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又將是一件醜聞?

(2006-01-17 15:20:07) 下一個

20多年前,在大學的圖書館裏,就知道有人在《史林》雜誌上考證說,美洲大陸,是中國人發現的。

近年來,這個課題,被炒的越來越熱。

2003年的時候,英國的一個退役軍官,發表了一本新書《1421年:中國人發現了新大陸》,說是鄭和的船隊,早於哥倫布71年,到達了美洲。作者出書,演講,辦網站。雖然,比預期的效果不是太好,尤其是中國人的反應,沒有太強烈。因為時代已經過了,中國人靠陳景潤和四大發明,才能支持顏麵的時候。

也不是沒有應聲蟲。台灣就有一個曆史學教授,在紐約開講座,說美洲是中國人鄭和發現的。

今天,紐約時報報道(Who Discoveried America? Zheng Who?)說,中國出來一個叫劉剛的牛人,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上海的一個舊貨攤上,花了500美金,買了一幅乾隆年間複製的繪於1418年的舊地圖。

這位開始對曆史一無所知的律師和收藏家,在展示地圖複製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在這幅叫《天下全輿總圖》的古老地圖上,明確的標示了“乾隆癸未仲秋月仿明永樂十六年天下諸番識貢圖 臣莫易仝繪”等字樣。而且這幅地圖,標示了美洲和澳大利亞的位置。也就是說,早在鄭和下西洋的時代,中國已經有了一百年以後歐洲才有的先進的世界地圖!

一時間,輿論大嘩。世界各大新聞網,都做了專門的報道。英國的退休軍官,在他的網站上,興高采烈,自不待言。據劉剛說有五個收藏家和好幾位外國專家,也都鑒定說他的地圖是真的。

報道說,這項發現,如果是真的,將從此改變人類的文明史。

隻是可笑的是,這麽重大的曆史發現,不是出自科班出身的曆史學家或人類考古學家之手,而是出自兩個半吊子曆史愛好者的嘴裏。

可也有人就是不信邪,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的曆史學家龔纓晏先生和澳大利亞的金國平先生在網上撰文說:這幅地圖,漏洞百出!這隻是一張普通地圖,什麽也證明不了,龔先生這樣說。

是真是假,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2006-1-17

 

附: 劉剛的說詞:發現世界的先驅-鄭和船隊

        一百多年來史學界一直認為,明代初期“三寶太監”鄭和率領的船隊先後七次下西洋,航海範圍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東南亞一帶,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 

在常人的心目中,鄭和下西洋是一段早已下了定論的史實。雖被視為人類曆史上的一次創舉,但鄭和的知名度遠次於如下幾位歐洲航海探險家:

馬爾托洛梅烏·迪亞斯(Bartholomeu Dias)在一四八七年間駕船經過好望角,被稱作世界上第一位繞過非洲大陸南端的人; 

克裏斯托弗·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於一四九二年到達美洲巴哈馬群島,被譽為世界上發現美洲大陸的第一人; 

費爾迪南德·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 率船隊自一五一九年九月始航探險,他的船隊曆時三年繞地球一周最終回到始發地,從而費爾迪南德·麥哲倫被授予首次完成環球航行創舉的桂冠。由於他同時被認為是發現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海峽的人,這一海峽至今一直以他的姓氏命名。

       近幾十年來,經常有人對上述三位歐洲航海探險家的“世界紀錄”提出質疑。特別是二零零二年三月,英國人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在一次學術會上公布了他的觀點:最早繪出世界海圖的是中國人,鄭和率領船隊先於哥倫布到達美洲,並且這隻船隊是世界上第一支完成環球航行的船隊。他還進一步認為:在一四二一年,中國人發現了世界。

