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腔熱血矢救國,血濺京城書赤誠--記劉葆彝烈士

(2005-09-12 11:10:00) 下一個


1926年的3月18日,賣國的段祺瑞執政府悍然下令屠殺徒手請願的學生群眾,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在遇難的47位烈士中,有兩名閩籍烈士,劉葆彝便是其中的一位。

劉葆彝字序五,號明倫,福建建甌縣人,1903年出生。父親劉德樞,母親羅葆姬,他們有兩男兩女,劉葆彝居長。

7歲時,父親為葆彝延師上門開課啟蒙。11歲始入私塾,受業於當地名師吳蓮佃、翁琴舫,由“四書”而《左傳》、《史記》,六年的私塾教育,為他打下了深厚的文學基礎,古人憂國憂民的情懷,“正身”“立名”的議論,對劉葆彝的為人處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但是,劉葆彝生活的年代,畢竟不是“海宴河清”的清平世界,盡管父母親的鍾愛,給他劃定了生活的圈圈,然而動蕩的社會衝擊波,仍然通過各個渠道,影響著這個安靜的家庭,衝破“子曰”“詩雲”的寒窗。就在劉葆彝進入私塾的第二年,建甌掀起了反對袁世凱和日本帝國主義簽訂二十一條賣國條約的愛國群眾運動,古老的建甌山城,到處震響著抵製日貨的呼聲。在這場運動中,天資聰穎、思想新奇的劉葆彝發現,從家庭到社會,從同窗學友到老師,無不發生奇妙的變化:在家中,父親不但在家內“查禁”日貨,而且還訂閱報紙,關心時事,時時流露出哀怨的情感;在“書間”,學友們言必“反袁”,連老師也大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議論。所有這些,都在劉葆彝的思想中引起連鎖反應,尤其是家庭生活方式的改變,那些原來不大注意的吃穿用度,一經“國貨化”後,便顯得落後與單調。他實在想象不出,這就是書本上常引為自豪的“地大物博”的5000年文明古國的現實。為了解開這個無法想象的謎,他開始注意周圍環境的變化,養成了有報必看的習慣,漸漸地對國家對社會有了看法,並且對單純的文科學習感到厭煩。

1919年初,在父母親的撮合下,劉葆彝和鄭瑞芝女士結了婚。按照當地習俗,婚後的青年夫婦就可以獨立自主地處理自己的生活了。這時,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了,建甌的學生在楊峻德等人的領導下,高舉“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旗幟,展開了規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運動。劉葆彝目睹了這場學生運動的威力,羨慕學生們火紅的鬥爭生活,佩服學生們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為了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劉葆彝決心報考省立第五中學(建甌中學),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麵,尋求報國的路徑。

同年秋天,在父母、妻子的讚同下,劉葆彝第一次單身獨往地邁出家門,實現了他進入五中學習的願望,並以驚人的聰明才智和速度,補上了從未接觸過的理化課程,贏得了全校師生的讚揚。

建甌省立第五中學,是當時閩北唯一的一所中學。各縣到建甌求學的青年,大多心懷壯誌,不同凡響,因而校內學習風氣極正,思想活躍,尤其是經過“五四”運動之後,新文化新思想不斷在學校傳播,極大地開拓了在校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生救國救民的熱情。這時,劉葆彝“實業救國”的主張基本形成。他常對要好的同學說:“方今政治紛紜,社會惡濁,欲圖改革,必先從政治與教育著手。然國弱民貧,又值商戰時代,外貨輸入,財源外溢,經濟窮困,為國家根本計,尤宜以振興工業為前提。俟實業發達,財政裕如,然後教育政治諸問題,皆可迎刃而破。”他的這些言論,固然有些“書生氣味”,但也不無根據,建甌從抵製日貨以來,“總查全城貨物,劣貨(日貨)占十之八九,國貨則如風毛麟角”。國貨的不景氣,自然“尤宜以振興工業為前提”了。

劉葆彝不但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勇於探索的改革精神,還是一位言行一致、外柔內剛、滿腔熱血的愛國青年。這時,建甌抵製日貨的鬥爭異常激烈,一些奸商唯利是圖,毫無民族氣節,往往把改頭換麵的日貨投放市場,繼續進行販賣日貨的罪惡勾當。為了打擊奸商的不法行徑,劉葆彝積極參加五中學生會組織的愛國宣傳與查禁日貨活動,活躍在大街小巷;其勇往直前,不遺餘力的情狀,連他的父、母、妻子都感吃驚。

