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石油勘探戰略重點東移導致了大慶油田的發現,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起了巨大的作用。石油勘探戰略重點的東移取決於許多因素。
本文探討東移中的地質科學依據。長期以來,關於石油勘探戰略重點東移和大慶油田的發現在中國地質學界存在著激烈的爭論,這些爭論可以概括為:
1)戰略重點東移和大慶油田的發現歸功於李四光先生的地質力學;
2)黃汲清先生的多旋回學說為石油勘探戰略重點東移和大慶油田的發現指明了方向。
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謝家榮先生在石油勘探戰略重點東移和大慶油田發現中所起的作用已經得到了比以前更為正確的評價,但是離開曆史的真實還有很大的距離。
本文依據曆史唯物主義的原則,查閱了20世紀50年代大慶油田發現之前,中國地質學界對在中國東部尋找石油的科學論述,力圖準確評述中國地質學家在石油勘探戰略重點東移和大慶油田發現中所起的作用,從而對謝家榮先生在其中所作的貢獻作出合理的評價。此外,蘇聯專家和匈牙利專家對在中國東部找油和大慶油田的發現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國人民不應當忽視和忘記的。
時間:2004年9月19日(星期日)上午9-11:30
地點:北京朝內137,自然科學史所會議室
(licd 8/25/04 20040200022)
附一、 中國第一個油田
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工業化油田是玉門油田。該地區油苗顯示記載已有1700多年曆史。1921年地質學家謝家榮首次從事調查,並發表報告。1938年地質學家孫健初等再次詳細調查、勘探。1939年8月正式鑽獲工業油流。至解放前夕的1948年,原油最高年產量達7.7萬噸,並建成擁有先進技術設備的現代化綜合石油企業,擁有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2200餘人,技術工人1600餘人。它不但是舊中國最大的油田,而且成為新中國石油事業培養人才的基地,支援一切大油田的基地。解放後油田本身又大力發展。1959年原油達最高年產量——140.6萬噸。以後進入後期開發階段,到80年代,年產量穩定在50萬噸左右。1998年原油產量40萬噸,但加工原油達145萬噸。
附二、鄧小平指示戰略東移 ———石油勘探的重大決策
對於新中國的石油工業來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重大轉變時期。石油工業在經曆了50年代的起步發展後,形勢依然嚴峻,國內石油產品隻能自給40%。在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石油部是國家各工業部門中惟一沒有完成任務的部門。1957年全國石油產量僅145萬噸,天然油和人造油的產量是“平分秋色”。這導致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國發展石油工業,是靠天然油,還是靠人造油?麵對這樣一個問題,主管石油工業的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當機立斷,指出:“中國這樣大的國家,當然要靠天然油。”黨中央決策要在全國更大的範圍內開展勘探,把石油勘探布局向東部轉移,以改變我國石油工業偏居西北一隅的不合理局麵。
那麽在廣闊的東部地區,能不能找到石油?地質家們有不少的論斷。1953年,我國著名地質學家謝家榮在《探礦的基本知識與我國地下資源的發現》一文中指出,從我國大地構造角度來預測將來探礦方向,華北、鬆遼兩個大平原下麵,都可能有石油蘊藏。他在《石油地質》1954年第12期“中國的產油區和可能含油區”一文中說,鬆遼平原應劃為含油希望很大的地區,廣大平原下有發現大量油氣礦床的希望。
1954年,李四光在《石油地質》第16期“從大地構造看我國石油資源勘探遠景”一文中,提出華北平原、鬆遼平原的摸底工作是值得進行的。
1956年2月,在全國第一屆石油勘探會議上,康世恩提出將全國主要含油氣地區作出全麵規劃,有步驟地進行勘探,從目前工作看應分為三類地區,把鬆遼地區列為第三類地區,應盡早著手進行地質普查工作,配以必要的地球物理和地質淺鑽,準備新地區。
地質界的輿論和科學預測以及第一屆石油勘探會議上康世恩的建議,對我國石油勘探戰略東移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1955年石油工業部成立後,國務院對全國範圍內開展石油普查勘探工作進行了重新分工和統一部署,地質部負責搞普查和部分詳查,準備構造;石油部做部分詳查、細測及鑽探工作;中國科學院承擔綜合科學理論研究工作。在以後的實際工作中,由於石油地質普查工作量很大,尋找石油儲量的任務很迫切,因此石油部仍然進行了大量的石油普查工作。