這些看法一經發布,立即引發了史學界的一次地震,專家學者們反應不一,讚同、懷疑、否定和譏諷之聲皆有之。中國史學界的反應比較冷淡。許多中國史學家認為,加文·孟席斯先生的論點雖然新穎,但具有很多猜測的成份。有些中國史學家甚至說:加文·孟席斯先生既看不懂中文又沒有足夠的中國曆史知識,他沒有資格對一百多年來數百名中國曆史學家們的研究結果提出挑戰。

在史學方麵,我與加文·孟席斯先生一樣,僅僅是業餘愛好。我雖然沒有他那些航海知識和經驗,可是我對鄭和船隊首先發現整個世界的深信程度並不亞於加文·孟席斯先生。此外我必須指出,加文·孟席斯先生的論點中有一個錯誤,中國發現世界的時間不是一四二一年,而是一四一八年之前。我對加文·孟席斯先生觀點的認同和修正不是出於一種民族主義的狂熱情緒,而是基於對一幅老世界地圖和相關史書資料的認真研究、比較。

一、老世界地圖

  二○○一年春季,我購得一幅畫在竹紙上的手繪世界地圖。這幅地圖的右上角有“天下全輿總圖”六個字,左下角寫著:“乾隆癸未仲秋月仿明永樂十六年天下諸番識貢圖 臣莫易仝繪”,地圖正上方畫有一個中國古代指南針方位盤,並寫有“六合出行定圖式”七個字。上述表明,此幅地圖是一四一八年間一幅《天下諸番識貢圖》的仿繪品,仿繪時間為一七六三年,仿繪人為“莫易仝”。該幅地圖的左上角寫有:“凡未加紅圈者皆原圖所未命名者”。這意味著圖上的注釋有些是原《天下諸番識貢圖》中已有的,有些是仿繪者後加的,而原有的注釋都用紅筆加以圈注。

  當我仔細查看地圖時感到非常吃驚。這幅地圖不僅畫出地球上所有的大陸陸地(包括南極、北極和格陵蘭),並且在美洲大陸和澳洲大陸上都有紅筆圈注的注釋。

  很明顯,這幅地圖上畫的一些內容與曆史常識是不一致的。中國人於一四一八年繪出了近乎完整的世界地圖?十五世紀初期的地圖上怎麽會有美洲大陸和澳洲大陸?而且上麵還有山脈、河流和注釋?莫非此幅地圖是件贗品?可圖紙上的蟲蛀痕跡、褪色墨跡以及又薄又脆像山東煎餅的竹紙顯示,這幅地圖已有上百年的曆史。是仿繪者仿繪原圖時故意作假嗎?落款者的“臣”字款說明,仿繪此幅地圖的目的是呈報給乾隆皇帝或清宮皇室審閱。既然圖上寫明“仿明永樂十六年天下諸番識貢圖”,並注明“凡未加紅圈者皆原圖所未命名者”,仿繪者應當明白,若仿繪原圖時作假,他將會被認為犯“欺君”之罪。另外,圖中一些陸地以及部分紅圈中的注釋超出乾隆年間中國人的知識範圍。例如,圖中畫有南極洲陸地,可是人類正式發現此陸地的時間是一八二○年;再如,圖中關於南美洲宗教和人祭注釋,在十八世紀中期即使當時統治南美洲的西班牙人也未必知悉,因為十六世紀初西班牙征服美洲大陸後在羅馬教廷的授意下發布了一條禁令,禁止對印第安宗教進行研究,這一禁令直到十八世紀末才被突破。1

  看來,這幅地圖是件真品,並且紅圈內的注釋也應該是永樂十六年《天下諸番識貢圖》中原有的注釋2那麽,如何解釋圖中內容與曆史常識之間的矛盾呢?