四年中學生生活過去了。隨著劉葆彝“實業救國”思想的日臻成熟,他的家庭也增加了兩個小小的成員。在舊社會象劉葆彝這樣上有父母,下有妻兒的家庭,非不得已,不出遠門。但劉葆彝此時的心,想的卻是如何去實現他那實業救國的遠大抱負,做出一番有益於中華民族的事業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和爭取,劉葆彝意外地得到家庭的支持。1923年秋,他邀集同學李躍鄉、葉舒啟程北上。三人雄心勃勃,意在必得。不料他們趕到北京,劉葆彝意想中的大學招生時間已過,業已閉門拒賢。不得已,乃報考鬱文大學,三人均被錄取。劉葆彝鬱鬱不樂,大有所學非所願的感慨。翌年秋,他重新報考北京工業大學,幸得如願以償。這時,他的精神大為振奮,潛心研究工業科學,準備為振興祖國工業,施展自己的才幹。

在北京工業大學,劉葆彝給人的印象是剛正、至誠而又溫文爾雅,風度翩翩。時和劉葆彝過從的好友中,有江禹烈、衷誌純、張占春、衷立人、林兆鵬、吳文林,還有比他年長的潘祖貽、潘祖武兄弟,這些人中有共產黨員,也有國民黨左派,他們大多是思想進步、學有專長、以身許國的時代佼佼者。這些人每次聚集,必談國事,提及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敗,無不咬牙切齒,必欲推翻之而後快。

最了解劉葆彝的為人和思想品格的,是和他同宿舍的共產黨員江禹烈和衷誌純。他們晨同讀,夜同宿,談革命,拉家常,從馬克思到十月革命,從社會改革到家庭製度,無話不談。通過頻繁的接觸,思想上的交流,生活上的互相關心,三人的感情日益融洽,友誼日篤,我黨的政治主張、無產階級革命學說,也就是在這種融洽和氣氛中,輸進了劉葆彝的心。

1924年1月,孫中山先生接受了中國共產黨關於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建議,改組了國民黨,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劉葆彝對此歡呼雀躍,以為中國之革命成功在望,他所抱定的“實業救國”主張,不久即可實現。為國共兩黨的合作,為三大政策的確立,他四出宣傳,不遺餘力,並在江禹烈等人的影響下,於1925年10月,加入了國民黨,繼續奮戰在反帝反封建鬥爭的第一線,成為工業大學學生運動的中堅分子,黨的忠實可靠的同盟軍戰士。

在黨的影響下,通過社會實踐,這時,劉葆彝的思想也產生了新的飛躍。他在與友人《論實業與革命書》中慨然寫道:“我們中國提倡實業也有十幾年了,外國留學回來的,和國內各校畢業的實業人才,已經不算少數。可是中國實業何以還不見一點根基?可憐他們祗有謀小差事和當教員這一點生路!豈是他們沒有一個用功的嗎?這話恐怕誰也不相信。看這種情形……實業的前途悲哀嗬!”是什麽阻礙中國實業的發展呢?“環視國內外的情勢,使我們不能不相信‘革命尚未成功,實業莫由發展’。”劉葆彝接著分析道:“內政不靖是實業不發達的大原因,這是誰都承認的。但是弱國是舍外交沒有內政的,軍閥的搗亂都是帝國主義者所玩的把戲。他們一方對於他們的傀儡‘挑拔利用’,‘供給軍械’,‘大批借款’,一方還要用經濟壓迫,弄得我們百業凋敝,生活日高,以至破產。”因此,劉葆彝認為當前中國革命的首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而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又必須“打破讀書不問政治的態度”,積極作好兩種準備,“一方麵努力去求得實業上的知識,作將來的預備,一麵還要努力去參加革命。”他堅信“國民革命成功之日,才是實業發達之時。”對國共兩黨領導的國民革命運動,充滿必勝的信心。

1925年寒假,劉葆彝返回故裏為其弟葆康籌備婚事。一家人久別重聚,方享天倫之樂,適逢日艦炮轟大沽口事件爆發,全國輿論大嘩。北京工業大學學生會電促劉葆彝返校共商救國大計。劉葆彝以國事為重,匆匆告別親人輕裝就道,趕到北京。不意此行,竟與家人永訣。