1958年2月27日和28日,石油部部長李聚奎、勘探司司長唐克以及翟光明、王綱道同誌,就天然油的勘探問題向鄧小平進行了匯報,聽取匯報的還有餘秋裏等同誌。就在此前,毛澤東主席已經親自提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政委餘秋裏和石油工業部部長李聚奎對調,並和餘秋裏談了話。在匯報會上,當談到第二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地區時,鄧小平指出:“石油勘探工作應當從戰略方麵考慮問題”,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能夠在東北地區找出油來就很好,……把錢花在什麽地方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總的來說,第一個問題是選擇突擊方向,不是十個指頭一般齊,全國是如此之大,二十、三十個地方總是有的……選擇突擊方向是石油勘探的第一個問題。”鄧小平明確指出,要對鬆遼、華北、東北、四川、鄂爾多斯地區多做些工作。鄧小平的這次談話,大大加速了我國石油勘探東移的進程,對中國石油工業實現大發展,實現質的飛躍意義非同尋常。
餘秋裏接任石油部部長後,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堅決貫徹鄧小平的指示,立即組織製定石油工業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的戰略發展規劃,要把石油地質儲量搞到20億噸(當時隻有1.7億噸),年產原油搞到800萬噸到1000萬噸。
就此開始,石油部和地質部都從西北地區調遣大批勘探隊伍,充實東部勘探力量。石油工業部於1958年4月成立鬆遼石油勘探大隊,同年5月又將勘探大隊升格為鬆遼石油勘探處,6月又一次將勘探處擴大成鬆遼石油勘探局。同時,石油部還決定成立了華東石油勘探局、銀川石油勘探局和貴州石油勘探局。這樣,從鄧小平2月談話提出戰略轉移,經過幾個月的組織、調度,東部地區(包括四川)的勘探機構已經組織起來,人員、設備已經基本到位,東部勘探普查工作大規模地全麵展開。在短短的3個月時間裏,鬆遼盆地的勘探機構連升3級,在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曆程中實屬罕見,這表明了石油工業的決策者們對鬆遼盆地所寄予的厚望。
1959年的春節期間,石油部黨組召開會議,張文昭代表鬆遼石油勘探局用3天的時間,向餘秋裏、李人俊、康世恩等匯報了1959年鬆遼盆地的勘探總體部署。在會上,部黨組反複論證了鬆遼盆地近年的勘探成果,總結出鬆遼盆地十大有利條件,認為鬆遼盆地大有希望,找到大油田已為期不遠,下決心要在1959年集中力量大幹一場。
附三、專家評論:中國與油氣
慧聰網石油行業頻道 2004-05-31
油氣是工農業的重要能源和原料,是極重要的戰略物資,因此,油氣研究、勘探與開發是促進國家現代化、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一環。目前,以油氣為主要燃料和原材料的工業部門的產值約占我國工業總產值的六分之一,故石油工業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基礎產業。
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
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石油工業取得了巨大進步,為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盡管我國石油產量在逐年上升,但近年來趕不上國民經濟和原油消費量的增長率,前者比後兩者約低8%和4%,這種石油供求矛盾使我國從1993年開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僅2000年淨進口石油即超過6000′104t,耗資約150億美元,這種狀況使人焦慮和注目。但近十年我國天然氣勘探處於最好時期,將進入大發展階段,可彌補石油供給的部分不足。
一、工業的血液—石油
1.現狀
截止到2000年底,我國在25個省、市、自治區和近海海域(未包括台灣省,下同)累計發現了531個油田,其中地質儲量超億噸的大油田有40個,石油探明總地質儲量為212.8956′108t,以平均采收率為29%計算,可采儲量為60.9517′108t。曆年累計已采出原油36.4363′108t,采出率為59.78%,剩餘可采儲量24.5′108t,按2000年生產能力計算,儲采比為15.4。根據國內外油田開發規律,在這樣低的儲采比配置下,穩產處於臨界狀態,增產難度較大。
我國原油產量從1949年12.1′104t至2000年增至1.6′108t,成為世界第五位的產油大國。由於原油產量的大幅度增加,促進了我國能源結構的改善,石油消費量從1949年僅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3.8%上升到2000年的約25%。
2.資源量和潛力
