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關於鄭和下西洋

(2006-01-17 11:18:42) 下一個

1、夢曉半生:鄭和為何不下東洋?

這是個菜鳥問題,估計那時候跟日本關係已經不好而明朝還是知道日本的實力,而且鄭和要追殺的朱家子孫也沒聽說跑去日本(這個牽強了點)。

2、神州遺少:這個問題太簡單了

因為鄭和從始至終都在沿著阿拉伯人上千年來發現的最佳季風航線走,阿拉伯人沒去過東洋,沒有海圖,元軍在日本海濱的大災難足以讓朱元璋把日本列為“不征國”。

為什麽永樂要派鄭和,不派別人下西洋?首先是因為鄭和(原名穆罕默德·和,漢姓馬,永樂賜姓鄭)是回族,懂阿拉伯語。他去的國家主要都是穆斯林國家,而他又必須讀懂阿拉伯航海日誌資料。元朝北奔後留在北京一大批阿拉伯航海日誌資料,全被徐達繳獲了,從而使鄭和下西洋成為可能。另一個先決條件是朱元璋在鄱陽湖繳獲的陳友諒樓船戰艦作藍本,還有方國珍投降時上交的人員物資。

所以,鄭和從沒有去過任何阿拉伯人沒有去過的地方。他從南海出來,特意繞過危險的安達曼群島,深入孟加拉灣,至恒河口,再直奔斯裏蘭卡;然後穿阿拉伯海,經波斯灣口到阿拉伯半島,再去也門和索馬裏:這些都是阿拉伯海員在唐朝就摸索出的最佳路線,順風順水。

當時,定居在中國東南沿海的阿拉伯人多達百萬,幾乎全是走海路來往的,而且經常坐船回麥加(天方)朝聖。鄭和作為穆斯林,也以權謀私地去了兩趟。

所以,東晉高僧法顯去印度時還徒步走去,了解情況後回來就坐船了。

鄭和如果是走未知的路線,他肯定得沿著海岸線走,不會一上來就走這條捷徑。實際上他還可以再往南走一點,到坦桑尼亞,阿拉伯在桑給巴爾有大片的香料基地啊。不過想指望他突破阿拉伯人的地理知識界限,發現好望角,還是算了吧。雖然腓尼基船隊早在公元前5世紀就環繞過非洲航行,可是並沒有詳細的海圖留下。

另外,鄭和第6次下西洋時,交阯已經大亂,鄭和的海軍毫無作為,回來時永樂已經死了;宣德五年,交阯已經獨立,明朝的殘兵敗將“凡得還者止八萬六千人,為賊所殺及拘留者不可勝計。天下舉疾通棄地殃民,而帝不怒也”,明朝的國際形象一落千丈,“帝以踐阼歲久,而諸番國遠者猶未朝貢,於是和、景弘複奉命曆忽魯謨斯(即霍爾木茲)等十七國而還。”這是他最後一次下西洋,實在毫無意義,沒有任何效果。

想那交阯沿海建國,叛軍的主要據點離海都不過幾十裏,而且可以通航的大河縱橫。明軍既然海上力量如此強大,為何不用?連小小越南叛軍都對付不了,難怪“諸番國遠者猶未朝貢”。這種麵子工程,要它作甚?日本不敢去,越南不敢去,隻能欺軟怕硬,嚇唬未開化的東南亞小國,現在還宣傳什麽“中國稱霸海上”,“可能環行了地球”,可笑。

3、大費:歡迎遺少兄的高論

我還是存有一些疑問的。老兄能給出言論的出處嗎?

遺少兄說朱元璋把日本列為“不征國”,作為鄭和隻下西洋的首證,我覺得說服力不強。鄭和是永樂皇帝派出去的吧?

而且,遺少兄還提及鄭和是“從始至終都在沿著阿拉伯人上千年來發現的最佳季風航線走,阿拉伯人沒去過東洋,沒有海圖”,所以,鄭和隻是下西洋,我覺得這個結論過於想當然了。

我想,遺少兄這樣說,一定有足夠的證據來支持吧?

