劉鄧匯報工作後,要他留下來,幫他開展工作。為這事,老人說,孫清淮縣長請示到李達參謀長那裏,他未能隨劉鄧大隊南下。留下來以後,孫清淮縣長讓他成立了一支武工隊,由他任隊長,專業負責打探新五軍和當地國民黨聯防隊的動向。老人說,有一次是在冬天,他們一行10人去刺探由軍長邱清泉率領的新五軍的部隊動向,這次行動必須要從渦河北岸到南岸,他們於是脫掉身上的褲子和上衣,赤身裸體地遊到南岸,凍得兩腿失去了知覺。
·他獲得劉鄧大軍南下的消息·
1947年8月,劉鄧大軍第二次來到商柘鹿亳縣,當時任縣公安局局長張培聚通訊員的李振國說,8月14日上午8時許,局長急急忙忙讓他一同到縣委,那裏已聚集二三十人。然後,在縣長孫清淮的帶領下,騎馬沿現在的鹿商公路向北急疾而去。他心裏想,一定有緊急任務。他們趕了足足有兩個鍾頭的路程,來到一個叫葉莊的地方停了下來,隻有孫清淮一人繼續往北走去。這時,他聽局長說,孫清淮縣長去見劉鄧首長了。他一聽,心裏“突、突、突”地跳了起來,想不到劉鄧大軍又來了。要是能見上劉鄧首長一麵該多好呀,可身邊的局長也隻是翹首向北探望。後來才知道,十字河距葉莊僅一華裏。
兩個時辰後,他看到縣長孫清淮大步流星地回來了。他用沙啞的聲音興奮地說:“劉鄧大軍要向南去”。接著,孫清淮滔滔不絕地給他們講見到首長的情景。他說,剛到十字河姬家大院,隻有李達參謀長在院裏,李達參謀長問他去吳台廟(今鄲城縣吳台廟鎮)怎麽走,他回答說鹿邑北惠濟河上的高口橋已於今春被破壞了,現在隻能繞柘城往玄武大橋走。他看到李參謀長看著地圖,用鉛筆畫了一個記號。這時,戴著黑色眼鏡的劉伯承與鄧小平一同過來了,李達參謀長向他們匯報了這一情況。劉司令員當即說:“中午12點準時出發”。這時,他想,大部隊一定向南有新的行動了。然後,李達參謀長將他介紹給劉伯承和鄧小平,劉司令認真地了解縣裏開展敵後鬥爭的情況,當匯報了縣裏的武裝不多、困難不少時,劉司令告訴李參謀長,要發給他們300支槍,其中包括幾挺機槍。時間已近中午11點半,他向劉鄧首長告別,鄧政委以親切的口氣叫住了他:“同誌,慢走!你們要做好思想準備,今後的鬥爭將是殘酷的,有可能重爬山頭,不要怕吃苦,我們一定能勝利,要敢於堅持,敢於鬥爭!”重複著鄧政委的話,孫清淮興奮得眉飛色舞。當時,所有人都群情振奮,決心在劉鄧首長的關懷下,一定將鬥爭堅持到底。據孫清淮縣長說,當他走出姬家大院,部隊已在緊張地集合了。
·劉伯承在劉家大院住了兩夜·
據羅永年老人的回憶,1947年8月15日,縣城突然來了很多軍隊,一打聽才知道劉鄧大軍又來了,群眾都很高興,各家各戶都自發地拿出最好吃的送給大軍,可是,戰士們都不接受。夜裏,他家一下子來了30餘名戰士,為首的說要借宿,父親趕忙騰地方。他說,他家一張大板床上,人挨人躺了11個。
羅永年老人回憶說,那天晚上,他的舅舅任道德從家裏拿出饃籠和水桶到劉銘德家去了。回來後,他舅舅告訴他,劉銘德家一定住著大官,他家院子裏接有很多電話線,他見一個戴著墨鏡高個男子在堂屋裏坐著看文件。
