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的新京報首先爆光了中國管理科學院的多名院士,讓世人大開了一次眼界(見www.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59)。最近,筆者發現有更多形形色色的院士,堂而皇之,皇而堂之,在中國官方的網站上大行其道,並大肆張揚。原因無他,因為在這些院士裏麵,有所謂的皇親國戚。他說是院士,就是院士,他說這個院的院士好,這個院的院士就好:
1、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
下麵的信息,采自於中國綠色畫報(http://www.cngp.cn/linyekexueyuan.asp)的中國林業科學院簡介(2006-1-10):中國林業科學院(簡稱中國林科院)是中國國家級、綜合性、多學科的林業科研機構,成立於1958年,現隸屬國家林業局。。。。。。。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5人。
院士簡介:
江澤慧 全國政協人中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
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協常委
國家林業局黨組成員
中國林科院院長、首席科學家
中國林學會理事長
中國花卉協會會長
徐冠華 全國政協委員
國家科技部部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
林業與遙感學家
王 濤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學家
唐守正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林業數學家
蔣有緒 中國科學院院士、林學與生態學家
寧湛謙 中國工程院院士、林產化學加工工程學家
陳緒和 國際竹藤組織副總幹事、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木材科學家
賀近恪 中國林科院林化所第一任所長、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木材科學家
王定選 中國林科院林化所原所長、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木材科學家
鮑甫成 中國林科院木材所研究員、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木材科學家
在這個網頁中,國際木材科學院的院士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兩院院士魚龍混雜,相得益彰。且不說這個國際木材科學院的院是如何當的,先看一看這個院士,究竟是個什麽東西。
個人覺得,這個所謂的院士,不過是一個飯簍(正在申請清談的翻譯專利),也就是說能比別人多盛幾碗幹飯而已,很稀鬆平常的名詞。我一個同學,40歲不到,就成了兩大學會的飯簍,本沒有什麽可以炫耀的。可是到了某些人嘴裏,這飯簍就成了院士。
查了一下國際木材科學院(IAWS)的網頁,江澤慧果然是其中的一個飯簍,而且是終身翻簍(http://www.bfafh.de/iaws/pdf/lifetime.pdf)。隻是不知為什麽,在林科院的宣傳報道中,為什麽不提終身院士這個茬。可見,翻譯的人和江澤慧本人都心知肚明,大家都在編織皇帝的新衣而已。
2、加拿大化學院的院士
第一次聽說加拿大有個化學院,也第一次聽說加拿大有一個著名的華人院士周石榕。個人覺得,加拿大的這個化學院,頂多也就是給個飯簍(Fellow)之類的頭銜。不過這些消息,也和江澤慧有關係,倒不是假新聞,而是從中國林科院的網頁上得來的,還配發了巨幅照片的:(http://www.caf.ac.cn/caf/cafnews/news/detail.asp?id=603)
來源:宣傳中心 | 作者:王建蘭 林澤攀 | 日期:2005-11-4 |
11月4日,我院在科技報告廳隆重授予加籍華人周石榕博士中國林科院名譽研究員。院長江澤慧為周石榕博士頒發證書。 |
在中國林科院長篇新聞報道後麵所附的周石榕博士長篇簡介中說:“周先生出生於中國台灣省台北市。1963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獲學士學位,同年移居加拿大。1965年、1970年,分別獲得加拿大不列顛哥侖比亞大學碩士、博士學位”。 然後,“周石榕博士先後被評為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和加拿大化學院院士”。當然,周先生因為是上述兩院的院士,也是加拿大環境部林務局兩名最高級科學家之一,和國際木材科學院主席等一大串尊貴的頭銜或職務;當然也就獲得了中國林業科學院的青睞和高規格接待,被贈與名譽研究員稱號。當然這名譽研究員的證書頒發人,就是江澤慧。