  《天下諸番識貢圖》的年代和圖中有關“正使太監馬三寶”的注釋向我暗示:這幅地圖一定與明朝鄭和下西洋相關。帶著重重疑問,我鑽進了鄭和下西洋的史料和相關論文之中。在研究過程中我發現,明永樂十六年《天下諸番識貢圖》與一部名為《星槎勝覽》的古籍有關聯。

《星槎勝覽》成書於明朝正元年(1436),署名作者為費信。此人信奉伊斯蘭教,明永樂七年至宣德六年間曾四次隨鄭和下西洋。《星槎勝覽》流傳至今已形成多種版本,但專家學者將這些版本歸為兩類:兩卷本和四卷本3四卷本自序中提到“采輯圖寫成帙”(即書中附圖之意),而兩卷本自序中未提“圖”字。有專家認為,兩卷本為費信所作的原版,而四卷本是由他人在兩卷本的基礎上附圖編輯而成,其目的是呈報給皇帝過目。

  《天下全輿總圖》上的太平洋海域中,有一個紅圈注釋寫道:“一於永樂十三年,隋正使太監馬三寶等往榜葛刺諸番直抵忽魯謨斯等國,開讀賞賜,至永樂十六年回京”。此句話除“馬三寶”三個字外,其他內容與《星槎勝覽》所附航行表錄中第三次航行的描述一字不差。由此看來,《天下諸番識貢圖》應是《星槎勝覽》四卷本自序中所提到的“采輯圖”中的一種。

 

二、數百年的誤解

  在找到《天下諸番識貢圖》出處的同時,我發現史學界對鄭和下西洋的航海範圍有重大誤解。

  在確定鄭和船隊下西洋的航海範圍之前,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西洋”的概念和範圍。根據史書的記載,“西洋”的概念起源於宋、元時期,與此相對應的還有“東洋”一詞。然而,宋元時期的文字記載並沒有明確這兩個概念的地域範圍。到了明朝時期,“西洋”與“東洋”之間有了較清晰的分界線。《瀛涯勝覽》和《西洋番國誌》記述道,蘇門答剌國4乃西洋之總頭路。明萬曆四十五年張燮所著的《東西洋考》記載:“文萊國即婆羅國,此東洋最盡頭,西洋所自起處也,故以婆羅終焉。”可見,明朝時期的“西洋”以現今蘇門答臘島西北角為起點,向西囊括印度洋、阿拉伯海、大西洋和太平洋,最終截止於文萊。“東洋”包括現今的南海、東海和日本海。中國人自古以來講究平衡和對稱,可是明朝時期“西洋”的範圍為什麽這麽大,“東洋”的範圍卻相對這麽小呢?有學者認為,明朝時期對東、西洋界線的劃分與海洋洋流、風向和針路(即航行路線)有密切關係,由於開往西洋的船舶以朝西航向為主,故命名為“西洋航路”,由此到達的地區概稱為“西洋”;而駛向東洋的船舶以朝東航向為主,故命名為“東洋航路”,由此到達的地區概稱為“東洋”;同時由於季候風的作用,東西洋船舶均不能逾越的文萊則成為東西洋的分界點5一千多年以來海洋洋流幾乎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從現今的海洋洋流我們可以看到上述觀點的依據。

  《天下諸番識貢圖》中有關“西洋”的標識也符合明朝時期“西洋”的概念。圖中印度洋海域被標明為“小西海”6北大西洋海域被稱之為“西海”,而“西洋”是一個很大的範圍,它包括“小西海”和“西海”海域7圖中太平洋海域並未有“西洋”標識,但此海域中有關正使太監馬三寶下西洋的紅圈注釋表明,太平洋海域也在“西洋”範圍之內。

  既然“西洋”的範圍如此之大,幾乎環繞整個地球,那麽史書中所說的鄭和下西洋是指環球航行嗎?對此問題,《天下諸番識貢圖》中的如下注釋給予了明確的答案:

  圖中北美洲靠近阿拉斯加地帶有一紅筆圈注:“此地人種亦如契丹、蒙古,以魚為食”,這是有關愛斯基摩人的描述;

  美國西部地域有紅圈注釋“此地土人膚色黑紅,頭腰皆披鳥羽,亦有食人之習也”,這是對北美印第安人的描述;

