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黃汲清為潘鍾祥論文集序

(2005-10-09 20:05:21) 下一個

    潘鍾祥教授是我的多年好友,他於1906年6月生於河南汲縣。1931年於北京大學地質係畢業後即參加北平地質調查所的工作。1932年隨該所技師王竹泉赴陝北找油,進行了大量的石油普查和勘探工作,取得了成功.1936年又去四川調查石油地質,為當時的資源委員會勘定了巴縣石油構構造的鑽探井位,為四川石油及天然氣工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40年至1946年他去美國進修,先後在堪薩斯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學習,1946年獲博士學低同年返國,任廣州中山大學地質係主任兼兩廣地質調查所所長。解放後他轉入北京大學任教。1952年隨院係調整轉入北京地質學院,曆任石油係和勘探係主任。1952一1966年間,他一方麵孜孜不倦地致力於石油地質和世界油氣田地質學的教學,一方麵又對國內許多油田的石油地質特點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油氣普查勘探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得到石油部門的極大重視。十年“文化革命”期間,潘鍾樣教授橫遭迫害,受盡折磨。然而,他那顆拳拳報國的赤子之心卻從未抿滅過。在粉碎“四人幫”之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他又以古稀之年,重新煥發青春,繼續石油地質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連續發表了幾篇具有獨創性的論文,受到國內外石油地質界同行們的高度重視和普遍讚賞。播鍾祥教授長期患有心髒病,由於操勞過度終於臥床不起於1983年10月25日與世長辭,使我國失去了一位著名石油地質學家,也使我失去了—位好友。

    潘鍾祥教授的知識淵,除他在古植物學、礦床學和地質製圖等領域都曾有許多重要的建樹而在石油地質學方麵的貢獻更為突出。1941年他在美國石油地質家協會會刊(AAPG)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明確地提出了陸相地層也可以生油並能形成油田。這在當時是一種新穎的見解。它對我國建國以來的找油工作有著重大影響。1973年以來,他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三角洲與石油的關係、基岩(古浴山)油藏的分布規律以及不整合麵對油氣運移聚集的重要性等重大課題上。並發表了相應的論著。對我國的石油地質學研究起了推動作用。除此之外,在長期的教學中,他還主編了《世界油氣田地質學》,與蘇聯專家粱布興合著了《石油地質學原理》,這些著作在石油地質的教學和廣大石油地質工作者的實踐中,都曾起過重要的作用。

    潘鍾祥教授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地質事業,數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陷踏實實地工作,把教育青年b培養後進作為自己的天職。我們大家都要向潘鍾祥教授學習,特別是學習他那嚴謹治學、認真工作、誠懇待人和謙虛諾慎的精神。

    《石油工業出版社》決定出版《潘鍾樣石油地質文選》,這是一件大好事。借此機會,不揣冒昧,寫此短文,以表紀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