日本帝國主義軍艦炮轟大沽口事件,是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期間帝國主義列強恣意侵略中國的一個嚴重事件。1926年3月,傾向革命的國民軍馮玉祥在天津大沽口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支持的奉係軍閥,並封鎖了大沽口。日本帝國主義唯恐奉係軍閥倒台,影響其在我國東北三省的利益,派遣軍艦援助奉係軍閥,炮擊大沽口國民軍駐地,同時聯合英、美、意、法、西班牙、荷蘭、比利時七國,援引久已無效的《辛醜條約》,於3月16日向中國政府提出最後通牒,要挾中國政府撤出大沽口國民軍,並限於3月18日中午作圓滿的答複,否則就再演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的醜劇。帝國主義列強的無理要求,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義憤。中共北方區委、北京地委為反對帝國主義的無恥行徑,通過國民黨北京市特別黨部,於3月17日下午7時,在北京大學召開各群眾團體緊急聯席會議,決定於第二日下午在天空門前舉行國民反對八國最後通牒大會。

劉葆彝趕到北京,即被推為工業大學的學生代表,和江禹烈等人積極參與了這場由黨領導的以李大釗、陳毅、徐謙出麵組織發動的反帝鬥爭。

由於旅途勞頓,劉葆彝已染疾在身,為不負同學們的重托,他抱病參加了這場鬥爭的各項準備工作。3月17日上午,北京各團體代表到執政府外交部請願,由於衛隊的阻撓,代表們大多受傷而回。劉葆彝作為各團體代表之一,目睹了執政府賣國的罪惡行徑,他目眥欲裂憤病交加,回校時水米難咽。當晚,他參加緊急會議回到宿舍,為明日舉行的國民大會感奮不已,與衷至純作徹夜長談。言至國民革命,手舞足蹈,殷切期望衷至純“在相當時期回梓一行”,將革命火種傳播到閩北山區,為故鄉增添新生的活力,為朋友“增加些生氣。”這時他想到的是革命的理想,是國家的前途,是對故鄉人民的厚愛,也抱定了為國獻身的宏願和決心。

3月18日上午,江禹烈、劉葆彝率領工業大學學生參加了在天空門前舉行的“反對八國聯軍通牒國民示威大會”。會後,學生群眾到國務院請願,要求執政府拒絕八國通牒。當請願隊伍來到鐵獅子胡同執政府大門前時,請願隊伍秩序井然,列隊站定。站在第一列最前麵的,是這次運動的領導與組織者李大釗,第二列最前麵的是中共北京地委書記樂天宇,第三列最前麵的是江禹烈,劉葆彝就站在離江禹烈不幾步遠的地方。這時江禹烈擎著工業大學的大旗,大旗下劉葆彝巋然而立,威風凜凜,一反書生情態,英氣射人,儼然是一位臨戰大將。不料喪失人性的賣國元凶段祺瑞,竟下令開槍屠殺請願的學生與群眾,霎時間手持刀槍、棍棒的衛隊,從四方八麵合圍上來,對著手無寸鐵的學生群眾槍擊刀砍,執政府門前頓時血肉橫飛,死傷枕藉。劉葆彝首當其衝,身中四彈,當場殉國。在這次運動中遇難的工大學生還有江禹烈和陳燮。

“三一八”運動,是我黨領導、國民黨出麵組織發動的一次群眾性愛國反帝運動,是國共兩黨密切合作進行反帝封建鬥爭的典範。慘案發生後,中共中央發表了為段祺瑞屠殺人民告全國民眾書;國民黨發表了對北京慘案宣言,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為推翻反動的軍閥政府,為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而鬥爭。北京工業大學“三一八慘案善後委員會”為紀念江禹烈、陳燮、劉葆彝三烈士的犧牲,舉行了規模盛大的追悼會,學校下半旗,全校師生員工臂纏黑紗停課誌哀,並出版了《工大江陳劉三烈士紀念冊》,印發揭露段祺瑞執政府屠殺愛國學生罪行的傳單。全國人民為紀念“三?一八”烈士,還於翌年“三?一八”運動周年紀念日在北京舉行公葬大典,將烈士遺體埋葬在著名的風景區“圓明園”中心,供人民瞻仰憑吊。建甌人民為紀念劉葆彝烈士,還將烈士生前的居裏,定名為“序五裏”,以誌紀念。

摘自: 《閩北縱橫》 >>> 二00四年第四期 >>> 人物春秋

(中共福建省南平)[ 市委 ] [ 2004-12-24 10:13:36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