從1922年至2001年近80年間,許多國內外不同有關部門和學者,對我國石油資源量進行過研究預測,從1922年美孚石油公司的1.75′108t到2001年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的1121′108t,相差十分懸殊,但從時間和科技進步的尺度分析,預測資源量總趨勢是越來越大。根據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2001年底預測:我國最終石油可采儲量為157′108t,也就是說我國還有目前石油探明可采儲量60.9517′108t的約1.6倍的可采石油儲量待去探明,所以,石油的潛力還較大。
沉積岩麵積的大小是決定油氣是否豐富的一個重要前提,我國沉積岩麵積和美國相當,但美國至2001年已采出原油232.7′108t,是我國曆年采出石油總量的6.1倍,這是因為美國已鑽井190萬口,而我國僅鑽井23萬口。由此可見,今後依靠科技進步和勘探量增加,我國定能找出更多的石油。
二、綠色能源—天然氣
1、現狀
截止到2000年底,我國累計發現氣田185個,其中儲量大於300′108m3的大氣田21個。天然氣(氣層氣)探明地質總儲量2.5557′1012m3(含CO2約145.58′108m3),以平均采收率64%計算,可采儲量1.6402′1012m3(含CO2的100.25′108m3),曆年已累計采出2898.6′108m3,尚剩餘可采儲量1.3503′1012m3,采出率為17.67%,按2000年我國產氣量計算,儲采比49.6。根據國外氣田開發規律,這樣的儲采比配置,易於提高天然氣的產量。
近期,我國天然氣的探明儲量大幅度地提高,“六?五”比“五?五”翻一番,“七?五”比“六?五”翻一番,“八?五”比“七?五”又翻一番,“九?五”比“八?五”再翻一番。2000年和2001年我國年新增天然氣儲量都在4500′108m3以上。近十年來我國天然氣儲量進入高發現期,預計這個時期還可持續10-20年。
我國天然氣產量從1949年的0.11′108m3至2001年303′108m3,目前年產氣為世界第15位。盡管50餘年來我國天然氣產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天然氣在全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僅占2.8%,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24%和亞洲平均水平的8.8%。因此,大力發展天然氣生產,改善其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地位和改善環境刻不容緩。預測到2005年和2015年,我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比例將分別達到5%和10%左右。
2.資源量和潛力
我國對常規天然氣資源量預測研究首先是1981年從煤成氣開始的,比石油資源量預測研究晚了近60年。20多年來,不同的有關單位和學者從最初預測的資源量(5.4~6.9)′1012m3,至目前的52.65′1012m3。與石油資源量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天然氣資源量的總趨勢也越來越大。國外一般采用可采資源量,我國天然氣地質資源量(52.65′1012m3)換算成可采資源量,相當於13.85′1012m3。2000年我國天然氣可采儲量1.6402′1012m3,僅占可采資源量的11.8%,資源探明率低,說明天然氣勘探潛力很大。根據沉積岩麵積比我國稍大的美國和稍小的加拿大對比,它們天然氣可采資源量和探明可采儲量率分別為80.2%和40.6%,若以此比率換算,我國將可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約(5.62~11.11)′1012m3,分別是我國目前探明可采儲量的3.4倍和6.8倍。根據國外年產500′108m3和1000′108m3產氣大國的情況,天然氣可采儲量一般要分別超過1.5′1012m3和2.7′1012m3。以此可推測我國2005年和1015年將可年產氣500′108m3和1000′108m3,成為產氣大國。
3.兩代總理的期望和西氣東輸
為了改善北京的環境汙染,周恩來總理生前曾向當時的石油部長唐克提出向中南海和釣魚台一帶提供天然氣的方案。幾年前唐部長惋惜地說由於當時在北京附近沒有找到天然氣,未能實現周總理的願望。今天,我們終於實現了周總理的期望。
塔裏木盆地發現克拉2大氣田後,朱鎔基總理多次過問並親自到現場調研,果斷地決定啟動西氣東輸工程。該工程從南疆輪南開始,經10省、市、自治區至上海,全長4000公裏,年輸氣能力120′108m3,是全國規模最大、跨越最長的輸氣管道,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2004年初建成靖邊(長慶氣田)至上海段並投產輸氣,2005年初全線建成投產。預計2005年向東部輸氣83′108m3,2008年達123′108m3。西氣東輸工程的啟動,將為開發大西北、繁榮長江三角洲經濟和改善環境作出了重大貢獻。
