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院士、生態環境、陳章良

(2005-09-28 07:53:07) 下一個
孔老三:院士首先是政客

現在是大科技時代,靠一個聰明的腦瓜靈機一動就能做出驚天發現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稍稍有點影響的東西都是人堆出來的,是錢堆出來的。出名的人物首先要在本人參加的項目中拳打腳踢一番做上老大,然後再將這個項目的所有功勞歸於己身,再向上級向社會海吹猛騙。獲得知名度後,就可以爭取更多的錢,召集更多的人,幹更大的項目。

基本上社會上有點知名度的科學工作者是不搞科學的,主要工作是寫報告作報告,拉錢發錢,和公司經理的工作日程類似。

席琳:現在院士是良莠不齊

有水平的院士還是不少的,例如黃秉維,就是比較能服眾和有學術影響力的,否則不會為自己創造了“生態環境”這個錯詞而內疚,也不會因為這一個錯詞而驚動政協副主席和工程院副院長來出麵糾正,其實是黃老自己認錯在先,後麵的這許多人,才寫文章在後。

不是院士天生是政客,而是政客活動能力強,容易做院士。

例如陳章良,雖然科學院和工程院現在都不肯接納他,但假以時日,人家照樣能當院士。為什麽?名氣在那裏,活動的能力在那裏。

要是不信,這句話就先放這裏。

孔老三:“生態環境”這個詞沒什麽不好的呀

“院士”本身就是一道坎,不具備政客素質的人是進不去的。要想成名,從最早的參加項目的拳打腳踢爭做老大就開始了選拔賽。隻有做上了項目老大,才能把一個個項目的功勞歸於己有。

“生態環境”是錯詞嗎?驚動政協副主席和工程院副院長到底是在“糾錯”還是在自抬身價自我炒作?

現代科學的常識,一個專業詞匯如何稱呼,是叫“桌子”、“椅子”還是“馬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詞匯是如何定義的。黃院士難道連這一點常識都沒有?

不僅是專業詞匯,即便是一般常用詞匯,如“打掃衛生”一詞,就有人指出詞義不通,但隻要大家能理解它的意義,就沒什麽不通的。而且中文詞義在近代演變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如“您”字,老的詞典裏它是複數,所以小學生作文如果用了“您們”一詞,就是錯的了,要被語文老師批評的,現在“您們”不是用的很好嗎?

“生態環境”是對是錯?隻要大家明白它指的是什麽,“生態環境”還是“環境生態”重要嗎?用得著黃大院士再炒作一番嗎?

陳章良這個倒黴蛋,並不比其他的院士更無能,隻是他比院士們倒黴。象發表文章被發現是抄襲,那不都是手下人幹的嗎?手下人寫文章本人署名,哪個院士不是常幹這一行的?陳章良吃虧在少不更事,高調走上層路線,引起海外華人學者的注意,這才被發現發表文章是抄襲。沒有搞好同老院士們的關係,忘記了要進院士俱樂部,還需要院士們引薦。

席林:回複:(孔老三)“生態環境”這個詞沒什麽不好的呀?

三先生說的不無道理。

隻是生態和環境各有其自身的內涵和外延,中間有交集的部分,但是不能夠互相替代,把兩個概念放在一起說,就混淆了二者的界限,內涵比生態和環境都要小的多。

而且要命的是,這兩個現代詞匯,都和現政府的職能部門相聯係:環境有環保局,生態有林業局,各有各的條條和片片,把兩個詞放在一起說,就成了四不象,踢皮球和爭課題的事就不斷出現。

另外現在要和國際接軌,生態和環境都是從國外翻譯進來的詞匯,再翻譯出去,生態環境就不倫不類,外國人看不懂,影響交流。而且我們動不動就說要搞生態環境建設,容易引發歧義,讓外人覺得,長期標榜天人合一的中國人,後代卻是一幫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的味道。

其實你去各級政府,包括科研單位去問一問,喊生態環境最凶的那些人,有幾個真正知道他們在喊的生態環境,究竟是一個什麽東西嗎?

黃先生首先發明了這個用法,後來才發覺有錯誤,但已經流傳開來,他就不厭其煩地到處去說,希望給予糾正,是在學術上的負責任,絲毫沒有去商業炒做的意思。不象是有一些人,包括一些老院士,明明是做錯了事,或表錯了態,給國家造成了損失,卻死也不承認錯誤,還倒打一耙,說我早知如此等等。

至於陳章良,他能到當今的地位,自有他的精明過人之處。三先生也不必太為他打抱不平,當院士對陳章良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隻不過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再說揭露他的也不是海外華人,例如海外的學術打假英雄方舟子和他的新語絲網站就一直在為陳章良辯護。另外申請院士,也不是由老院士提名推薦一條道,行政資源,更為重要。

關鍵的關鍵,還是除了恐龍蛋,他陳章良能拿得出手的東西到底是什麽?

一個反例,就是搞雜交水稻的袁隆平,理論上沒有什麽,開始就是提不上,但人家就是能讓水稻高產,最終還是提上了,讓人口服心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