  南美洲有兩個紅筆圈注:“有城市皆用巨石而建,故曰其石城也”,“此地之民信教曰巴拉卡,以人祭之,以火拜之”,前一個注釋與印加帝國有關。印加帝國時期的許多城市建築以巨石作為建材,且城市大多建在山頂或高原地區。印加帝國起源於十三世紀左右,十五世紀中期達到全盛,十六世紀三十年代亡於西班牙人的刀槍之下。後一個注釋與中古時期秘魯一帶的印第安人有關,中古時期這一地帶的文化之一被當地人稱為“帕拉卡斯(Paracas)”;

  澳大利亞陸地上的紅筆圈中注有“土人膚亦黑色,皆不著衣,腰墜骨器,皆有食人之習也”,這是有關澳大利亞土著人的注釋;

  非洲南部紅圈中的注釋為“此地人種膚色如黑漆,齒白,唇紅,發卷”,此注釋所描述的是非洲黑人;

  亞洲西亞地域中紅圈內注明“自東向西出嘉裕關,凡有城市其民皆信回教,奉莫哈莫德,其廟皆用土石相砌,凡壁皆用寶石相嵌,進入廟堂皆需更衣沐浴也,吾中土亦有,甚笑也”;

  在亞洲和歐洲交界處有紅圈注釋,“此地人種深目、圓眼,頭纏長布,寬衣長褲,女子出門皆裹麵而行,違者治罪也”,在東歐部分有紅圈注釋:“此地人多奉上帝,教名曰景也”。

《天下諸番識貢圖》中的這些注釋為我們揭開了一個近六百年曆史的秘密:鄭和船隊下西洋的航線不僅局限於印度洋和太平洋東南亞一帶,他們曾周遊過整個世界。

行文到此,一定會有人問:若真如此,為什麽古籍或碑文中隻字未提印度洋和太平洋東南亞以外的航行呢?實際上,古籍和碑文對鄭和船隊航遊世界已有零星記錄,隻不過隱藏在字裏行間之中。

《天妃靈應碑》

該碑係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夕,在明宣德六年(1431年)冬季與其他航海將領一起刻立於長樂南山。該碑文被史學界視為鄭和下西洋的最主要史料之一,具有極高的可信度。碑文前兩句寫道:“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軼漢唐,際天極地,罔不臣妾。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固遠矣,而程途可計。”前一句的意思是:當今明皇朝統領的地域既超過明朝前三代皇帝也超越漢唐時期,天涯海角所到之地沒有不俯首稱臣於明朝皇帝。如何正確理解第二句的關鍵在於“西域”和“迤北之北”這兩個概念。

我國古代“西域”之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西域”指玉門關以西、蔥嶺以東地區;廣義的“西域”指越過狹義的“西域”向西所能到達的地方,包括中亞、西亞、印度半島,直至歐洲東部、非洲東北部。有學者認為,此句中的“西域”指狹義西域。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明朝時期有關域外旅行的書籍普遍采用廣義的西域概念。例如成書於明永樂年間的《西域行程記》和《西域番國誌》所涉及的地域範圍遠超過狹義的西域範圍。再如,明宣德六年所立的《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蹟記》(簡稱“通番事跡記”)碑文中有“直抵於西域忽魯謨斯等三十餘國”的記載。特別是《天妃靈應碑》文本身還有兩處提到“西域”,並且均與忽魯謨斯國、阿丹國、木骨都束國等相關聯8

對於“迤北”一詞有學者認為是向北延伸之意,即“迤北之北”指中國北麵方向的地域。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天妃靈應碑》文通篇講的是航海,而不是陸地旅行。從《天下諸番識貢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北極圈內有一個穿越極點的通道。這條通道意味著鄭和的船隊曾經穿過北極圈。鄭和時代的中國人並沒有“北極”的概念,鄭和船隊從中國向北穿越北極圈航行時他們認為船隊航向一直為向北。“北極”是歐洲人“發現”北極之後確立的地理概念。按照現代的理論,當船隊從中國向北極方向航行時航向為北,而從北極向北美洲大陸航行時的航向為南。因此《天妃靈應碑》文中“迤北之北”應釋義為:(中國國土)向北延伸陸地之北9