同樣在這則新聞中,記者透露了另外一個密秘,就是江澤慧的名譽博士學位,也不是白給的,是人類最偉大最原始的商業發明之一,物物交換而來的:“近年來,我院與加拿大林業政府部門、科研單位、教學機構、生產企業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全方位合作,許多加方人士為此做出了突出貢獻,周石榕博士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為了表彰他們對我院所做的貢獻,我院曾授予了阿爾伯塔大學弗雷澤校長、王家璜博士、葉祖豪博士名譽教授。同樣,為了表彰周石榕博士取得的傑出成就,為促進加拿大和我院開展卓有成效的林業科技合作做出的卓越貢獻,加強我院與加拿大開展更為廣泛的林業科技合作,我院決定授予周石榕先生名譽研究員,並於今天舉行授予儀式。(王建蘭 林澤攀)”
也就是說,中國林業科學院授予了阿爾伯塔大學弗雷澤校長、王家璜博士、葉祖豪博士名譽教授。阿爾伯塔大學就授予了中國林業科學院院長名譽博士學位。國際木材科學院授予了中國林業科學院院長江澤慧和屬下有功人員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的頭銜,中國林業科學院就回贈給國際木材科學院主席周石榕博士中國林科院的名譽研究員。這繞口令可也是繞得不小呀。
哈哈,通過這則新聞,這個所謂的全方位的合作,究竟是為了國家的林業發展,還是為了個人的利益,就一目了然了。
看來,腐敗,沒有國界呀!
注:查了一下網,在和江澤慧一起列為國際木材科學院終身飯簍的名單中,果然有一個華人叫CHOW SUEZONE的,是溫哥華地區比較成功的一個華人科學家和商人。再查他的簡曆,也果然有被推選為加拿大化學院(The Chemical Institute of Canada )的飯簍一說。
3、亞太材料科學院的院士
不是學物理和材料科學的,不知道這個亞太材料科學院是個什麽東西,好象中國大陸很有一些牛人,是這個科學院的院士。例如福建物構所的中科院院士洪茂椿,西安交大和同濟大學的雙料教授中科院院士姚熹。另外報道說香港科技大學的一個副校長,也於2000年當選為這個科學院的院士。
查了查網,這個亞太材料科學院,全稱叫:Asia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原來時間很短,中國是她的發起國,1996年在印度開會時,才改成現在的名字。其中的院士,在英文中稱會員(MEMBER),分創始會員,即在1996年以前入會並任職的、普通會員、和副會員等幾種。中國大陸目前有38名會員,香港2名,台灣20名。
其中大陸的38名會員,除了2名創始會員外,其他人都是在1997加入的。在查會誌記錄,原來是在1997年,這個亞太材料科學院,在中國沈陽開過一次會,這些會員,大概都是那時候給塞進去的。在2000的時候,會議在韓國召開,日本、印度、韓國的會員都有增加,中國、台灣和俄羅斯都沒有。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其當選會員的不正規。在中科院最年輕的院士盧柯和金展鵬院士的個人網頁中,分別稱這會員為“亞太材料科學院委員”和“亞太材料科學院成員”的。
有報道說,中國科學院的副院長白春禮院士,兼任這個亞太材料科學院的副院長。隻是奇怪的是,白春禮副院長,並不在這個亞太材料科學院會員(院士)的名單中,洪茂椿院士也不在這個名單中。有一個在德國開的納米會議的網頁,說白副院長是會議的資助人和參加者,最近一次會議是2005年在台灣新竹召開的第12屆年會,,網頁上說白是14名國際組委會的成員,排在第二名,第一名是個俄羅斯人。
中國科學院的網頁(http://www.cas.cn/html/Dir/2004/10/25/2176.htm)上說,第11屆亞太材料科學院學術研討會於2004年10月18日至23日在寧波召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亞太材料科學院副院長白春禮院士擔任了本次會議的主席,並與會。他為大會作了題為“中國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研究進展”的大會報告。
看來,這亞太材料科學院之所以在中國出名,大概也是因為白副院長的原因吧。
不過查中科院介紹白春禮院士的網頁,他雖然是亞太納米科學院的大會主席和中國納米中心的主任,但卻不是亞太材料科學院的會員,或院士。
既然連白主席都不願意掛名當院士,這個亞太材料科學院,也肯定是沒有什麽油水的。
4、國際陶瓷科學院的院士
前麵提到的中科院的院士姚熹,還是一個叫國際陶瓷科學院的院士。這個國際陶瓷科學院,又不知是一個什麽東東。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的網頁(http://www.sic.ac.cn/information/2004/12/05.htm)上介紹說:
世界陶瓷科學院網站(http://www.waceramics.org)最近公布了2004年世界陶瓷科學院第十次院士選舉結果,包括日本大阪大學的Koichi Niihara教授和美國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陳一葦教授在內的26名各國陶瓷學家被增選為世界陶瓷科學院新院士。本次當選的中國陶瓷學家共有兩名,我所高濓研究員和北京科技大學葛昌純院士名列其中。世界陶瓷科學院(The World Academy of Ceramics (WAC))成立於1987年,旨在推動陶瓷研究領域的發展,促進陶瓷科學、技術、文化的交流。世界陶瓷科學院每兩年對在國際陶瓷研究領域貢獻卓著的科學家進行增選,目前共有院士214名。
目前,我所共有8位研究員被選為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他們是:嚴東生、殷之文、郭景坤、江東亮、李家治、殷慶瑞、孫維瑩、高濂研究員等。
哈哈,一個小小的研究所,就有八名研究員當這個陶瓷科學院的院士, 這個院士,不當也罷!
不過認真研讀一下這個國際陶瓷科學院的網頁,人家還真的是明目張膽地稱院士(ACADEMICIAN)或學部委員(ACADEMIC MEMDER),並且對院士一詞,有明文規定的:Professional Members of WAC (Academicians) are individuals who have made an international noteworthy contribution to the advancement of ceramics. The appointment as an Academician is merely honorary and rewards the personal merits in the field.
國際陶瓷科學院網頁做的非常的精彩,無可挑剔。截止2004年,共十次選舉,每一次當選院士的名單都列出來,共218名。
哈哈,人家事情都做到了這份上了,我也就不好再說什麽了。
隻是指出一點,得了國外的院士,對申請兩院院士,絕對有加分作用,因為在外籍院士的申請條款中,有明文規定的,反之亦然。所以很多人是得了國外所謂的院士以後,才曲線救國,出口轉內銷,申請在國內的院士。畢竟,在很多人的眼裏,兩院院士,還是不一樣。在待遇上,大概也有差異。
5、第三世界科學院
和上麵的幾個院相比,這個第三世界科學院叫的最響,似乎名氣也最大。中國屬於第三世界國家,擁有了第三世界科學院的院士,似乎比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兩院院士,更牛!
看看網上是怎麽說的吧:摘自中國科技大學新聞網頁2005年12月14日的新聞 我校三位校友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http://alumni.ustc.edu.cn/view_notice.php?msg_id=1454)
在埃及亞曆山大舉行的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第十六屆全體大會上,我校校友洪茂椿院士(化學係主任、中國科技大學福建校友會顧問)、石耀霖院士(61級)、王誌珍院士(59級)三位校友榮幸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此次大會上共有11位中國大陸科學家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的2004年12月10日(http://www.cas.cn/html/Dir/2004/12/10/9487.htm)的新聞要聞網頁上說:在意大利的地裏雅斯特舉行的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第十五屆全體大會上,李家洋、饒子和、盧柯、解思深、徐至展、韓啟德、楊衛、侯建國、傅廷棟、秦大河10位大陸科學家,以及來自我國台灣地區的5位科學家、香港地區的2位科學家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在這次大會上,南開大學數學所教授龍以明被授予2004年第三世界科學院數學獎,中國科學院上海微係統與信息技術所研究員李愛珍榮獲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就此,中國科學院院長、第三世界科學院副院長路甬祥院士向新當選的中國院士及獲獎科學家致信表示祝賀。
不過這個第三世界科學院,不管叫的再響,它所代表的,也隻是第三世界的水平,離世界科學院和宇宙科學院(如果有那麽兩個院的話)院士的水平,還差那麽一截吧!
20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