附:網上找到的-偉大的航海家鄭和

鄭和,原姓馬,雲南昆陽州人氏,出身於世代穆斯林家庭。其遠祖名叫所菲爾,是“西域天方國普化力(布哈拉)國王”。

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因被鄰國侵略,所菲爾舍國適宋,神宗封他為寧彝侯,後又加封為寧彝慶國公。鄭和的曾祖伯顏,是所菲爾的八世孫。伯顏的長子名叫察爾·米的納,元末被授滇陽侯,是為鄭和的祖父。察爾·米的納之子,即鄭和之父,名叫米裏金,生於元順帝至正四年(1344),卒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以馬為姓,授雲南行省參知政事,襲封滇陽侯;娶妻溫氏,生二子四女,長子文銘,次子和。

鄭和的祖父、父親,都曾去麥加朝覲,故有“哈隻”的榮譽稱號。 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派大將傅友德、藍玉、沐英等率兵征討雲南。年僅十二三歲的鄭和被擄獲,編入傅友德軍中,隨明軍抵京師(南京),後又進燕王朱棣的府邸當了太監。

鄭和“豐軀偉貌,博辨機敏,有智略,習兵法”,深得燕王朱棣的信任和喜愛。在燕王“靖難之役”中,特別是在建文元年(1399)十一月,燕王軍隊與曹國公李景隆的部隊戰於鄭村壩(今北京大興縣東),燕王軍大勝,其中鄭和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朱棣當了永樂皇帝的第二年(1404)元旦,賜和以鄭姓,並選他為內官監太監,以示酬勞。

《明史·鄭和傳》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據此可知,促使明成祖朱棣決心派其親信鄭和率隊下西洋的原因。

主要有兩條:第一,懷疑被趕下台的建文帝逃亡海外,為尋找其下落,消除這一政治隱患;第二,耀兵異域,以示中國之富強,進而壯大明成祖朱棣本人之聲威。此外,還應有第三條原因,即明初經濟的恢複和發展,促進了商業資本的繁榮,鄭和下西洋可以發展海外貿易,換取海外珍寶,滿足封建王公貴族和勳爵們的奢侈享用。這一點,可以從鄭和的船隊名為“寶船”、“西洋取寶船”及回國時“所取寶物不可勝計”等事實中得到證明。

無論明成祖的主觀動機如何,有一點則是毫無疑義的:鄭和以其非凡的組織力和創造力,充當了這部轟轟烈烈的下西洋活劇中的主角,成為中外航海史上的一代偉人,他所創造的航海偉績將永垂青史。

4、神州遺少:大費兄這不是逼我長篇大論嗎,我目前實在沒有能力考證得那麽全麵!

洪武初年已經派多批使者下過西洋,一些去南中國海諸國,一些去印度,都是走海路,隻是規模沒有鄭和的大,並未到達阿拉伯地區,但是走的都與阿拉伯人的路線一摸一樣。

我手裏的資料主要是《明史·外國列傳》:“洪武二年,太祖遣官以即位詔諭占城……浡泥(文萊),宋太宗時始通中國。洪武三年八月,命禦史張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往使。自泉州航海,閱半年抵闍婆,又逾月至其國。王馬合謨沙傲慢不為禮,秩責之,始下座拜受詔……洪武三年,遣使臣郭徵等齎詔撫諭真臘……洪武三年,命使臣呂宗俊等齎詔諭暹羅……洪武二年,太祖遣使以即位詔諭爪哇……洪武三年,太祖遣行人趙述詔諭三佛齊……洪武二年命使臣劉叔勉以即位詔諭西洋瑣裏……洪武三年,命使臣塔海帖木兒齎詔撫諭瑣裏(印度東南)”

按:洪武元年八月,明軍破北京,獲阿拉伯典籍;洪武二年派使者至占城、爪哇,洪武三年立《回回曆》為官方曆法,又派使者去菲律賓、印尼、馬來亞和印度等地,雖說是洪武急於宣揚國威,畢竟是有了阿拉伯海圖之後方動手。而鄭和所走的路線與之相比,隻是多了阿拉伯半島和東非這些穆斯林老巢,又能特意避開海上所有“逆風逆水”之處,可見必有此前的海圖資料可供參照。所謂他“發現……”根本是無稽之談,這些國家連朱元璋都能從徐達繳獲的阿拉伯典籍裏知道。

補充一下:其實《明史·外國列傳》也記載鄭和去所謂“東洋”,就是琉球、台灣、菲律賓等地。結果琉球、菲律賓對他很熱情,而台灣(雞籠山)卻懶得理他,“雞籠山在彭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去泉州甚邇。永樂時,鄭和遍曆東西洋,靡不獻琛恐後,獨東番遠避不至。和惡之,家貽一銅鈴,俾掛諸項,蓋擬之狗國也。”鄭和的遠航,花大價錢去搞一些不值錢的印度洋土特產,又不能保衛國家,協助消滅交址叛軍,不是麵子工程是什麽。不過,它對中國人後來大批移民南洋有指導作用,這算是唯一正麵的影響吧。

再多的論述我不講了,《明史》網上都有,大家帶著客觀的態度仔細看,自然會得出與我類似的意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