史學界一直認為,“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分別指兩個不同的地方。我認為這也是誤解。從碑文上下文看,這句話應指鄭和航海所到達的最遠的地域。按目前史學界觀點,鄭和航海範圍是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東南亞一帶。因此,若為兩個不同的最遠之地,碑文應為“西域之西,迤南之南”。根據碑文用詞講究、概念清晰的特點,我認為“西域之西,迤北之北”應是指一個離中國最遙遠之地。

基於上述釋義,“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固遠矣,而程途可計”一句用現在語言可釋義為:歐洲東部、非洲東北部地域向西,或者從中國北麵的西伯利亞陸地一直向北航行抵達的國土固然遙遠,但仍可計程到達。從地圖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這個最遙遠的地方是北美大陸。

《天妃靈應碑》和《通番事跡記》兩碑碑文中都提到,鄭和出使西洋“涉滄溟十萬餘裏”。有文章稱,“涉滄溟十萬餘裏”是一詩句,並不指實際的距離。按照中國的行文傳統,若為誇張詩句“萬”之後不應再有“餘”字。碑文中“涉滄溟十萬餘裏”的前一句談及航海所到的國家為“三十餘國”,這也是在講實際數字。可見,“涉滄溟十萬餘裏”講的是實際的距離。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涉滄溟十萬餘裏”指的是鄭和船隊前六次出海航行的總裏程。這種觀點與實際偏差較大。《天妃靈應碑》是由鄭和及其諸將共同刻立。史書中有明確記載,鄭和下西洋時曾與諸將分成不同的船隊,這些船隊的航線各不相同。“涉滄溟十萬餘裏”若指總航程距離,則會出現幾支船隊裏程重複計算問題。《天妃靈應碑》的立碑者不會給後人流下一個重複計算的記錄。非常明顯,此句應指鄭和下西洋涉足海域的大小距離。對我國中古時期“裏”的概念有不同理解,保守者認為一裏相當於0.4公裏10有的認為一裏相當於0.65公裏11。從保守的角度看,“涉滄溟十萬餘裏”一句應理解為航行裏程實達四萬多公裏。眾所周知,地球的周長為40,076公裏。可見,碑文中的這句“涉滄溟十萬餘裏”指的是環球海域的長度。

《鄭和航海圖》

《鄭和航海圖》繪製時間沒有確切記錄,一般認為原圖大約在十五世紀初期根據鄭和下西洋部分實際航線經幾次整理而成12該圖仿照《長江萬裏圖》繪製成一字展開式長卷,收入《武備誌》時改為書本式,自右而左,有圖計二十幅。第十七幅至第十八幅圖中,在蘇門答臘島下方繪有一片海岸線很長的無名陸地。這塊陸地前部上方畫有一座島嶼,並注明“石城山”三個字,島嶼旁邊寫著“有人家”。陸地的尾端上方也有幾座島嶼,其中較大的一座注有“虎尾礁”三個字。有學者認為這片無名陸地是澳洲大陸。但這隻是猜想,沒有任何根據。

《鄭和航海圖》以航路為主,地理、地勢為輔。雖然該圖為一字式長卷,繪製時不計方位,可是航線左右地勢及島嶼沙洲與航線之間的關係均符合實際地理狀況,隻是有些地方大小比例失真,且個別地方方位倒置。此種繪圖法在我國古代海圖中廣泛采用,有學者稱此為“關係位置法”13。從第十七幅至第十九幅圖上針路顯示的方向我們可以看出,這三幅圖是按照先自東向西、後由南向北的航行路線繪製而成。很明顯,澳洲大陸並不在此航線的左右方。學術界基本上一致認為《鄭和航海圖》上所有地勢和島嶼沙洲均實際存在,那麽這塊無名陸地又是哪裏呢?