今年80歲高齡的劉銘德鶴發童顏,精神矍爍。他說,那年他在城外一家雜貨店裏做幫工,正巧那兩天不在家,隻是回家後,父親說家裏住了一個大官,待人很和氣,隻住了兩夜,給他家留下了50斤糧食。
現在的劉家大院,已遠不是昔日的情景了。2004年8月17日下午,記者來到劉家,院子裏盛開著紫的、粉的、黃的花卉爭奇鬥豔,把一個靜謐院落裝點得幽雅而熱鬧。大院的東側是7年前建起的3層樓房很是壯觀,西側仍是上世紀70年代建成的土坯房。劉銘德老人說,當年劉伯承就住在這間屋裏。
·“地下黨”收養了兩名重傷員·
在淩秀蘭老人兩層樓房裏落坐,頓感到幸福和溫暖環繞著記者。說起父親淩國瑞的往事,今年已59歲的淩秀蘭回憶說,從她記事起父親就是一個煙販,每天“刮煙”到街上去賣。她介紹,“刮煙”就是把煙草壓實了,用刨子刮,刮下的煙絲叫毛煙。一家7口人就靠父親刮煙為生,生活極度貧寒,連住的地方都沒有,直到1949年,父親才花了120元買了一塊地皮,靠撿了一年的碎磚頭蓋了3間草房。
她說,她怎麽也想不到父親是個地下黨員,直到195
8年春天,一次與父親一塊下地挖菜,別人喊父親:“地下黨來了”。當時十三四歲的她問父親是怎麽回事,父親告訴她,1947年8月,劉鄧大軍來鹿邑,一個軍官來到他家,詢問家中的生活情況,並向他宣講了革命形勢,臨走放了一袋子麵粉,出於感謝,他把一雙布鞋送給了軍官。第二天,那個軍官又來了,說讓他給部隊辦事,他一口答應了。那個軍官什麽事也沒說,隻是讓他把一個紙條轉交給一個指定的人。就這樣,父親在賣煙絲的同時,做起了“送信”的活。
對淩國瑞收養兩個重傷員的事,淩秀蘭說,當時她才兩三歲,還不記事,直到後來,父親一次與她閑談時說:“若不是年紀大了,很想去找劉鄧大軍的兩位軍官。”聽了這話,她很驚奇,父親就一五一十地把收養兩位重傷員的事告訴給了她。父親說,就在那位讓他“送信”的軍官第二次來後,第三天淩晨5時多,那位軍官第三次來到他家中,還有五六個士兵跟了進來,身上還背著兩個人。那位軍官請求父親把這兩個重傷員留在家中靜養,父親看到那位軍官話語懇切,就沒有多想,答應了下來。天一亮,整個縣城裏已沒有一個劉鄧大軍的人了。在留下來的糧食吃完後,父親就把賣煙錢買來了雞蛋、水果、羊肉等補品,為兩位傷員調養身子。
在以後兩個多月的時間裏,父親每天一早外出賣煙,母親在家想方設法改善兩位傷員的夥食。一天,其中一個高個傷員對父親說,很感謝對他們的照顧,感謝父親對黨作出了這麽多工作(這期間,父親多次出色地完成了“送信”的任務)。他決定吸收父親為中國共產黨員。聽他這麽一說,父親很是驚訝,想不到他收養的竟是一位劉鄧大軍的軍官。他倆要走了,父親一直把他們送到沙潁河口。父親當時還以為吸收他為共產黨員的事隻是說說,沒想到,解放後,在一個黨員登記薄上,父親真的見到了自己的名字。(本文采寫得到了鹿邑縣黨史辦、原黨史辦副主任牛繼庚先生的大力支持,特表示鳴謝!)