油氣地質研究和我國的石油工業
50年前中國的年產油氣微乎其微,目前已成為第五產油大國,天然氣產量名列世界第15位,預計不久也將成為產氣大國,究其原因油氣地質研究功不可沒。
一、陸相生油理論在我國的誕生使中國成為產油大國
在近代石油工業建立一百多年以來,世界上已發現的三萬多個油氣田絕大多數在海相地層中,故國外石油地質學家絕大多數主張海相生油。由於我國陸相地層發育,故20世紀初葉在中國近代石油工業萌芽時期,來我國的一些外國學者得出“中國貧油”的結論,這種錯誤觀點嚴重阻礙了中國初期石油工業的發展,與此同時及稍後,我國謝家榮和潘鍾祥等一批學者根據大量野外地質調查,提出了 “初始陸相生油論”,解放後發展為“成熟陸相生油論”,這個理論對我國的油氣勘探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在我國找到了大量的陸相油田,其中包括世界著名的大慶油田。由此我國建立起世界上一流的石油工業,2000年探明石油地質儲量為1949年的734倍,石油的年產量為1949年的1349倍。
二、煤成氣理論使中國天然氣儲量大幅度增長
1979年以前指導中國天然氣勘探的隻有油型氣理論,認為天然氣隻能由強還原環境下古代的低等生物形成,而高等植物形成的煤不能形成商業氣田,不把煤係作為天然氣勘探的領域。1979年我國建立起煤係成烴以氣為主以油為輔的煤成烴(氣)理論,開辟了天然氣勘探新領域,使我國勘探天然氣的指導理論從僅為油型氣的一元論發展為油型氣和煤成氣的兩元論,大大推動了我國天然氣勘探,探明儲量迅速增長,使我國進入天然氣大發現時期。2000年我國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比1949年提高了6638倍,其中的64%是煤成氣,這從一個方麵反映了煤成氣理論在天然氣勘探中的巨大指導作用。
附四、國家成果獎: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球科學工作
獎勵時間 | 1982年 |
項目名稱 | 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球科學工作 |
主要完成單位 | 地質部、石油部、中國科學院 |
主要完成人 | 李四光、黃汲清、謝家榮、韓景行、朱大綬、呂華、王懋基、朱夏、關士聰等、張文昭、楊繼良、鍾其權、翁文波、餘伯良、邱中健、田在藝、胡朝元、趙聲振、李德生等,張文佑、侯德封、顧功敘、顧知微 |
獎種 | 國家自然科學獎 |
等級 | 一等 |
獲獎項目編號 | |
項目簡介 | 解放前和建國初期,我國的地質學家屏棄了某些外國學者關於中國貧油的論調,經大量實際工作論證了我國含油的光明前景。早在四十年代初就提出了“沉降帶”成油的論斷,指出“新華夏係”構造帶可能有白堊紀內陸拗陷,並可能含油。陸相生油理論的提出,並經過在我國西部地區的實踐檢驗,增強了在陸相地層中找油的信心。隨著工作向縱深開展,我國不同學派的地質學家,分別從構造、地層、沉積和生油環境等方麵,對我國石油的分布進行研究和探討。在此過程中提出的關於沉降帶成油的理論,關於油氣盆地的性質類型、沉積發育階段的劃分及其含油氣遠景的推斷,關於深部斷裂控製蓋層含油構造等論點,對指導尋找我國石油資源,包括大慶油田的發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5年開始,根據地質學家關於“中國有油”的認識,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石油地質普查和地球物理勘探,側重在鬆花江流域進行調查。從盆地的整體出發進行地質、地球物理(包括重、磁、電、地震及航磁各種手段)的綜合勘查,對盆地內部的構造輪廓、基底起伏、白堊紀地層的分層對比、岩性與厚度變化及分布、以及生油層和儲油層的狀況都有了總體性的了解,肯定了鬆遼平原的石油遠景。通過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探和綜合研究工作,查知深拗陷對生油有利,同時也認識到,在地表即使是沒有任何油氣顯示的地方也有可能找到油氣田,找油應該從分析沉積盆地入手,多期多層含油是可能的。這些成油理論認識和找油實際經驗,進一步促進了找油實踐,為發現大慶油田以及東部一係油田提供了可靠資料和科學依據。根據這些對石油地質的科學認識,中央於1958年初決定,將石油普查勘探工作的重點從西向東部進行戰略轉移。從此,在鬆遼平原全麵地展開了地質、物探和勘探工作,終於在中央拗陷發現了南北向的大同鎮長恒構造,認為這是“拗中之隆”是油氣聚集最有利的地區。接著,經過地震勘探,又在長恒的南部圈出了高台子等構造,經鑽探於1959年9月在鬆基三井首先噴出了工業油流。爾後,又根據長恒構造帶上含油岩係由南向北加厚,物性變好以及構造條件更加有利的事實,在南起葡萄花,北至喇嘛甸子等構造上連續進行了鑽探,先後打出工業油流或高產油流。經過大會戰和進一步勘探,肯定大慶油田是世界上大型油田之一,為陸相成油的理論提供了不可辯駁的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