若乍看現代世界地圖,蘇門答臘島的西南方向除了非洲東岸和南極洲外別無其它大陸。但是,穿過南非與南極洲之間的海域我們可以發現,南美洲的南部陸地—巴塔哥尼亞海岸與蘇門答臘島遙遙相對。按照《鄭和航海圖》第十七幅至第十八幅圖上針路顯示的先自東向西、之後由南向北的航行路線,並對照現代世界地圖,我們可以看出航線左手方(即西南方)首先對應南美洲南部陸地,之後對應非洲東岸。《鄭和航海圖》也是如此,南美洲南部陸地首先出現,然後是非洲東岸。因此,《鄭和航海圖》中的無名陸地應該是南美洲南部陸地,隻是它的方位被倒置了。

這塊陸地首部岸邊島嶼上注有“石城山”三個字,這一標注符合印加帝國時期城市建築的特征(即印加帝國時期的城市大多以巨石作為建材且位於山頂或高原地區),並且也與《天下諸番識貢圖》南美洲上的一個注釋(即“有城市皆用巨石而建,故曰其石城也”)相關聯。

《瀛涯勝覽》

該書作者馬歡在《瀛涯勝覽紀行詩》中有“舟人矯首混西東,惟指星辰定南北”的詩句。該詩句非常值得我們琢磨。句中“矯”字為勇敢之意,“首”通“手”字14詩句的前半句意為:船夫勇敢地將船行駛到無法辨別東西方向的地域。史書記載,鄭和下西洋是靠日月星辰辨別方向,《西洋番國誌》自序中說:“惟觀日月升墜以辨西東,星鬥高低度量遠近”。可見辨別東西方向並不是一件難事,隻需觀察日月升落即可。馬歡這一詩句實際上在向我們暗示,他們行駛到一個連續數日見不到日出而隻能憑借夜空星辰辨別方向的地域。地球上這種地域僅限於南北極地。

《東西洋考》

前麵文中曾經提到明末張燮於一六零七年印製的《東西洋考》一書,明確地劃分出東洋與西洋的分界線。鄭和第七次下西洋之後,明朝終止了遠程航海,並從此閉關鎖國。所以《東西洋考》一書應是基於鄭和下西洋史料寫成的。前文中還提到,有學者認為這些分界線的劃分是基於海洋洋流、風向和航行路線。若沒有環球航行的經驗,又如何基於海洋洋流、風向和航行路線劃出東洋與西洋的分界線呢?

《西洋番國誌》

許多史學家們認為,鄭和下西洋並沒有到達歐洲大陸。但是,《天下諸番識貢圖》中歐洲陸地上“希番”、“扶昂”、“落木耳”和“基裏”等紅圈標注,以及“此地人多奉上帝,教名曰景也”15的紅圈注釋表明,鄭和船隊曾在歐洲大陸靠岸。並且,曾跟隨鄭和幾次下西洋的鞏珍,於宣德九年寫出了一本書《西洋番國誌》,書中記載:“永樂之初,敕遣中外重臣,循西海諸國昭示恩威”。從《天下諸番識貢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循西海諸國”應指歐洲西部、非洲大陸西海岸線和北美大陸東部沿海一帶的國家。

三、結束語

《天下諸番識貢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鄭和船隊完成周遊世界航程應在一四一八年以前,並且在“地理大發現”之前就繪出了幾乎完整的世界地圖。這些成就比馬爾托洛梅烏·迪亞斯駕船經過好望角早至少六十九年,比克裏斯托弗·哥倫布到達美洲巴哈馬群島早至少七十四年,比費爾迪南德·麥哲倫環球航行早一個世紀。不僅如此,正如加文·孟席斯先生所說的那樣,鄭和下西洋留下的世界地圖為這幾位歐洲航海探險家的創舉指明了方向,從而開創了一個“地理大發現”的偉大時代。曆史應當如此改寫:鄭和船隊是發現整個世界的先驅!