采訪劄記
為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一百周年,本報策劃一組“回訪劉鄧大軍走過的地方”係列報道。一周時間,3組記者驅車行程近千公裏,深入村莊,走訪老人,細挖當年劉鄧大軍走過的地方發生的或感人,或平常,或激烈,或悲壯的一幕幕場景,生怕漏掉丁點兒細節,對不起讀者。但由於資料的短缺和很多老人已經去世,加之在回訪過程中,讓七八十歲高齡的老人回憶當年發生的往事,很是困難。不過,幸運的是,在我們的采訪過程中,受到當地黨史辦、鄉鎮政府和村民的大力支持,使我們頗受感動,再次深表謝意。
在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和陳毅部隊在周口留下很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由於很多當年的見證人已經故去,能采訪到的人太少了,本報此次采訪也是掛一漏百。因此,為了讓發生在豫東大地更多的軍民故事保留下來,我市各級政府應該行動起來,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其中,這樣,我們以後翻看周口曆史時,肯定會多一分驚喜,少一分遺憾。
附一、解放太康縣城之戰
1945年9月22日,冀魯豫12地委遵照黨中央和毛主席“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指示精神,冀魯豫12軍分區30團、15團和太康縣大隊一起對太康城內的國民黨反動派展開攻擊。戰鬥從22日晚9時打響,曆時3晝夜,於25日勝利結束。
戰鬥之前,情報站長李慰先奉命化裝進入城內,把敵人分布情況、街道巷口、火力點設置等繪製了地圖,並把敵人兵力部署、軍事計劃、武器裝備等寫出了詳細報告。城內有郭馨坡8個大隊和一個騎兵連,共計2300餘人,分別駐守在縣政府兩側;馬德成(偽保團長)4個大隊1400多人駐守在縣城南街。全城共有守敵3700多人,武器裝備精良,且城門外圍還修築有工事,並派重兵把守,城牆上設有碉堡。
為取得解放縣城的勝利,冀魯豫軍區製訂了詳細的作戰計劃。確定30團、15團、太康縣大隊參戰,總計5000餘人。指揮部設在縣城北關外程橋村,由12軍分區司令員金紹山、參謀長陳子植統一指揮。根據敵人的情況,15團從西門進攻;30團從城北關和東關進攻;縣大隊從南關進攻。
晚9時許,金紹山一聲令下,攻城部隊迅速接近縣城周圍,敵人發現後隨即展開反擊。戰鬥進行一夜至23日淩晨3時,敵人招架不住,郭馨坡將其1個大隊和1個中隊調至東關增援,但遭30團炮火襲擊被打了回去。之後,金紹山司令員調集精銳從東、西、北三麵實施突襲,最後15團在團長魏文建指揮下先對西門施以重炮,而後組織突擊部隊攻擊。25日拂曉,15團攻破西門。
後15團、30團相繼攻克西門、東門、北門後,敵人且戰且退,向東南城角方向撤退。由於我軍戰士經過長時間戰鬥,動作稍慢,城防司令程傑三等人逃脫。縣大隊在南關俘獲敵幾十人和物資一批,郭馨坡率殘部從西南城角逃竄。
天亮後,15團、30團全部攻入城內,敵人大亂,指揮失靈,敵大隊長湯振興、中隊長劉興恩被活捉。此戰擊斃國民黨軍200餘人,繳獲各種武器2400多件、軍馬100餘匹,縣城獲得解放。
之後,縣委、縣政府組織人員查戶口查敵偽檔案。停止營業的商店也開了門,賣吃喝的小飯館也冒起了煙。
附二、一次難忘的突圍
我參加遊擊隊有幾十年,經曆了無數次烽煙戰鬥,其中在太康縣高嶺村突圍一戰使我難以忘懷,至今曆曆在目。
1947年冬,我軍五分區三十多人在太康縣高嶺村駐紮,突然受到郭馨坡三個大隊千餘人的包圍。袁秘書立即命令部隊迅速撤離突圍,部隊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衝了出去,那時我才17歲,跟著王其梅司令員當勤務員。司令員王其梅的妻子王獻梅當時任五分區地委組織幹部,行動遲緩一些,沒能跟上部隊突圍出去。當時我和她在一起,有40多個敵人發現了我們,情況萬分危急,眼看就要被他們捉住。
我們一麵跑,一麵向敵人射擊。後來我檢查一下武器,發現隻剩下20餘發子彈,就合計著要節約彈藥,一定要保護王獻梅突圍出去。我果斷地對王獻梅說:“你趕緊從另一邊跑,我在這邊掩護,吸引敵人。”她按照我的辦法跑出去了。我一邊打,一邊和敵人周旋。我的槍法不錯,連續打死四個匪兵。匪兵嚇得一愣神,趕緊躲藏。我抓住時機,憑著長年打遊擊鍛煉出來的機靈勁,聲東擊西,最後終於把敵人甩掉了。
後來,王獻梅在太康縣黃集村找到了大部隊,她向五分區地委書記施德生、專員施於民、副專員彭李千匯報了我的情況。施德生便派當地40人分頭尋找我。我後來在一個穿破爛衣服、拿糞叉子的太康人的幫助下找到了部隊。
王獻梅現在生活在北京,我們隻要一相見,就不約而同地提起這件事。
(扶溝縣城郊鄉南園村張坡/整理王海成/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