1 見戴爾·布朗《燦爛而血腥的阿茲特克文明》,萬鋒譯,華夏出版社、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 出於避諱原因,仿繪者將《天下諸番識貢圖》中“大明海”改為“大清海”。在清代版本的明代書籍和地圖中這種現象較為普遍,例如《月令廣義》成書於1602年,該書附有《山海輿地全圖》,其清刻本所附圖中“大明國”被改為“大清國”。

3 見馮承鈞著《星槎勝覽校注》,商務印書館1936年出版。

4根據萬明著《明鈔本(瀛涯勝覽)校注》,蘇門達剌國指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角的古國,而不是指現今蘇門答臘全島。

51996年南京鄭和研究會編《走向海洋的中國人》編載的陳佳榮《鄭和航行時期的東西洋》一文和1988年《中國東南亞研究會通訊》第3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羚子 回複 悄悄話 鄭和發現美洲?

複旦大學中國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侯楊方

最近,一張購自上海古玩市場的地圖在國內外引起極大關注。英國《經濟學家》雜誌近日公布了這張地圖,BBC等數十家權威英文媒體也先後發布了該消息。這張地圖已於今年1月16日在北京展出,網上也公布了照片,使得更多人有幸能夠目睹。

這不是一張普通的地圖,因為它不僅繪製了亞洲、歐洲、非洲、澳洲,甚至還有南極洲和美洲。根據這張地圖上的說明,此圖繪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是一張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天下諸番識貢圖》的複製品,名稱為《天下全輿總圖》,反映了天下諸番向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進貢的場景。地圖左上角有注文寫道:“凡未加紅圈者皆原圖所未命名者”,即圖上有紅圈者皆是原《天下諸番識貢圖》上的標注。

如果這張地圖的原本真是繪製於1418年,不言而喻,它將產生顛覆性的後果:好望角是由葡萄牙航海探險家迪亞士於1488年發現,澳洲是由荷蘭人於17世紀發現,南極大陸由美國人和英國人於1820年發現,美洲是由哥倫布於1492年發現。當然這些公認的發現反映的隻是西方世界對其文明之外的探險與發現,由於真正第一個發現這些地方的人類並沒有留下文字記錄,更由於是西方人發現這些地區後,這些地區才開始真正成為全球化的一部分,因此這些西方人的第一次發現才具有重大曆史意義。但現在這張地圖的出現可能改變了一切,表明這些地區有可能在1418年之前就已被中國人發現,並記錄下來。

此前不久,英國皇家海軍退伍軍官孟席斯出版了著作《1421:中國發現世界年》,並成為暢銷書,他用3個證據“航海圖”、“曆史遺跡”、“當地人的DNA”證明中國人鄭和早在哥倫布之前發現了美洲。而這張地圖中有紅圈標注“一於永樂十三年隨正使太監馬三寶等往榜葛剌諸番,直抵忽魯謨(此處有一字模糊)等國開讀賞賜至永樂十六年回京”。鄭和原名正是馬三寶,號稱“三寶太監”。這張地圖的出現像是一個奇跡,成為對孟席斯理論最有力的支持——而他的理論此前已獲得不少中國學者認同。這張地圖表明,中國人不僅首先發現了好望角、美洲、澳洲甚至南極洲,而且也明確知道地球是球形,並且掌握了投影製圖方法——這種方法以前公認由16世紀末的歐洲傳教士傳入中國。
因此,這張地圖引起了世人極大關注,同樣也引發了激烈爭論。筆者也懷著濃厚的興趣,仔細閱讀了發布於網上的這張深具顛覆性的地圖,卻發現了眾多違反曆史事實的疑點,現列舉如下:

第一,原圖在朝鮮半島上紅圈標注“高麗”。但史實是:1392年,高麗王朝的大將李成桂推翻高麗王朝,自立國王,明太祖朱元璋“詔聽之,更其國號曰朝鮮”。因此明永樂年間的地圖上不可能將明朝藩屬國朝鮮的國名寫為高麗。

第二,北方蒙古高原的位置由東向西分別紅圈標注“蒙古”、“凶奴”、“韃靼”。凶奴應是匈奴的誤寫,明代時中國北方早已沒有匈奴的存在,當然更沒有“凶奴”。另外,明代的蒙古族分為“韃靼”和“瓦剌”兩部,前者在東,後者在西,而地圖上不僅沒有“瓦剌”的標注,反而將原本在東部的“韃靼”錯誤地標注在了西部。蒙古諸部是明成祖五次親征的敵人,明初的地圖不可能連敵人的方位也標錯。

第三,地圖中紅圈標注“湖北”、“湖南”兩省地名。而史實是:明朝一代布政使司(省)中隻有湖廣,湖北、湖南的建省是在清代,明代地圖上絕無可能出現湖北、湖南二布政使司(省)的名稱,卻沒有標注湖廣。

第四,地圖中紅圈標注“安徽”地名。而史實是:安徽也是建省於清代。現代的安徽省在明代時屬於南京(南直隸),而且明代根本沒有一個叫“安徽”的地名,圖上卻將安徽與南直隸一同標注,違背曆史事實。

第五,地圖中紅圈標注“琉球”於今天的台灣島上。雖然明代對台灣沒有統一的、固定的稱呼,但“琉球”卻自洪武五年(1372年)起即為明朝的藩屬國,即今天日本衝繩,其地理位置在當時就很明確,絕無可能誤以“琉球”稱呼台灣。

第六,地圖中紅圈標注中國周邊海域(黃海、東海、南海)為“大清海”,這一名稱在明代記錄中從未出現過。

第七,龔纓晏先生發現,地圖的紅圈標注“此地人多奉上帝,教名曰景也”,而以“上帝”這一漢語詞匯譯基督教中表示最高神的詞匯(拉丁文為deus)是16世紀末利瑪竇的首創。另外世人了解景教為基督教的一支,是1625年西安出土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以後的事,因此這些名稱沒有可能出現在明初的地圖上。
第八,地圖中紅圈標注有“北直隸”和“南直隸”兩地,而史實是,永樂十九年(1421年)才“罷北京行部,直隸六部”,難道這張地圖已經提前三年標注了當時根本不存在的地名?

根據以上八點不符合曆史事實的錯誤判斷,這份地圖不可能是明永樂十六年《天下諸番識貢圖》的複製品,更不可能以此來證明是鄭和發現了美洲、好望角、澳洲、甚至南極洲。筆者更進一步懷疑,這張地圖也不是清乾隆二十八年繪製的,因為當時南極大陸還未被正在進行全球航海探險的歐洲人發現,更沒有可能被當時還處於海禁狀態的中國人發現。因此,這張地圖可以斷定是後人偽造的,曆史不會超過200年(南極被發現的年代)。
據說這張地圖正在新西蘭懷卡托大學進行質譜分析以確定其真偽,結果將在近期公布。但不幸的是,用較為古老的紙張和墨水進行偽造,是奸商們偽造書畫的基本伎倆。因此,無論其鑒定結果如何,都無法改變這張地圖是近100多年內偽造的實質。這張圖屬於刻意作偽,偽造手段極其拙劣低下,不僅犯了以上八點致命錯誤,更有一些近、現代才出現的譯名如“歐羅巴”、“亞細亞”、“南極”、“北極”、“地中海”等,尤其是那一句畫蛇添足、圖窮匕見的“正使太監馬三寶”,恰恰暴露了偽造者的用心。筆者因此懷疑,這張地圖根本就是現代不法奸商根據舊地圖以及一知半解的曆史知識炮製的偽造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